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郑大一附院急救中心</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郭新真</span></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0年8月27日</span></h1><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院的急诊急救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急诊室、急诊科和急救中心三个历史阶段。伴随着急诊室一路走来,回眸它翻天覆地的变迁,是时代发展的印证,也见证了一代代人的奋斗经历。各个历史时期的急诊室,都会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这痕迹历经岁月而不蚀,清晰永恒。</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院的急诊医学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抗战初期。1938年3月为了救治从台儿庄战役退下的伤兵,河南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改为临时战伤医院。之后又改编为军政部第十一重伤医院,奔赴湖南辰溪抗日前线救护伤兵。</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1年2月组建河南省第一批抗美援朝志愿医疗手术队(志愿手术队),1952年7月组建河南省第二批抗美援朝医疗队(医疗专家组),1954年9月组建国际医防服务队,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赞歌。我院的急诊救护在战争中成长,在探索中前行,在成长中逐步完善和壮大。</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基于长期的战争经验,新中国诞生后,我院充分认识到急救在和平年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急救将成为今后和平与发展时期医学领域的时代主题。具有前瞻性的医学教育前驱者阎仲彝、张静吾等教授,在临床外科学中开设了“急救学”和“绷带学”的课程,在内科学中开设了“中毒症”的课程。</span></p><p><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50年外科教学大纲中开设急救学和绷带学的课程安排</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50年内科教学大纲中开设中毒症课程安排</h5> <h1> 1950年8月,开封国际和平医院第一分院(即郑大一附院前身)在原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由苏州返汴重组医院一周年《医院工作报告》中率先提出“门诊部应增设急症室,急症制度应切实掌握。”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院超前的急救意识,是形成今日国内一流的集院前急救、院内抢救、急诊手术、危重病监护、急诊病房一体化的院前院内无缝隙链接的急救中心之源。</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急诊医学发展之初,尚未形成明确的专业方向。1952年11月编制的《河南医学院拟迁郑州基本建设轮廓计划草案》,急诊室还未纳入工程预算方案。我院急诊医学正式形成体系,始于50年代后期。</span></h1><p><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乔淑贞首任急诊室副护士长文件(1957.04.08)</h5> <h1> 1957年3月底,河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室在开封成立。4月8日,调外科护士乔淑贞首任门诊部急诊室副护士长。由于1948年秋医院的医疗器材和设备绝大部分支援淮海战役,解放后全院血压计仅有4具(内科3具,小儿科1具),几乎是在废墟上重建的医院。成立急诊室时,当时医院家底薄弱,医护人员也很有限,房舍更窘迫。受当时条件限制,初具雏形时的急诊室条件是非常简陋的,只能进行简单的创伤止血包扎和转诊病人。</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采访60年代急诊室老护士长巩学彦</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作者采访70年代急诊室老护士长陈莲玉</span></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采访70年代急诊室老护士长郑兰茹</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者采访80年代急诊室老护士长郭淑华</h5> <h1> 1958年7月,河南医学院由开封迁郑州后,急诊室基础设施和规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急诊室设在新建的门诊大楼(五一楼)北配楼的一楼,设有内科诊室、外科诊室、小儿科诊室、抢救室、清创缝合室、观察室、治疗室、注射室(含青霉素皮试)等,构成了急诊室的基本框架。人员也得到补充,条件大为改善,面貌焕然一新。急诊室仍由乔淑贞副护士长负责。</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急诊室首任护士长乔淑贞(1981.11)</h5> <h1> 医院迁郑后不久,恰逢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国民经济跌入空前的萧条低迷,我国处于建国以来最困难时期。