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线穿越,一次用余生来回味的穿越

寒月

<p>  洛克线,是世界级徒步路线和我国十大最美徒步线路之一,从木里水洛乡嘎鲁村至稻城亚丁,全长70多公里。</p><p> 1928年3月,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从丽江出发,由木里水洛乡起,沿白水河而上,穿越水洛贡嘎,围绕夏诺多吉、仙乃日、央迈勇三座神山而行,直接进入稻城亚丁。沿途景色由森林、河流、山涧瀑布、海子、草甸、垭口、雪山、高原牧场等组成的绝美的高原风光。他把拍摄的照片并撰文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并以“上帝浏览的花园"来称誉,引起巨大的轰动。1933年4月,美籍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以约瑟夫·洛克的文章和照片为素材,创作了著名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小说发表后引起了轰动,书中所描述的“世外桃源”被称为“香格里拉”,随后更是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寻找香格里拉的热潮。约瑟夫·洛克探险时从木里穿越到贡嘎岭地区的这条线路,就是我们即将开始的“洛克线”。</p><p><br></p> <p>8月9日海口飞西昌</p> <p>大凉山,刘伯承与小叶丹彝海结盟之地</p> <p>二千多年历史的建昌古城</p> <p>8月10日,从西昌—木里嘟噜村,500多公里,沿途的木里,乃神仙的后花园</p> <p>木里河</p> <p>进入木里水洛乡嘟噜村的是弯曲狭窄的乡道,下面就是好几十米深的水洛河峡谷</p> <p>徒步穿越洛克线,是很多驴友的梦想,这里是蓝色星球最后的一片净土,是一块人类涉足有限的处女地,目前全程未通车,5天4夜,我们将按此路线徒步。</p> <p>8月11日嘟噜村的早晨,细雨朦朦,我们从此乘车10公里至徒步点嘎鲁村。</p> <p>白水河</p> <p>起徒点</p><p>第一天徒步:嘎鲁村—水洛金矿—菩萨洞—牛顿牛场,全长约13公里。</p> <p>一路上白水河相伴</p> <p>遥远处是玛娜茶金</p> <p>山坡不断拉升,天气闷热,气温不输海南,大家很快就汗流浃背。</p> <p>远处传来马铃叮当响,这是我们的马帮队驮着我们的行李赶来了。每天,我们只需带个人一天的水、中午路餐、水果和雨衣、备用外套。</p> <p>到处是苔藓,有点似海南热带原始雨林的景色</p> <p>菩萨洞,碧绿欲滴,五色经幡飘动,如梦如幻,真乃人间仙境。</p> <p>第一天的露营地:牛顿牛场。</p><p>由于走在前队,很少露营不会搭帐的我选择在未封顶的木屋里扎营,小虎、山哥、小柔帮忙搭帐🙏🌹</p> <p>8月12日,第二天徒步:牛顿牛场—满措牛场—绕夏诺多吉—藏别牛场—万花池牛场(杂巴拉垭口下方营地),全长约13公里。</p> <p>刚出发不久,路窄石动和湿滑,一队友滑下10多米深的河谷悬崖受轻伤,一队友从小桥上滑落冰冷的河里。