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者综合症

秋菊

<p>冒充者综合症</p><p>冒充者综合症(impostor syndrome)即自我能力否定倾向,是1978年由保琳与苏珊娜命名,指个体按照既定标准为获得了成就,但本人却在内心否认自己,感觉自己在骗人,并害怕被人发现自己的欺骗行为的心理倾向。</p><p><br></p><p>具有冒充者综合症的人总感觉自己是个骗子,通过坑蒙拐骗披荆斩棘获得成就。这些人会时刻担心有人揭穿自己。包括那些给人面试的考官,都很多对自己的身份感到不安,觉得自己没有权威对他人发问</p> <p>心理学家表示,冒充者综合症成因大致分为两种:</p><p><br></p><p>一种是人在成长过程中被寄予厚望,由于过度被夸赞,人会总是担心自己可能有的不完美表现,一旦出现不完美,就诚惶诚恐,感觉自己被识破了;</p><p>第二种是一贯被忽视的人,他们从来得不到肯定,在取得成就的时候就会在心里认为这只是侥幸,而否认自己的能力。</p> <p>案例一</p><p><br></p><p>高考即将到来,又有大批大学新生就要诞生。想起当年的高考状元张来玉的不知所踪,令人唏嘘。其实,他的心理状态在尤其是名牌大学生中很是多见,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引以为戒。</p><p>6</p><p><br></p><p>张来玉,1999年山东济南高考状元,2000年4月从所在南京大学失踪,距今20年杳无音讯。</p><p><br></p><p>这个从小不用家长操心的“别人家的孩子”,不负家人重望,复读后保险考上了南京大学。这次复读,是他的转机也是他的厄运开始。他于这一年认识了一为女生并产生爱意。</p><p><br></p><p>据说,他的失踪就与这个女生的分手信相关。</p><p><br></p><p>我们发现,不少早期优秀的学生都在大学阶段发生难以逆转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张来玉,他从小在农村,父母忙于生计无暇管束。估计在情感上有被疏忽的特点。但是老一辈对他又寄予厚望。在他身上有自卑与自大相结合。高考状元的光环在他心里构成一定压力。</p><p><br></p><p>而被心中爱着的人拒绝,加剧了他自我否定的严重程度。最后结局不得而知,但是他的逃避现实已经成立。惟愿现在已经释然解脱放下了。</p> <p>张来玉照片</p> <p>案例二</p><p>林黛玉刚进贾府,作为贾母的嫡亲外孙女,她</p><p><br></p><p>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去。</p><p><br></p><p>她担心的是,被下人看出自己对不上贾母嫡亲外孙女身份,被认为是冒充者。这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表现。</p><p><br></p><p>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早期有所成就,来到新环境感到害怕,并由于经受一些打击,更加产生对自己的否定和怀疑。以至于使用非正常手段进行处理:逃避或者伤人。</p> <p>林黛玉剧作像</p> <p>案例三</p><p>吴谢宇应该属于上述症状成因中的第一种,他从小被过度夸赞为“宇神”。他与张来玉不同之处,在于母亲从守寡之后,就对他寄予的过重的指望:他从13岁起,就成为母亲唯一的经济与精神的靠山。这种过重的压力,使他在感觉被识破的时候,将所有责任推到母亲身上。从而发生了弑母的悲剧。</p> <p>如何利用冒充者综合症发展自我,而不是自取灭亡?</p><p><br></p><p>其实,冒充者综合症就是不自信的表现。人在一些非正常的环境下,会被激发出奋斗动机,从而取得一些成就。但是内心的欠缺也同时在成长,对自己的成就并没有真正的接受。</p><p><br></p><p>当取得的成就带着自己来到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中的时候,就是人真正的磨砺开始的时候。有很多人,因为心理的欠缺,选择放弃或者媚俗,或者逃避。我们来看看这些表现:</p><p><br></p><p>几种冒充者综合症发作时候的消极对应:</p><p><br></p><p>因为担心被识破,而心神不宁,唯唯诺诺,无法有进一步发展;</p><p>因为担心被识破,而假意应承,没有自我,发展出虚情假意的人格;</p><p>因为担心被识破,而退隐消亡,无法再社会立足,甚至无法生存;</p><p>因为担心被识破,而怨天尤人,对他人带来伤害与危险,同时致自己于危险境地。</p><p>既然冒充者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反应,那么不妨接受下来,并且善加利用,使它转化为你的优势。</p><p><br></p><p>在内心你感到自己没有足够的资格与技能来达到现在应有的高度,这时候,人不应该退缩,而是迎难而上。这时候可怕的不是你没有足够能力,而是你怕人发现的心理。这种心理会让人失去行动能力。</p><p><br></p><p>因此,我们需要:</p><p><br></p><p>第一,产生钝感力。</p><p><br></p> <p>钝感力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提出来的概念:对他人关注的忽略能力。他表示:人的生存中,钝感力是一种顽强的意志,是对事物不气馁的韧劲,是最大的智慧。因为他人的关注其实是虚无不实的,能够忽略他人关注的人,能够更好地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是真实生活的开始。</p><p><br></p><p><br></p><p><br></p><p>钝感力也是一种自嘲能力。他人的嘲笑与蔑视又如何,我可能暂时没有足够的能力,这个事实我接受下来。同时,我意识到:只要我关注自心,让心起作用,就可以达到需要的高度。</p><p><br></p><p><br></p><p><br></p><p>第二,真心实意地开发自己应有的能力,学会技巧,让自己真正地上台阶。</p><p><br></p><p><br></p><p><br></p><p>其实,谁都不是一开始就具备所需的各种能力的。如果你能来到一个较高的平台,那么是上天垂怜,让你有机会锤炼自我,提升自我。不要荒废这种机遇。</p><p><br></p><p><br></p><p><br></p><p>让心安在当下,一步一个脚印地拿下各种技能,朝前进步。</p><p><br></p><p><br></p><p><br></p><p>结语</p><p><br></p><p>大学新生,对于大学生涯既好奇兴奋又心生畏惧。尤其是名牌大学的新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环境中是佼佼者,现在却沦为平常不过的学生甲乙丙丁。心理的落差可想而知。一旦有些不可控制的挫折事件发生,则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稻草。</p><p><br></p><p><br></p><p><br></p><p>比如张来玉就无法正常通过大学新生考验期。他脆弱的玻璃心在女生的嘲笑下(他认为是嘲笑其实很可能不是)支离破碎。</p><p><br></p><p><br></p><p><br></p><p>遗憾的是,大学新生通常自尊心强,自我意识又薄弱,很容易走向极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