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一、入校前</p><p> 同学们每天错峰入校,排队时保持安全间隔距离,体温测量正常再进校。</p><p> 如有不适症状,包括出现发热(体温超过37.3℃)、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需做好登记并及时报告学校。</p> <p> 教室内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课桌椅保持间距最大化,尽量避免面对面的近距离交流,尽量缩小个人活动范围。</p> <p>二、上课时间</p><p> 室外上体育课时,尽量与他人拉开距离。运动前建议先洗手,取下口罩放进干净的袋子里妥善保管。运动后,待呼吸平稳,洗手后及时带好口罩。</p> <p>三、课间休息</p><p> 尽量缩小个人活动范围,不聚集、不扎堆、不追逐、不串班。咳嗽、打喷嚏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p><p> 上厕所时有序排队,自觉与他人保持距离,便前便后及时洗手。</p> <p> “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p> <p>四、午饭就餐</p><p> 餐前、餐后要洗手,确保手部清洁,排队时应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p> <p> 就餐时,应遵循分时、错峰、单向就餐的原则,就餐期间不说话、不交谈,保持一定距离,餐后立即佩戴口罩,有序返回。</p> <p>五、放学回家</p><p> 上下学途中要坚持家庭、学校“两点一线”,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家长上、放学按时接送孩子,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避免接触公共物品及部位,到校或回家规范洗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