帅哥向导立马及时施救👍🌹</p> <p>森林密布,松柏耸立</p> <p>百花盛开,花海世界</p> <p>8位外柔内刚的女队友,洛克线上,从此留下她们坚定的足迹👍🌹</p> <p>发现松茸🤗</p> <p>第一次见到深紫色的松果</p> <p>第一次吃酸甜的蛇莓😍</p> <p>途经一石屋,第一次沿途看见袅袅炊烟,好奇的我就走进去,热情好客的藏族小伙子请我品尝正宗的青稞饼和酥油茶🤗</p> <p>世外桃源,宁静祥和</p> <p>帅哥向导指着前方说,前面2公里左右就到营地了,我信以为真,向来不喜欢吃干粮的我,中途只吃半块压缩饼干和一个苹果,虽然有点饿,但一想到营地就可以吃热气腾腾的米饭😍,就没再补充😂</p> <p>以为到了万花池牛场营地,谁知还要趟水爬一天来最高的坡,大家都精疲力尽了😱</p> <p>今天我第一个到万花牛场营地。一到营地,天下起瓢泼大雨,一个多小时后,后队队员才到营地,真的辛苦他们了🙏</p> <p>营地位于夏诺多吉神山脚下,4200米,非常幸运近距离亲近夏诺多吉神山🙏🌹</p> <p>睡眠不好的我,选木屋里面地铺一角落安顿。不用扎帐篷,此乃胜五星级酒店😇</p> <p>下了几个小时暴雨,此时小了很多,先朝拜夏诺多吉神山🙏🌹</p><p><br></p><p>今晚饭做得较慢,又渴又饿的我,还是没有胃口吃干粮,于是向正在吃饭的牛场女主人讨了一碗香甜可口的青菜汤喝😜😜😜</p><p><br></p><p>晚上向导开会,说明天才是真正徒步高海拔,爬升高度也在不断攀升,真正的考验是第三、四天,建议高反严重的队友认真评估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下撒或继续。最后有三名队友很明智选择下撤,并约好以另外的方式在亚丁汇合👍😄</p> <p>8月13日,徒步第三天:万花池营地—杂巴拉垭口—央迈勇垭口—新果牛场,全长约14公里。</p><p>清晨日照金山中的央迈勇神山,我们好有佛缘啊🙏🌹</p> <p>夏诺多吉神山也掀开了她的面纱,我们有缘目睹了她的真容🙏🌹</p> <p>很快,夏诺多吉神山云雾缭绕,下起了小雨☔️</p> <p>今晨起来,我的身体似乎有点乏力,总觉得有哪不太对劲。为了应对高强度的爬山,特例吃了小半碗炒饭,同时请帅哥向导帮忙背一瓶热水和一个苹果。</p> <p>翻越海拔4720杂巴拉垭口</p> <p>山脚下漫山遍野的高山杜鹃树,此时花期已过。不过,4、5月份的雨崩徒,已有见过了,也就沒什么遗憾了😄</p> <p>6岁的小帅哥随家人转山,真了不起👍🌹</p> <p>一路上都是泡水的乱石堆路或碎石路,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p> <p>前队远远把我们甩到后面👍🌹</p> <p>回望后队</p> <p>山涧瀑布如银链般挂在山腰,很美</p> <p>抗高原药红景天</p> <p>在4720米的杂巴拉垭口打卡。</p> <p>在杂巴拉垭口避风处小憇一会,喝了几口水,吃了半个苹果。不一会儿,胃翻江倒海,全吐出来了。</p><p>今年以来胃肠一直不好、多次治疗效果不佳的我,十二指肠溃疡又复发了。</p> <p>一路上,口渴难忍的我,只要喝一口水,就连胆汁都吐出来,干粮、巧克力、牛肉干、水果更吃不下😰实在没有一点力气了,帅哥向导接过了我的背包,在此衷心感谢他的鼎力相助🙏🌹</p> <p>一路上的风化碎石路眼看就要走尽、下坡了,老腰疾又来凑热闹,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只好又把腰包交给领队山鹰。此时下午3时左右,问帅哥向导,还有多远到营地?向导指着前面高耸入云似四、五指的山峰说,还有一半的路,翻越4700米的央迈勇垭口,这山的后面就是😰😰😰</p><p>背包可以有人帮背,但路必须靠自己一步一步地坚持走下去!最崩溃的是,好像走到山顶了,谁知一拐弯,更高的山坡在前面等着我😱😱😱</p> <p>新果牛场露营地:4200米。</p><p>天一直下着小雨,这里没有木屋,必须搭帐篷。