大批工程下马,高校停办,单位解散。在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大饥荒年代,国家已无力再装备急诊室更多更完善的抢救设备。</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急诊室欢送李桂英同志留念(1971.01.01)</h5> <h1>前排左起:马水木、王锡佑、刘鼎业、李桂英、巩学彦、胡万年、陈培元</h1><h1>后排左起:陈莲玉、郭四珍、黄莲英,潘秀珍、卓茹、张冬青、王淑兰(大王兰)、常淑芳(舞钢进修生)、陈炳玉</h1><h1> 这是一张非常珍贵的急诊室正门(北门)老照片,透过照片上的斑斑划痕,我们看到了河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迁郑后急诊室最初的模样。穿过流逝的岁月,我们又见到了急诊室初期创业者久违的面容。泛黄的老照片,永不褪色的急诊室记忆,忘不了的那道风景,回不去的过去。看不到照片的人都走了,还能看到的人都哭了,能看懂的人都老了。</h1><h1> 迁郑后急诊室仍隶属于门诊部,医生由各科轮转值班,护士是固定的,所以照片上除门诊部副主任刘鼎业外,其余全部是护士(巩学彦时任急诊室副护士长)。</h1><h1> 大门左右两扇窗户,分别是挂号室和收费处的窗户。这是两间狭窄的长方形房间,房间南墙是横隔在大厅里的挂号和收费柜台窗口,柜台上方是一道玻璃隔断墙。一进大门左右两边是挂号室和收费处的门,再往前行是一个约有两间半房子面积大小的接诊大厅。大厅正对着的三个房间,分别是小儿科、内科和外科诊室。</h1><h1> 在急诊医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之前,急诊室只安排内科、外科和小儿科有医师值班,遇有其他科室急诊患者,由急诊室护士电话通知住院部各科值班医师前来出诊。</h1><p><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河南医学院医技班部分学生急诊室前毕业留念</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59.4.18)</h5> <h1>前排左起:李剑虹(西药房)、雷正同(西药房)、李玉玲(理疗室)、崔钟玺(心电图室)、石玉梅(放射科)、孙思庆(西药房)</h1><h1>后排左起:王修仁(放射科)、李翠芝(脑电图室)、李素琴(化验室)、丰秀荣(化验室)、刘玉玲(针灸室)、黄国华(放射科)、田和润(化验室)</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张照片的背景,是急诊室大门的东半部,照片上显示的那四扇窗户,是急诊观察室和挂号室的窗户,最东头的一间窗户朝东开,照片上不显示。大门上方突出来一块水泥板遮雨蓬,大门前有五阶镶嵌有防滑条的水磨石台阶。大门两边是一弧形水磨石坡道,无障碍通道方便救护车或人力车直接能上到门口。由于摄影角度的问题,把门诊大楼北配楼与病房大楼(六一楼)重叠在了一起,视觉上给人一种背景整体是病房大楼的错觉。</span></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现存最早的急诊室外景照片,医院迁郑不久楼前刚栽下的小树苗还很弱小,照片中的这些人也很年轻。他们都是1956年考入河南医学院医技班,1959年毕业的练习生。一晃,他们在医学院退休已20余个春秋,如今已是白发苍苍80岁以上的老人。</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急诊室走廊北半部从东到西房间依次为:观察室、观察室、观察室、走廊门、办公室、急诊挂号室(小房间)、正门(北门)、急诊收费处(小房间)、治疗室、抢救清创缝合室(两间是通间)。</span></h1><h1> 急诊室走廊南半部从东到西依次为:医生值班室、医生值班室、工作人员厕所、小儿科值班室、走廊门、化验室、小儿科诊室、内科诊室、外科诊室、公共男厕所、公共女厕所。</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70年代初急诊收费处取消,白天改在门诊收费处收费,夜晚改在门诊夜班收费处收费。挂号室搬到接诊大厅摆放一张桌子,挂号室和收费处两个小房间改成了急诊室的储藏室。</span></h1><h1> </h1><p><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外科晏国勋在门诊楼东门(1960)</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49年后的门诊楼东门(2007.11.13)</h5> <h1> 急诊室坐南朝北,共有三个大门。北门是正门,东西走廊两端分别对应是东门和西门。东门面向病房大楼(六一楼)外的花园广场,为便于管理,该门封闭未启用。</h1><h1> 急诊室西门正对着黑白照片左边第一扇落地玻璃墙,第二扇落地玻璃墙(显示暖气)的位置,是急诊室西门与外科门诊手术室连接的东西走廊。门诊楼东门的东侧是楼梯,西侧是外科门诊手术室。穿过门诊楼东门是急诊室的南墙,依墙而建的檐廊,与放射科相通。</h1><h1> 急诊室这种与急救相关科室畅通的设计理念,能使救护车直达门前,又方便担架车或轮椅载急诊患者去放射科X光拍片,同时也为外科门诊医生到急诊室出诊抢救患者,提供了捷径通道。急诊室二楼是眼科门诊,三楼是检验科。</h1><h1> 急诊室两侧1959年栽的青桐树树苗,到了70年代已经是苍翠挺拔,枝繁叶茂。一棵棵碧叶青干,桐荫婆娑的青桐树,是那么粗那么直。“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从叶到枝,一片葱郁。</h1><h1> 夏天,青桐树干上树胶往下流淌,如汗水倾情。树枝上纷纷扬扬飘下白色的棉絮,如夏日飞雪。</h1><h1> 秋天,青桐树枝上结满了像豆角一样的果实,碧绿色的叶子衬着金黄色的豆角,微风拂过树叶摇曳起舞,豆角飒飒作响。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桐叶,洒下丝丝缕缕的光,留下斑斓绚丽的印迹。