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州善庆里2号的日子里

曾经滄海

<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常州善庆里2号的日子里</b></p><p><br></p><p><b style="font-size: 15px;"> 文/曾经沧海</b></p><p><br></p><p>我承认,直到现在,我仍旧十分怀念在善庆里2号的日子。</p><p><br></p><p>那倒不全是因为它曾经陪伴我渡过了快乐的少年时光,也不是我的人生转折是从这里出发。</p><p><br></p><p>这里并没有演绎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产生过什么出类拔萃的大人物,但我依旧对它情有独钟。因为我怀念的其实是那个年代,那个人心积极向上,干部清廉,民风淳朴,社会风气良好和清清爽爽的年代!</p><p><br></p><p>善庆里2号离常州老市政府不远,可从市政府西边的西公廨(xie)进入,穿过一条仅容两人错肩而过的复兴浴室后面的小弄堂,就可到善庆里2号,这是抄近道。当然,真正的弄堂口在北大街上,靠近县巷。巷内有清朝时的“县狱”,遂取“庆而从善”之意,故称“善庆里”,有意思的是巷内原“县狱”的遗址,后来成了常州市人民法院的办公地,再后来,改为市劳动局。</p><p><br></p><p>别看它屈居小巷,但善庆里2号那高大气派的院墙,钉着钉子,铁皮包裹的威严的大门和对面的壁照,似乎还在诉说着过去主人曾经的荣耀、辉煌和家族的兴旺!</p><p><br></p><p>善庆里2号曾经是我们住了三十多年的家。模糊的印象里,记得是在从大陆饭店搬出,又到小河沿菜场旁边,紧靠大光明电影院后面的院子里住了一段日子,那时只要大光明演电影,我们就能在家“听”电影。</p><p><br></p><p>后来,大概在1955年前后,就搬去善庆里2号。在这里,我一住就是十年。也留下了很多美好记忆的碎片。</p><p><br></p><p>那时是没有什么家具的,除了几张从乡下弄上来的长条凳架起几块木板的床,有段时间记得冬天还是乡下拿上来的稻草铺的床,简陋的桌子,连柜子都没有的,有个把箱子就不错了,搬家只要一部塌车(板车)就能解决问题。而且不只是我家,其他所有干部家都基本如此,都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我们家几件稍微像样的家具,还是没收“一贯道”后市政府折价处理时买下来的。</p><p><br></p><p>善庆里2号,与隔壁的4号,房屋结构一模一样,清末民初建筑,这里曾经是个大户人家。四道大厅,厅有高大的带花窗格的八扇窄大门,但后出入嫌麻烦,都拆除了。大厅两旁是东西各一的厢房。前后大厅中间是三个大青石板铺就的天井,常州人叫明堂。第一、第三道天井的西侧还有做饭用的厨房及石井。井水清澈见底,冬暖夏凉。中间天井的西边是小花园。</p><p><br></p><p>这里是市政府的干部宿舍之一。我家可能是来的最早的,住在最后一道大厅的西厢房加半间小房,客厅与对门税务局一谈姓干部家共用,他家只有一个房间,后面的厨房也是两家共用。不过我家后面,还有一个三米宽的空地,其西侧的后门,经过小巷可直通北大街,但小后门基本上是上锁不开的。后来两家商议,厨房归谈家,客厅归我家用。</p><p><br></p><p>我们住屋的前面天井旁就是一口石井,洗衣,淘米洗菜都用井水,虽然一桶桶吊上来,费点力气,但省了我们这些住户的好多钱。那时候一分一角钱都要算计着用的。只是喝的水要到前面第一道天井的也是大门里唯一的水龙头上去接,再用桶拎回家,来回都要穿越两个天井两道大厅,此活我在家时,基本是我包了。</p><p><br></p> <p><br></p><p>如此条件的宿舍,在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已经算是不错的了。</p><p><br></p><p>住在我们前面的一边是市委办公室主任彭东,他爱人叫柯秀芳,也是市政府干部。与他家对门的是市政府财政办公室的董兆南主任,他夫人叫夏果,是学校老师。