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臧传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编辑:张玉军</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的家乡向南是山岭连绵的五莲山区,向北五里路是浩浩荡荡的潍河水。我的村庄就在两座山岭之间的平原上,山岭下各有一条河,东河和西河。由于这里山青水秀,水流清澈,故起名为“水清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清楚地记得,在我童年的时候,我的老家在村子的中部,大门朝西,有六间堂屋。青砖白灰墙,黑门黑木棂窗。不知道有多少年载,也不知道在这老屋里生活了多少代我的前辈。偌大的院落,有天井,猪舍,还有菜园。在菜园西侧有五六棵粗壮挺拔的梧桐树,每当紫色的梧桐花开放。特有的甜香味会招引来花样繁多的蝴蝶和东奔西突的蜜蜂。</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五莲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记忆最深刻,最让我魂牵梦绕的还是家中的老枣树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古老的枣树。弯曲的躯干象一位弯腰驼背的老人,黑瓷大碗般粗的树干顶部擎着数不清的粗细交叉的虬枝,它好象是一件古老的艺术品,古朴,庄重,典雅。枣树和老屋一样伴着我的祖辈风雨同舟,它见证了祖辈的喜怒哀愁,悲欢离合。我很庆幸童年时还能享用到祖辈的家业。虽然陈旧,但很温馨的家园。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有爷爷奶奶的疼爱,有年轻父母的关照,有姐姐的爱护,还有弟弟的陪伴。天真烂漫的童年,无忧无虑。</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老枣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春天一到,我们象出巢的小鸟。快快活活的自由玩耍。春雨贵如油,庄稼人盼下雨就象盼星星盼月亮。清明时节,春雨潇潇,雨水滋润着枣树粗裂的肢体。它禁不住春光和春风的引诱,鲜嫩的芽儿便争先恐后地长出。当每一个枝丫挂满嫩绿的叶片,“簌簌衣巾落枣花”的时候,嫩绿的叶片簇拥着淡绿色的小花,新鲜可爱。春光明媚,嫩绿的叶片在阳光下闪着亮光,宛如只只幽深碧绿的眸子在闪烁。静谧的枣树给农家小院增添了生机和活力。</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老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六月的天似孩子的脸,午饭过后,热浪翻滚。突然间乌云密布,蝉鸣的喧嚣刚刚停歇,一股清凉的空气袭来,粗大的雨点便随处着地,倾刻间,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就下了起来。狂风夹杂着雨水肆虐地摔打着枝条。枣儿便"啪嗒嗒″地落地,雨柱激打着水面泛起一串串水泡。我和小伙伴们都躲在过道里,雨稍歇,就跑出来拾枣儿,小手捧着四五个青涩的枣儿,心里有一点获得感。风雨雷电让我看到大自然神奇的力量,也让我感受到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仲秋的夜晚,皓月当空,星星在遥远的际空眨着眼睛,月光筛下枣树妩媚的倩影。村子里一片寂静,母亲在昏暗的油灯下,为我们缝制棉衣,七八岁的孩子是最好动最贪玩的年龄,晚饭过后,睡意朦胧。我们在母亲的呵护下,在蟋蟀的鼓噪声中渐渐进入了梦乡。</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枣儿红了,爷爷找来一根又细又长的竹杆,在地上铺上油纸,用竹杆轻轻地敲打。红彤彤的枣儿落满一地,我们就边吃边跟着奶奶往小筐里拾。那种丰收的喜悦挂在脸上,喜在心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寒冬,是农村人最清闲的季节。几场大雪过后,屋檐下挂满了长长的冰柱,冰雕玉砌的世界里,村子里一片空寂。枣树也变成了一尊玉树琼枝的雕像,伫立在白雪皑皑的寒冬里。我和弟弟一有空就跑到爷爷的屋里。奶奶煮熟了一锅红薯,热气腾腾的,把锅底的火碳掏出来,放到用黄泥做得火盆中,盖上厚厚的一层灰,端到屋里,爷爷在山席的中间放了一块厚厚的木板,把火盆放上,屋里暖哄哄的。我那冻僵的小手渐渐红润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爷爷留着长长的白胡须,戴着黑色的毡帽,坐在炕头上。从腰间摸出长长的旱烟袋,又从旱烟包里捏出烟把烟斗摁满,拨开火盆里的灰,用火碳点燃,便悠闲地吸起烟来,一股浓浓的旱烟味就弥漫开来。吸完烟,爷爷习惯的把烟斗在火盆沿上磕两下,然后收起来。奶奶端过来热气腾腾的红薯,找出来花生.红枣,我们一边吃一边听爷爷讲故事。讲得是鬼的故事,狐狸精的 故事,听起来很可怕,很惊险,后来才知道这是大人哄我们玩的。爷孙在一起其乐融融。直到今天,这些温馨的画面还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老家,枣树,爷爷,童年都已成为往事。由于内心的爱,今天重温这些往事,感觉更加美好,更加弥足珍贵。</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简介:臧传江,诸城市枳沟镇前水清人,生于1971年,爱好文学,1991年在《潍坊日报》发表处女作散文《枣树》。《烛光摇曳》散文集发表《他挚爱这方沃土》,有作品在《农民文摘》等刊物发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编辑:张玉军(上图),1963年2月生,山东省东营市人,1980年9月自地方考入济南军区军医学校,1983年7月毕业至2004年11月在步兵第138师医院先后任化验员、检验军医、主治医师、防疫所长。1985年3月至1986年5月参加对越防御作战(两山轮战),时任步兵第138师医院化验员,参加了“5.31”、“9.23”、“1.28”等战斗的伤员救治,完成了战时的医疗保障任务,1985年5月在云南老山前线入党,1986年4月在老山前线师后勤部嘉奖。在部队20多年受嘉奖多次,1998年因工作突出,荣立三等功一次。2004年12月转业地方,选择“自主择业”,现在潍坊市区某综合门诊部工作。2015年1月加入公益组织——潍坊市奎文区徒步协会,任宣传部部长,2016年至2019年连续四年获得“最佳宣传奖”。</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