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14年发表,2015年火,2016年她妈妈驾返瑶池。不知道她会怎么想。总之,人世是艰难的。</p><p>我用昨天和今天,看了她的纪录片,读了她风靡中华大地的文字。所幸,她也懂得被消费,于是有了恢复往日的宁静。</p><p>应该说,此时她不再孤独,因了名声大噪,因了梦想成真,因了可以更熟稔而肆无忌惮地表达那颗狂乱的心。</p><p>到底是文化带来了思想的升华,从而被迫忘记了自己的残缺?到底是人性孤独的极致就是歇斯底里地呐喊?到底是没有足够底蕴的支撑于是有了除了肉体的肆意之外只剩思想的纵横捭阖?</p><p>她自然是孤独的。正如她所说,摇摇晃晃的身体穿梭在摇摇晃晃的人间,陪伴自己的只有晒谷场上的一阵风一般的麻雀,以及那压低了的天空。</p><p>她自然是孤独的。思想空洞的丈夫,脑海里填满的是各种各样的农活,以及,或许,别人如针芒一般的话语。二者生活态势不一样,话语层面不一样,这不表示丈夫的愚昧,也不意味着她的聪慧。各自忙碌的空间,大相径庭,你梳理的是文字的责任田,他梳理的是麦秸地。你收获的是千千万万的读者,他凝成的是,一日三餐。然而,你傲视他的无知,就促使他惶恐你的文字。于是,两个原本可以苟且的灵魂,有了刻意的罅隙。</p><p>罅隙中,于是幻想王子白马悠悠晃晃,出现在田垄地头。可是,王子白马终究没有出现。出现的,除了在时代里冲浪的欢快的男男女女,还有的就是自己对往日的告别,以及对未来的不尽的幻想。</p><p>你说,诗歌是摇摇晃晃的身体的拐杖。</p><p>但是,现实才是阳光下的花酒茶。</p><p>你母亲不会写诗,但是她最懂得生活。她才是真正的现实派诗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