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三坪避暑记</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图/雁晓笛扬</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0年9月)</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每到火一般炙热的夏天,对城市里的人,特别是老年人就是一种煎熬,总想着寻一处凉爽的地方,避暑度夏。</h3> <h3> 几年前,小妹夫妇曾多次邀请哥嫂我们去靖安县中源乡三坪村度夏,因前两年都在井冈山,也就没有必要舍近求远跑到300公里外去避暑了。这次小妹再次邀请,并亲自驾车前来吉安接我们,盛情难却,也就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避暑旅行。</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7月16日中午,火辣辣的白太阳照射着吉安大地,热浪滚滚,我们裹挟着满身的燥热从吉安出发,一路向北。途径南昌时,本想在省城住一晚作短暂停留,第二天再动身,但因南昌这个大火炉实在太让人难受,只好临时决定继续赶路,经昌铜高速行驶100公里至上富镇转入223省道,然后沿着盘山公路一路缓慢前行。这时,关上空调打开车窗,茂密森林里的一阵阵山风不时吹来,林荫凉快,身上燥热感顿时消失,立即感到神清气爽。我们太约又行驶了20公里</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下午6点钟即到达了目的地一一三坪村。当天晚上不用空调和电扇,还盖上了薄薄的棉被,睡了一个安稳舒适的好觉,第一印象不错。</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三坪村,属靖安、奉新、修水三县交界区域,有“鸡鸣三县闻”之说。它东临靖安十景之一秀谷飞云“白云峰”,南接奉新千年阴阳谷温泉“九仙汤”,西接修水明末商贾往来“古钞关隘口”,北靠赣北九岭山脉最高峰“九岭尖”,海拔1794米。它位于中原高岭盆地最南端,地形呈南北走势,长约三公里,宽约两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夏季南风清新通透,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10万个,平均海拔700米,是鄱阳湖五大水系之一北潦河的发源地,省道233与北潦河穿境而过。小山村被葱葱郁郁的茂林竹海所环绕,村民依山傍水而居,白墙红黛琉璃瓦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村中田野一派绿油油,奇花异果挂满了支架,不时引来一群群蜜蜂和蝴蝶驻足。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山脉绵绵,满目青翠;风电转轮,直插云端;梯田层层,绿与天连;鸟儿飞翔,时而歌唱;炊烟袅袅,老翁垂钓。如遇雨后,云雾缭绕,似仙女彩带在山间飘舞,久久不愿离去,犹如飞天优美舞姿。三坪村确实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山水田园相得益彰的美丽画卷!</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这里,群山环抱,峰峦叠嶂,林木葱茏,遍山黛绿,山花竞放,多姿多彩,犹如置身林海仙境,养眼更养身。</h3> <p class="ql-block"> 这里,流泉飞瀑,溪流纵横,河流蜿蜒曲折穿境而过,北潦河源头之水直奔鄱阳湖;高山泉水,涓涓细流,晶莹澄澈,甜润爽口。</p>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这里,空气清新,氧气"醉人",负离子含量是一般城市的四五十倍,气温比南昌低6一10度,凉爽宜人,舒适怡人,堪称避暑养生之天堂,素有“夏天要盖被,冬天穿棉衣;炎炎夏日何处去,白云生处有人家;不用空调和风扇,清新凉爽过一夏”的民间谚语为证。</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环境如此优美的三坪村为何早先却养在深山无人识?而在10多年前,特别是最近这5~6年才被人们发现、认识和接受呢?我深感好奇并想一探究竟。</h3> <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我独自一人随意徒步在山谷之间,一路赏景:那山野翠绿清香,那溪水潺潺流淌,那山花鲜艳夺目,那蝉鸟声悦耳动听,景色十分迷人,使人陶醉,时不时掏出手机来拍照留念。当行走在岭上自然村时,路旁竖立的一块醒目的牌子,引起了我极大的注意和兴趣,上面写着“中源避暑农宿第一家”,房子不起眼,位置又处偏僻地,为何敢称“农宿第一家”?带着这个好奇心,我冒昧走进这家小院,小院内比较干净整洁,坐着十几个老头老太,聊天的聊天,打麻将的打麻将,悠闲自在。厅堂上挂着三块金黄色的牌匾:"农家乐运营证”,“文明诚信经营户”和“农宿示范点”,可以看出这户人家是讲诚信,持证合法经营的农宿带头人。随后我一打听,主妇正在厨房忙上忙下为避暑客人准备午饭,当我把来意一说并恭维了她几句,她便停下手里的活,像洪水开闸似的滔滔不绝跟我讲起20年前的事。