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哙是个怎么样的人?

广宁桥侠客

<p>  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往往固化,就像京剧人物的脸谱,比如说起樊哙,人们的脑海里就出现一个怒目圆睁、须发倒竖、满脸横肉、凶煞恶神的形象,自动地把他归类似张飞、李逵一样的人物,在影视作品中,这三个人的造型如同一撤,就是最好的证明。</p><p><br></p><p> 樊哙之所以给人这个印象,来源于《史记》中的“鸿门宴”,当时项羽和刘邦在军营中喝酒,形势对刘邦不利,樊哙便不顾卫兵的阻拦,一手持剑,一手拥盾,硬闯军营,把那些士兵都撞到在地,冲进去保护刘邦,司马迁是这样描写的:</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眥尽裂。</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项羽在“鸿门宴”中确如妇人之仁,没有对手持武器、硬闯军营的樊哙处以军法,执法不严,随心所欲。却赞美樊哙为“壮士”,又赐给酒和肉,这里请注意,这个肉,是一整条生的猪大腿,樊哙也不客气,把盾牌作砧板,拿剑切下生猪肉,大嚼起来,并对项羽一顿猛烈的批评:</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这一篇声讨,把“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骂的没了脾气,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只说了一个字:“坐”,于是樊哙坐在张良身边。</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一会儿,刘邦上厕所,樊哙建议不辞而别,刘邦有顾虑,樊哙说了理由,字字珠玑,妙不可言,朋友们可以细细体会:</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樊哙在“鸿门宴”中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行,确实可圈可点,完全看不出是个卖狗肉出身的底层百姓。也由于“鸿门宴”故事的深入人心,人们把樊哙的形象固化了,脸谱化了。这对樊哙确实有些不公平。今天,我们从《史记》的全方位记载,来挖掘樊哙这个人物的多样性。</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樊哙做事思维缜密,考虑到更长远的利益。我之所以对樊哙有这个结论,是因为《史记》上有一句话,引起我的注意,当时刘邦接受秦王子婴的投降,进入首都咸阳,此时的刘邦是看花了眼,迫不及待地享受起宫室和美女,这个时候,樊哙出现了,《史记》上留下一句惜墨如金的话:</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樊哙谏沛公出舍。</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阅读至此,非常惊讶,你看,樊哙是个武夫,攻城掠地是他的看家本领,他怎么会去劝谏刘邦,不要住在秦王宫里呢?此刻他不是应该在抢据宫室、霸占美女吗?</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司马迁是个严谨的史学家,不会弄错,我没有参阅其他如《汉书》、《资治通鉴》这类史书,樊哙确实要求刘邦,不能贪图享受,要保持朴素的生活,以笼络天下人的心。刘邦非常生气,去找张良,问他,樊哙劝阻我这么做,对不对?张良的意见和樊哙一致,刘邦不得已听从樊哙的建议,“封闭宫室,还军霸上”。</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事实证明,樊哙这样做是极其正确的,所以我们应该纠正樊哙不仅仅是个武夫的形象,他也是一个洞察事理的谋略家。不仅如此,樊哙还有更为可怕的另一面呢!只要你仔细阅读《史记》,就能领悟到的。</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说樊哙有更可怕的一面,大家不要不相信,听我说下去。刘邦削去韩信的楚王称号,封为淮阴侯,让韩信生活在首都咸阳,这个韩信平时就缺少朋友,又担心刘邦害他,所以十分不开心,《史记》上这样描写的:“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这个绛指的是绛侯周勃,灌指的是颍阴侯灌婴,虽然他们与韩信同位封侯,但韩信不与他们来往,却让人惊奇的是,韩信与樊哙却有交集,司马迁是这样记载的:</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我每次阅读至此,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你想想看,那樊哙也被封侯为“舞阳侯”,战功赫赫没几人超过他,更重要的是,樊哙与汉高祖刘邦是一对连襟,这样的一个人物,见到韩信要用“跪拜”?对韩信要尊称“大王”?自称为“臣”?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用一个“临”字,这个字有“临幸”的意思,一般用在帝王身上,樊哙怎么可以用在韩信的身上呢?从司马迁这段文字的描述中,丝毫不见樊哙英雄豪迈气概,相反,樊哙表现的阿谀奉承的奴才相,这是怎么回事呢?</span></p><p><br></p><p> 这个问题长期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有一次无意中读到“周勃灭吕氏”,才恍然大悟,彻底豁然。断定樊哙是个阴险毒辣的人。大家听我作详细解答。</p><p><br></p><p> 樊哙虽然是刘邦的连襟,但他已决定刘邦死后,投靠吕雉集团,所以他和韩信套近乎,有“一箭双雕”的意思,樊哙确实是想拉拢韩信,毕竟韩信的军事才能过硬,如能为吕雉集团所用,政治上可以加分,实力上可以压垮对手,如果韩信拒绝和他合作,则可以污蔑韩信,作为韩信谋反的罪证,消灭韩信,也可少个对手。从这个角度分析,樊哙对韩信说出这么肉麻的话,也就不奇怪了。</p><p><br></p><p> 韩信的脑子中没有这么复杂的思辨,也不会答应加入吕雉集团,韩信最后被吕雉、萧何设计谋杀,樊哙在其中没有一点点的参与,我是不相信的!</p><p><br></p><p> 文章写到这里,我相信朋友们已经知道樊哙是个这样的人啦。读历史,就是读人性,你应该认同我的话吧?!</p><p><br></p><p> 2020年8月30日东双桥寓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