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通得意门生榜眼王王瓒

吴翊佐

<p>吴伯通得意门生榜眼王王瓒</p><p><br></p><p> 王瓒(1462-1524),字思献,号瓯滨,明浙江温州永嘉县(今温州市龙湾区)人,是温州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王瓒是永嘉场科第之翅楚,1496年进士,殿试一甲第二名,人称榜眼王。王瓒位居中枢三十来年,一直在翰林院、国子监及礼部任职,官至礼部左侍郎。尤其可贵的是王瓒一生刚直不阿,清廉正直。</p><p> 王瓒师从于吴伯通,写有《吴石谷先生神道碑铭并叙》,介绍了吴伯通生平事迹,成为了研究吴伯通的重要史料。</p><p> 据《七十世文定公王瓒年谱》记载,王瓒于天顺十六年(1480),拜河南汝州吴石谷先生为师习经学。根据方坚铭著《明王瓒侹健父子年谱》记载,成化二十年(1484),王瓒24岁,访王豫同知于汝州,石谷吴公(吴伯通)督学河南,召试之,大加赞赏。潘源源、曹凌云、张卫中主编的《王瓒集》中龙湾区民国《李浦王氏家谱》卷三,明王侹《瓯滨公行状》:“成化甲子(成化没有甲子,只有甲辰),访伯氏同知公于汝州,时石谷吴公以道德文章为世宗师,督学于河南,召试之,大加称赏。乙已(1485)归永嘉,吴公复督学两浙,试补郡庠,即廪食。吴公异其行谊,置之讲席,出考他郡”。</p><p> 王侹(1499-1572),字伟立,号中白,王瓒长子。精医,复好神仙黄白之术。以父荫历官南京工部营缮司郎中,为官执正不阿。</p><p> 王瓒师从吴伯通最早记载于王侹《瓯滨公行状》,瓯滨公,即王瓒,王瓒号瓯滨。但该文记载的甲子应为甲辰,甲辰为1484年,即使这样,这个记载也有误,据张德信著《明代职官年表》记载,吴伯通于1483年“丁忧守制”回四川广安,1489年11月24日复职后由河南等处提刑按察司佥事升为浙江等处提刑按察司副使。</p><p> 但张德信著《明代职官年表》记载吴伯通在河南任提学官的时间是从1478年3月8日到1487年3月22日。未任提学官的时间只有32个月。但吴伯通父亲去世(第二年母亲去世)的时间为1483年5月,至1489年11月25日,共78个月。按《大明会典》记载,明父母去世丁忧假27个月,四川到京师往返时间为10个月,两个37个月共计74个月。与实际时间差4个月。</p><p> 以上数据分析,吴伯通在家乡四川广安“丁忧守制”达七年之久,但不清楚,其间是否又回过河南,所以,王侹所说王瓒于1484年师从于吴伯通的正确似乎也有可能。</p><p>但《七十世文定公王瓒年谱》记载的王瓒师从吴伯通时间为1480年。</p><p> 不管王瓒16岁时的1480年师从吴伯通,还是24岁时1484年师从吴伯通,毫无疑问,王瓒师从吴伯通是无疑的。</p><p> 2004年出版的《王瓒集》没有收录《吴石谷先生神道碑铭并叙》,但于2014年出版的《鹤泉集》补遗二王瓒相关文献出录了《吴石谷先生神道碑铭并叙》一文,资料来源于陆良瑜《(乾隆)广安州志》卷六(清乾隆三十四年刻本)。《吴石谷先生神道碑铭并叙》最早版本应是1730年的《(雍正)广安州志》卷七。</p><p> 王健(1502-1550),字伟纯,号鹤泉,王瓒次子。《温州府志》:王健,性温润笃学。1538年进士,官南京光禄寺少卿。