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浙皖交界,顺访了“洪七公”

华衮(国文)

<p>处暑前后,杭州延续一个多月的酷热,仍是天天骄阳之下,划根火柴就能点着似的。我们一行早己熟如家人的朋友,相约驱车前往浙皖交界的临安府昌化镇一个深山沟,目的仅两字:避暑。</p><p>我们己预定食宿的是一家叫清凉农家的农村民宿。之所以如此取名,是因为地处清凉峰,而清凉峰就位于一个名叫"十门峡"的景区内。景区又分剑门和龙门两个主要景区。</p><p>先到的是剑门。一来景区离公路有段不短的路,二来天气实在太热,于是决定不去了,直接赶往目的地。返程路过再说。</p><p>后来返程路过时也没去,只是远远眺望一番,但也深感震撼不己:陡峭雄伟,鬼斧神工,像一把天之宝剑直插而下,把一面屏风般的峰壁斩出一个缺口,也许剑门之名由此而生。</p> <p>我们要游玩的,是龙门景区。</p> <p>这是龙门景区入口处一酒店正在修建中的一处设施,貌似模仿了我在巴塞罗那见过的西班牙鬼才建筑大师高迪的设计。</p> <p>这个崖洞开凿得巧,让游人不禁暇想:洞里可是桃源仙境?</p> <p>果然,一出崖洞,我们就进入了武侠小说常常形容的仙境,高山深谷,翠峦环抱,处处绿树浓荫匝地,山涧溪水淙淙有声。</p> <p>久旱之下,山涧水流不大,有的地方己经断流,但满涧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石头,形成了一股股气势浩大的石浪。</p> <p>巨型观音佛像。</p> <p>走过观音石佛不久,就是一块大石坪,十二座生肖石像环绕着一座类似少林寺旁供奉高僧圆寂的佛塔,难道供葬着哪位得道成仙的大师?</p><p>凑近佛塔旁的一面石牌仔细看彖刻的铭文,让我大吃一惊:塔中供葬的竟然是出自武侠小说大师金庸笔下,在全球华人界都脍炙人口、老少咸喜的那位丐帮帮主,人称老顽童的洪七公!</p><p>铭文大意为:洪七公是晋代某国皇子,后涉入江湖,游历至此,摄服于奇山异水,即盘恒时久,修行不缀,依曲延而上的山涧,创建了闻名遐迩的"降龙十八掌",便形成了十八道涧泉溪流……</p><p>尽管心中暗笑这创意实在是无中生有牵强符会,但又佩服创意人的心思巧妙!这是因为不管你信不信,都会冥冥中感觉这里的山,这里的林和这里的水都由此沾了一股仙气,也让人平添了几分游兴。</p> <p>尔后的名为"降龙十八掌"的景点,就用不着絮言也难以絮言了。游玩过后,让我觉得,整个景区风格,像似杭州那大名鼎鼎的九溪十八涧,又胜于九溪十八涧!只可惜她深藏于这偏壁深山中,无幸傍于繁华都市罢了。</p> <p>走走为护林员巡山修造的山道,还是很有意境的。</p> <p>假如让我命名,我也许将这景区命名为"千瀑涧"。因为一路溯上,都是大大小小数不尽的瀑布。此地己人旱月余,瀑布不断,甚为难得!</p><p>这可能是挂得最高也最美的一束瀑布了!</p> <p>秀山远眺。</p> <p>这一个大大的"源”字,最大可能是指这里是黄浦江源头。</p> <p>这条瀑布真实不是这样的,是我向同游的伙伴,摄影大师老徐学了一招,用手机相机的丝光流影模式拍的。</p> <p>这里竖立了一座石碑,上书"亢龙有悔“四个大字。其实,这样的石碑游览途中常常见到,估计从上到下应该有十八座。</p> <p>这个溪流中的石洞,很有些神秘感。</p> <p>回到我们下榻的清凉农家了。</p> <p>我们住的农居,可能正巧骑在浙皖交界处。很有意思,从这房子向前走几步,手机定位标识是:安徽省 宣城市 绩溪县,而绕到房子后面,就变成:浙江省 杭州市 临安区 昌化镇。</p><p>由于清凉农家海拔估计有600多米,加上处处浓荫,我们一到,就感觉暂别了杭州炎热,虽说清凉二字还够不上,但只要有个电风扇吹着,哪怕是最热的中午,也过得去了。</p><p>而入住次日下午突然袭来一场蛮大的雷阵雨,更是真正带来了清凉!电询亲友,近百里外的杭州,居然滴雨未见,仍然炙热似烤。</p> <p>这张堆滿柴火的农家柴禾间照片,不光我们自己,发到朋友圈,也令几位没一起来的伙伴感嘅尤深,说好象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在乡间插队务农时的知青点。</p> <p>这里随处可见的野草野花,我们这些也曾下乡,但也居城多年的老人,真地勾起了对往日时光的深深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