她说开办农家乐的事虽过去20年,但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那是2000年的夏天,南昌某医院一位朋友带着几位同事一同来我家做客吃住了几天,来之前南昌这个火炉着实把他们烤得难受,一到此地,如同冰火两重天,感到非常凉爽,玩得很开心,于是他们建议他家办一个农家乐,专做避暑度假休闲养生的生意。</p> <p class="ql-block">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句不太经意的话可对户主魏立新来说如同锦囊妙计。当年的三坪村地处深山,交通不便,仅出产的毛竹山木不值钱,只靠人均一亩地维持生计,是出了名的贫困村,穷得叮当响,绝大多数青壮年人只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来改变生活,人们戏说"有女莫嫁三坪村",这真是端着金饭碗过着穷日子。穷则思变,老魏思来想去认为这确实可行,于是把房屋修整好,添置家具,开门迎客。而南昌的朋友回去后也广为宣传,一传十,十传百,陆陆续续来了许多人。当时老魏家收费不高,每个人每天只收10元,只够保本,权作宣传员。尔后,村民们对这一新生事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反复琢磨着,无不认为是一条发家致富的好门路。再后来又在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这一产业开始兴盛起来。老魏他现在虽然做得不大,被后来者居上,但回望过去,如果不是他当年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胆识和勇气,恐怕今天的三坪村民宿发展不会有这么快,历史应该记住老魏他家对这个小山村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现在,"西尼"(南昌人)来了,"阿拉"(原上海下放知青及亲友)来了,附近县城的人来了,当然也包括象我一样的人远道来了。从此,这个沉睡千年的小山村沸腾起来了。目前,三坪村已发展农家乐200余家,有床位万张,从业人员达1000余人,占全村总人口的60%,近些年每年夏季来小山村度夏避暑的常住旅客多达万余人。</p>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陈姓村民告诉我说:他家每年有旅客40余人,每人每月包吃包住1800元,2个月下来,毛收入可达14-15万元。在家不用外出辛苦打拼,轻轻松松能够赚上那么多钱,这对老陈来说可是一批大数字,从他脸上流露出来的笑容就知道他对现在的生活是非常满意的。还有小刘,原在安义县城一家物流公司开车,一年到头早起晚归很是劳累,现在也回到了这个本属于他的小山村,他带着我去看他正在建的农家乐房子,房子基脚已经建好,准备建3层,有15间住房,可以住30人,明年可以迎客住人。他对我说,房子还没建好,现在就有人向他要房间。他爱人在广场旁边自家门口摆了一个摊位,专卖本地土特产和水果。他还说,还是回家乡做农家乐生意安稳,比起开车跑货好多了,对此他充满着信心。</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现在三坪村已经形成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房,享农家乐的休闲旅游产业,它成为了省会城市南昌的后花园,避暑村,养生地。2015年被央视誉为都市人群夏季避暑“快乐候鸟村”和江西省“天然氧吧”,2019年又被入选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为吸引旅客,留住旅客,这些年政府在三坪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上下了不少功夫,极力营造文化氛围,比如文艺演出广场,书香文化园,传统文化园,游客休闲中心,休闲长廊,灯光球场及各种文化健身场地等等,应有尽有,尽量满足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爱好的人群。当你行走在路上,时不时婉转悠扬的琴声传来,让人陶醉;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欢快歌声,引人欣赏;多彩翩跹的优美舞姿,让你驻足观看;刚柔并济的健身气功,使你忍不住模仿几招。 </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华灯初上,霓虹闪烁,不论你认识不认识,熟悉不熟悉,只要兴趣爱好相同都会不约而同走在一起,唱歌的唱歌,跳舞的跳舞,练拳的练拳,走秀的走秀,舞彩龙的舞彩龙……,大家自娱自乐,寻找快乐。就在我快要离开三坪的时候,中源乡政府于29日晚上在这个小山村举办了"激情盛夏、醉爽中源"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演员大多是避暑客人,节目也是自编自导自演。现场观众是里三层外三层,场内场外全是人,估计有2、3000人。此时此刻三坪村成了不夜城,歌声、乐曲声、欢声笑语响彻云霄,整个小山村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热闹气氛到达了顶峰。虽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但政府防范意识较强,加强了各项防疫安保措施,医护人员、公安干警、乡村干部全到岗,进广场观众席内必须测体温。