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诗人王观的眼里: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在苏大文豪的笔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在王安石的诗里: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他们写尽了山水相依互相成全的美意,而在我的心里,山是稳定可信赖的,它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则是多变的,它既柔和又锋利,既可善亦可恶,它的外表最是柔弱、本质上却最有力量,水滴石穿,汇聚成流!</p><p> </p> <p>出发咯</p> <p> 在户外圈一直盛行一句话:欺山莫欺水!正值台风季节事故频发之际,我们却被网上突然疯传的寻觅龙之谷视频(https://mp.weixin.qq.com/s/ieSkrN9bFTP8D9nUKuRNoA)吸引了,组织者飞起来和几位大神夜观天象、多方考量之后,确定了行程--清远联山龙潭探险之旅(在此感谢前一周的探路小分队,为我们此次行程提供了实地勘察经验)。</p> <p> 由于路途遥远及行程需要时间较长的原因,我们提前一晚出发到达了清远,在镇上休整一晚,第一次参加需要在外过夜的活动,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对第二天行程的期待,我竟然妥妥的失眠了……</p> <p> 带着对未知的期待,带着对美景的向往,在天色微微亮的六点钟我们便已就驱车到达山脚下。基于前期的经验及友驴提醒,多周来联山当地都派人24小时驱赶阻拦探险者,我们便“自导自演”了一场掩人耳目的逃避路线。(为什么说是自导自演呢,因为直到我们经历了千辛万苦,自以为躲避了阻拦后才发现,原来当天并没有人进行劝导阻拦)</p><p><br></p> <p>绕路中,偶遇山捻果</p> <p> 不过有句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这为了逃避追赶而选择的路线,让我经历了此次行程中的第一个人生第一次--泅渡几百米的大水坝。</p><p> </p><p> </p><p> </p> <p><br></p><p> 初见这深不见底的大水坝,我们几个几乎不会游泳的女孩子都惊呆了。这简直就是电视上经常出现巨型水怪的未知水域啊,眼前的水深不见底,呈现出一种神秘的墨绿色,而且一眼望不到尽头,就像一条神秘的巨龙蜿蜒在两山之间。</p><p> </p><p> </p> <p> 稍作休整后,熟悉水性的墨尘和均田先行下水探路,我们换上准备好的潜水服,穿上救生衣,扎紧防水包的袋口,一个接一个下水啦。作为怂包,我迟迟不肯下水,看着大部队一一有序进入水中开始泅渡,我左右为难,这时细心的涛哥安慰我,穿着救生衣绝对安全,并且找到合适的入水点,扶着我慢慢的滑入水中。由于太过恐惧,本来帮助我减少体力消耗的防水包,瞬间变成为我的累赘,差点被它顶翻了,呛了一口水后,涛哥接过我的包让我自己轻装上阵。</p><p> </p><p> </p> <p> 适应了一会之后,我开始渐入佳境,可以和小伙伴们谈笑嘻戏,慢慢感受到第一次泅渡的兴奋和战胜恐惧的喜悦。我们相伴而行,彼此鼓励彼此照顾。但三四百米的泅渡对于我来说并非易事,慢慢的我感觉体力不支,在我第四次不得已停下来休息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了一股力量推着我向前,原来是墨尘探路完成后回头带上自己的背包,游到我的身后,成为我的动力小马达护送我向前。</p><p> </p><p> </p> <p> 借着墨尘和涛哥,还有其他小伙伴的帮助,经过了仿佛一世纪那么久,我们终于到达了泅渡的终点,虽然躯体上疲惫不堪,但是我们都很开心,因为回头望望身后游过的水域,就能感受到了犹如完成万里长征的喜悦!</p><p> </p> <p> 我们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短暂的拍照装逼后,我们沿着溪谷溯溪而上,一路上偶遇了无数清澈见底的水坑,有些可以淌水经过,而有些则需要游过去。</p><p> 最初见到“玻璃水”的兴奋不已,慢慢被走在湿滑石块上必须小心翼翼产生的疲惫和无止境的游水跨越取代,一路上我们都在不停的商论着是否要从溪谷切回山路。熟知路线的“顺德帮”大哥们告知我们,再往前不远能遇见下游的几个瀑布,我们便一鼓作气,继续原路向前。</p> <p> 果不其然,按着计划我们很快到达了第一个小瀑布。这个瀑布瞬间激起了大家的燃点:迫不及待下水游玩的,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装13的,还有卸下背包里的食物做第一次补给的。