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冈马冈红龙冈,农耕文明五千年

胡祖荣(地方文化)

<p>余江历史悠久,拥有五千年的农耕文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余江县城邓埠镇东面的马冈岭、龙冈岭、红龙冈就有古人类居住。</p><p>20世纪80年代初,江西省开展大规模文物普查,在赣江中下游―鄱阳湖水系地带,有目的地开展了考古工作,发现并发掘了一批古文化遗址。其中余江县龙冈岭、马冈岭古文化遗址的发掘清理有了新的突破,意义重大。</p> <p>  龙冈岭古文化遗址位于余江县城东南约5公里处的白塔河以东。1987年4月,在遗址中清理了一座被排水沟破坏了的灰坑,坑内出土了成堆的炊器残片。器形有釜形鼎,均夹砂灰、红色陶质;宽折沿,浅腹,圜底;足为或厚或薄的侧扁式,足尖有的带钩,有的不带钩,足外侧又有带与不带圆形窝洞之分等不同形式;鼎体也有大小之别。还出土了不少红砂陶杯形豆,矮粗把豆、矮喇叭足豆、带子口或直口豆,以及盘口壶、矮锥袋足(足尖较高)、鬹、蓝纹粗砂红陶缸片、矮圈足罐、大口圆腹罐、圈形器,形制与樊城堆三层出土的接近。陶器质料多为灰色陶,次为黑色陶、红色陶,火候不高,一触即碎,但也有少量火候较高的泥质灰色硬陶。陶器表面多为素面,纹面较少。纹面有常见的痕深篮纹,以及少量粗、细格纹和堆纹、凸棱纹,个别器形表面拍印有曲折纹,釜鼎折沿外侧多留清晰的轮旋纹,沿面有规整的凸核纹,罐类器等口沿上也是如此。器形普遍工整对称,胎薄而均匀,只极少量胎质厚重,说明此时制陶工艺已普遍应用轮制技术。最重要的是,出土了段部居中略偏上的有段石锛、半月形双孔陶刀等生产工具。在隔白塔渠与龙冈岭相望的马冈岭及与龙冈岭毗近的红龙冈遗址上,也采集到龙冈岭灰坑中出土的侧扁式带圆形窝洞鼎足等。</p> <p>经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证,龙冈岭、马冈岭文化遗址距今已4500-5000年的历史。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家和先生认为,余江县龙冈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同时也吸收了周边地区的一些因素。以鼎、豆、壶、罐和浑圆石斧、有段石锛等为最主要特色的江西新石器时代时期文化内涵,和黄河中下游的龙山文化相近。浑圆石斧、有段石锛等新石器的出现,表明此时赣江中下游——鄱阳湖水系地带已经进入到农耕文明时期。另外出土的红砂陶杯形豆、蓝纹粗砂红陶缸片,釜形鼎和带圆形窝洞之侧扁式足,鬹类细高颈、矮锥状袋足等出土陶片,器形和纹饰有别于万年县仙人洞出土的陶片,和中原同时期的龙山期文化陶片有许多相似之处。余江县龙冈岭、马冈岭古文化遗址发掘,说明鹰潭市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既有对本土文化的传承,又吸收了中原文化的元素。</p> <p>夏商至春秋时期,先民们在白塔河两岸的霄冲山、行石岭、保家峰等丘陵地带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在这些古文化遗址上,考古专家找到了散布在林间、草丛及山坡地上石镞、石刀,残破的鼎足、钵、盆,以及红烧土块、炭屑,大釜形鼎、子口豆、红陶杯形豆、壶,鼎足、罐、钵、盆、杯、瓮、三足盘等陶器残片,还有土城墙遗迹。</p> <p>余江地处吴头楚尾,西周以前属古扬州,春秋为百越之地,战国时先属越,后属楚。这里是古代通往岭南地区的必经通道之一,也是中原文化进入江南的门户之区,还是长江上游与下游、东南文化与西北文化交汇联结之点,是古代几支文化交汇连接之处。这个特定的地理势态和位置,使余江的农耕文明具有多元性,既有对历史的传承,又有对外来文化有意识的吸收。这对研究今天余江的农耕文化仍有重大意义。</p><p>2017年10月19日初稿</p><p>2020年8月28日修改</p> <p>作者简介:</p><p> 胡祖荣,1965年2月出生,余江一中教师,中共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鹰潭市第二批文学、哲学类文化名人。余江区地方文化研究会会长,余江区新四军研究会常务理事;鹰潭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龙虎山道家养生文化促进会秘书长,鹰潭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著作有《余江县文物志》,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文化散文集《云锦水》,团结出版社出版。完成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5年)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5LSQ01)《千年古县城锦江镇文物景点保护与开发利用》4.6万字。另发表文化散文、人物传记、文学评论七十多篇,计三十多万余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