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李白,这位红了上千年为中国人民普遍热爱的国民诗人,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这样的一位天才诗人,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逸缥缈何以打动人心?读李白,真正要读懂他的又是什么呢?掩卷沉思,李长之著的《李白传》并不能回答我的全部问题,我需要读更多关于李白的文字,才能由着我的思考,“向青草更青处漫溯……”</p> <p>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省彰明县青莲乡是他的故乡,以太白为字,传说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后有了身孕,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他的一生,试作如下简述。</p><p> 25岁前在巴蜀求学,25岁左右携带几十万钱财辞亲远游。</p><p> 25岁至27岁游学吴越,散尽钱财后入赘许家,夫人是当过宰相的许圉师的孙女。(始终不敢相信,李白先后娶了四位夫人,其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都是宰相家里人哦。看来才华不但是饭票,还是行走的新郎,关键是要能够横溢——直至“飞流直下三千尺”。)</p><p> 30岁而立之年,昂然向西,初入长安,开始了他的干谒权贵,求仕不得的生活。期间南北遨游,时隐时出。</p><p> 40岁不惑,李白将家搬到山东,素有道缘的他与一干道友隐居在徂徕山,因缘际会,天宝元年,奉召进京。一心想要出人头地的李白高兴地唱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进京后,诗文被年已80的前辈诗人贺知章赞为“谪仙人”,同时收获了忠实的粉丝,小11岁的迷弟——杜甫。在长安,玄宗皇帝和玉环贵妃身边的李白春风得意,书写着醉草吓蛮书,令杨国忠磨墨,高力士脱靴的传奇。终不容于廷臣,两年半后,自行上疏请退,玄宗诏许“赐金放回”。</p><p> 43岁到54岁期间继续南北漫游,唐朝也逐步处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的重大历史转变中,诗人的心态交织着极度失望与希望东山再起的深刻矛盾,一面寻山访道,逋薮教门;一面又叹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p><p> 安史之乱后,五十有余的李白,错投永王李璘的队伍获罪,流放夜郎,幸得大赦。《早发白帝城》中“千里江陵一日还”足见其获得赦免的喜悦。</p><p> 年过六十的李白依然没有冷却报效国家的熊熊赤子心,想要从军出征,半道因病而止。62岁卒于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家。临终前托付李阳冰草稿万卷,而今天仅存李白诗九百余章,文六十余篇。</p><p> 人的一生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诗仙亦如此。</p> <p> (一)李白与酒</p><p><br></p><p> 都知道李白好酒,杜甫诗云——</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李白喝酒,是因为——</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是因为——</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是因为——</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是因为——</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是因为——</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span></p> <p> 杜甫说李白——</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span>杜甫实在太了解你太爱你,梦中好多次见到你。自古有文人相轻之说,但真正的天才必然是互相欣赏的,他们各有自己特色的东西,并不需要跟别人去比较。列夫托尔斯泰说,人们识别一个陌生的城市,所依靠的,往往只是几个建筑物的尖顶。在古往今来的艺术与智慧的丛林中,我们要洞察追随,素履往之的,不也是这样的尖顶吗?</p><p> “欲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巅峰体验只有登上峰顶的才得以达到,杜甫是唐诗的另一座尖顶,同是天才,在“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诗词王国的高处,意气相倾,风激万世。不同的是,李白一生以“风鹏”自诩,一辈子做着一个浪漫的梦:“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而杜甫,是要低到尘埃里,哪惧那繁霜满鬓,颠沛流离?</p> <p> 隔着时空的明镜,台湾诗人余光中遥望李白—— </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span></p><p> 酒俨然成了诗人情感升腾的最好催化物,将他的诗歌写作带入一种妙不可言,一挥而就的境界。从政治黑暗、世风颓烂的魏晋开始,中国的文人集团就开始了借酒佯狂、举杯浇愁、逃避人事、暂忘痛苦的各种表演,诗词,只是他们在各种癫狂体验之余的副产品。也正是这些不流俗,不违我,积极探索生命本质,保有精神世界的完整独立和情操美好的先驱,循着他们思想的足迹,我们后来者,得以重温一个个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具体的人,得以坚持做在当下生活中不骄不躁不丧失本真的自己。</p> <p> 要说喝酒最浪漫最洒脱的模样,当属李白—— </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span></p><p> 试想那山花烂漫之中,两位翩翩的知己边喝边聊,花开花谢间,一醉也许千年。钟鼓馔玉不足贵,将船买酒白云边。</p><p> 要说一个人喝酒时的形影相忘,孤独自美—— </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span></p><p> 要说与朋友喝酒的豪爽愉悦,英逸勃发—— </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span></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span></p> <p> 在诗人眼中,处处都是酒意—— </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眼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邱台。 </span></p><p> 连醉后看到的美景,那不尽的江湖水,也化成了一湖名酒,汇集于胸—— </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刬却君山好,平铺江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span> </p><p> 一个酿酒的老头死了,也忍不住要写首诗—— </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span></p><p> 连诗人的死都与酒脱不了干系。传说李白醉后去捉河中月,失足落水,一代诗人终于归去。</p><p> 李白与酒,互证传奇。</p> <p><b> (二)李白写情</b></p><p><br></p><p> 不要以为诗人只是一副酗酒疯狂的模样,当心中没有求仕的念想,回归山林隐居时,其飘然若仙之情态,足以令人倾倒——</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span></p><p> 神仙的模样。</p> <p> 李白写家人的诗较少,年少离开家以后据说再也没有回来。《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应该是早期的作品,尚有家的余温。</p><p> 你看他辞亲远游的路上写的诗,多么轻快,充满着对未知的前途迷之自信,急欲告别过去,踏入新生活。</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span></p><p> 想是有点想,但绝不会为此耽搁任何脚步。 </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span></p><p> 走得多快,看得就有多远。江水顺流而下追随远送,而诗人天上月下,云生海楼,又岂能留得住?</p> <p> 李白成家后写给家人的诗较有名的是两首。一首是接到唐玄宗叫他进京时写的《南陵别儿童入京》,当时的他正好旅行回来,孩子也小——</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span></p><p> 另一首是《寄东鲁二稚子》,此时已离家三年,想起家中儿女来,想的画面很具体——</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span></p><p> 这双儿女的母亲这时已经去世,大诗人也突然念起两个孩子没有人疼爱,心中愧疚万分,“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药”。然后怎么办呢?“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那就写封家书吧。然后呢?然后就不知道了。</p> <p> 李白还有一些变身女性视角,写的闺怨诗,情感细腻柔美,多情缠绵。如—— </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span></p><p> 燕草与秦桑,春意浓时情意合的两人却分处两地。除却巫山不是云,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中,拒绝不相干的春风,只为心中那份纯洁的思念。我不愿将他的这类诗理解成为了向皇帝表达忠心的“明志”诗。真正厉害的人都是雌雄同体,李白的才华足够为古代的“留守少妇”们“带盐”。如《长相思》其二——</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时横波目,今作泪流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span></p><p> 唉,多情自古伤离别,不只是,冷落清秋节。从白天到夜晚,特别是情意绵绵的春天,相思泪成泉。而那些被思念的情人才子啊,却只是弱弱地问一问:“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p><p> 情人望不到,多久都望不到——</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span></p><p> 月圆人不圆。那就——</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span></p><p> 等了那么久还不死心,恨又如何?要是能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那该多好啊!</p> <p><b> (三)李白的游逍遥</b></p><p><br></p><p> 李白深受老庄哲学的影响,很小的时候就接触了道教的书,所谓“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之语。他一辈子在修道成仙和从政立功这两个背道而驰的选择中矛盾摇摆。所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人家愁的不是金钱,也不是名誉地位,钱对李白来说,那是“千金散尽还复来”。名誉地位,得皇帝恩礼,侍诏翰林又怎样,还是要请求放还。不是心中如意,不如“明朝散发弄扁舟”;不如“飞堕酒楼前”;不如听蜀僧弹琴,不做敬亭山独坐。</p><p>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p><p> 隐居还是立功,这是李白的两难。最好的是先立下大功,然后在“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过把瘾就成仙,证明自己在人世间来过,也是个叮当响的壮志男儿,但历史没有给他机会啊,给他的,是无限的抉择的痛苦深渊。只是他一辈子浪漫天真,从没想过可以因为生活而妥协。这种极度纯粹的浪漫,不食烟火的天真,大慨就是李白的那抹“白”。</p><p> 叶嘉莹先生说李白是“仙而为人”,生来就属于那种不受任何约束的天才,可他不幸落到人间,人间都出都是约束,到处都是痛苦,到处都是罪恶,就像一张大网,紧紧地把他罩在里边。他当然不甘心生活在里边,所以他拼命地飞腾跳跃。他以大鹏鸟自比,但尘世中并没有大鹏所期待的天风海涛,也没有可以相伴的“希有鸟”,等待他的,只能是终于寂寞地陨落。陨落前悲鸣——</p><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span></p><p> 死不足悲只因此心纯洁光明。君子坦荡荡,值伤麟叹凤的仲尼一哭。 </p><p> 大鹏可以自在飞,因为它翅膀足够大,飞得足够高。人身谓之渺矣,人心却有十万八千里。《庄子·逍遥游》意得乎此,摆脱尘世间的一切羁绊,不受尘世间一切挫折和忧患的损伤,才能进入身心相忘的自在逍遥的境界。这境界,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来得更高级,因为她——</p><p> 已无关悲喜。</p> <p> 即便拥有欲望,仍可以在尘世间活成一处神仙。李白,你告诉了我。此刻,开学在即,开学考试在即,悲喜失调,方寸若乱。</p><p> 我和李白,隔了一千个李白的距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