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一支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由一群留学生将缴获的日军渡河器材组建的抗战末期精英团队。一九五0年底由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司令贺龙将军亲手整编组建成高素质的专业化工兵团,并交由井冈山出身的年轻将军张国华率领的第十八集团军统辖。团队正式组建后庚即奔赴川康高原,迅速地投入征服二郎山天险,构筑抢修进军西藏道路的艰苦战斗!并且在筑路成功后被西南军区乃至中央军委誉为征服二郎山天险的开路先锋和英雄团队。至今“二呀嘛、二郎山,高呀嘛高万丈,开山凿岩修公路,一条大路通西藏的”雄壮战歌仍气宇轩昂地时常唱响在位于辽东虎山脚下威风军营的操场!</p> <p class="ql-block">在建功二郎山之后,这支英雄团队很快被中央军委调入抗美援朝序列。由高万祺团长率团参加了大同江绞杀战架桥筑路的战斗,并再立新功!抗美援朝班师回国后,这个英雄团队一分为二分别长期驻守边城吉林和丹东,并在之后的岁月里屡建奇功!</p> <h3>五十年代末,这支驻守丹东的英雄团队与全国其它军区舟桥团运用苏联式装备,在黄河中游参加了征服黄河天堑的战斗,浮桥架通后,周恩来总理亲赴现场观摩指导,使广大指战员深受鼓舞!</h3> <p class="ql-block">一九七五年全军五大军区的舟桥旅团通力合作,仅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征服长江天堑,以钢舟瞬间拼连的浮桥保证坦克重炮师团跨越长江,奔赴预定的边境!中央军委李达副总长亲自检阅和鼓励了参训部队!</p> <p class="ql-block">在此后的历史岁月中,舟桥团多次在辽河中游地区和松嫩平原执行抗洪救险的战斗中发挥应急作战的先锋作用,并先后荣获大军区和全国抗洪抢险头功奖。</p> <p class="ql-block">一九七O年底一群十五六岁的成都小兵匆匆地告别中学课堂,登上闷罐军列,跨秦岭,越黄河,驰过山海关,奔向东北边疆!踏上了拼搏军旅生涯的边关岗楼和风雪前程!</p> <p class="ql-block">从上列一张张稚嫩而坚定的脸上,我们看到了一茬蓉城学生兵敢于在东北边陲拼搏人生的信心和决心;从他们挺拔清秀的军姿让我们观察到这群朝气蓬勃的少年身上透射出的倔强的风采!</p> <h3>新兵连的操埸 基本军人素质训练对一群十五六岁的少年兵来讲,无疑是一场将普通少年变成手持钢枪,迈开铿锵脚步踏上保卫祖国边关之钢铁卫士的初始教育!</h3> <p class="ql-block">政治学习是古田会议以来伟大统帅毛泽东抓军队建设的法宝。一九七一年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狠抓马列毛著和井冈山以来的优良传统的学习教育。从而使这一茬学生兵一入伍就很及时地解决了坚定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的许多重大问题。</p> <p class="ql-block">一群稚嫩的蓉城小兵,他们将在丹东这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东北边关和抗美援朝英雄城市开始人生拼搏的初始跋涉!</p> <p class="ql-block">野营战备训练是检验部队基本素质和作战硬功的重要军事活动,也是充分体现我军官兵平等,互相帮助扶持的战备行动!尤其是每年团队组织的风雪野营拉练训练更是将一茬又一茬青春少年兵之稚嫩身躯变成英姿钢躯的必经战斗履程!</p> <p class="ql-block">坚持常备不懈的舟桥战备训练,切实保证东北边疆鸭绿江、松花江、辽河、黑龙江等重要河流在战争情况下的军队调动畅通,是这支英雄团队的神圣职责,由蓉城入伍的学生兵们在战备训练中锤炼了青春之躯,并大大提高了架桥铺路的战术水平。</p> <p class="ql-block">学会在滔滔江河上辟波斩浪,挥臂畅游、武装泗渡,登岸冲锋这是舟桥兵的基本素质和必备功夫。但这难不倒决心在军营里艰苦摔打,百炼成钢的坚强战士。