</h1><h1> 青桐虽树皮青绿平滑,易遭虫害,枝叶上的白色棉絮形如飞雾,絮状飘落树下,一片黏糊糊的污染地面影响环境,后来行道树换成了法桐。</h1><h1> 早在60年代初期,我院就应急响应重大矿难事故救援,现在叫突发公共事件。是全省最早参加救援矿难事故的医院,开创了我省直升飞机快速医疗救援的先河。</h1><p><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军用直升飞机搭载医疗专家组驰援焦作煤矿事故现场(1960.04)</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振三(左一)下井营救被困矿工伤员(1960.04)</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振三(右二)下井营救被困矿工伤员(1960.04)</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李振三(右二)下井营救被困矿工伤员(1960.04)</h5> <h1> 1960年4月,焦作煤矿发生重大矿难事故,河南省政府协调空军,派军用直升飞机专程接我院神经精神科副主任李振三等六人组成的医疗专家组,前往事故现场指导医疗救援。<br> 李振三副主任1950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原在内科任主治医师,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为了准确了解矿工伤情和实施抢救,及时给予被困矿工心理疏导,安抚情绪,消除恐慌,防止骨折伤员在搬运中造成二次损害,他换上矿工服和矿山救护队一起下井营救被困矿工。<br></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门诊注射室(救护车房西隔壁,1983)</h5> <h1>左起:张明、张冬青、郑国云、乔淑贞、王爱琴、徐荣桂</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65年,为解决日益增多的门诊肌肉注射和静脉高渗注射葡萄糖的门诊量,成立了门诊注射室,成立初期只有陈炳玉和郭淑华两个护士。70年代注射室隶属于急诊室,急诊室设护士长,注射室未设护士长。注射室由陈莲玉和郑兰茹两位副护士长一月一轮流到注射室值班。早期这两个部门的护士根据工作需要也不定时的轮转,日常工作由门诊部护士长乔淑贞和陈建墉分工负责管理。</span></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门诊注射室初期位于门诊楼一楼半的东半部,即上楼左边楼梯对着的门,右边楼梯对着的门是门诊办公室。70年代末期,注射室的房子腾给了门诊心电图室,注射室搬家到门诊大门的东北侧,即救护车房的西隔壁,这是一个两间的套房。大概是1986年左右,注射室又调换到门诊大门西南侧原挂号室的房子(地段保健隔壁),王玲娣任护士长,人员8名。腾出后的原注射室改成了妇产科门诊治疗室(上环、人工流产室)。</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门诊部欢送急诊室护士刘喜荣留念(1972.09)</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前排左起:刘鼎业、王爱琴、王桂菊、李淑英、刘喜荣、谢宝珍、王玲娣、巩学彦</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排左起:陈建墉、张冬青、李云清、胡万年、杨立秋、李白果、陈炳玉</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后排左起:袁莉莉、王蔚、聂红梅、郑兰茹、潘秀珍、王淑兰(小王兰)</span></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门诊支部欢送急诊室护士赵敏修留念(1977.10.12)</h5> <h1><p></p></h1><h1>前排左起:罗风兰、徐文秀,周学伦、巩学彦、赵敏修、贾政文、乔淑贞、郭淑华、郑兰茹<br>后排左起:孙淑玉、张冬青、王松梅、王庭梅、杨建民、徐荣桂、孟爱琴、陈建墉、王爱琴、徐小巧<br> 1966年.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风暴席卷而来,许多知识分子、民主人士和干部被打倒遭批斗,公、检、法被砸烂,各项事业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社会秩序陷于混乱。这一年,河南省商城县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即使在文革动乱时期,医院也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过救灾工作。迅速组成赴商城县救灾医疗队,由教学办公室秘书刘法可、同位素医师陈建章分别任正副队长。</h1><p></p><h1> 1973年11月26日,急诊室护士陈炳玉在值夜班抢救病人时,突然晕倒在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br> 1974年,接踵而来的政治运动,使医院经济濒临破产的边缘,9月底医院银行存款仅剩19420.35元。正常的医疗秩序陷于瘫痪,各项规章制度遭到严重破坏。</h1><h1> 家穷屋逢连漏雨,1975年8月8日,特大暴雨引发驻马店地区板桥水库、石漫滩水库两座大型水库,58座小型水库相继溃决溃坝。驻马店地区东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范围内一片汪洋。滔天洪水淹没了29个县市,1100万人受灾。据遂平县档案馆档案资料记载“全县23万人被冲走,18869人遇难……灾后的遂平县腐尸遍野,苍蝇成群,外伤、肠炎、红眼病等发病人数达24万。”