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微课展示•探索教学策略——小学科学“名师+”研修共同体第二次研修活动

科学研修共同体

<p>  秋风阵阵,硕果累累。2020年8月25日,我们小学科学“名师+”研修共同体杨洋工作坊的全体成员再次齐聚在教育局三楼会议室,展示汇报,交流研讨,各抒己见,互评互鉴,气氛热烈,研修活动持续5个多小时。</p> <p>  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马涌、晁思北、乔艳三位老师进行了第八届实验说课的成果汇报,其后,我们共同聚焦微型课现场展示。</p> <p>一、开拓创新,总结经验</p><p> 马涌、晁思北、乔艳三位老师放弃假期休息时间,利用身边的材料,精心设计实验教具,使一些抽象的、看不见的实验现象,变得可视化、清晰化、童趣化。</p> <p>  马涌老师《玩转小水轮》的自制实验装置构思巧妙、设计精细、操作简便。</p> <p>  晁思北老师在《做酸奶之细菌繁殖超级魔盒》一节课中,用亚克力板自制教具直观的演示了细菌从数量上变化的过程,很好地解决了学生课上绿豆零散不好操作的问题。</p> <p>  乔艳老师《空气占据空间》这一课不仅创新点明显,解决了实验现象不明显的缺陷,而且实验视频制作精美,从视觉上达到了近乎完美。</p> <p>  通过三位老师现场展示,其他坊员以评委的身份进行了点评。大家对实验课达成共识,在实验说课比赛活动中,不仅要注意实验的创新点,还要注意学生参与实验中。注意实验细节的特写拍摄,参与人的服装、表情等细节也要注意,因为细节决定成败。</p> <p>二、聚焦微课,探索策略</p><p> 为了更好地提供共同体成员的内涵发展和执教能力,共同体成员进行了“微型课”现场展示。</p> <p>  王妙老师的《植物结果了》 ,环节设计得当,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科学素养的培养。</p> <p>  程伟老师在《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一课中,设计环节齐全,重点突出,展示巧妙。</p> <p>  李蕊老师的《食物的消化》,能巧妙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激发学生的兴趣。</p> <p>  马涌老师的《玩转小水轮》,对微型课有了清晰的认识,合理取舍,重点突破,巧设环节,真正做到场上无学生,主体为学生。</p> <p>  晁思北老师的《有趣的食物链》微型课中,注重教学设计,其中包括:导入、过渡、实验、拓展、作业等几个环节的教学设计。尤其在导入环节,特别注重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p> <p>  李艳老师的《不同的声音》微型课,设计感强,穿插学生活动,肢体语言丰富。</p> <p>  韩海荣老师在杨老师的点拨及各位坊员的微型课启示下,头脑风爆式探索,呈现了一节《形状改变了》的微型课,堪称示范。</p> <p>  乔艳老师的《今天天气怎么样》微型课的讲授重点突出,学生活动较多,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大家仔细聆听,认真记录,很怕错过了哪一个精彩的环节,为尽快学会微型课的讲授方法,提升自己而努力着……通过大家的共同研讨,评价与总结,对微型课的教学方式达成更深的认识。</p><p><br></p> <p>  杨老师再次解析了微型课与微课的区别,使坊员有了更深入地理解,以便更好地发挥好辐射,带动的良性机制,促进我区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质量。</p> <p>三、寄予厚望,引领辐射</p><p> 杨洋老师寄语:每一次的研讨,都看到了大家的智慧,看到了每个人潜藏的能量与才华,研讨可以让大家的思维得到碰撞,可以在别人的评价中得到自己想要汲取的营养,也在给别人的评价中展现自己的观点与思想,影响别人的同时,也感染了自己,这就是研讨的初衷,也是成长最快的途径。</p> <p> 编辑:李秦怡</p><p> 文字:薛 刚</p><p> 摄影:王 佩</p><p> 审核:郭艳维 马涌</p><p><br></p>

老师

微型

实验

学生

晁思北

乔艳

研讨

研修

展示

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