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子柒《水稻的一生》有感

亮子

<p>  一篇李子柒的《水稻的一生》视频,把我和像我一样的姚桥人的思绪拉到了八十年代初。</p><p> 姚桥乡,位于郑州市的东北角,北临黄河,东边毗邻中牟,多数人称我们姚桥人为东郊人或北郊人。姚桥乡民风淳朴,姚桥人民勤劳善良,在那个年代,多数以种地为生。</p><p> 农作物种的最多的,也就是水稻和小麦了。也有不少鱼塘和种莲菜的,我们姚桥,可谓是郑州的渔米之乡。</p><p> </p><p> 印象里,那时候土地刚分开。那时候我们的农业还不发达,没有什么农机,农活基本靠人。农作物的产量也很低,水稻和小麦的产量一亩地也就是几百斤。</p><p> 不曾记得哪一位乡长提出了引黄灌溉,并且修了一条小渠,自北向南,贯穿姚桥乡的土地,解决了姚桥人民的灌溉问题。我们那里可谓是旱涝保收,旱了还有井水可浇灌,涝了有排水河道。</p><p> 记得我们姚桥大米特别好,熬出的米汤满园飘香,蒸出的米饭劲道可口,香喷喷的,不就菜也可以吃两碗。城里的街角旮旯,你偶尔会听到“姚桥大米”的叫卖声。姚桥大米,当时也成为了我们姚桥的一张名片。有的地方的大米,会冒充姚桥大米来卖。城里人有时候会问一句“是不是姚桥大米呀?”可见,当时姚桥大米家喻户晓。有一个单位,每年春节,都会到我们家里,买一些大米去北京送礼。</p><p> 我们那时候地多,平均每个人能分二亩半地。由于没有农业机械,牲口也很少,农活都是靠人工。农活让人累并快乐着。小时候最不喜欢过的就是夏天,因为夏天有好多农活。收麦打场插秧薅草等等,很辛苦。小学的老师多数是民办教师,家里分的都有地,一到农忙,我们学校就会放假,都得回家里干农活。</p><p> 李子柒的《水稻的一生》把种植水稻这样的农活展现的淋漓尽致。我们这里和李子柒那里种水稻还有点差别。插秧之前需要先薅稻苗,稻苗地里有几道小沟沟(灌溉用),沟沟里都是水,要把稻苗根部的泥巴涮干净。水里边有很多蚂蟥,经常会有蚂蟥趴到你的腿上吸血。稻苗地里有水,有水就会有蚊子,你一边薅稻苗,还得不停地拍打腿上的蚊子。一般都是我们在这块儿地薅稻苗,父亲在那块地里整田。黄河水泥沙量大,黄河水灌溉,每年都会把地淤的一边高一边低,为了让每一株水稻受水平衡,父亲需要给地里放水,然后把地平整。薅完稻苗,捆成一把一把的,装上架子车,拉到另外一块地,然后散苗,插秧。插秧,最能诠释面朝黄土背朝天了。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但是,为了来年的好收成,姚桥的人民都坚持了下来,好像都在比,落后了就会遭人耻笑似的。都会把自家的地种好。</p><p> 插完秧苗,接下来的是放水,拔草。有时候引黄灌溉的渠里边水少,为了浇地,经常有村民闹的不可开交。你浇的早他浇的晚了,你开的口大他开的口小了等等。拔草这活也不好干。稻田里经常会有杂草,为了不影响水稻的生长,就得下地里拔草。谁家稻田里的草多了,就会有人说,你看谁谁家的地,庄稼让草给吃了。水稻的叶子很筛,揦腿。胳膊和腿经常被揦的红血淋子一道一道的。</p><p> 最喜欢的季节莫过于金秋。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金灿灿的稻子一眼望不到边儿,那心情,大人小孩儿都是倍儿爽。特别是晚上,父亲从城里回来,会骑着他的二八自行车,载着我到稻田里看一看。一轮明月挂在天空中,微风吹来,水稻唦唦作响,稻田里偶尔传来蛙鸣鸟叫,简直是一曲天然的乡间稻田交响乐。这时候,往往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少年闰土。</p><p> 秋收结束,要把稻子晾晒,然后颗粒归仓。那时候姚桥人经济都靠粮食。下来的大米大多数都不舍得吃,最多是熬个米汤。留下来少许稻子,多数都卖米换钱,养家糊口盖房。</p><p> 李子柒的《水稻的一生》,让我和很多姚桥人回忆起三十多年前的农村生活,累并快乐着!姚桥的那片土地,给了姚桥人希望,给了姚桥人生命!姚桥土地,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的姚桥人!</p><p>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粒米,十滴汗,来之不易!特别是现在,一些国家粮食告急!</p><p>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愿每个人都行动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