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人生苦短,岁月悠悠。人生在世,无论成功失败,欢乐痛苦,盛衰荣辱。都如行云流水一去不返。</p><p>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看上去挺好,可也有许多的无奈和心酸。今讲两段自己的心酸故事。</p> <p>二000年政府机关机构改革,以工代干事业编工人下岗。我就在其中,三月份在单位办理手续,怀着对父母的思念,对孩子的不放心,把孩子放到父母哪,我和妻子去沈阳表妹哪想找点事做。</p><p>到沈阳辗转数日后,在老乡夏井宣的帮助下,在铁西区小七路市场找了个露天床位,卖菜。早上天不亮就骑倒骑驴三轮车去十八里以外的沙山批发市场去上货。记得有一天,特别狼狈,每天的货上得多,人蹬车得站着蹬,要不由于货在前面挡着,看不见前面的路。赤背,穿着大裤头,满身汗。哪天三轮车胎坏了一只,早上没有修车的,又得着急回去上早市,我只得推着车走,可是屋漏偏逢连阴雨,托鞋走掉底了,我就把托鞋仍了,赤足前行。真是人在哪河脱哪鞋呀!当时没一点形象了。</p><p>这还不算心酸,就是在早市上,别人都叫卖,我就是喊不出口,象傻子是的,在哪蹲着,货也卖不出去。终于有一天,看附近没人我喊出了一嗓子,脸红到了脖子,自己都落泪了。那种心情至今不法言表,回想起来就心酸。</p> <p>那年代没有手机,父母住处又无电话,想孩子,惦记父母,中途我回了趟家,到家后更心酸,父母说孩子每天放学后,上房顶翘望村头的路,盼我们早回。心酸无法写下去了。失意时常想明太祖朱元璋的名句:</p><p>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p><p>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p> <p>下岗在外奔波的哪些年,由于自卑,缺少自信,又无技能,再放不下上班时的臭架子,基本上没挣到啥钱。时光流水,孩子争气,考上了省重点中学,龙江一中。虽高兴,但又得花更多的学费。</p><p>为了生活,大连,海拉尔,本溪,天津都去过。=00五年,我在天津静海县团泊乡张家房子一拔丝厂打工,当时还行紧扒紧功孩子上学。忽然,有一天=弟来电话说,父亲病了,我问严重不,弟说没事己经做完手术了,也没告诉我啥病,我这颗心,再也干不下去了,收拾收拾回家。四月三十日回到齐市,在医院病床上见到了父亲,父亲很削瘦。见我回来非常高兴。</p><p>知子末若父,父亲就看出我没挣到钱了。告诉弟弟他的兜里有钱,给你大哥拿钱。</p><p><br></p> <p>在医院呆了几个小时,带着父母的钱,带着父母的嘱咐,五月一日回老家大榆树村种地。自己没单独种过地,所以父亲不放心,怕种不好,哪年我和妻子种得还挺好。</p><p>此时我己经知道父亲得的是骨癌,所以精神都蹦溃了。种地时,农村就是苦春头,小园菜没下来,妻子看道上来卖小白菜的,五角钱一捆,要买。我没让。那时我抽旱烟,手卷。孩子和老人都用钱呀,没办法,人生第一次会过,都是逼的,此时能理解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一分钱憋倒英雄汉的滋味。</p><p>那年,隔壁的万长江二嫂给送来半化肥代土豆,李德文老舅主动上门问有钱花没。我说有。李老舅是老师,每月开支。告诉我用钱去取。孩子回来求上学伙食费,哪年,我在李老舅哪拿了三百元钱。至今,永生难忘之恩。雪中送炭让人终生不忘!</p> <p>经历,让我懂得感恩。岁月,让我学会随遇而安,顺其自然。学会无憾我心做人和事,不再奢望浮华之梦。</p><p>青年人看远,中年人看透,老年人看淡。</p><p><br></p><p><br></p> <p>修炼自己到足以包容所有生活的不快,专注于自身的责任,而不是利益。以宽恕之心向后看,以希望之心向前看,用同情之心向下看,感激之心向上看,这就是站在了灵魂的最高处。</p> <p>人到一定年龄就能理解到,高处不胜寒,无力挽狂澜。</p><p>我有故事,你有酒吗?今天就此,等有酒时再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