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淝河之源 源头红石古桥~亳州路桥(十一)2020.8.29

刘书方

<p>记不得是什么时候了,看过一篇文章,说经过考证、溯源,南淝河之源确定为肥西县的长岗,之前一直说是肥西鸡鸣山的将军岭,定论之后,还在那里立了块碑,所以一直想过去看看。早晨六点三十,从公安厅出发。</p> <p>地图显示全程28、9公里,加上东看看,西瞅瞅,往返大约60公里。要途径亳州路、四里河路、三国城路,然后就是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路了。现在有导航,不愁找不到,高科技真好。</p> <p>还是数桥吧。第一座桥,非常有名,它好像是合肥最早修建的下穿桥之一。当年为了解决五里墩的堵车问题,打通了寿春路和清溪路,为了下穿杏花公园,就连刚修好没几年的非常漂亮的两层的公园大门都被拆了。</p> <p>不拍照不知道,去年老爸住在杏花乐年养老院十个月的时间,天天过,都不知叫《杏花桥》。一晃老爸去世都快两年了。</p> <p>这是第二座桥,环城西路立交。当年市政府下了不少决心打通环城。原来有个吴翼(音)的副市长,分管绿化,他把环城当成了公园,是车俊还是孙金龙还了环城马路的马路功能。</p> <p>不过桥名起的不好,和老水西门桥重名,水西门桥就是今天要过的第三座桥。不过最新一次路改,环城东路交长江中路还是没搞好,成了一半的断头路。打了市长热线,没听我的。</p> <p>这座桥其实就是水西门桥,不知道为什么要起名《亳州路桥》。不过古时的水西门桥早就不在了,我家来合肥以后,大概是七十年代重修的。修好那年,我好像还和杨侔去照过相,相片还在,看看能否把它加进来。</p> <p>记得这座桥建好之后,数十年后改扩建了一次。当年是个大工程,记得报纸上说是整体浇筑混凝土结构,巨型吊车一次性组装成的,在那个年代里是不容易的一件事。</p> <p>整洁的桥面,漂亮的南淝河。记得施工时我还专门去现场看过,很快,三四十年过去了。刚刚看了一篇文章,说从起点到这里为止是南淝河的上游。</p> <p>这是那座桥?肥西路桥。这座桥名是最好的桥名之一《肥西路上跨南淝河》大桥。合肥的河流很多,就拿南淝河来说,至少有三四座桥叫南淝河大桥,这是合肥市地名委员会失职啊!</p> <p>稍显有些遗憾的,就是这块桥的铭牌,这也太不正规了,又小又歪,一点也不正式,可能是为了省钱吧。这是第四座大桥。</p> <p>桥头原来有个大饭店,是澳门豆捞在合肥的旗舰店,叫什么泰,也倒了十好几年了,里面的菜贵死。</p> <p>肥西路北一环交口,据说这里定下来要修一个上跨南一环的立交,真是好事。肥西路规划的很早,断成了好多节。望江路以南修通了,虽然拐了一个弯。南一环和长江西路还堵着,我给市长留过言,建议上跨南一环,下穿长江西路以及安农大,接上霍山路上的肥西路,那么,西一环堵车问题大概就可以解困了。可就一句话,“经询问没有相关计划”。</p> <p>认识好几个人都住在附近。*波、*明。也常在这里换成十七路车。今天回来时就是这样走的。</p> <p>又是一个桥名问题,谁知道这是那座桥吗?睢溪路横贯合肥西东,十几公里,听桥名,不可能知道是哪里。这是睢溪路上跨四里河桥。第五座桥刷的一下就过去了。建议是“十六所桥、或者北一环坂桥河桥”。</p> <p>第六座桥,是个大家伙。合肥一环畅通工程,是孙金龙来了以后干的一件大事。北一环是最后竣工的。大概拖了有三四年。