第二道天井西还住着市科委主任侍金良。再往前,是市政协的秘书长后来的主席,叫万席儒,原来在部队是团级干部,腰间一个比碗口还大的伤疤是战争给他留下的纪念。他家对面是一位姓韩的领导干部。再往前面住的是天宁区的赵福堂区长。除我家和谈家外,其余都是从山东或是苏北来的南下干部,当时年纪小,分不清山东话和苏北话的区别。</p><p><br></p><p>这些大都是市政府的中层干部。当时住宿条件就是如此,最好的是万主席家和彭东主任家,两间屋;其他大部分只有一间屋,中间隔一下。不过是地板房,还有矮矮的阁楼,要用梯子才能爬上去。我家人口多,也只有一间半屋,那一间房中间被隔了一下,好在我家在最后面,厅不走人,可以派用场。</p><p><br></p><p>至于吃的,每家都差不了太多。除了我家老家近,有些乡下的村上人来来,其余各家看不到有谁来走动,更别说有人来送礼,来家谈工作的都没有。这些干部长辈,见面相互打个招呼,也从不相互串门,更不谈工作。</p><p><br></p><p>或许有人不相信当时的社会风气。我们大门里市政协万主席的大儿子,是我高中时的邻班同学,后去参军,转业回来后去了一个工厂当普通工人,这事在当时太正常了。</p><p><br></p><p>这就是当时的党风,这就是当时的政治生态,清明的社会和道德风尚!</p><p><br></p><p>住户中的长辈们不论职务高低,都衣着朴素,甚至有穿打着补丁的衣裤也不稀奇,他们和蔼可亲,没有任何“官”架子。那万主席,跟我们一帮小孩都没大没小的,我们要看他的伤疤,他就把衣服撩起来给我们看。后知道彭主任调到镇江专区,文革中自杀了,挺可惜的。</p><p><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要拆了,合个影留念吧 (伟英提供图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p class="ql-block">记不得是哪一年,我妈在最后面的屋后小空地上搭了个简易猪圈,养了一头猪,过年宰杀了,整个大门里每家送一块,自家除猪头等外所剩肉已经不多了。老妈又心疼又感到无奈。老妈说,一个大门里的,总不能我们一家吃“独食”吧。那时猪肉得凭票供应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善庆里2号的日子里,为补贴家用,我帮妈妈糊过火柴盒,糊过信封。暑假冒着大太阳到工地上去砸石头,把大石块砸成2公分左右的小石块,称份量算钱,一天下来能挣个块把钱,手上尽是泡。也砸过钢珠,那时58年搞轴承化,轴承里的钢珠是用一段段小钢筋段,放在上下半圆的钢模里,一锤一锤砸成钢珠的。还去过建筑工地打过小工。生活之艰辛,我仅仅是初尝了一些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上大学去了,也告别了我熟悉的善庆里2号。只是每年回家探亲,到后来是四年一次探亲,才能重新看到它日益苍老的面孔和相邻几十年的邻居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些年善庆里2号与常州老市政府周围地块,老常州扼腕叹息的最后一处历史遗存——乌龙庵地区以区区3亿元的银子出卖给了澳门什么赌王何鸿燊的房地产投资公司,开发的楼盘叫什么“京城豪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风雨飘摇近百年的善庆里2号,从此在常州的地图上被无情地抹去,连同作为常州广播站的善庆里4号,连同不远的民国建筑大陆饭店,乌龙庵,还有乌龙庵远近闻名的矮脚老婆婆,还有我小时候与小伙伴们玩耍的好去处——原“县署”,后老市政府,当然还有我无忧无虑儿时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那份割舍不了的思念,不只是对善庆里2号老宅,还有对那个砥砺奋发的年代,那个风清气正的年代!</p><p class="ql-block"><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部分图片取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