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宣漫言的美篇

大王老师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艺术包和艺术的碰撞</b></p><p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浅谈美术操作包的弊端</span></p><p><br></p> <p><br></p><p><br></p><p>现在很多教育机构或幼儿园在幼儿或儿童美术绘画组织活动中,都引进材料包或操作包,它们以商品形式在市场上琳琅满目数都数不过来,外形高大上,当打开看到时也,哇!很丰富,材料多样,形式涉及范围广,艺术操作展现手法看似也不难,等等,预期效果应该很不错的。但它们肯定也会有 教程设计的缺点:缺乏顺序渐进过程;跳跃性太大;地方色彩没融入其中;教材分析不透彻;教师基础培训不到位等等。课程优点:节省备课和准备时间,纸张和材料形式多样,画面吸引眼球。</p><p><br></p><p> 在我看来艺术 美术作品应该有生命元素和节奏在里面,一副好的美术作品给人的!视觉感受就像听到一曲激扬心率让血脉膨动的感觉或如喝上一口温润如玉的清茶般清新脱俗。</p><p> 教师美术赋能来源于自身的艺术修养;实践经验的积累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p> 现代幼儿美术作品要求材料多样性理念被误以为是每副作品都尽量多的使用各种材料去制作,这样的结果只会让画面混乱不堪,有压力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