这是四里河立交,不过转过弯到西一环还是堵的厉害,现在正在改,希望能改好。</p> <p>远看就像双层的一样。加上路面,就是三层。社会发展步伐真是越来越快。拐过弯就要到四里河路了。</p> <p>这是铁路桥,今天过的第七座桥。之前常出差六安,南站还没建好时,出入都从这里过。变化也很大,原来可以看见市内的大楼和主要建筑,现在都被高楼大厦遮挡的严严实实。</p> <p>路上遇到的陌生骑友。每次骑行都能看到很多骑友,目光对视了,就笑一下。有时偷着照个相。今天巧的是,我在两三个小时以后,在鸡鸣三县石碑前看到了她和她们的大部队,大约有二三十人,蔚为壮观。</p> <p>北二环算一座桥吧。第八。畅通二环,这次先修的是北二环,基本上都通了,好事。</p> <p>北二环路立交桥上跨四里河路,刚通了没到两个月,大气雄伟。</p> <p>壮观雄伟的北二环,像是一条巨龙横卧在合肥的北沿,一直到合肥的最西边,董铺水库边的合淮路才不情愿的转了个弯,</p> <p>这座桥位于北二环和西二环附近,我问了至少十个人,都不知道河名。这就奇了怪了,这条河也不算小啊,怎么会没人知道呢?难道真是无名之桥,数桥那就就不算了吧。桥名都没有,还是第八座吧。</p> <p>我就是问了这两个大姐,他们都是住在附近的农民,在起花生🥜,家门口塘都知道深浅,可是愣是不知道这条河名。</p> <p>问钓鱼的小伙,他也不知道,知道在这钓鱼,不知道是哪条河,也是有点奇葩。又问了一个小伙,他说水是从水库(董铺)下来的,真还不知叫什么名字。</p> <p>这是新通车的北二环与合淮路的立交,非常不小。哪天上去看看,应该能一览浩瀚无垠的董铺水库。</p> <p>又看见了董铺水库大坝。过年期间,疫期,我上了一次董铺大坝,那时的草还都是黄的,现在绿油油的好看多了。</p> <p>上次也拍了,这是水库大坝终点🏁,从清溪路算起,到卫塘,2876米。</p> <p>整洁的大坝。不给进,我是爬上了一米三四的矮墙,才再次看到如此熟悉的地方。</p> <p>水库大坝旁的芝麻地。只要一看见地里的芝麻,就想起了“芝麻开花节节高”这个成语。</p> <p>想到水库边上洗个手,玩玩水,可是过不去,草太深了。在这里也有行人,问了地理位置,大概情况,过不去,算了吧,这也不是今天的主要目的,</p> <p>走到这里,在合淮路上,又看到了一条河,我想起了刚才问的一个小伙,他说前面那条河是从水库下来的。应该就是这条河,因为左手边就是董铺水库大坝。</p> <p>看到了这块牌子,才知道这条河还真的没有名字,叫溢洪道。一九六五年就有了。第一次看到,也是第一次听说。</p> <p>还是合淮路上,看到我家门口的安三小,他们在这里办了一个漂亮分校。原先想打电话给市长热线,建议把原来的武警部队的招待所扩建给安三小,因为自从习主席不准军队的房屋出租,酒店搬走以后,已经空出来有五六年了吧。</p> <p>天天看到“合肥院子”的广告,原来也在合淮路上,都快到大杨了,太远了,要不然建工大院征迁成功,可以在这里买一套。</p> <p>看起来,质量不错。优惠惊人!合肥院子最低7929元/㎡清盘中,首付80万可买,错过真没了</p><p>来源: 第一楼市 2019-06-17 18:12:41</p><p>小编从朋友圈看到一张合肥院子的优惠图,特惠房限量推售,5套房源均不到万元,最低一套房源仅7929元/㎡。</p><p>如果是合肥楼市的红盘,合肥院子一定当之无愧。据了解,项目目前处于清盘状态,而清盘优惠让其再红了一次。