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课标 迎接新挑战

北葵🌼向暖

<p>——关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学习与解读》的培训总结</p> 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即将推进的开学季,为进一步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贯彻新课程标准,提高延边州高中历史教师对新教材的理解与把握,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延边州教育学院高中历史教研室暨延边高中历史胡永波名师工作室于2020年8月12日在腾讯会议举行主题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学习与解读》的培训。<br>  培训主要从新课标的解读与如何使用新教材两项内容开展。<br>  一、延边二中刘建明老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学习与解读》<br> <p> </p><p> 1.“课标”是纲领性、指导性的教学文件,指导着教材编写、教学的实施(明确了新的教学内容、方法、目的)、考试评价等。高中历史课程总目标: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为了更好理解“全面发展的人”,刘老师以表格的形式,从维度、核心素养、基本要点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使课标中的总目标更加饱满与具体,使老师们更容易掌握。</p><p> 2.关于“课标”的内容,刘老师以提纲的形式进行梳理并解读,并指出教学要求、教学提示、教学活动示例、考试命题的例题等等,这些新变化集中反映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新理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的课程与教学。<br></p> 3.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说明,刘老师从重要性与定义的角度进行解读。强调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针对每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都从概念界定到课程目标进行解读,从理论到实践,使一线老师们更易理解,具有可操作性。最后再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历史核心素养的学科基础和相互关系。<br>   4.关于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评价说明,刘老师从课程之间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和递进性,课程设置与学业质量标准的衔接,学业水平考试以考查核心素养为重心等三个方面进行解读。为了进一步理解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刘老师还以提纲示意图的形式呈现并举例说明,使抽象的理论更具体。<br> 刘老师认为新教材、新课标对历史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具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具有整体化、结构化的必备知识结构;具有情景化的教学策略;聚集必备知识的深度教学,提倡批判性思维;重视学生实践探究的活动教学;不是教教材,是用教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这样才能将这些核心素养体现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br> 二、延边州学院高中历史教研室郑春红老师《新教材使用建议》 <p>  郑老师从新教材特点与如何使用新教材两个方面对历史教师提出了要求。</p><p> 1.新教材的特点:按时序编写、无小字、与初中重复多(初中的升级版)、内容多、密度大,叙述浓缩等特点。这些特点势必给高中历史教师带来许多使用中的困难。尤其是课时的安排更要合理,建议每周4课时较可以充分完成教学任务。</p><p> </p> 2.使用新教材建议:<br>(1)转变两个观念:教材观与教学观。不是教教材,是用教材教。教材是信息资源,要让学生用信息来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如何取舍,舍是重点。在适合自己学生的前提下对教材二度开发,每节课确立主线,贯穿各个知识点,防止知识碎片化。郑老师以第1课为例,确立“文明”为主线,把握核心要素,以任务为驱动,解决问题为引领,注重材料研习,交流提升。<br> <div><br></div> (2)钻研课标,强调历史认识,教学重点放到历史认识上。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强化预习案的设计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br>(3)注重单元整合,课内子目整合,大单元大概念建议放到期末复习时使用。 3.为了接下来工作的顺利开展,建议并要求10所普通高中承担编制新教材教学资源任务。包括预习案、视频、教学设计、课件、随堂训练、单元测试在内的研究任务,并上传名师工作室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在即将使用新教材之际,此次培训活动及时破解了一线教师诸多困惑,使与会教师深受启发,尤其是郑老师关于《新教材使用建议》,使老师们面对新教材更加有信心,更好的促进今后的历史教学。一个人走路或许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走路才可能走得更远,让我们结伴而行。相信有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在延边州教育学院高中历史教研室的带领下同心协力、砥砺奋进,定会推动我们全州的高中历史教育事业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新教材

素养

高中历史

教学

历史

核心

解读

刘老师

教材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