生平操履清谨,诗文典则雅驯,尚论者称其为“金玉君子”。所著有《应制录》、《鹤泉集》。</p><p>在2014年出版,张侃、王绍新、董丽琼校注的《鹤泉集》前言中《思想世界》部分述及了王瓒和吴伯通的思想。</p><p> 该文指出,周梦江先生对于王瓒思想有发凡,认为具有“实学”思想,与阳明心学有所区别。换言之,王瓒主要依据永嘉事功“理寓于理”之说来实践程朱理学,毕生价值观和学术倾向以恪守程朱理学为主。</p><p> 河南为“二程”故里,据王瓒诗《再叙汝州先兄及己游学事》所认识:王瓒不远千里来到河南汝州,所向往的“伊洛周学”。吴伯通在河南任提学生官,督学汝州,他拜吴伯通为师,此时吴伯通在河南进行教育改革,系统规划河南书院,新建百泉书院等四书院,并制定管理制度,亲自讲课,形成了为学先立志,立志先立德的核心思想,河南一时成为士子萃集之地。吴伯通以精《易》而兼通各经出名,收王瓒为门生,王瓒以《易》为主修,两人形成了极为密切的关系。</p><p> 吴伯通“丁忧守制”后又恰复职于浙江,到浙江任职。王瓒再次被吴伯通提携,此时王瓒也回到浙江永嘉,吴伯通非常喜欢自己的门生,常携之行走他郡,磨练王瓒才干。</p><p> 正因为如此,1502年吴伯通去世后,王瓒受托写吴伯通墓志铭,根据吴伯通儿子吴荐提供数十万素材,几番动笔而止,深思熟虑之后,于1511年任南京国子监祭酒时,写下了洋洋洒洒二千四百余字的《吴石谷先生神道碑铭并叙》。该文介绍了吴伯通一生生平事迹,也总结了吴伯通一生理学思想,评价为“积百年而得先生”,“此石谷先生之所以盛”是因为“经与心一,心与理一,一话一言,悉理之妙而流出肺腑,且于圣贤矩则无不合焉者”。吴伯通自己“不以理学自居”,而实际上“已全具其实”,是一名副其实的理学家,“当代真儒”当之无愧。难怪吴伯通《自赞》感叹“仁之居廓然,义之路坦然”,最后说“位虽止乎三品,而寿亦拘乎百年,兹生也庶乎真不徒然”。称自己已了然于胸,此生值得。</p><p> 文章提及吴伯通与王阳明的关系。王阳明给吴伯通写了一封充满敬意的信,但内容反而显示了吴王二人“君子交淡如水”的关系。此时吴伯通已辞官退居,有“明代真儒”之称,被推为你天下第一士子的吴伯通在哪个时代已非常有名了,培养的诸多学生任职于朝庭和各地各部门,作者分析王阳明只是想得到吴伯通的支持,1492年前在乡试资格考试中王阳明被吴伯通录取,所以,王阳明为吴伯通门下士无疑,中举后,王阳明经过三次考试于1499年进士及第,1500给吴伯通去信要求再次收为门下士,未果。但王瓒在《吴石谷先生神道碑铭并叙》中肯定了吴伯通在王阳明心中的地位:</p><p> 一日,浙宦皆会于阙下(朝廷),王吏部守仁(王阳明)曰:“浙士无豪杰。”或问之,曰:“理学作人如吴石谷者,乃例以庸鄙视之,不立庙祀,何也?”众愕然然之。盖守仁未尝及门(拜师),祇(只)饫闻而私淑(虽然未教,但敬仰)耳。</p><p> 这些话意在说明吴伯通广泛的学术影响,而以“未尝及门”、“私淑”之词描述吴王关系,可见吴伯通并不认同王阳明为吴伯通正式门生。</p><p> 王瓒师承吴伯通,以遵守程朱理学为主要思想取向,毫无疑问,吴伯通对王瓒影响很大,凭王瓒给老师留下的《吴石谷先生神道铭并叙》一文,王瓒无愧于吴伯通得意门生。</p><p>(吴伯通文化传承人吴开全202008300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