</p><p>一、最低7929万/㎡ 合肥院子清盘钜惠中</p><p>1、最低7929万/㎡ 合肥院子放出史诗级优惠</p><p>小编从朋友圈看到一张合肥院子的优惠图,特惠房限量推售,5套房源均不到万元,最低一套房源仅7929元/㎡。网文,仅供参考。</p> <p>合肥院子被ZF约谈后已经重新涨价到2W了,调控目的不是降价,而且稳定房价,期盼房价下跌的,整天意淫假新闻的,洗洗睡吧!真正想买房的人才能洞察市场,那些打折促销的房子你去看了吗?都是些垃圾货。真正的好房子从来没降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牛市中也有贱卖的,你有没有看看把山不把山,临街不临街,小区质量,楼层,如果你实际看了以后,这些打折促销的房源多半是看不上的,而你能看上的房子并没有丝毫降价!17000-20000,不错的。</p> <p>合淮路有一段一直伴着董铺水库,甚至有一段就叫董铺路。这其实也是我今天顺南淝河上游探险之路。这是过街天桥,想都不敢想,在这么远的郊区,为了一所中学,修了一条过街天桥,为教委点赞👍。今天的第九座桥,十九中桥。这个桥名没问题🆗。</p> <p>从这里开始,就要上三国城路了。三国城路是沿着董铺水库北沿一直向西的一条最美乡村公路。通300路和T47?一直通到姚庙。后来知道那里竖立着“鸡鸣三县”的牌子。</p> <p>前年十月吧,我们原芳草财务的十几个同事,就在这里集合,去三十里岗老瞿家做客。原来这条路大概叫三十岗路?现在已改成三国城路。</p> <p>右面是滁河干渠,我已经走了不少段滁河干渠了,不过那一天一定完全的要走一趟,实在不行就开车。这一段是顺着三十岗湿地公园川流而过,一定有它的特色。</p> <p>那年老丁就是请我们芳草财务的同事去了东瞿村“乡村雅苑”吃的饭。原来听一个朋友说过,条件要好,一定要请人多吃吃饭,走的时候,人家都可能记一辈子。也是,老丁请我们这一顿,要记好多年。</p> <p>由于饭店不错,前年还是去年元旦前后,我和家人去音乐小镇游玩,也在这里吃了一顿,大家反映味道不错。以后大家有过来旅游的,记住东瞿美食一条街的“乡村雅苑”,导航直接到饭店门口。就说认识日化的老瞿就行。</p> <p>瓜牛好像是带孩子玩的地方,一路都是瓜牛的广告,好像是孩子们的天地。桃溪农场也去摘过桃子🍑,这一路都是休闲旅游的地方,前面就要到“三国遗址公园”了。前后我大概去过了三五次吧。</p> <p>这里除了瓜果之外还有苗木,虽然肯定不如肥西的有名。但是看到这片五针松,感觉值不少钱。</p> <p>这个音乐小镇,修的很漂亮,去过两三次吧,包括芳草日化那次,那次是第一次。眼前一亮的感觉。</p> <p>左拐就是三国遗址公园了,今天的目的地是南淝河之源,就不进去了。原来进入还需要买票,现在六十多了,应该免费啦!哪天还可以过来看看。</p> <p>一池残荷,预示秋天即将到来了……</p> <p>修这么个大东西,“淮河模型”不知到能干什么呢?贵啊!今天就不过去了,下次假如给进,进去看看。</p> <p>这是最美乡村公路之一,叫姚庙路吧。开着车,听着歌,在树叶斑驳的柏油马路上驾驶,真是一种享受。</p> <p>就这一段的乡村公路,上跨,下穿,有好几座大桥通过。这是今天的第十座,环城北高速。</p> <p>歌颂习主席的红色标语到处都是,在这远远的郊区也随处可见,这充分反映出人民对习主席的崇敬和热爱。</p> <p>上跨乡村公路高铁,不知是哪条线,不知通向哪里?这是第十一座大桥。</p> <p>蓝天、白云、绿树、高压线。心情好,看什么都美。</p> <p>这一段电网不知叫什么网,肯定有名的,估计是淮南发电厂发的电,输入了华东电网?