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认识王菘舟老师,从教语文开始,喜欢王菘舟老师,便是从他的《诗意语文》开始。这个暑假,学校给我们列举了一系列书单,我从中选择了王菘舟老师的《美其所美》这本书来拜读。<br> 文字的魅力就是如此吸引着人,王菘舟老师的语言魅力更是妙哉!如果说《诗意语文》带我走进的是美的天堂,那么《美其所美》便是带我走进天堂的钥匙。</h3> <h3> 我们常说,语文课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那么把握课堂学情就应该是语文课的逻辑起点。真正的学情是什么?有意义的学情分析又应该怎么做呢?<br>一、确定语文课的教学内容。<br>二、把握语文教学起点。<br>三、设计教学过程。<br> 通过以上几点,王菘舟老师选择了《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向我们一一阐述了学情分析所需要经历的三个步骤:学什么?谁在学?怎么学?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把握了真正学情,我们才能奔向教学的重要方向。</h3> <h3> 把握了学情,接下去就应该创新课堂教学。我们目前的常态语文课堂有一个突出的问题:那就是“千课一面”,模式基本一样。“千课一面”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会让我们的课堂失去了教学吸引力,让我们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产生职业倦怠。<br> 所以我们必须破解“千课一面”,必须让自己的课堂创新。如何掌握这把金钥匙呢?首先,你得陌生化。一陌生,人们就会关注他,同时还要改变“常”,常态的“常”,平常的“常”,习以为常的“常”。通过文本解读的陌生化、教学线索的陌生化、教学结构的陌生化、教学方式的陌生化,使我们的课堂拥有强烈的教学吸引力。</h3> <h3> 王崧舟老师在这本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教师应如何处理课堂节奏,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当动静相生、收放有序、曲直相映、起伏有致、点面相成、张弛有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节奏就是一种道一种天地之道,一种生命之道。合乎节奏的课堂教学,让人忙而不乱,闲而不散,让人心无旁骛,欲罢不能。</h3> <h3> 最后,王老师从如何改进课堂中的“理答”讲到如何提升课堂境界,告诉我们要让语文回到最初的生命图景,要创造出新的生命境域,体验语文的生命温度,去感悟语文的生命哲思,去触摸语文的生命律动,去传承语文的生命价值。<br> 我们当代的语文课,不仅仅是掌握字、词、句、段、篇,不仅仅是学会听、说、读、写、思,也不仅仅是知道语、修、逻、文、章。它应该有更高远的追求,而这个追求是跟每个人的生命成长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