</h1><p></p><p></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75-8”水灾被冲毁的铁路与列车</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75-8”水灾被洪水洗劫一空的驻马店沙河店镇</h5> <h1> 当时全国的急救体系都尚未建立,急诊室医生都由各科轮转值班,医疗队都由院级组建。灾后痢疾、肠炎、伤寒、红眼病瘟疫蔓延。疫情就是命令,我院迅速组成二批40余人的医疗队,先后赶赴驻马店地区抗洪救灾。第二批医疗队由手术室党支部书记贾政文任队长。在郑的职工和家属捐衣捐粮,日夜烙饼,空投食物解救被困灾民。<br> 一些事不愿想起,却埋藏在心底。一些人不曾提起,却从未忘记。这场惨绝人寰的灾难,老年人刻意忘记是因为充满伤痛,年青人不经意间忘记的却是历史。<br> 祸不单行,1976年7月28日, 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顷刻间山崩地裂,房倒屋塌。造成24.2万人遇难,16.5万人受伤,唐山毁于一旦,变成一片废墟。<br></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震后唐山整座城市变成一片废墟(1976.08)</h5> <h1> 我院接到救援紧急命令后,迅速抽调临床各科医护人员和行政、后勤保障人员共49人,在医院实习的医学院七三级解放军学员9人,七四级学员21人共79人,组成河南医学院抗震救灾医疗队。医疗队分四个分队,由医院革委会副主任郝文澜任队长。</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郝文澜队长佩戴的《河南省抗震救灾医疗队》</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074号胸章</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河南省抗震救灾医疗队》第099号胸章</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明望保存的《唐山丰南地震抗震救灾纪念》章</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76.07.28)</h5> <h1> 医疗队7月29日晚7时,乘坐火车赶赴唐山救灾。7月30日凌晨到达北京火车站,然后换乘汽车向灾区疾驶。<br> 医疗队到达灾区后驻扎在滦县师范学校,大家顾不上休整,就在操场上因陋就简搭起帐篷支起简易手术台,立即投入到抗震救灾的行动中。清创缝合、包扎止血、骨折固定。在帐篷里用手电筒照明,为伤员做气管切开、尿道断裂吻合、膀胱破裂修补、胸腔闭式引流等手术。手术一个接一个,人歇三个手术台不歇。渴了喝口凉水,饿了啃几口干粮,累了靠着帐篷打个盹,连续手术了两天两夜。随后,医疗队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疫病防治。<br> 他们打地铺睡帐篷,在医疗器械和药品缺少的条件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缺少骨科夹板,就用树枝代替夹板对骨折病人进行固定;没有导尿管和引流管,就找胶皮电线抽掉铜芯消毒后代替;没有尿道探子,就用柳树枝剥皮后磨光,用火加热烤弯曲做成尿路探针消毒后使用;携带的手术器械不够用,就利用余震间歇期爬进县医院手术室废墟中扒器械;器械包用完后,就找几块砖头支起手提式消毒锅,拾木材烧火煮沸器械。<br></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卫生专列把伤员转到各省市治疗 (1996.08)</h5> <h1> 医疗队从1976年7月29日出发,到9月6日撤回,四十个日日夜夜,始终奋战在救灾最前沿。除抢救伤员和手术外,还巡诊医疗、心理疏导、转运伤员、掩埋尸体、消杀防疫、用生石灰消毒环境。队员们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没吃过一顿安生饭。</h1><h1><b>河南医学院唐山地震医疗队名单:</b></h1><h1><b>指挥部:</b>郝文澜、董豫生、兰金安、陈保华</h1><h1><b style="font-size: 20px;">外 科:</b><span style="font-size: 20px;">苏寿恒、李建章、苏芳忠、王广田、张铁良、高建光、王庆兆、张树桧、陈言汤、苏华昌</span></h1><h1><b>内 科:</b>韩德钦、徐志林、程云超、邹典斌、孙久芝、王桂菊、蔡则玲</h1><h1><b>眼 科:</b>陈国岭</h1><h1><b>口腔科:</b>刘学杰、刘建国</h1><h1><b>妇产科:</b>孙德珪、耿正惠、郑英、程风琴、刘瑞伟、 孙爱民</h1><h1><b>小儿科:</b>孙福恩、徐栓成</h1><h1><b>中医科:</b>王兴邦、张建华</h1><h1><b>皮肤科:</b>蒲梦麟</h1><h1><b>针灸室:</b>程新郑</h1><h1><b>神经内科:</b>马奎云</h1><h1><b>耳鼻喉科:</b>秦之荣、盛宏正</h1><h1><b>血 库:</b>邓济瑞</h1><h1><b>手术室:</b>刘慧铭、陈明望、宋朱斧</h1><h1><b>检验科:</b>张XX</h1><h1><b>伙食科:</b>余金木、杨希宗、柯治安、蔡国平</h1><h1><b>司 