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这风轻云淡的日子,我们六年级的语文老师一起走进了东城实验小学会议室,参加河东区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暑期培训活动,虽然活动的时间只有短暂的半天,但是带给我们满满的收获。</p> <p> 首先,由东城实验小学的谷鑫老师为我们做系统的教材培训,他从教材的基本教学板块、教材选文的特点、思维能力的训练、阅读能力的分析等方面,对六年级上册的教材进行了逐一的分析,让我们对统编教材有了一个新的把握和新的认识。</p> <p> 统编教材的独特结构是双线结构,一条线是“人文主题”,一条线是“语文要素”。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习作单元、综合性学习单元,文体单元,更多的呈现的是语文要素。而新教材的课外阅读也增多了,读书意识增强,这也给我们老师提了个醒,在教书过程中,不仅仅教学生教材上的内容,也应更多的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p> <p> 教材模块的分析,谷老师不但让我们明白了课本中设计的导语、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表达等板块设计的目的,还为我们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更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忽略的地方:教材辅助系统,比如课文中设计的泡泡语、资料袋、阅读链接等,他们是对教材内容的一个补充,更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p> <p> 通过谷老师的解读,我们还关注到统编教材的一些细节中蕴藏的浓浓的文化元素。课本的封面色彩丰富,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传统文化也走进了课本,无论是民风民俗,还是革命文化和多元文化,对学生都是一种情感的熏陶和教育,让我们看到教材内容丰富多彩,文化形式呈多元化。</p> <p> 思维能力的训练板块,谷老师循序渐进娓娓道来,他以学生的想象能力的训练和提升为例,让我们知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提升过程,从二三年级的简单联想到四五年级的再造想象再到六年级的创造想象的训练,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p> <p> 阅读能力的训练环节,谷老师以课本特殊的阅读策略单元(三单元为例),进行详细的讲解。首先采取有目的的阅读,然后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第九课《竹节人》,这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p><p> 阅读分三个步骤,第一,精读批注,包括画关键词,提取关键信息,预测新发现,分类是否细读,查资料后再判断。第二,略读,比如阅读课文《故宫博物院》要加快阅读速度,先想阅读目的,再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最后验收——你读懂了吗?怎么读懂的?</p> <p> 第二个环节汤河中心小学 陈春旭老师针对着五单元这个特殊单元:习作单元进行了分析,如何对学生进行作前指导、作中指导、作后指导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且陈老师还对五单元的三篇课文如何进行讲解、如何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引导进行了逐一的分析,让我们心中豁然开朗。</p> <p>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相信六年级的语文老师一定会在新的理念中认真教学,扎实教研,让孩子的核心素养在心中生根发芽,开出绚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