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花那蝶那份情

老菜

又闲翻箱底,翻出几年前拍的一些蝴蝶照片。<br>  那年正值人生大坎,正式卸掉每日压在肩头的担子,成为一个里外轻松的闲散之人,因而得有充裕时间,游走在公园里,穿行在花草间,其时自然相机不离身,随意拍些眼前所见,曾一度一门心思“寻花问蝶”。下面的“蝶片”,即是那年秋某天,在一片花丛中“浸泡”两三个小时之所得。<br>  经在百度搜索,图中之蝶可能是凤尾蝶(也有称燕尾金凤蝶,不知哪个准确),那花可能是柳叶马鞭草。之所以都说“可能”,是因百度给的答案就是如此,我本不识花认蝶,所以也只能依百度所给的答案。记得这些照片几年前曾在QQ里发过,但那时展示方式比较简单,就是放在QQ相册里,也无法为某一组照片单独配上与照片内容有某种关联的,或随自己意愿挑选的背景音乐,现在看来显得单调,不似如今的美篇花样多些,更觉有趣,也更便于观看。因此今天挑拣一些重发一次,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另外在此借图发挥,胡诌一首《蝶恋花》词,以增意兴。<br>  世上无论哪里,似乎有花即有蝶,有蝶必有花。蝶与花相伴相生,花为蝶吐蜜,蝶为花传粉,相助共存。对于蝶与花的这种关系,古代文人用一个“恋”字来形容蝶寻花采蜜的行为,因此有“蝶恋花”之说。蝶明明是为生存而奔波,文人偏说蝶是为恋情而忙碌,为蝶与花赋予了浓厚的情感色彩,使得花开蝶舞具有了诗情画意,对此不能不叹服古代文人骚客的想象力。按说,既然是两情相悦,就应该是互表爱意,各诉衷肠,相互而动,这是人之常理,然而,向来只听说“蝶恋花”,未曾闻“花恋蝶”,古人是否有此一说,不曾见识。假如确不曾有,则也不难明白,盖因花无择蝶术,蝶有选花权,这是各自客观条件决定的,花之为花,蝶之为蝶,其类不同,其技不一,生来如此。因此,这个“恋”,是蝶一方的意愿和行为,而花只能是被“恋”或不被“恋”,其不具“恋”的自主权,所以这个“恋”只能是单向的。推而论之,于蝶来说,则可恋可不恋,恋谁不恋谁全凭自己做主,于是可见那蝶飞来飘去,遍采群芳,从不守一;于花来说,当其盛开时,则蜂拥蝶簇,蜂缠蝶绕,嗡嗡嘤嘤,美言盈耳,好不热闹,而一旦容颜衰败,则蜂离蝶去,蜂隐蝶避,凄凄冷冷,一派孤寂,好不悲凉。此,乃天意天作,本无他可怨。顺此,遂作如下之《蝶恋花》词。<br><br><h3> 蝶恋花</h3><div><br></div><h1> 千年情怨</h1><br> 岁岁蝶来花正旺。花吐馨香,惹那痴蝶访。花醉春风妩媚晃,迷蝶劲舞欢心荡。<br> 最是此情难久仰。更染秋霜,花败无蝶赏。再到花开蝶舞日,似她似尔两相忘。<br><br> <div> 以上花蝶之论之词,似有逆常情,实纯为发图随意而作,凭空寻话,用来佐兴。南宋辛弃疾曾自讽“为赋新词强说愁”,套用其句式,我这是“为发旧图强赋词”,看客可权当戏言谑语,醉说梦话,姑置一笑,不必在意,切盼无伤君之雅兴,文过则心安。花蝶之词意虽显悲凉,但花蝶之图片尚算上眼,或堪闲时一赏,阅之或能消退烦绪,如能见此功效,则我心亦悦,不枉烈日下之辛劳。<br> 这正是:<br><br> 蝶为花而往,<br> 我为蝶而来。<br> 蝶我要相遇,<br> 全待花儿开。<br><br> 老菜<br> 2020年8月29日<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