机:</b>杜东海、古建彬</h1><h1><b>七三级解放军学员:</b>李毅刚等9人</h1><h1><b>七四级一班学员:</b>张梅月、杨新民、霍新民、朱富国、汪汉民、王振巍、王刚</h1><h1><b>七四级二班学员:</b>孙爱民(河医妇产科)、李志斌、于建云、邓爱琴、马郑萍、关凤枝</h1><h1><b>七四级三班学员:</b>马振平、窦兰梅、陈玉莲、凌桂荣、徐合林、李晓卓、马桂青、朱月华、赵荣杰</h1><p><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74级2班参加唐山地震医疗队凯旋归来合影(1976.09)</h5> <h1>前排左起:刘建国(河医口腔科)、李志斌、程新郑(河医针灸室)<br>后排左起:于建云、关凤枝、马郑萍、邓爱琴、孙爱民(河医妇产科)<br></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滦县冯庄公社卫生院赠给我院医疗队的笔记本(1976.08.20)</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山抗震救灾先进单位和模范人物代表会议入场券(1976.09.01)</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山抗震救灾先进单位和模范人物代表会议工作证(1976.09.01)</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山抗震救灾先进单位和模范人物代表会议出席证(1976.09.01)</h5> <h1> 1976年9月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唐山丰南地震抗震救灾先进单位和模范人物代表会议”,表彰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我院唐山籍医疗队队员,地震中姥姥遇难,妈妈腿脚受伤,仍然随队坚守在救灾一线的七三级解放军学员李毅刚,作为河南省医疗系统四名代表之一,出席了这次会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br> 大地震将唐山夷为平地,医院和医疗设施全部遭毁,震后伤员开始分流转运到外地医院救治。因当时我院只有800张床位,为妥善安置伤员缓解病床不足,一声令下立即行动,拆除医学院大礼堂联排座椅,腾空大礼堂南边原电教科一、二楼两个大教室和两个小教室,开辟临时抗震病房。<br> 受当时条件限制,大礼堂和大教室只能打地铺、铺草席安置较轻的伤员,危重伤员安置在医院病房。共设临时抗震病房8个,收治伤员600余人。<br> 2006年7月21日,唐山燕赵都市报发表一篇题目为《永远难忘河南救命恩人》的寻亲文章。<br></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山燕赵都市报(2006.07.21)</h5> <h1> 寻亲者:李志成、李志英兄妹。地震造成28岁的李志成脾肾破裂,脾切除术后严重感染,持续高烧41.5℃,处于半昏迷状态。8月4日凌晨3时多,转运伤员的卫生专列到达郑州站,李志成被立即送往河南医学院外三病房抢救。</h1><h1> 李志成兄妹希望借助媒体,寻找30年前的救命恩人——河南医学院外科怀建村主任,杨文卿医生,乔兰萍护士;医学院七四级一班学生李桂琴、马春娥;医学院子女:刘兰萍(急救中心)、马民玉(疼痛科)、范红、赵小明(检验科)、赵丽、海燕、张新叶七个小妹妹。</h1><h1> 伤员经怀建村主任、杨文卿主治医师全力抢救,终于转危为安。在病情恢复阶段,乔兰萍护士,七四级学生李桂琴、马春娥精心护理。给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刘兰萍、马民玉、范红、赵小明、赵丽、海燕、张新叶对他生活上的悉心照料。</h1><p><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文卿医师与伤员李志成在外三病房(1976.08)</h5> <h1> 这张照片,来源于1976年8月刊发在《河南抗震救灾报》上的报道。左为杨文卿医师,右为唐山地震伤员李志成被抢救脱险后的合影。外三病房墙壁上“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的标语,把我的思绪带回了54年前的河北邢台。<br> “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千好万好不如社会主义好,河深海深不如阶级友爱深。”这首诞生于邢台大地震,唱响全中国的歌曲,扣人心弦,歌声嘹亮。回望那些渐行渐远的岁月,歌声已飘过50余年。<br></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山地震伤员30年后来郑州寻恩(2006.07.23)</h5> <h1>前排左起:陈明望、李志英(伤员)、乔玉环、怀建春、李志成(伤员)、刘随生、王庆祝</h1><h1>后排左起:××、××、××、赵小明、马民玉、刘兰萍、范红、曹咏、××、××</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天终于寻找到了亲人,圆梦了心愿(2006.07.23)</h5> <h1>前排左起:范红、李志英(伤员)、刘兰萍</h1><h1>后排左起:马民玉、李志成(伤员)、赵小明</h1><h1> 照顾伤员的这七个小妹妹,都是生长在河南医学院的子女。刘兰萍、马民玉、范红、赵小明、赵丽,当时都还是郑州四中77届的高中生。受父母的言传身教,她们放弃暑假,自愿加入到抗震救灾志愿者服务行列。</h1><h1> 海燕、张新叶是河南医学院76届医训班已毕业的学生。临时抗震病房成立后,医院召回这班尚未下乡约80人的学生。在原班主任刘美筠、钟以莲、郭绍法的带领下,投入到抗震救灾病房义务照顾护理伤员。这七个小妹妹只是众多河医子女的一个缩影,她们的背后还有许多参加照护伤员的无名志愿者。</h1><h1> 当年照顾护理伤员的这些中学生,日后没有几个留在医学院工作。但是只要家在河医,就有河医的情愫缱绻,就会遗传源自父母身上有形与无形的医德风范,就会用行动去践行南丁格尔的誓言,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去对待和照顾每一位伤员。</h1><p><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河医76届医训班同学与她们照顾的唐山地震痊愈的小伤员分别留念(1976.10.16)</h5> <h1>前排左起:程静(急诊外科)、伤员、伤员、郭永青、伤员<br>后排左起:马秀文、韩红霞、盛玉萍<br></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难忘的岁月,深厚的友谊(1979.07.30)</h5> <h1>左起:范红、张新叶、李志成(伤员)、马民玉、刘兰萍<br> “文革”这场延续十年的动乱,急诊室受其影响没有得到平稳的发展,此时的主要职能,仍局限于处理外伤清创缝合、发烧、急腹症、中毒洗胃等一般常见性疾病。