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8月27日上午,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幼教教研员杨凡老师带领“以学为主幼儿园主题教研活动团队”的老师们,来自昆明市主城区教研员、部分园所教学副园长、教研组长和线上的云南师大、文山州、红河州部分教师,借助腾讯会议室以线下和线上同步的方式,齐聚昆明市盘龙区新迎三幼,继续开展幼儿园系列主题活动之《基于儿童经验的课程建构》专题分享活动。</p> <p><b>专题分享活动提纲:</b></p><p><b>一、回顾</b></p><p><b>二、反馈</b></p><p><b>三、下一步计划</b></p> <p> <b>关于“回顾”。关键词:观察、区域活动、课程设计。</b>在基于儿童经验的课程建构中,对儿童已有经验的观察是教师一日工作的第一步。区域活动打破常规的巧妙设计,以层层递进的游戏玩法为儿童创造了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的可能。有所留白的课程设计,吸引儿童不断地利用就旧经验建构新经验,不断徜徉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中,主动发展、快乐学习。</p> <p> 且学、且研、且思的参与式培训中,杨老师以“如何处理三种经验关系的思考?“、“怎样基于证据讲课程故事?”、“课程故事的框架包括哪些?”等话题为例,不断引领大家尝试用科研的态度和方法做教研。</p> <p> <b>关于“反馈”。</b>杨老师紧扣团队中老师们利用假期时光,建构设计、梳理并撰写的“课程故事”框架,从亮点、存在问题和修改建议方面进行了逐一点评。</p> <p><b>分享案例(一):</b></p><p> 来自个旧市教体局幼儿园李粤、朱晋两位老师提供的大班课程故事框架《可食用的色素》,来源于幼儿户外活动中的发现。教师精心创设的动手操作和家园合作氛围,能很好地推动课程的实施。怎样把握活动的主线,促幼儿全面发展,真正实现追随儿童特点、班级实际情况,将课程落实到实处,是该课程故事持续发展的核心。</p> <p><b>分享案例(二):</b></p><p> 来自个旧市机关幼儿园苗园园老师提供的大班课程故事框架《一叶知秋》,同样来源于幼儿户外活动中的发现。随着亲子调查表、关于树叶的谈话活动、区域活动、科学领域系列活动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追随儿童的问题,引领他们在探究、讨论中学习的特点。不断清晰并梳理课程的主线,促幼儿全面发展,继续对主题课程正确定位,加强课程逻辑性等方面的思考,是落实和推进该课程故事的必要保障。</p> <p><b>分享案例(三):</b></p><p> 来自昆明市盘龙区茨坝幼儿园杨洋老师提供的大班课程故事框架《小瓢虫大秘密》,围绕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生物世界展开探索。课程框架的设计紧紧追随儿童的问题,探究过程呈现细致、完整。在下一阶段的实施工作中,再次细致梳理关键经验和已有经验,丰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采用夹叙夹议的叙述方法,不断完善课程故事的记录,相信这会是一个非常精彩的课程故事。</p> <p><b>分享案例(四):</b></p><p> 来自昆明市盘龙区新迎三幼廖芳芳老师老师提供的大班课程故事框架《红旗飘飘》,来源于孩子们每周一升旗活动中发生的一段小插曲,在整个设计中,层层递进的问题体现了儿童经验的不断进阶,每一周的课程设计计划,都能紧扣儿童已有经验的分析。在下一步的修改、实施和完善中,需紧扣课程主线,清晰界定关键经验和已有经验,有针对性地梳理活动形式,真正实现促幼儿全面发展。</p> <p><b>分享案例(五):</b></p><p> 来自昆明市盘龙区东华幼儿园李杰老师提供的大班课程故事框架《筑梦长水机场》,来源于幼儿户外大型建构活动中。在课程故事设计初始,李老师就非常细心地查询了每一个年龄阶段关于建构游戏的典型性表现,及时发现师幼在户外建构活动中的共性问题 ,为该课程故事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建构技能、分工合作、沟通交流、爱家乡等方面的关键经验,不断丰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相信这将成为一个非常有本土特色的课程故事。</p> <p><b>分享案例(六):</b></p><p> 来自昆明市盘龙区茨坝幼儿园李东梅老师提供的大班课程故事框架《中秋节》,该课程故事的设计结合节假日活动而开展。教师在认真分析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中秋节的相关资源进行了清晰地梳理。在接下来的不断完善与实施中,需要丰富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充分调动儿童、家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紧扣幼儿的兴趣点、课程主线的创新性,真正实现追随儿童发展的学习。</p> <p><b>分享案例(七):</b></p><p> 来自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幼儿园罕倩老师提供的大班课程故事框架《采莲河的秋天》,该课程故事的缘起非常有新意,从一次失败的尝试中发现了课程的生长点。不断清晰课程故事主线,梳理关键经验和已有经验,加强活动间逻辑性设计的思考,如:各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两周之间亲子如何开展,活动的环创设计等,方能成功打造一个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故事。</p> <p><b>分享案例(八):</b></p><p> 来自昆明市西山区第一幼儿园李励老师提供的大班课程故事框架《国庆节》,同属节假日课程主题活动。该课程的主线很清晰,注重观察幼儿关于国庆节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围绕亲子活动、设计国庆节资料和感受国庆节氛围等主线开展。在完善和实施中,教师应注意紧扣表现国庆节日,围绕感受、体验、观察、表现等方面开展,充分利用幼儿生活资源的挖掘,不断感受、讨论、萌发、表现幼儿的爱国之情,相信这将成为一个较好萌发孩子们家国情怀的课程故事。</p> <p> 在“反馈”环节的尾声,大家在线学习了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徐瑞钗老师关于《幼儿园“以学为主”主题教研活动文献综述》交流分享。清晰、具体地向所有参培老师们呈现了非常规范的文献综述方法,为大家在后续课程故事的完善和实施中,相关文献综述介绍方面,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范例。</p> <p> <b> 关于“下一步计划”。</b>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团队的老师们会针对杨老师给到大家的反馈信息,认真梳理、完善各自课程故事框架后,将其扎实地开展与实施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不断追随幼儿兴趣和发展的需要,支持儿童真正成为课程故事的主角,促其在原有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p> <p><span style="color: rgb(53, 56, 102); font-size: 15px;"> </span>今天的分享与交流活动,有效引领团队教师们课程建构理念发生不断转变。大家纷纷思考着:</p><p>如何把握课程故事的主线;如何丰富课程中的学习形式;如何更全面地考虑课程建构间的逻辑性;梳理关键经验和已有经验;怎样更多地关注幼儿、利用资源,让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不断地追随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在探究中不断地生成问题---探知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实现让课程故事基于幼儿的立场,遵循幼儿的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