元砚汲史十方谈

观澜雅集

<p> 蒙元入主中原,前后不足百年,在华夏三千年的文化史中,看似如一场大漠沙暴,烟尘滚滚,而转瞬即逝。风暴过后留下来的文化遗存,较之前后历代都少之又少,除了1267年迁入中都(北京)的遗迹,便是元曲唱本,享誉天下的元清花瓷,黄公望和倪瓒等的元四家山水画,以及赵孟頫的笔墨故事。除此之外,可能便是独树一帜的元代制砚了。</p><p> </p> <p>  砚式流传自汉代开始,样式除北魏时期之外,每个时期虽然主流砚式都有所变化,如魏晋时的圆形有足砚,唐代的鳯字砚,宋代的箕形砚,明代的抄手砚,清代的随形砚,但汉文化制物的审美方式基本上是一脉相承。唯独元代制砚,受到欧洲和波斯文化的影响,以及草原游牧民族的欣赏偏好,形成了一种前无古人而后无来者的独特形式,主要表现为把欧洲和波斯艺术中的立体雕塑形式引入到砚饰之中;又把草原民族欣赏偏好中的宽大厚重引到砚形之中,最终形成中国砚史上一道特立独行的风景线,百年之后,在明代初期制砚中便又消失得几乎无影无踪,后世再无传承。以下以十方元代制砚浅作点评:</p> <p>一,元代麒麟送子海天旭日形瓷砚。</p><p> 把汉文化中麒麟送子的古老祥瑞传说,以立体雕塑形式立于砚首之上,砚池作海天旭日形,以彰显蒙元帝国疆域横跨亚欧,这是中国元代之前的砚式中从来不曾出现过的。整体砚身以紫金釉色烧制而成,泛出一层褐色油光,应属于元代耀州窑系的制品。</p> <p>二、元代卧狮歙砚。</p><p> 在以放牧和狩猎为生的蒙元民族的眼中,狮子不再是猛兽,所以立体雕刻伏卧在砚首的雄狮,憨态可掬,如家中宠物。砚池无雕饰,只以圆形勾线作研池。歙石为黑龙尾石,石中金星闪耀,叩之有金声玉德之感。</p> <p>三、元代马戏图样歙砚</p><p> 马戏是来自欧洲的古老娱乐活动,砚首以立体雕刻的方式,再现了马戏演出场景:一个身穿蒙古服装的波斯相貌的斗兽者,用绳子从石头屏风后面牵出一只憨态的老虎,这也许就是当年大都城中街头常见的情景。此种砚式在砚史中极为罕见。</p> <p>四、元代澄泥漆壳双兽戏珠砚</p><p> 以澄泥为坯,烧制后外包一层漆壳,砚首立塑一对双兽戏珠样饰。此种制砚工艺唐宋时有,过往学界一直认为宋代后基本绝迹,直到清初时扬州工匠卢映之发观宋代宣和内府所制澄泥漆砂砚才重新仿制。此砚足以证明澄泥漆砂制砚元代尚存。</p> <p>五、元代四足山字池澄泥漆砂砚</p><p> 砚身宽大高起,砚下四足,砚背处保留泥塑时原貌,不事平整,与元代石刻砚的工艺如出一辙。以澄泥烧制后又全身涂黑漆,砚池为仿宋代箕形样式,池中有细砂粒状,以便研墨。墨池及砚侧以双勾线条雕饰,山字形墨池宽深。宋砚及明清砚一般墨池都浅小,而元砚墨池宽深则是特征。</p> <p>六、元代马蹄形澄泥砚</p><p> 砚身宽大,作马蹄形,塑蹄铁马掌样式作墨池。砚式厚重,表现出蒙元铁骑马踏天下的气势,与宋砚中的蹄样砚迥然不同。</p> <p>七、元代莲池抄手形歙砚</p><p> 歙石出自龙尾山老坑,烟灰色,遍布鱼子纹和金晕,石质莹润。以莲叶形作墨池,宽且深。砚背抄手处成弧形,与明代抄手砚背的方形抄手形成明显对照。</p> <p>八、元代抄手形澄泥砚</p><p> 在阳光下,澄泥砚身中遍布云母粉的点点银片,这是元代澄泥制砚的典型工艺特征,以云母粉作辅料添加,使砚身坚硬且不渗水。墨池宽深,四侧垂直。元砚是宋砚箕形到明砚抄手形的过渡期,由宋砚的前窄后宽和四侧下收内敛,过渡到明砚的四面垂直的长方形,此砚可见过渡期的砚式变化之一斑。</p><p> </p> <p>九、元代耶律楚材铭三足箕形歙砚</p><p> 耶律楚材(1190年—1244年),契丹贵族,自号玉泉老人,为蒙元初期重臣,辅佐成吉思汗及子孙三代。此砚仍保留宋代三足箕形砚样式,只是砚侧已变垂直,反映出箕形砚在元代的器形变化。"云中玉泉老人”隶书体作砚铭,因年代久远,铭文已与砚石斑痕融为一体,其中“云中"是指燕云十六州中的云州,为契丹故地。</p> <p>十、元末至正三年铁心道人杨维桢铭端砚</p><p> 砚石应出自端溪宋坑,马肝色,石质温润。砚形正方高起,砚堂四边雕回字纹饰,墨池作荷叶形,池中雕一条跃跃欲出的鲤鱼。杨维桢是元末江南诗坛泰斗,以"铁崖体"著称于世。其书风笔力张扬,素有"大将班师,三军奏凯”之势,砚铭其书,可见笔势,印文为"至正三年铁心道人识于钱唐”。</p> <p> 蒙元烽烟万里,疆域横跨亚欧,虽早已烟消云散,但其改变的地缘政治版图至今依然可见。千年之后重赏元砚汲史,作十方之说,既是对砚史的回顾,也是对遗存的浅释,以就教于收藏同好。窗外秋风起,信口依元曲[越调-天净沙]韵,作秋风歌:</p><p> 万里烽烟残霞,落日遍地尘沙,数方砚影灯下。岁月如水,秋雨昨日黄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