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年8月,学校组织参加了第四届“香樟林”暑期教师培训。</p><p>我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来到了本次培训的地点——宜春铜鼓县。</p> <p>铜鼓之行第一站。</p><p>秋收起义纪念馆。</p> <p>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分为“军旗猎猎”“沙洲阅兵”“排埠思索”“引兵井冈”“星火燎原”五个部分。主要介绍了毛泽东同志领导三团和铜鼓人民举行秋收起义的光辉路程。包括受挫后回师铜鼓排埠,在那思索部队前进的方向,而后率部队抵达井冈山。</p> <p>珍贵藏品</p> <p>毛主席曾经在这里……</p> <p>参观结束,我们来到了铜鼓之行的第二站——汤里。</p> <p>汤里风光迤逦,山青水绿。在完成了开班仪式的授旗环节后,开始了我们的课程学习!</p><p>不得不说的是,本次培训,是我参加几届暑期培训中最认真的一次!</p> <p>第一场讲座,由教授孙锦明主讲。前面的一小时四十分钟,我一直在心里与他反驳。</p><p>且看当孙“愤青”遇到黄“杠精”。</p> <p>孙锦明老师在给我们讲《新时代德育的深层挑战和应然走向》时,提到我们的德育很大程度上受传统思想的禁锢,只注重传承,忽视创新。</p><p>而“杠精”黄认为,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不代表我们只注重传承而不愿意创新。恰恰相反,学以致用指要把理论的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由浅入深的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学到的东西要经常揣摩,真正的理解其含义。其实,传达的还有一层“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含义。</p><p>这难道,不是鼓励创新的表现?</p><p>关于传承,从词语“薪尽火传”“一脉相承”等中得以体现,但同时也提倡“以史为鉴”。因此,我们会“推陈出新”,“吐故纳新”,从而“继往开来”,才有了近现代的走出封建社会,摒弃糟粕,取其精华。</p><p>“愤青”孙说到古代“三纲五常”时,指出“君为臣纲”最为明显的体现了“官大一级压死人”,却也忘了其实我们也是注重以民为本,认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p><p>后来,“愤青”孙在讲述现实道德困境时,提出的现实问题一:只讲情理不讲道理,“亲疏有别”一词就是这一观点的代表。“杠精”黄觉得过于武断,亲疏有别不意味着我们只将人分为“自己人”和“别人”两类,事实上,我们有很多“大义灭亲”“帮理不帮亲”的案例。我们同样,可以将“别人”看成“自己人”对待,毕竟我们也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观点。</p><p>孙“愤青”话说得太武断了,一棒子打翻一船人,“杠精”黄不同意啊!</p> <p>第二场,由国家督学汤赛南给我们带来讲座《做真正的教师,育真正的人》。</p> <p>汤督学由浅入深的给我们讲述了育人该具备的理念、精神、胸怀、操守、创造力等。让我更深刻的明白,我们的每一天,都要比昨天更爱自己的家庭、职业和学校,当我们回首往事时,能够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不蹉跎任何时光!</p><p><br></p> <p>第三场,三校教师分享交流!</p> <p>首先,由湾里附小的肖刚校长以及雷氏合作校的叶青校长给我们分享了他们对学校文化的理解和实践。</p><p>校园文化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这样的大方向难道不是校长们该考虑的问题吗?</p><p>不是的,校园文化不是口头禅,不是空话,它是在教育理解与价值认同中发生,在关键事件与群体记忆中积淀,在内外磨合与历史传承中共生。</p><p>在雷小校长的分享中,我们会发现,处处体现了“有温度”,让人时时感到很温暖。也提醒了我,其实很多工作、活动我们都做了,但是并没有细致的记录。要知道,美好的经历,是送给孩子们最宝贵的财富。</p><p>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他们举行的父母成长读书会、亲子运动会、家长学校、百家宴等活动都是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的。</p><p>而这些活动里,让我感触特别深的就是“细致”。录制小视频,配音,哪怕发红包的标题都经过深思熟虑。</p><p>其次就是坚持 。想做一件事也许不难,做好一件事也许也不难,但能坚持做一件事,那就比较难了。</p><p>而恰巧,教育需要坚持, 文化需要积淀。</p> <p>在分享了校园文化这个大方向后,本部的德育主任秦小艳老师又分享了她的班级文化建设历程以及班主任该具备哪些素养。</p><p>记忆深刻的一句话“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让我更强烈的意识到,我们应用心,用陪伴等待孩子们的成长!</p><p>我只当过两年班主任,而且大多数时候,都是当时的搭班老师杨新莲老师和杨校长在帮忙。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班主任经验。</p><p>而附小能让那么多家长争相将孩子送来,不是因为我们的校舍多么漂亮,也不是因为硬件设施多么的完善,而是因为我们有很多优秀的老师。</p><p>秦小艳老师一直坚持的书香班级让孩子在文字方面受益匪浅;李晨光老师常常摸摸孩子们的脑袋拍拍他们的肩,这样的举动温暖又亲切,让孩子们既喜爱又敬重;邱艳萍老师给班级取名“海澜之家”,希望孩子的心胸似海,容纳百川。让孩子们做好自己的事,关心身边的事,关注国家大事(组织孩子抗疫捐物资)。不失时机的培养孩子们的爱心、责任心,做个有担当的中国人;我对钟校长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某天我值周,放学时,他特意拉着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到我面前,告诉那位孩子:这是黄老师,跟黄老师问好!然后依次向孩子介绍每一位值周老师,努力的践行着“健康成长,一个也不能落”。</p> <p>……</p><p>不管是在汤督学的讲座还是三所学校老师的分享中,都出现了“积淀”一词。</p><p>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不是一蹴而就,但我们不可忽略育人中的任何一件小事。</p><p>路漫漫其修远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