</p> <p>短短的不到百米,我数了一下,有七组高压线跨过。应该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p> <p>前面就要到这条道路的终点姚庙了。从没听过,也可能是听过没记住。</p> <p>崔岗艺术家村也来过好几次,再往前,就是第一次了,导航要开开了,这条路,我最远好像就是跑到这里。不开导航,有岔路真不知道往那边转。今天回来的时候,倚仗走过几次,就没开导航,结果把车骑到崔岗村里面去了,至少绕了十几分钟,才绕出来。</p> <p>崔岗艺术家村,红了也有十好几年了吧?从长江西路有一条鲁可以过来,从合淮路三国城路也可以过来。据说因为修一条铁路,要搬迁,好像都没迁成功。记得有一次来,好像看到有铁路施工的工地。</p> <p>一路都是这类休闲之地,也没来过,也不知道里面怎么样。</p> <p>路边的野高梁米,我认识,小时候在老家看过,也吃过。一路上还看到成片的玉米地,山芋田,毛豆米……最大最多的还是高粱地。</p> <p>有已经基本成熟的,时间有点紧,要不然可以摘个三五棵,可以回来煮顿高粱米稀饭🥣吃吃,好多年没有喝过高粱米稀饭了。</p> <p>姚庙到了,请下车休息一下。骑了差不多也快有两三个小时了,水都还没喝一口呢。姚庙装饰的也不错,下次来,进去看看,今天要赶路算了吧。</p> <p>每次骑行都能看到骑友,大部分都是三三两两,像今天这样🈶️二十多人的还是第一次。</p> <p>左三大概就是我在四里河路上遇到的那个骑友。</p> <p>他们不在合影,假如要合影,我也可以混进去照一张,不过没有头麾和骑士服。</p> <p>以下是几段关于鸡鸣山的传说,只当是一个知识吧,大概这里也不是鸡鸣山,只看到一个牌子,没有看到山。 古人留下一个鸡鸣山的优美传说</p><p>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后,为了东征孙吴,决定从六安到合肥城开凿一条人工河,以此沟通东肥河和南肥河这两大江淮水系,使淮河的船能进入长江,以便漕运将士及粮草运到东吴去。曹操这个构想无疑是胆大的,但他未曾想到,却在小小的鸡鸣山遇到阻力。[1]</p><p>曹操命部下杨将军负责挖河,杨将军募多人挑之,谁知“日挖一丈,夜长八尺”,一至鸡鸣时分,开挖的河道又恢复原样了。深挖的河道为什么又复土如初呢?据民间传说,曹操此举得罪了鸡鸣山的鸡神。这鸡神认为,江淮分水岭是鸡族的栖息地,如果挖了一条河,切断山脉,必然影响了鸡族的生存。鸡神召来分水岭的土地爷,命土地爷阻止修河。这土地爷不愿意,说:“曹操也是一个帝星,他要挖河。我是挡不住的。”鸡神便说:“你要不阻挡,我便叫你不得安神。”果然,当夜三更,土地爷还在做梦,鸡神长鸣一声,满山遍野的公鸡便一齐叫了起来,吵得土地爷慌忙起床连连作揖:“鸡爷,我认输,我听你的﹗”说罢,他手一挥,便将开河挖掘的泥土又复原了。</p><p>杨将军见白日挖河,鸡鸣复原,便在鸡鸣后动工,多挖两尺。但这两尺之深无济于事,只留下一条长7.5公里的旱河轮廓。杨将军挖河不成,身心俱瘁,一病而亡。杨将军的手下便把他葬于分水岭上。后人在这里建了一座庙,于是,这座庙便称将军庙,这段山岭便叫将军岭,这条河也便叫做将军河了,这座山便叫做鸡鸣山了。</p> <p>不急,鸡鸣山也是我的一个骑行目标。 