</p> <p class="ql-block">舟桥团特务连担负着战备联络、通信报障、上情下达、全团战斗协调的光荣任务。特务的学生小兵多,有一定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多年来形成了一支能适应战争状态、确保通讯联络,能当好团首长左膀右臂的骨干连队。</p> <p class="ql-block">到部队学习驾驶技术,是那个年代当兵学艺的首选,许多学生兵到舟桥团后都争取把握了方向盘,并且在多次战备训练中做到了拉得出,行得通,保证团队完成重要任务的需求!</p> <p class="ql-block">到部队文工团当兵,这是每一个文艺青年的美好向往,但舟桥团这样的团队,只有业余文艺宣传,他是直接扎根连队生活,为基层广大官兵服务的文艺团队。成都入伍的学生兵有一位精通小提琴曲目的,还有会打快板唱曲艺的,他们幸运地被选拔到团文艺宣传队,亦兵亦艺,开始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创作活动。</p> <p class="ql-block">黄海之滨的前阳军垦农场是舟桥团锻炼官兵体力、耐力、意志力和培养团队协同作战精神的好地方。许多城市小兵在这里通过插秧、除草、人工或机械化收割、脱粒装运等劳动,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身心得到磨练。</p> <p class="ql-block">怀着我要上大学的美梦,这群学生兵的不少少年,在艰苦紧张的日常战备训练间隙,自发而又顽强地学得全日制高中所应具备的文化知识,准备着考大学之用。他们其中的两位在一九七四年被团队选送到军地高等学府培养。其他的军旅少年在复员后迅速地考入了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著名学府!并在毕业后的人生拼搏旅程中开拓了扎实美好的广阔发展路径!</p> <p class="ql-block">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舟桥八十二团确实是一所培养军政人才的好学校、好基地。建团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艰苦紧张的战备训练中,成长了一大批军师团营主官。不少官兵到地方后开辟人生第二战场,经过努力拼搏也成长了一批省市县党政部门的地厅级 、县处级领导干部和各条战线的标兵及优秀企业家等人才,他们用自己努力勤奋的工作业绩,在实践中真正成为二郎山精神的优秀传人。</p> <p class="ql-block">在一九七O年底从成都参军入伍走进当年沈阳军区舟桥八十二团战斗行列中的一位小兵,用他稚嫰而又敏锐的眼睛,观察边疆军旅生活,体验艰苦而又丰富多彩的人生,并通过到著名学府深造提高,为他的战友们写了一部部文字纯真生动,虎啸边关的青春之歌,受到军地文艺界和战友们的赞誉好评!</p> <p class="ql-block">艰苦坚韧的军旅生活是充实而又丰富多采的,军旅青春是激昂激扬和精神蓬勃向上的。在少年和青年时代当过兵曾是多少有志男儿的神圣向往。同时为保卫祖国边疆当过兵 、站过岗也使不少热血青年一生回味无穷.…。二 O 一六年,居住在伟大祖国四面八方的原舟桥八十二团的退役军人,自发自费以连队为单位先后返回自己青春期曾经拼搏过、战斗过的绿色军营,他们见面时热烈拥抱、敞怀叙旧、金樽频碰,热泪涌流,并且排队并肩在团队大楼前合影留念,他们还观摩了团队在边境界河上为老兵用现代化的军事装备迅速架通浮桥的战斗场景,而后有组织地乘船游览了滔滔奔流的鸭绿江。回团活动的几天,老兵进一步加深了友谊,临别时眼含热泪,面向昔日战斗过的军营致以庄重的军礼,他们决心将这美好的返团观摩活动献给未来老迈人生的幸福回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散文美篇被编辑部再次郑重推荐给广大美友赏阅!作为当年的一位文弱的小兵,基感欣慰!必竟二郎山英雄团这个光荣称号为他在艰苦的人生拼博和跋涉中增添了无穷的原初动力!现敬赠三友们闲阅斧正!为之深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