领队山鹰很快就帮我在一小斜坡上搭好帐篷🙏🌹</p><p>在河边抹好澡换干净衣服后,晚上我喝了小半碗青菜汤后把鞋子烤半干,就听着一夜的雨声半睡半醒。</p> <p>8月14日,第四天徒步:新果牛场—黑海—呷独牛场—下蛇湖营地,全长约15公里。</p><p><br></p><p>早上起来收拾好帐篷,小虎帮忙扎袋🙏🌹虽然帅哥领队说今天的海拔更高,路程更远,难度更大,但我在强吞下小半碗几根盐水面条的情况下,还是决定徒步不骑马。</p> <p>走到半山坡,胃又开始翻江倒海。为了不影响大家的前进速度,我决定改为骑马。</p> <p>一路上横切风化乱石岗</p> <p>骑马不比徒步轻松多少。一是要全神贯注,随着山的起伏前倾后仰,而且山路崎岖,随时有摔到悬崖的危险;二是屁股要经得住颠簸,凹凸不平的木马鞍坐不了多久,颠得生痛;三是马步比较匀速,有节奏的脚步声,让人很容易犯困,随时要打起精神,否则就有掉下马的危险;四是雨下不停,下身全部淋湿,在寒冷的高原很不爽;五是翻越垭口或走比较危险的路和下坡路都不能骑马,否则容易出事。整个行程下来,大约是三分之一骑马,三分之二徒步😂😂😂</p><p>不过,人生有此不一样的骑马体验,值!🤗👯</p> <p>帮我牵马的帅哥师傅,非常尽责👍🌹</p> <p>又一4700米的垭口等着我</p> <p>翻越过4700米的垭口了,非常开心打个卡🤗</p> <p>蝴蝶石,洛克曾经留下的印迹👍🌹</p> <p>物是人非,我们也打个卡🤗🤗🤗</p> <p>又翻越4700米左右的蛇湖垭口</p> <p>艰难的下山路</p> <p>仙乃日神山</p> <p>蛇湖</p> <p>蛇湖露天营地,但我们毫不犹豫选择离这里1公里多的下蛇湖木屋营地(尽管还要走回头路)。</p> <p>下蛇湖木屋营地,超五星级,非常优美。到营地不久,下起暴雨,一夜未停。我们的选择非常正确啊🤗👯👍</p> <p>晚餐非常丰盛,但一天只喝一点红糖姜茶就立马连胆汁都吐的我,只慢慢喝半碗青菜汤。</p><p>半夜胃痛得厉害,刺激想吐,时而咳嗽,悄悄起来吃胃止痛药,整夜几乎未眠。</p> <p>8月15日,第五天徒步:下蛇口营地—松多垭口—牛奶海—洛绒牛场—亚丁景区门口,全长约13公里。</p><p><br></p><p>早餐向小柔要了2包红糖姜茶粉冲了小半碗的清水面条慢慢吞下。</p><p>今天虽然要翻越4730米的松多垭口,但我还是毫不犹豫选择徒步。热水瓶还是请帅哥向导帮忙背。</p> <p>美丽的蛇湖尽收眼底,蛇湖北侧为云雾缭绕的央迈勇神山</p> <p>松多垭口</p> <p>牛奶海似一块蓝宝石镶嵌在群山中央</p> <p>走近牛奶海</p> <p>洛绒牛场,一片黄色花海世界</p> <p>云雾缭绕的央迈勇神山</p> <p>走到洛绒牛场旁的电瓶车站附近的集合点。由于向导急于赶路,把我的热水瓶放在此处。口渴难忍的我,此时只顾埋头喝水,一辆3轮拖拉机上陡坡刹车不住,车向我坐的大石头方向直接倒滑了下来,幸亏大家及时提醒,否则慢几秒躲闪,我就成为……登山杖狠狠地被撞了,也没折断。</p><p>感恩队友们的救命之恩,感恩佛祖的恩典🙏🌹</p> <p> 此次洛克线徒步穿越,我和队友们一起踏上千百年来的茶马古道,寻找消失的地平线,转三座神山,目睹大多数人无法窥探的瑰丽,收获了满满美景和快乐。</p><p> 对我而言,由于身体原因,骑了几公里的马,不能自豪地说自己圆满完成了洛克线徒步穿越,但我为自己的坚持、坚强、从容淡定和乐观点赞👍🌹</p><p> 洛克线穿越,一次用余生来回味的穿越!生命中有你,足矣!🙏🌹</p> <p>鸣谢:此美篇部分照片由同行队友提供,在此表示感谢🙏🌹感恩有缘同行的领队、向导和队员们的鼎力相助和浓浓的爱,期待下次驴行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