古遗址</p><p>【新石器遗址】距鸡鸣山1公里之遥的塘岗新石器遗址于2005年修建合淮阜高速公路时发现,该遗址距今约5000年前,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位于鸡鸣村上牌坊村民组,2006年3月至8月,安徽省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西侧路基部分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开挖1600多平方米,发掘出新石器晚期和商周时期的大量陶器和石制生产生活用品(合肥晚报2006年8月24日一报道)。</p> <p>蜀山区南岗镇北部有一突起的小山鸡鸣山,距合肥市区15公里,海拔68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位于鸡鸣村西北角,曹操河以东,董铺水库以西,为死火山,有爱民路直通山上,山北脚下有一曹操练兵场﹙又称量兵塘﹚,山顶有两根拴马桩,据称是三国时期的古战场,山上林木覆盖,登高远眺,董铺水库尽收眼底,于1992年建立公墓,分别有单墓穴、双墓穴、家族墓穴,2005年春,清朝政府二品官周﹙圣波﹚公之墓迁至于此,关于鸡鸣山的传说,与曹操有关。</p><p><br></p> <p>仔细的看了石牌,果然刻的是鸡鸣三县,不是鸡鸣山。记得以前看过介绍,说这里是三县交界,早上公鸡打鸣的时候,三县都能听到。这里应该是肥西县、长丰县、合肥 县的县交界处。网上查了一下,还有类似的鸡鸣三省之类的传说。</p> <p>这是长丰地界的滁河干渠。今天骑行单程三十公里,依此穿过庐阳、蜀山、长丰、经开、肥西等五个行政区划。搞不懂的是为什么经开区也有份?</p> <p>这一段滁河干渠,水流量太大了,路边的车行道清理的也很干净。有风景如画的感觉。</p> <p>同上,蓝天、绿水、绿草、大树、水文观测站点,公路上的绿色防落水隔离栏杆,色彩非常协调,真是养眼、养心。</p> <p>就是这块牌子,我才相信经开区在这里也有领地。</p> <p>这是长丰县的地界。滁河干渠,有很大一段在长丰,这不意外。好像是岗集,岗集还没划归合肥吗?</p> <p>滁河干渠风光。这里大概离市区太远了,没看到钓鱼爱好者,有些意外。</p> <p>导航说还有五公里,这段单行道太美了。只是说好的多云☁️,没有了,太阳🌞出来了,虽然晒的还好,还是撑个伞吧!</p> <p>沪陕高速,最近上跨、下穿好多次了。这是今天的第十二座?</p> <p>沪陕高速还在修,好像是在扩建。今天骑行了短短的大约二十三十公里,仅巨型桥梁大约就过了有六七座,点赞合肥!</p> <p>路过一个不想让人知道的地方,在这里照个相都有穿着白色制服,带着红色蓓蕾帽的保安前来干涉。</p> <p>不过既然已经盖了,还在路边,迟早会有人知道的。我问保安,这是一片什么建筑,他说不方便说,也不准说。群里有人知道吗?在肥西长岗街路。导航好像是这么说的,</p> <p>也许是个私人庄园也说不定。不过也有些傻,既然不想让人知道,应该稍微退后一点,不要沿马路造这么多豪华的房子,修条路,进去个三五公里再建岂不更好?</p> <p>不过,将来大概会发展成为一个旅游休闲景点的,否则花这么多钱,修这个这么大的庄子干嘛?一家子也住不完啊?</p> <p>庄园远眺。非常美丽。</p> <p>整个建筑群,大约占地有三四十亩地,错落有致,造价肯定不菲,合不合法就不知道了。这一生不知是否有幸进入参观一下。有没有长岗的圈友?带我们进去看看?</p> <p>这是今天过得最后一座桥,第十三座。其实远远不止十三座,比如瞿嘴河什么小一点的都没有计算在内。