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河口隧道里,那场惨烈的大火!

秋雨潇潇

<p>作者:王喜华</p> <p>在原铁道兵5852部队(52团)四中队(四营)宣传队的合影照里,有一个十六岁美丽的女孩香香,她姣好纯朴的面容,亭亭玉立的身姿,充满青春勃发的活力。安康大山里喊山的女孩,大都有着百灵鸟般的悦耳嗓音,我们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排练,一起演出。虽然香香是民兵连的,但是我们朝夕相处,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那段时光是多么的美好!</p><p>香香在照片里向我们微笑着。我始终也不愿意相信,那样一位清纯稚嫩的小女生竟然已经与我们阴阳两隔快50年了!</p><p>50年了啊!我的眼前怎么也拂不去香香遇难后,她的弟弟悲痛欲绝,哭晕在姐姐遗体前的场景;拂不去悲伤过度的弟弟走不出那种生离死别的阴霾,竟然不久也随姐姐去了的噩耗带给我的震惊;拂不去香香的父亲一下子就失去了最挚爱的、唯一的一对儿女,悲痛欲绝的老人一夜之间愁白了头的惨景——战友们筹了钱,买了慰问品去看望香香的父亲时,老人神情恍惚,呆呆地看着我们,眼睛里满是空洞和绝望……</p><p>那是怎样撕心裂肺、怎样刻骨铭心的记忆啊!岚河口隧道那场惨烈的大火不仅夺去了美丽女孩的生命,还夺去了另外22条年轻的生命!当年那场就发生在52团、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灾难性事故,震惊了整个襄渝线!一股心泪随着记忆阵阵涌动着、涌动着,倏忽模糊了我的双眼……&nbsp;</p> <p><i style="font-size: 15px;">原铁道兵5852部队(52团)四中队(四营)宣传队学兵队员与营首长合影</i></p> <p><i style="font-size: 15px;">52团四营宣传队部分队员合影</i></p> <p>那是1971年的春天,三线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四营宣传队编排了庆祝“五一劳动节”的节目下部队演出。演出完毕,队员们都依依不舍地告别,回到各自的连队参加大会战。然而谁能料到,这竟会成为我们和香香从此阴阳两隔的诀别呢!</p><p>五月中旬,接团部通知,部队和学兵各连队停工五天,集中学习中央文件。于是,岚河口隧道进口工地,除了机械连和少数学兵执勤外,整个工地全是民兵连队在施工。</p> <p>岚河口隧道全长3681米,是襄渝线陕西境内第二长隧道,也是最艰苦的工程之一。52团四营和学兵五个连队,以及安康民兵一师的数个民兵连,共同承担着岚河口隧道出口方向的施工任务。鉴于平行导坑的重要,铁道兵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且派有专人24小时在洞口检查,除带班干部、安全员、炮工外,其他施工人员均不得带入火柴、打火机等火种。</p><p>5月15日凌晨12时,民兵付排长王忠定带班进岚河口隧道下导坑施工。洞口执勤战士对所有人员进行了安全检查,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灾难正悄悄向他们袭来。</p> <p>有一台风枪被灰尘卡死,运转不灵,需要擦洗后才能继续使用。负责擦洗风枪的民兵在大铁盆里倒了半盆柴油(实际是混装了有杂质的汽油,属于前道工序中将汽油错装在柴油桶所致),便开始擦洗,浑然不知他使用的竟是汽油。平日就吊儿郎当的民兵排长吴某恰好走到这里,他闻出了汽油的味道,随手掏出了身上的打火机,手伸进油盆里给打火机灌满汽油,顺手在自己工作服上擦了擦,就试打起来。突然,喷出一股火苗,一瞬间,打火机就引燃了吴某手上的汽油。吴某条件反射的急忙甩出,恰好将着火的打火机甩入擦洗风枪的油盆里。大盆的汽油呼的一下窜起了丈把高的烈焰,瞬间就引燃了挂在油盆上空的橡胶玻璃丝布导风管。而此时的导风管正在排风,火借风势,油助火威,猛烈地燃烧起来,不仅很快引燃了导风管,又烧着了扎在一起的其它橡胶管和电线。一时间,燃烧着的胶皮味,汽油味弥漫了整个隧道和平行导坑。吴某看自己惹了如此塌天大祸,又急又怕,就想跳入火中自焚了之。风枪手小曹一边揪住他,一边大声呼喊:失火了,大家赶快救火啊!</p><p>情况紧急!洞子里没有能紧急化险、富有经验的部队指挥,也没有能机智排险的学兵帮助,只有没有任何自我保护意识的民兵。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火,他们惊呆了!不知道应该躲在浓烟下往洞外爬,而是抢在浓烟的前边往洞的深处跑,给随后的抢救行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p><p>获悉岚河口隧道内火灾的报告后,52团四营的首长立即命令全营干部战士迅速到岚河隧道口待命,建立临时抢险指挥部,组成各连抢险队进隧道实施抢救。