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与大城市里一样又不一样的夜文化生活,一样又不一样的热闹氛围。</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一个小山村住上上万人,原以为吃喝拉撒会有问题,但实际感受到都很方便,有早市,有小店,有流动商贩,还可网购送货上门。物资也比较丰富,城里有的这里基本上有,城里没有的这里也有,比如鸡鸭自己养,蔬菜自己种,味道特别鲜美。就连九仙汤的温泉水都送上了门,轻松在家泡澡泡脚,享受养生之快乐。村里环境也特别卫生,干净整洁,正因为物质上有保障,"候鸟人"在此住上三两个月,甚至半年都没有问题,可以过着恬静舒适的田园生活。</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三坪村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为此我带着好奇心踏遍了附近的山山水水,北登赣西北最高峰九岭山,南至奉新九仙汤池,东到白云峰下,西达修水界址,都给我留下了美好记忆,特别是有几处地方值得记录下来。</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九仙汤温泉,位于奉新县西北部的澡溪乡,距三坪村也只有三四公里。温泉汤池始建于北宋初年,北宋诗人黄庭坚曾来此泡过温泉,给他留下了美好印象,并题诗赞美:九仙沤和汤,浴此二水牯。主人无施心,冷暖各得所。后多次损毁,现保存的温泉汤池屋建筑为清道光16年重建,距今184年,是一个有着历史文化底蕴颇多的古建筑,极富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为宜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仍有许多人在汤池里洗浴。避暑期间我经常去那里泡脚,有时花上一个小时走路去,但绝大数是坐车去。九仙有一条古街,木板土坯房,石板路,虽有些房屋经过维修,但古朴的气息仍扑面而来,一看就知道具有悠久的历史。屋檐下挂上了许多红灯笼,洗澡泡脚的广告随处可见,招揽生意。</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泉眼就在街道中间,滚烫的温泉水,无休无止,日夜不停地从地底下喷薄而出,附近的居民因此做起了无本温泉生意,泡澡一个20元,泡脚5元,自带桶和櫈子来泡脚的不用钱,时间不限。温泉旁边有一条小河,小河边有几棵大树,我们临河而坐,一边泡着脚,一边凝视着从山间奔流而下浪花飞溅哗哗声响的河水,尽情享受着九仙汤温泉的养生之乐趣,很是惬意。</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寒婆亭,坐落在赣北九岭山脉的白沙坪山头,翻过山去就是修水境内。寒婆实名樊晓月,为了替儿赎过,护佑后人,散尽钱财,周济四方。相传南宋1195年,以其70岁高龄在白沙坪山头搭草棚,垦荒种菜,烧水煮粥,编织草鞋,施舍江西与湘鄂的过往客商。后因天降大雪,草棚压垮,寒婆作古。为纪念其善举,过往客商自发筹款在原址修建了寒婆亭。虽叫亭,但更像座庙,庙虽小但庙神之高大。它不是一座虚无缥缈高大上的寺庙,而是成了当地人以及过往人的一种精神崇拜——对宽厚善良,助人为乐,积德行善的感恩和怀念。至今,香炉里香烟缭绕,香火不断。</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老宅,这是刘姓村民世代居住的屋子,坐落在村文化广场边,属干打垒瓦房。老刘说这老宅具有一二百年的历史,是太公的太公建的,冬暖夏凉,且没有蚊蝇骚扰。老宅旁边还有一口古井,同时期挖掘的,汩汩山泉,石缝溢出,清澈见底,水质一流,也是夏凉冬温,曾经养育了小山村的八九代人。现虽有了自来水,但有一些村民家仍在吃用这口井的水。这栋老宅风水好,靠山面水,曾在上世纪50年代初出了一位年仅29岁的年轻靖安县县长,泉水井由他取名为"贤德泉",期望后人喝水不忘挖井人,怀有感恩之心奋发有为,勇做有贤有德、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隔壁那栋老宅也已改建成游客中心,既保护古宅又专为游客休闲玩乐之用,一举两得,明智之举。</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像这种老宅在三坪村仅存几栋,丝毫不起眼,相比之下还有些破旧,但它栉风沐雨,默默见证着小山村从贫穷到富裕,从闭塞到开放,然后村民们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沧桑巨变。</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处暑来临,炎热的夏季缓缓逝去,秋天的凉意渐渐袭来,“候鸟们”开始陆陆续续往回飞了。50天的避暑生活使我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几句话有了更真切的感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是我们生存之道、谋生之需、发展之要。再见了,美丽而又充满希望的三坪村,期待明年夏天再相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