这应该就是南淝河第一桥。虽然桥还很新,南边基本没水,但北边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河道。时间所限,没有下去看看,不过草也比较深,没有路,下边还有一块蓝色的牌子,当时还是应该下去看看牌子上写的什么,有些遗憾。桥名可能就叫“红石古桥”吧,南淝河之源。纪念碑应该离这里不远了。</p> <p>导航提示,即将到达目的地,目的地在你右侧,到了吗?这条水泥路几乎被路边的灌木掩去了一半。像是原来这里有过村庄吗?何老家村遗址?</p> <p>有空可以通读一下“南淝河之源碑记”。全文五百字,两三分钟而已。读完会有收益的。鸡鸣山,将军岭,这也是我的下一个骑行的目标,有跟的吗?鸡鸣山和大、小蜀山一样,应该也是几百万年前的那次火山🌋喷发形成的,不过应该是最矮的一座。</p> <p>我倒是建议合肥旅游部门能不能开一条一日游路线,南淝河之旅,从南淝河的起点,到巢湖的入湖口终点🏁,也就是从肥西长岗,到肥东施口,一共70公里,差不多一天可以完成。路上主要的自然、人文的景点不少。这一路大家也都看到了。今天所见仅是上游,起点是从董铺水库。中游董铺到水西门桥,看我朋友圈的人大概看过,我是去年走的,下游,是我今年四月走的,那段视频这是我最满意的一段。,</p> <p>在红石古桥下面的泉眼,应该是南淝河之源。对了,南淝河第一桥,红石古桥,虽然是新修的。但地址是旧的,在这里不知道有没有成千上万年了,也许有。</p> <p>我决定,明年两年一次的六中同学会,假如还能办的话,线路就选这条,南淝河全程之旅,自驾,大概要两天,到时好好筹划一下吧!</p> <p>这一段是精华,一定要读一下。读过之后,如果愿意,请将这段视频或者这张图片,分享到你的朋友圈👬,目的是弘扬合肥,弘扬合肥的传统文化。</p> <p>不过碑虽然可以传世,但历史总是会被更迭,被修改的。比如鸡鸣山当年不知有没有类似南淝河之原的纪念碑,要有大概也已经废弃了……。看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就知道了,历史都是有后人书写的。</p> <p>在这里种漫山遍野的高粱不知道干什么?合肥人不大吃高粱的呀?也应该不是为了拍红高粱的下集吧?非常壮观,后面有段视频,请大家欣赏。不过高粱每年也就一季,想看现在就要过去,要不就要等明年了。</p> <p>还是没拍好,应该把电线隐去。想没想起九儿、巩莉和张艺谋以及莫言获诺贝尔奖的故事?</p> <p>回程路走错了,原来计划不走回头路的,从长岗直接到南岗坐二号线的,结果导航导错了,按成了呼叫曹操专车,太阳又大,手机屏又小,弄了半天才取消成功,既然错了,还是原路返回🔙吧。在来的时候,看见有人在三十岗买三十岗的西瓜🍉,也想过买一个的,愿望要实现了。</p> <p>不过他妈的真贵。买的时候没问价,家里人少,买个最小的吧,“二十一,给二十吧”。这个价格在我家安三小门口,可以买三个。这里三块五一斤,我家那边一块一斤,也贴着三十岗的标贴。所以旅游区一般尽可能还是不要买东西,黑啊!</p> <p>三十岗大门,周末休闲的好去处,虽然买西瓜黑,还是给他能做个广告吧?饭店还可以。挣钱就是用来花的,在中国,有谁不黑才怪,黑不了你不黑。</p> <p>还是那句,这就是骑共享单车🚴‍♀️旅行的好处,随时可以把车一锁,溜之大吉。上周也是,没有装备,太阳太大,不适合骑行时,乘车、打车都很方便。坐上了有空调的143,转17路回了家。不过今天要挨骂了,回来晚了,过了吃饭的时间了?