并迅即报告52团团部和11师师部领导。</p> <p>隧道内漆黑一片,浓重的烟雾弥散在隧道里,呛得人睁不开眼睛……</p><p>在洞里施工的有两个排民兵、约90人。发生火灾后,陆续自救出洞的人员只有40人左右,尚有50余人还未撤出。营抢险指挥部紧急商议,立即拿出抢险方案步步推进:机械连的电瓶车全部启动;一批批抢险官兵戴上防毒面罩,跟随电瓶车快速进洞,分散在各个有生命迹象的黑暗角落中摸索着找人,实施抢救。</p><p>在岚河隧道的平行导坑内,那天王忠定正带领着32名民兵在紧张工作。隧道失火后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伴随着滚滚浓烟,扑向正在工作面施工的民兵。王忠定发现异常后立即做出反应,在紧急情况下,临危不惧,竭尽全力指挥大家往外冲。已经跑出洞外的他看到还有他的战友没出来,扭身又要往洞里冲。闻讯赶来的人拦住他说:你已经出来了,再进去不是送死吗?可王排长一甩手说:一个排的战友还在里面,我不能见死不救啊!如果他们都死了,我这个排长还有什么脸活着呢?于是,又有12名民兵在他的果断指挥和强拉硬拽下迅速撤离,安全脱险。然而,他第三次进去就再也没有出来……</p><p>一批批被抬出来不知死活的民兵和进隧道抢救、被有毒气体熏昏的战士还来不及转往团卫生队,横七竖八的就摆放在隧道口的空地上,那么大一片!那个场面太惨烈了,真是触目惊心!</p><p>抢救工作持续了近三个小时,隧道内的明火已逐渐熄灭,然而洞内浓重的烟雾仍然让人无法靠近。抢险指挥部紧急磋商后,认为隧道内现存人员已经没有了生存的希望,为避免给抢救人员造成新的伤亡,决定停止抢救。</p><p>一个小时后,隧道内的烟雾基本排空。11师工作组、民兵师领导、52团领导在四营抢险指挥部首长的陪同下进隧道查看。出事的下导坑礃子面处仍有十几位已经牺牲的民兵,他们之中有的趴着,有的坐着,有的手紧紧抠着洞壁站立着,都已窒息而亡。他们可怕的形态都是眼球爆出,手抓前胸,口张的很大……&nbsp;</p><p>连续三次跑进洞救人的民兵排长王忠定,也痛苦地趴在距离战友不到2米远的下导坑旁的排水沟里,他的双臂拼命向前伸展着,似乎在振臂嘶喊:战友们,快冲出去啊!</p><p>香香则和三位女民兵抱在一起窒息而亡,费了很大的劲才把她们分开。不难想象,这四个女孩是在何等的恐惧和痛苦挣扎中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香香手里居然还攥着一条漂亮的花手绢——那么爱美的女孩,临终都不忘要将自己装扮一下……</p><p>这场惨烈的大火夺去了23条鲜活的年轻生命。其中:民兵22名,还有一名因事偶然进洞的学兵。事后,部队十七连的指导员给我们讲述这场灾难的惨景,那么刚强的汉子一边说一边泪水潸然……&nbsp;</p> <p>几天后,指导员带我们到附近的陵园去祭奠他们。看着峡谷中那23座新土森然的坟茔,那么大的一片,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他们可都曾经是我们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啊!我们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来了,同样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如今却已生死两隔,我们的眼睛在流泪,我们的心在流血……&nbsp;</p><p>我强忍啜泣,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香香的墓碑。泪眼模糊中,依稀看到了两行无情的文字:</p><p>向书香,女,1954年生于安康县石转区洪山公社,民兵十九连战士。1971年5月15日凌晨在岚河口隧道施工中牺牲。</p><p>那么美丽的一个女孩儿,那么鲜活的一条生命,就变成了这么简单的两行文字?就变成了这荒塚一堆吗?那一刻,我不由自主紧紧抱住冰冷的墓碑痛哭失声,任由热泪如决堤的洪水滚滚落下……冥冥中一个声音在声嘶力竭地呐喊:苍天啊!你为何如此不公?大火啊!你为何如此无情?</p> <p><i style="font-size: 15px;">2008年4月学兵重返襄渝线,作者王喜华在安康香溪洞留影</i></p> <p><i style="font-size: 15px;">王喜华与当年西安作协派往安康培训三线报道写作的老师合影</i></p> <p><i style="font-size: 15px;">三线学兵重返襄渝线,回望青春</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