在设备简陋的条件下,肩负起“全科医生”的使命,仍然挽救了无数生命垂危的病人。<br>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是物质匮乏的年代,尤其是汽车。1952年7月15日,中共河南大学党委会《关于各院独立的几个问题的决议》中关于财产的分配“汽车问题:红十字车给医学院,大卡车给农学院,卧车留校本部。”<br> 汽车是稀罕物,迁郑后医院还没有汽车。医学院养有5~6匹骏马,两架马车,六十年代中期教授会诊、医院拉货还都是坐马车。医院最早的是一辆南京仿制苏联嘎斯51生产的跃进牌NJ130型白色救护车,后来又添置一辆跃进牌军绿色的救护车。1969年11月在临汝县温泉成立备战医院时,绿色救护车配属给临汝温泉医院。1973年临汝温泉医院撤销,救护车移交给工人疗养院。<br></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60年代南京跃进牌救护车</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60年代南京跃进牌救护车</h5> <h1> 早先的救护车、消防车和警车的警报器声没有区分,都和现在的消防车一个声音。1969年珍宝岛事件发生后,中苏关系剑拔弩张,全民进入加强战备准备打仗状态。备战时期为了不致因救护车警报器响声,使民众误认为是防空警报而产生惊慌,拆除了救护车上的警报器,改装成人工摇动的铜铃。</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挂着铜铃的救护车</h5> <h1> 救护车出诊时,坐在副驾驶的人就手伸出车窗外摇动铜铃。那场景就像民国时期电影中的有轨电车一样,一路铛铛的声音,提醒行人注意避让车辆。<br> 当时的救护车装备很简单只有“三件套”,担架、药箱和氧气袋。用途也很单一,就是接送病人。在没有私家车的年代里,汽车司机是一种很让人羡慕的职业。<br></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70年代添置的西北牌救护车</h5> <h1>六十年代救护车司机:何长宽、汪金生、杨立秋、段振忠、周学伦</h1><h1>七十年代救护车司机:王庆华、李成才、薛平安、杜东海、杨国乐、李富春、李志清、谷荣林</h1><h1>八十年代救护车司机:程新豫、叶庆新、付洪武、梅建伟、张涛</h1><h1> 白驹过隙,叹似水流年,那清脆悠扬的铜铃声早已远去,洒下那一路铜铃声,仍在记忆深处萦绕。</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5年3月8日,成立河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一附院妇产科撤销,整建制迁到二附院。老百姓那会知道这么大的一附院会没有产科,遇上马上要临产的孕妇,急诊室只能秒变临时产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因急诊室不具备接生条件,接生后产妇和婴儿立即用救护车送到二附院,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82年一附院恢复产科病房为止。</span></p><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推动了经济稳定增长,医疗体系不断完善,卫生事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81年急诊数量44983人,出诊200次,抢救222次。1982年急诊数量47910人,出诊126次,抢救245次。是年10月,郭淑华护士长被授予“郑州市优秀护士”称号。</span></h1><h1> 1982年,急诊室对立柱式无影灯和手摇式手术床等老旧设备进行了更新淘汰。更换了上海医用设备厂产12孔悬吊式手术无影灯,液压手术床,电动洗胃机。增添了上海医用电子仪器厂产电子管与晶体管混合式的XDH-2型单道热笔式心电图机,XJJ-1型心电监护除颤仪等检查和急救设备。</h1><h1> 1983年,卫生部颁发了关于《城市医院急诊科(室)建立方案(试行)》的通知。按照通知中留观床位要与收住急诊病人数量相适应的相关要求,急诊室原有的观察室留观床位,已难满足日益增多的就医需求。医院决定拆除急诊室对面临街马路(建设东路)的围墙(现在门诊楼消防车库对面围墙位置),建筑了一排坐北朝南400平方米的平房,东边是家庭病房,西边是观察室。</h1><h1> 新建的观察室设留观床位14张,主要业务是静脉输液,张冬青任观察室副护士长,郭淑华任急诊室护士长。从这个时候起急诊室、观察室和注射室的护士趋于稳定,不再相互轮转。1986年张云巧接任张冬青的班,任观察室护士长,当时观察室规模还很小,仅有护士6人。</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6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颁布,1987年5月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成立,标志急诊医学作为临床独立的二级学科成立。按照(84)卫医司字第36号文件“关于发布《医院急诊科(室)建设方案(试行) 》的通知”的相关要求,</span>1984年4月18日急诊室升格为急诊科。急诊科机构设置批复后,主任长期空缺,日常工作仍由护士长负责管理。</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7年12月,郭淑华护士长被评为“河南省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8年调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杨璧卿首任急诊科主任。