假如没走错路,差不多12点以前是可以到家的。</p> <p>合肥现在的公交🚌真的不错,车况好,正点,线路多,线路远,又便宜,和以前相比天上地下之别路。在十多年以前,挤公交是要巴子力气和技巧的。</p> <p>五个小时的骑旅结束了,步行运动弄了个第一。下一个骑行目标将随机产生,现在还不知道去哪里。人的脑子是化学反应,只有看情况再定了。你看完如果觉得不错,请转发一下,目的是让更多的合肥人认识下更多的合肥地理,合肥历史,合肥文化。再见吧,再见👋。</p> <p>南淝河</p><p>安徽省</p><p>南淝河,古称施水,长江流域巢湖的支流。发源于合肥市西北部江淮分水岭东南侧,跨蜀山区、长丰县两地交界处高刘镇岗北村何老家村民组西北侧的红石桥。经鸡鸣山,向东南流入董铺水库,穿合肥城区,再转向东南流经合肥市包河区和肥东县边界,于施口注入巢湖。南淝河全长70公里,流域面积1700平方公里。[1]</p><p>南淝河是合肥的母亲河,其上游的董铺等水库是合肥市的水源地,河道历史上是合肥市区的重要航道,传说,合肥之名也是因为南淝河和东淝河相交得名,合肥(淝)。</p><p>地址</p><p>合肥市包河区</p><p>中文名称</p><p>南淝河</p><p>别称</p><p>施水</p><p>所属水系</p><p>长江流域巢湖的支流</p><p>地理位置</p><p>安徽省合肥市</p><p>流经地区</p><p>安徽省合肥市区</p><p>名称演变</p><p>南淝河,古代称为“施水”,早在东汉桑钦的《水经》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便有专述。先秦时期,在南淝河上游江淮分水岭处开凿人工运河,沟通长江流域的南淝河和淮河流域的东淝河。三国时期,曹操发动军民进行重修,因而又有“曹操河”之名。东淝河与南淝河两条淝河在逍遥津汇合,故称合肥。[2]</p><p>干流概况</p><p>南淝河在长江流域的位置及与东淝河的相对位置</p><p>南淝河干流走向及水系分布</p><p>南淝河,其源头《合肥市志(1997年版)》记载有二:北源在蜀山区长岗社区(原属肥西县长岗乡)邓店村西侧,南源在蜀山区小庙镇(原属肥西县将军岭乡)将军岭,两源于鸡鸣山汇合,向东南流入郊区,进董铺水库,穿合肥城区,再转向东南流经合肥包河区和肥东县边界,于施口注入巢湖。[3]</p><p>2009年,经安徽省水文局、合肥市水文局、水务局、国土局等部门多次考察、评审,确定南淝河正源位于蜀山区高刘镇(2014年3月高刘镇正式从肥西县划给蜀山区管辖,并委托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岗北村何老家村民组西北侧的红石桥附近。关树立“南淝河正源”碑。[1]</p><p>南淝河全长70公里(《合肥市志》水利部分称65公里),流域面积1700平方公里,上游肥西县段行政区域并入蜀山区之前,合肥市区内长约60公里。[4] [3]</p><p>南淝河自河源至合肥市区亳州路桥为上游,长38公里,河床宽6~10米,水深1~2米;自市区亳州路桥至屯溪路为中游,长5.5公里,河床宽20~80米,水深2米;屯溪路桥至施口为下游,长26.5公里,河床宽50~100米,水深2米左右。[3]</p><p>南淝原标志碑</p><p>南源地红石桥</p><p>合肥城区河道</p><p>下游河道</p><p>合肥河口处的巢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