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暑假,第二次读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又有新的感想,“性格决定命运。”书中主人公方渐鸿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主人公方渐鸿虽然善良,但他又有些懦弱,缺乏原则,甚至还带有一丝玩世不恭的态度,正是因为这种性格,使他身陷“围城”。其实,“围城”都是自我创造的,他想成为大人物,这出发点是好的,但他只想去改变环境,并没有认识到自身的问题所在。而方鸿渐,他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应对自我的欲望,他有些亦正亦邪,他一向在两者交界处游荡。正是这种性格,使他身陷自我为自我创造的“围城”。</p> <p>做人就应有原则,就应用正当的手段去达成自我的目标,如果这个目标此刻实现不了,就只能说明你自身能力还存在着一些不及格的因素。如果目标过大,可能自我无法实现,那也不要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做事,要先学会做人,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做人原则都没有,是不可能成功的。</p> <p>《围城》这本书,钱老先生内容写得很精彩,幽默的笔墨使一个性格鲜明的小人物跃然纸上。有人说,方渐鸿是钱钟书本人的影子,无论是真是假,方渐鸿这个人物作者描述得十分到位,入木三分。笔墨幽默,在人物的外貌描述中也得以体现。令我佩服的是钱老先生以幽默的语言讽刺嘲弄一些社会现象,文笔顺畅,使人读起来通俗易懂。在写作方面这本书也有很多我值得学习的地方。其实,有时我们也会身陷“围城”,但更多都是我们自我为自我创造的。我以前也有很多烦恼和困扰,此刻看来,也不足为奇了。成功要靠自我努力争取,“如果你失败了,就说明你还不够强大,让自我变得强大起来吧!”读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想要成功,只能改变自我。只能是我去适应环境,环境并不会来适应我。想要打破自我身边的“围城”很简单,凡事应更多地站在客观的角度去思考,多找找自身的原因。生活本就是一座围城,婚姻与事业、学习与娱乐、发展与落后、成功与失败,都是这座七彩城中的一种颜色,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城中的一种元素。当一切人和事因为努力和乐观而变得完美,当城中的色彩都均匀和谐时,那么这座围城就不再是一种可怕的束缚和压力,而是一个幸福的乐园。</p> <p>真、善、美。也许世界永远不会变得如此完美,但允许我心中永远存在这种完美的理想。当我读完《围城》后,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感到意犹未尽,故事戛然而止了。是啊,一切就这样都“结束”了吗?对于主人公的故事,对于整个《围城》,让人去细细地思索、静静地品味、慢慢地鉴赏。文中最后一句话:“这个时光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这种时光上的巧合不正是反映了世事的苍凉与变迁吗?刘墉先生说:“我们总以为世界的温暖全来自阳光,其实脚下的大地更有着令人惊异的热力。天没暖,大地先暖,所以有许多花能钻出冰雪绽放;人情不暖,大地先暖,所以我们能在尘世做一剂清流。”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别人的生活丰富多彩,总想闯进别人的生活之中。但事实上这些都是一切的自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我的围城,他们都有着自我的困惑与愁苦。同样,每个人都会有自我的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