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今天看了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为成长做规划》这堂课是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度专家、研究员孙云晓老师和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文道老师讲的,两位老师的对孩子关于成长中的规划,以及讲解的案例和精彩分析让我感触深受!也深刻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就是孙云晓老师说的那种传统的机械化教育。把孩子当机器人,流水线的规划,我相信现在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家长,总想让孩子按照我们做家长的规划来做,所以就会出现听话的孩子表面上是言听计从,其实扼杀孩子内心真正的潜能与爱好,不听话的孩子会出现更严重的逆反心理,结局也一定是糟糕的!</p><p>听到这里的时候,我的思绪一下就回到我女儿刚读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她回到家里对我说:“妈妈我要学画画”,当时因为刚刚生了二宝,根本没有时间去送她,所以我就拒绝了她,后来读三年级下册的时候,她非常坚定的对我说:“妈妈我就是要学画画,如果你不给我报名,我就用我的压岁钱自己去报名。”我当时很惊讶,也看出孩子是真的想学,喜欢学,所以我当时就给她报名了,后来她的画画老师对我说,孩子真喜欢画画,她刚来就比在这里有的学了几个月的画的都好。就像李文道老师说的,家长的作用是起支持和帮助,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现在的家长喧宾夺主,父母做主导,孩子做配角,这是非常错误的,应该让孩子在探索中、非富多彩体验中找到自己的潜能优势,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引导支持孩子确定她自己的人生方向目标,孩子也会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目标自己主动奋斗。</p> <p> 现在很多家庭教育都忙着抓孩子的学习,抓孩子的分数,参加一些辅导学习班一类的,把孩子的教育都寄托于学校教育,而实际上,孩子今后的学习发展决定于他(她)的习惯,当孩子养成了各种良好的习惯后,自然就等于收获了成功。虽然学校教育相当重要,但是家庭教育也不可忽视,毕竟孩子在家的时间也比较多的,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p><p> 我们做父母的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这是我接下来要思考的也是为之努力去学习的,就像各位老师说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没有潜能优势,没有兴趣爱好,只是缺失丰富多彩的体验。现在的社会瞬息万变,孩子对这个社会的变化,对新的事物的出现,往往比大人敏感,家长要多支持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开他的视野,给他更多的体验机会,才能真正找到孩子的潜能优势。”每个家长心愿是一样的,都想帮助自己的孩子,那么就让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相信美好未来一定是属于她们的!</p> <p><b>专家观点一</b></p><p><br></p><p> <b>任何成长规划都离不开每个孩子自身特定的需求和特点。</b>了解孩子的权利、愿望、潜能在哪里,忽略这些很容易抹杀孩子的个性。父母不宜简单的用自己过去的经历去给孩子的未来做规划。在成长规划中父母的作用是理解、支持和帮助,帮助孩子去做他的人生规划,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p><p><b>专家观点二</b></p><p><br></p><p> 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没有潜能优势,没有兴趣爱好,只是缺失丰富多彩的体验。现在的社会瞬息万变,孩子对这个社会的变化,对新的事物的出现,往往比大人敏感,<b>家长要多支持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开他的视野,给他更多的体验机会,才能真正找到孩子的潜能优势。</b></p><p><b>专家观点三</b></p><p><br></p><p> 孩子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榜样的影响力达到最高峰。到了初中二年级孩子特别想寻找自我,找到理想的自我,需要一种成长的精神依托,偶像的影响力达到了最高峰。父母不要一味地打击孩子,孩子最初容易看到的是表面现象,<b>如果能引导孩子找出偶像值得学习的东西,找出榜样的因素来,对孩子的成长也会有推动作用。</b></p><p><b>专家观点四</b></p><p><br></p><p> 北师大心理学家的20多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儿童和青少年时代发展比较理想的孩子,表现出两个特点,就是主动性和自制力比较强。<b>主动性和自制力是一个人人格的核心要素,要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去追求,同时还有一定的自制力。</b>任何人要取得成就,不完全靠天赋禀性,父母帮孩子规划未来,不仅仅是技巧问题,还有一个做人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持之以恒,能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能不能够与别人合作等等。</p><p><b>专家观点五</b></p><p><br></p><p> <b>有目标才有方向,有方向才有力量。</b> 小学生就需要有发展目标,中学阶段更需要有越来越清晰的发展目标,非常需要为成长做规划。<b>成长规划的主体应该是孩子,父母只是引导辅助的作用,是一个顾问的角色,要坚持理解、尊重和帮助孩子的原则。</b>人生是孩子的,未来也是孩子的,不是父母的,在给孩子规划的时候不能简单的用过去的经历,用自己有限的个体经历,压制束缚孩子的愿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