大家各自分工行动,而我因为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俨然已经感觉到了饥饿感袭来,打开背包吃了点面包后发现,整个防水包里都是水(难怪我觉得自己的背包越背越重)倒出一大袋水后自己都忍不住笑了。</p> <p>飞小龙请你吃瓜咯</p> <p> 正当我脱掉救生衣,带上泳镜想好好玩耍一番的时候,大神们提出我们得尽快启程赶往下一个打卡点。匆匆忙忙收拾好行囊,又开启了行走在刀尖麦芒般的山间溪谷旅程,又是一路的游水攀登。</p> <p> 当我又一次攀上一块大石头准备下落前进的时候,眼前豁然开朗,原来我们到达了又一个打卡点----龙潭。</p><p> 龙潭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我们必须依靠绳子攀登的第一个地方,飞哥和小鱼勘察了地形之后,便开始为我们大部队前进做准备,他们先行徒手攀爬上高处的岩石,寻找到适合的攀登点将绳索放下。 </p><p> 而我们则安心的在龙潭游水嘻戏。吸取了上一个打卡点的经验教训,我三下五除二脱掉了救生衣下水小试牛刀。带上我的近视泳镜看看水下,我被眼前的美景征服了。它是这样的清澈透明,带着些许的小神秘,仿佛在召唤更多的人去亲近它,探索它。</p><p> </p><p><br></p><p><br></p><p><br></p> <p> 绳索准备完毕后,身手敏捷的均田轻松攀上岩石,而我们几个女同志在激降水流的冲击下,还是遭遇了小小的麻烦。四哥的身先士卒示范,涛哥在后面小心翼翼的保护,还有均田在高处有力的接应,小鱼不断的鼓励和指点,最最让我感动的是当我们爬到半空中没有受力点的时候,均田掷地有声的那句话:踩住我的脚,借力蹬上去!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我清楚的看到了清清眼里的怀疑。我知道,她肯定也怀以为自己听错了,不过均田没有让她的怀疑继续,毫不犹豫的指着自己的脚说:没错,踩在这里!</p> <p> 完成了这一次艰难的小攀登后,我们从溪谷成功穿越切回到了山路。沿着一条水渠向前,又开始了对我的考验。我可是个恐高症患者呀,一面悬空一面邻水,水渠的边沿宽度大概不到三十公分。我全神贯注的慢慢走着,走到一处突然变窄,只能容下一脚的宽度。我跟四哥说我害怕,他竟然说:你慢慢来,看着前面走,说完便加快速度一溜烟不见了人影,这个直男叔叔真的叫我哭笑不得😂。(特别是回程再经过这个地方的时候,墨尘知道我害怕,一直说陪我下水走,走到窄处还问我要不要拉着我慢慢走,跟四哥真的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p> <p> 走完水渠,我们又开始了一段溯溪与山路穿插其中的路程。在这段路程里,我经历了此次行程中自己人生的第二个第一次----水上天然滑梯体验。</p><p> 说来惭愧,我这个胆小鬼,从小就不敢滑滑梯,直到现在也从来没敢玩过公园里小区里的那些儿童滑梯。作为二刷龙潭的凤姐,一早就说有个地方可以去滑滑梯,我心里一直是拒绝的,原因无他,无非就是我害怕。</p><p> 到了地方,凤姐首当其冲完成了挑战,其他小伙伴接连着尝试了都很开心,看到他们找到了孩童般的快乐,我是又想玩又害怕,身为怂包的我怎么也不敢往下滑。广哥看出了我的恐慌,跟我说他带着我,一起玩个双人滑。被逼上梁山的我半推半就,“嗖”的一声就完成了挑战,结果发现体验还不错,尤其是根本就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然后自己还忍不住又独自滑了两次,很好玩,就是有点硌屁股。</p> <p> 小插曲之后继续前行,飞哥说看轨迹还有一公里多就要到达目的地啦。听着是件开心的事,谁曾想就是这最后的一公里多路程,竟然是持续的不断爬升,这一小段路,几乎拉爆了所有人。</p><p> 前面接近五个小时的持续前行,游潭泡水的体力消耗,在这条泥泞的爬升路上,疲劳侵袭了我们。我们一边走一遍不停地催促着四哥看看轨迹是否走错,四哥连哄带骗就是不肯看,走到快崩溃的时候他才慢悠悠的拿出轨迹,轻描淡写的说:还有五百米就到了😂</p><p> 心里憋着死磕到底的一口气,我们一鼓作气冲上山,进而沿着溪谷艰难下落,经过了半个多小时的痴缠,我终于听到了双龙瀑布传来的震耳发聩的水声,我知道,我们终于要到了!</p> <p> 行百里者半九十,就在即将到达目的地前,又一条“拦路虎”横在了我们眼前,这便是此行的第二个需借助绳索才能跨越的小瀑布。</p><p>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曾经到达过双龙瀑布的驴友们留下了可以帮助攀登的绳子。借助这条绳子,女大神凤姐一马当先,像个女勇士一般自己先攀爬了上去。