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由胡野秋先生撰写的深圳传问世以来,打破了出版界的常规,第一版出版量就大大超出一般书藉,而且仅仅几个月,又破例印刷几次,成为抢手书籍啦!不仅如此,各种媒体铺天盖地,好评如潮,让你接应不暇。这不,新华每日电讯发表了题为,这部传记,看见特区“每个人”的文章,感人致至!值得你我他一读。</p><p class="ql-block">封面插图是由我国著名人像摄影家海国梁所拍</p> <p>野秋书中的中英街片断:</p><p>中英街:特区中的特区</p><p>这是一条又短又窄的街,只有250米长,3-4米宽,有人戏称“一泡尿没撒完就走完了”。</p><p>但他应该称得上中国最著名的街道之一。</p><p>因为街心立了一块方石,不是普通的石头,它是一块界石。</p><p>界石立于清朝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2月。</p><p>上一年的6月9号,虚弱不堪的清政府在英国坚船利炮的逼迫下,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The Convention for the Extension),英方强行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土地及附近230多个岛屿,这些地方统称“新界”,租期99年。</p><p>从此,中英街将原本相连的国土断然分开。这条小街便与德国的柏林城、朝鲜的三八线、越南的贤良桥,.一起成为20世纪最著名的4条民族与国家的分裂线,它像一道深深的伤痕,,勒在国土的躯体上。</p><p>.……</p> <p>下面是新华社评论的全文,但因为是影印件,即使放大,也看不见那里的文字。.这里录下的是新华社文章的开场白:</p><p>北京8月29日电(记者李晓玲)8月28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这部传记,看见特区“每个人”——《深圳传》堪称文字版“纪录片”》的</p><p>“深圳既像一个魔方,又像一个谜团,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去阅读、去书写,却仍然写不尽。写不尽的城市才是最有魅力的城市。”“我把深圳比喻为‘魔方’,不仅基于它的历史,更着眼于它的当下和未来,这个魔方还不知道要转出什么样的天地,一切都是未知数,更多的可能性使得深圳具有更大的期待。”</p><p><br></p><p>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之际,刚刚问世的《深圳传:未来的世界之城》(以下简称《深圳传》)还散发着纸墨香。作者胡野秋是特区知名文化学者和作家,他客居深圳27年,深度参与并见证深圳特区的飞速发展。胡野秋在《深圳传》里最大程度上摈弃了学术语言、逻辑圈套等形式外壳,回到文学,用散文和小说的笔法叙述与描写,力图让更多读者看到一个鲜活的深圳,而不是一个概念化的所谓“改革的前沿”“创业的乐土”,更多地呈现一个市井的、有烟火气的“人间深圳”</p><p>你若想看全文,请上百度收索吧。</p> <p>这么快得到野秋的签名新作,特别开心。</p> <p class="ql-block">我退休后,不久便到深圳市教育学会任职。学会办公室一开始在市教育局内,后市教育局搬到市民中心,我们留了下来。这个地方正好在老街,于是在学会工作的18个年头里,我上班就得去老街,对书中插图中的东门步行街起点(我国第一个麦当劳点所在地),大型铜铸浮雕《老东门墟市图》非常熟悉,也非常有感情。去年年底,第二次退休后,还念念不忘,经常到这里闲逛,难分难舍。</p> <p>大家在一起相聚,谈野秋的新作,谈特区四十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做为一个深圳人既感到骄傲,也感到自身未来的责任。</p> <p>很少在公众面前挥毫的野秋也披挂上阵了,除为我们安徽人在深圳的企业题字,也为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送上“风华正茂”四个字,以示勉励。</p> <p>我借机告诉他,我们的母校芜湖一中老校址张家山头回归了,对这次回归他也做了工作,听到这个消息特别高兴。我们曾经和深圳电视台主播许雨燕(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毕业生)在一个小小街边小店小聚时,商量过一件大事,请野秋为芜湖一中写首赋,他立马答应了,而目在百忙之中写出“芜湖一中赋”,不久 ,著名书法家盛毅,把赋写了出来,芜湖十二中的校友张皖湘帮助筹了一笔款,很快在芜湖一中新建校址把赋刻录在一面铺上大理石的墙上,献给了芜湖一中。这以后,我们多次商议,如果张家山回归 我们一定要筹款买块大石头,把赋刻在石头上,安放在张家山头,当晚我们也就这事作了安排,准备一起回芜,进行设计,尽快完成这件大事。在写这篇美篇时,我忽然茅塞顿开,野秋满怀激情歌颂改革开放,为建市四十年的深圳写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值得称赞。但不知他能否为他的第一故乡芜湖也写一本传呢?你知道吗?芜湖原名鸠鹚,西汉元封二年即有雛形,距今二千二百余年,宋代开始建城,这四十年,它的改革开放的成果也令人瞩目。我多么希望他能答应这件事,他现在正在五台山,相信他看到我这一建议后,会心动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