杨璧卿到任后,对急诊科结构进行了重组调整,把观察室并入急诊科。此阶段急诊科值班医生还是轮转。</span></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郑兰茹,杨璧卿初中同学留念(1957.09.09)</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两个在开封一中(初中部)的同班同学,一个1957年毕业于开封护校,一个1962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二十年后两个老同学在急诊室不期而遇,先后一个任护士长,一个任科主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8年4月16日,我院与洛阳炼油厂职工医院横向联合,举行医疗技术合作建立分院签字仪式。为了提高企业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我院选派15名副高以上职称的医护人员给予技术支援,委任谢志征教授为分院院长,急诊科护士长郭淑华调任洛阳炼油厂职工医院护理部工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郭淑华调任后,急诊科、观察室和注射室三个部门的护士长进行了调换。张云巧接任郭淑华的班,任急诊科护士长;王玲娣接任张云巧的班,任观察室护士长;陶培琪接任王玲娣的班,任注射室护士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8年10月1日,洛阳黄河公路大桥发生客车坠落桥下事故,38人受伤,6人重伤。谢志征教授组织抢救,伤员全部转危为安,无一例死亡和致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88年度,急诊科共收治急诊病人47057人次,成功抢救危重病人327人次,观察室收住留观病人3537人次。</span></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一楼急诊室最后的模样(1987)</h5> <h1>前排左起:陈月梅、郭淑华、许文秀、李鸿恩、刘金枝</h1><h1>中排左起:金海云、徐荣桂、进修生、阎珺、申惠文、王玉凤</h1><h1>后排左起:刘俊、罗凤兰、李春华、张云巧、郑慧敏</h1><h1> 1986年,谈虎色变的镭病房(妇放病房,床位30张)、生化室机房(我院首台日立706D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位素室(日本HP6406伽马闪烁照相机、130计算机、肾图仪、伽马黑白、彩色扫描仪等机房)被拆迁,在其原址上新门诊大楼(现在的急救中心楼)破土奠基。</h1><p><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门诊大楼左侧三层楼的一楼是急诊室</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门诊大楼左侧三层楼的一楼是急诊室</h5> <h1> 1990年5月,河南省重点工程,投资600万元,楼高五层,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的新门诊大楼竣工交付使用。急诊室由老门诊楼(五一楼)北配楼一楼,乔迁至新门诊大楼(现急救中心楼)北侧那座三层楼的一楼,即现在急救中心过街楼的北边。</h1><h1> 二楼是神经内科门诊、脑电图室、肌电图室,三楼是超声科。五一楼急诊室搬家后,房子调给了河南省卫生厅临床检验中心,五一楼改成了医技楼。</h1><h1> 注射室乔迁到新门诊楼一楼大厅南头(北头是门诊办公室,后两部门又位置调换),编制人员8人。又在新门诊大楼前拆除一段大学路的围墙,增开西大门(即现在急救中心楼前大门)。1991年张云巧护士长被评为省级“优秀护士”称号。</h1><p><br></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急诊室在急救中心过街楼的北边(2020.07.28)</h5> <h1> 2007年12月建筑门诊医技大楼时,过街楼以北急诊室这座三层楼,及其周围放射科、核医学科的∟形三层楼,新门诊楼(现急救中心楼)和放射科楼之间的人行天桥,配电房的二层楼,核磁机房与五一楼(医技楼)一起被拆除,现在只能看到遗留下的过街楼。</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门诊大楼急诊室(1991.10.28)</h5> <h1>左起:叶庆新、王爱琴、肖改成、金海云、冯向阳</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新门诊大楼急诊室(1993.08.03)</h5> <h1>前排左起:赵亚菊、韩月玲、张明、刘俊、王爱芹、杨璧卿、王淑兰(小王兰)、郭淑华、金海云</h1><h1>中排左起:张华、郑慧敏、韩爱玲、陈月梅、王月芹</h1><h1>后排左起:冯向阳、肖改成、肖芳、张云巧、郭雷、胡万年、张连平</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急诊室欢送陶海林调珠海留念</h5> <h1>前排左起:王爱琴、申惠文、钱彩琴、刘俊、郑慧敏、张明、张云巧、陈月梅</h1><h1>后排左起:黄超芝、贾政文、王月芹、陶海林</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搬迁到新门诊大楼的急诊室,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配属了固定的专职医生。急诊医学的范畴涉及临床各个学科,不再是各临床专科的简单综合,它改变了以往轮转值班医生把急诊室当成一个分流各种急症病人的中转站,告别了“分诊处”和“中转站”的旧模式,逐步形成一个以抢救危重症为中心自成体系的独立学科。