</p><p> 我这个弱鸡不出意外,还是经历了一翻折腾才爬上岩石,进而要跳下深潭继续上溯近十米。此时的我又遇到了一个大问题,由于我选择的下水点太过危险,随时有可能被急救流冲下瀑布。墨尘发现这个情况的时候我已经吊在半空中,撤不回去又不敢下跳(用生命级实力倾情演绎骑虎难下),同行的云姐马上从岸上跳下水去,在水里成为了我的人肉扶手,借力让我转移到安全水域。</p> <p>均田和涛哥被蜜蜂亲了,不得已要脱裤子紧急处理</p> <p>骑虎难下</p> <p> 心有余悸之余,攀上陡峭的岩石,壮观的双龙瀑布映入眼帘。眼前豁然开朗,耳际轰然而鸣。只见吼声的“作者”是一幅巨大的水幕,水流拍打着水面,发出巨响,飞溅出的水花瞬间变成袅袅的白烟,即而挥散,周而复始。</p><p> 潭水深嵌在森严的峭壁之间,两面陡起的峭壁掩蔽潭体,像金门半开,佳境半锁半露。一边是奔腾的瀑布从十几米高的悬崖绝壁上直泻潭中,激起一朵朵晶莹的浪花,卷起一个个漩涡。另一边的小瀑布就显得温顺不少,它柔和的流入深不见底的水潭,像个少女般静静地与飞瀑相伴,一静一动,为深不见底的双龙潭增添无限的和谐。</p> <p> 双龙潭深不见底,空谷幽兰般神秘令人遐想,忍不住想要融入它的怀抱探索一番。而当我们跳入其中,它又像一个冰冷高傲的美人儿般,用自己冷若冰霜的态度将大家的热情浇灭。经过和潭水几个回合的较量,我们都败下阵来。只能默默地停留在岸边欣赏它的美,颇有只可远观不能亵玩焉的意味。</p><p> </p> <p> 群主飞哥则是有更高远的追求,看到瀑布上的绳子,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完成绳索上升及下降的挑战,还不忘提醒我记得给他拍照纪念。出乎意料的是我因此阴差阳错的记录下了飞起来飞不起来的经典画面。在飞哥被吊在半水半空的状态下接近三十分钟后,全身发抖,嘴唇发紫的他终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安全返回地面。</p><p> 还有背了一路的无人机,只为在瀑布上方航拍取景造大片的墨尘,在放飞几分钟后就人为制造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无人机空难,壮志未酬的无人机英勇壮烈牺牲,享年七个月!</p> <p> 回程要经过小瀑布,又是一番搏斗,当我艰难下落掉入潭中,脚上已经有了抽筋的感觉,我努力挣扎着向前游,背后突然出现了涛哥,语气坚定的跟我说:面面不要怕,有我在呢!瞬间暖意填满心间。</p> <p> 下山的路,我一刻也没有停留,大步流星的走在最前面。结果又出乌龙,带着云姐、墨尘和翠花又一次走过头,多走了两公里的水泥道,成功践行了加量不加价!</p> <p> 每一次的活动,有一个人总在默默付出,从活动前期的做计划、出行程,到活动成行后的保险购买、人员安排、车辆调度,腐败的食物采买,再到实地的食宿、路线、安全保障,各种大大小小,琐碎又复杂的事,都是群主飞起来在统筹规划。此次行程的原本计划,是分两个小分队,一队人马走上游绳降,另一队人马走中下游腐败泡潭。基于行程需要飞哥准备了大量的绳降安全装备,最后却为了保障整个团体行动的一致性,而放弃了他自己心心念念的绳降,将行程改为全员溯溪中下游泡潭腐败。此行为了我们的安全,还背了一路的安全绳索。(此处应该有掌声,致敬我们最可爱最可敬的群主!)</p><p> 还有墨尘,穿越电站下的河道里,我还穿着登山鞋,为了避免我的鞋子弄湿,徒手将我抬到岸边,一路上在我需要借力的时候拉我一把,在我想要体验水下快乐,又不够实力的时候保护我;在我攀爬时不够力气没有落脚点的时候用脚垫住任我踩踏的涛哥;有一段路看我背着防水包前行艰难帮我背包的小鱼;辛苦准备食材的广哥;腐败时一手烹饪食材给大家吃的敏姐,无数次在水里拉我一把的云姐,一路背着十几斤大西瓜上山下水的均田;一路碎碎念却总是关注着我们安全的四哥;还有给我们拍照无数的凤姐,不熟水性却一路坚持的翠花和清清……</p><p> </p> <p>飞起来</p> <p>云姐</p> <p>翠花,不是上酸菜的那个哦</p> <p>墨尘</p> <p>清清</p> <p>敏姐</p> <p>小鱼~儿</p> <p>均田,据说可以游泳穿越琼州海峡的大神</p> <p>好长气但可爱的四哥</p> <p>涛哥</p> <p>背锅侠~大只广</p> <p> 都说铁打的户外流水的驴,虽然我们本着责任自负,义务AA的活动准则一起外出,但是每一次,我们都彼此依靠,彼此帮助。我们不但走出了强健的身体,更走出了健康的心态。我们坚强,热情,真诚 ,无私,在穿行中互相帮助,互相照应,让人在享受美丽自然的同时,更深的体会到了人情的温暖和关爱,把自然和人情融合成了一幅大自然也无法创造出的和谐美丽的图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