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63, 63, 63);"> “345”是啥?是指父母教育孩子的“</span><b style="color: rgb(63, 63, 63);">3个支撑、4个原则、5个步骤</b><span style="color: rgb(63, 63, 63);">”,能够让孩子养成好习惯,从根源发生改变。很多家长忽略了要帮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63, 63, 63);"> 让孩子形成好习惯,改正不好的行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的家长就矫枉过正,放任孩子,那叫一个彻底,看着孩子实在不像话了,又要求孩子立刻改正,改不过来就恶语相向,孩子很受伤。怎样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让他养成</span><span style="color: rgb(63, 63, 63); background-color: rgb(253, 236, 242);">好习惯呢?来看看“345”究竟是什么?</span></p> 3个支撑 <p><b style="color: rgb(235, 0, 59);">>>>></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对自身价值观的了解</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63, 63, 63);"> 只有父母知道自己看重什么,并且能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观会如何影响孩子,教育方法才会产生效果。</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对孩子合理的期望</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63, 63, 63);"> 不合理的期望,会影响我们对孩子行为的评价。比如,过高的期望会引发焦虑,会让我们觉得孩子太笨,达不到我们的要求。作为父母,我们需要了解孩子在每个阶段具备的能力,不给孩子提过高的要求,增加无谓的压力。</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对自我需求的尊重</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63, 63, 63);"> 父母恨不得把全部的爱和时间都给孩子,但依然要尊重自我的需求,留一些时间给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有父母自我感觉良好了,才会有足够的力量和智慧处理要面对的局面。</span></p><p><br></p> 4个原则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事前考虑周全</b></p><p><span style="color: rgb(63, 63, 63);"> 父母要能够提前预料到可能会发生的棘手的事情,适当的调整计划做好安排。比如要带孩子出门,担心在路上吵闹,可以选择孩子午休或晚上时间让孩子在车上睡觉,也可以随身多带一些孩子喜欢的玩具画笔等供他消遣。</span></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讲明期望</b></p><p><span style="color: rgb(63, 63, 63);">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不用复杂的容易让孩子有歧义的意思表达。跟孩子讲话,分清楚问题和命令。我们经常把“命令”表达为“问题”,比如早晨上学,有的家长会跟孩子说,“我们现在去上学好不好?”问好不好,就有两个答案,好,不好。如果孩子不好呢?因此,命令就是命令,直接说“我们现在出发”,不要把好不好作为后缀。</span></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整理情绪</b></p><p><span style="color: rgb(63, 63, 63);"> 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引导孩子表达平复情绪。父母可以积极倾听做个好听众,鼓励孩子用语言来表达情绪。有一种舒缓情绪的方法叫做“画饼充饥”,这个方法非常适用于安抚孩子在想要得到某些东西,却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暂时不能马上得到时,情绪不稳的状况。</span></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订立规则</b></p><p><span style="color: rgb(63, 63, 63);"> 定规则之前三思,因为规则一旦定好了就不能随便更改。很多家长容易陷入重复要求的误区,说了一遍,孩子没有行动,就再说一遍,事实上,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让孩子认为,你只是说说而已。订立规则时,不重复要求,如果说了第1遍孩子没行动,那就起身帮助他一起完成。</span></p> 5个步骤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界定问题</b></p><p><span style="color: rgb(63, 63, 63);"> 清晰而明确的描述问题,不要模糊的界定说,如果孩子的问题是不讲礼貌,要把问题明确:比如孩子去做客不和主人问好,别人跟他说话假装听不见……把问题分解成具体的行为,有助于实施后面的步骤。</span></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汇集信息</b></p><p><span style="color: rgb(63, 63, 63);"> 整理好孩子的行为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一天大概有几次,孩子的行为是因为年龄限制,还是确实存在问题。最重要的是要确定问题是孩子的烦恼还是父母的烦恼。孩子的烦恼,父母可以积极倾听,让孩子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父母的烦恼,首先看父母能否接受孩子的行为,调整对孩子的期望,然后通过改变周围的环境或改变孩子的行为来解决问题。</span></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探索解决方案</b></p><p><span style="color: rgb(63, 63, 63);"> 教育学家提出正强化法、积极倾听、表扬、后果法、调整环境法、替代法等,为寻找潜在的解决方案提供了广阔的思路。比如,带孩子去别人家做客,正式跟孩子介绍主人,握手以示友好;给孩子提供短期的奖励,奖励星星换玩具,或增加读书时长,电视时长等;互换角色生活,让孩子体会到不被人搭理的滋味儿等。</span></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评估选择实施方案</b></p><p><span style="color: rgb(63, 63, 63);"> 从潜在方案里寻找适当的方法来实施。但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结合长期目标,因为有一些看起来费时又费力的方法,对孩子的未来成长却是有帮助的。比如让孩子自己吃饭,在短期来看,效果并不好,担心孩子吃不饱,打扫卫生更费力,但一旦孩子能够独立吃饭,就解放了家长的双手,又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span></p><p><br></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对结果进行评估</b></p><p><span style="color: rgb(63, 63, 63);"> 选定一个周期,看孩子的问题是否会得到改善。比如用一周或两周,孩子的行为得到了改善,那就继续使用方案或进行微调,行为没有任何的改变,就重新制定方案。很多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孩子的行为不当,没养成好习惯,追根究底,其实都是父母的问题,父母自身的价值观不明确,引导孩子的方向出了偏差,没有采取适当的方法影响孩子。</span></p><p> </p><p><span style="color: rgb(63, 63, 63);">最后,请父母们记住一句话:</span><b style="color: rgb(63, 63, 63);">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将决定他们未来应对这个世界的方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