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筵宾小学 杨文慧】《为儿童开启神奇的数学之旅》

小样儿

<p>8月25日,有幸在小盒数学云端聆听吴正宪老师的《为儿童开启神奇的数学之旅》报告。</p> <p>什么是好吃有营养的数学学习?</p><p>“好吃”要软润温甜,要结合儿童成长期的生理发展规律去创设适合儿童的学习。“有营养”就是要强骨骼促大脑养习惯拓视野要让儿童强壮成长。我感觉许多年的数学学习后,那些数学公式、定理、解题方法也许都会被忘记,但是形成的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却终身受用。</p> <p>为什么要创设好吃有营养的数学学习呢?人在每个成长阶段都有不同的性格特质。因此儿童除了个体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性格之外,在这个时期的性格表现也有共同的特点主要有:天性好动;没有好习惯;长期被家长安排;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全面;孩子没有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等等。</p><p><br></p> <p>如何开启数学学习之旅,引导儿童在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学习中学有所获?吴老师从问数学、画数学、玩数学、读数学、想数学、用数学、赏数学六个方面展开了讲解。</p> <p>问数学——让儿童在问题中学习。</p><p>提问也是一门学问,教师不能忽视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因为这都是在孩子的视角对未知问题做出的反应。</p> <p>以北京房山一年级的孩子在观察摩天轮为例,看到摩天轮后,孩子的提出问题有来自生活的,也有来自数学的,美术的、有来自数与代数领域的,也有来自图形与几何的。我们学会筛选,及时从诸多问题中选出这节课要研究的。</p> <p>在教学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时,有的孩子会有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长度单位可以用来计算面积,4cm乘8cm怎么会得到面积呢?这个问题是孩子在学习中的新发现,面对这个问题,教师要先听听学生的想法、道理,再耐心引导学生从以下角度思考:4代表什么?8代表什么?一步步引领学生理解公式中长和宽所代表的意义。</p><p>通过质疑提问,学生会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能力,不断培养敢于挑战,敢于求实的精神。</p> <p>画数学——让儿童在涂鸦中学数学。</p><p>让孩子们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学知识变成了编故事,变成创造性地表述自己的知识。</p> <p>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直观,画数学中还结合了艺术、科学、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够锻炼孩子的综合能力。</p> <p>玩数学——在游戏中学习数学。</p> <p>24点大挑战、谁能摘得皇冠、好玩的九宫格、有趣的鸡兔同笼……巧用数学,不知不觉,化教于无形,探究数学学习的内涵,发现数学的本质。</p> <p>读数学——在阅读中学习数学。</p><p>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p><p><br></p> <p>《我家漂亮的尺子》我们身体的尺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很方便,但是手的大小不一样,所以,一拃的长度也不一样。所以为了便于应用和交流,人们觉得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那就是长度单位,所以就有了今天我们生活中用到的“尺”。</p><p>我们也可以指导孩子创作绘本,如乘法口诀绘本的创作。孩子用自己的视角讲乘法口诀的故事,在缤纷的彩绘世界中深刻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实际意义。</p> <p>用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p><p><br></p> <p>学用结合,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p> <p>赏数学——在欣赏中学习数学。</p> <p>数学的美多姿多彩,有严谨的科学美,辩证的哲学美,神奇的规律美,绝妙的逻辑美,还有数与形结合的直观美。</p> <p>数学≠考试,数学≠做题。怎样让儿童爱上数学,从惧怕数学到喜爱数学,从觉得“数学好难”到“平易近人的数学世界”怎样让学生拥有学习数学的能力呢?吴老师认为数学不仅仅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理性精神,一种文化传承。儿童数学学习就是成长的重要经历。数学学习不仅仅是知识能力,还有精神层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的学习。</p>

数学

学习

儿童

孩子

学生

问题

好吃

口诀

长度

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