尽管初期医生编制偏少,但急诊医疗体系已开始逐步向专业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首批上岗的七位急诊医师:韩爱玲(内科主治医师)、郭雷(内科医师)、刘秋惠(内科医师)、肖芳(内科医师)、杨秋云(内科医师)、张耀光(外科医师)、冯向阳(外科医师)。</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从前创伤、心脑血管急症、急腹症、急性中毒、不明原因的休克和高热、多器官功能衰竭病人的抢救和复苏,是急诊科收治的主要病种。伴随城市化进程加快,各种创伤发生率明显增加。以往在接收多发性创伤病人后,因涉及到多个学科,病人往往在多个专科辗转会诊中,错过最佳手术时机。</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92年7月率先成立的急诊外科,改变了以往墨守成规的创伤救治模式和流程,有效降低了死亡率和致残率。急诊外科病房设在五一楼(医技楼)一楼大厅东侧(原外科门诊)位置,开设病床15张。普外主治医师刘保池任急诊外科主任,手术室护士程静任护士长。</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急诊外科手术室,是在原有外科门诊手术室(1958年建成)的基础上改建的。增添了越胜500Ⅱ型高频电刀、西门子SV900C呼吸机、麻醉机、心电监护仪等手术设备。配备麻醉医师申爱珍和专职手术室护士。</span></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韩国国会议员桂承泽先生转危为安后送回国治疗(1992.09)</h5> <h1> 从1987年成立急诊科,到1999年更名急救中心,急诊科十年磨一剑,成功抢救了无数急危重症患者,在多次社会影响力较大的中毒事故救援中,树立起医疗急救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h1><ol><li><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91年6月驻马店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医院先后派出两批医疗队,共30人赴灾区救治灾民,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92年5月23日,成功抢救郑州燕蓉园食府4名沼气中毒患者。</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92年6月18日,河南省财税专科学校发生789名学生食物中毒事件,转运到我院的82名学生经抢救治疗后全部康复。</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92年8月23日,成功抢救突发急性心肌梗死韩国国会议员桂承泽。</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93年7月10日,新乡南场至七里营间发生163次与2011次火车追尾相撞事故,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检查,提出治疗方案,使9人重伤,39人轻伤员得到及时治疗。</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96年3月7日,郑州面粉厂职工食堂20人发生食物中毒,8人重症中。经急救后中毒人员全部脱险。</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96年7月13日,武陟县第二造纸厂一名女工,因头发卷入车纸机,造成枕部以上头皮全部撕脱。21点多被送至我院急诊科时,伤员已处于休克状态。经多科专家会诊和7个多小时的植皮手术,再植成功。</span></li><li><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99年3月19日,郑州市市长陈义初以上腹部剧烈疼痛由120急救中心送至急诊科,经抢救5月8日康复出院。</span></li></ol><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1989年,河南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杨璧卿当选第一届副主任委员,胡万年当选委员。</h1><h1> 1994年11月,杨璧卿主任退休,主治医师陈健民调任急诊科副主任主持工作。</h1><h1><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97年4月至1999年4月, 2000年至2002年,刘保池两次参加援赞比亚医疗队期间,急诊外科由陈健民负责。1998年注射室护士长陶培琪调核医学科,注射室由内西病房(消化内科病房)护士岳仙红接任护士长。</span></h1><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座大楼,一段记忆,一抹青春的祭奠,一段留不住的岁月,一个忘不掉的故事。此刻,任何文字的述说都会显得苍白,因为急诊室那段历史承载着一代人的情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急诊室朱红色的大门,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望着熟悉的大门,往日的情景仿佛又浮现在眼前,淡黄色的墙围,草绿色的门窗,棕色木质的器械柜,手术床上被血、碘酒浸染后斑斑印迹的橡胶布(当时没有一次性床单),手摇式升降的手术床,像一口倒扣的大铁锅式样的立柱式无影灯,沉重笨拙的氧气瓶,脚踏式负压吸引器,铝制医用贮槽,鸽牌玻璃注射器,红汞,龙胆紫,消炎粉……弹指间,岁月已越过了60余年。</span></p><p><br></p> <h1>待续未完,敬请期待中集</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