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5日至21日自驾川西四姑娘山遇险记

江渚渔歌

<p>  初中八四级二班同学共八位,在多天的准备之中于8月15号正式出发,考虑川西地形复杂且道路不明,就组织的两辆通过性强的越野车,一辆大众途锐,一辆路虎极光,每车四人,长途坐着宽松利于解乏,四名驾驶员轮换上阵,坐车开车都不累。</p> 早上7:30出发,大足西收费站集合,等后面那辆车 中午在耿达镇吃午饭,原计划去看大熊猫基地,听当地人说只有些小熊猫在里面,没多大看场,作罢。饭后径直杀往四姑娘山镇。 卧龙镇附近巴郎山脚遇两车相撞,交警及时处理,大家推开事故车疏通道路,没堵一会就通行了。 <p>观致与JEEP对面相撞,撞得好烂</p> <p>巴郎山雨景,云雾缭绕,草坪翠绿,梦幻般的美</p> 四姑娘山观景台,天气放晴,视野开阔,美不胜收 同行五位女同学:胡晓兰,敖振帼,周微,陈仁华,罗国梅 当晚入住酒店门口花卉 <p>入住的风情大酒店</p> 房间不错,就是整夜没电,原来是房卡未插紧,手机未能充起电,第二天用同学的充电宝一路充着。 四姑娘山镇街景 四姑娘山镇山花烂漫 <p>双桥沟已经有几位同学去过,大家一致意见今天(8月16日)游览长坪沟,门票90元,含交通费20元,手机上购买门票,购票前须填写健康码信息,手续繁琐。晓兰有点遗憾,她之前已来过长坪沟,单独一个去双桥沟又不热闹。</p> 男同学少,必须“身陷花丛” 我也享受一盘”身陷花丛“ 国梅 文学 仁华 敖老师 练了瑜珈的周微做个复杂的造型好轻松 沉默甘当摄影师,付出太多,给他拍的相片很少 <p>晓兰</p> 周微童心未泯 石头叠高高 景区里唯有一张大合影 沉默步履轻快 长坪沟折返点 路边的古树都是几百年的树龄 出长坪沟门口的寺庙 <p>游完长坪沟出来已是下午四点多,小金县的周辉同学多次电话催促我们尽快过去。 四姑娘山镇到小金几十公里路况差,最近雨水太多造成塌方,临时抢通的路面凹凸不平,泥泞不堪,轿车有几处必须相当小心才不会挂底盘,还好我们开的越野车,一路都小心翼翼的。到小金已是近七点,周辉早已安排好宾馆和丰盛的晚宴,久别的同学难得相见,盛情满怀,大家开怀畅饮,饭后酒吧引吭高歌,曲终人散时已是午夜十二点。略有醉意酣然入眠!</p> 早起的习惯自然醒,六点左右起床跑步,四公里折返处,沿街很清静 跑步回来到红军会师广场拍照留念 红军会师广场 <p>  原计划这次走川西小环线:大足,四姑娘山,小金,丹巴,塔公草原,新都桥,康定,大足。出发前不知道小金到丹巴已经断道一个多月之久,周辉也没告知,他说怕我们知道之后不去小金了。善意的隐瞒,多深的同学情啊!</p><p>  既然已经断道,我们只好原路返回,从小金到四姑娘山,时间有充足的,大家一致同意到耿达玩一天,那里的农家乐温馨舒适,气候宜人。17日上午九点左右往返程方向走 。</p> <p>  周辉也要去成都开会,我们三个车前后往四姑娘山进发,结果,距四姑娘山镇几公里处的沙坝村发生山体滑坡,公路中断,装载机都被滚落的石头埋了,他们在抖音里面都刷到了。还好,旁边有一个单位,几小时之后把单位里的断道埋填好修复之后,只允许小车通过。等待通行几个小时期间,我们就在周辉下属单位酒厂休息,就餐。路上等待又一个多小时,终于于下午四点过通车。</p> <p>沙坝村塌方处石头填埋挖土机的断道现场,挖掘机不停地忙碌着,预计明天才可通行大货车</p> <p>等待放行中拍的公路边的野花</p> <p>  从巴郎山开始, 一路大雨滂沱,天气灰暗中我们谨慎驾车前行,到达卧龙印象时已经晚上六点过,两边的馆子坝里停满了车辆,前方堵着,下车探问究竟,原来塌方断道,今晚停止施工,看明天天气如何,说不准明天能否通车。与同学们商议,就此住宿。结果!!!!!只有一间房间了,回走继续问,接连问了七八家,连一间房间都没有,大家开始心慌,我们只好继续回走,走得越往后,没一家旅馆,回走十多公里,突遇对向一黄色皮卡车(应该是抢险车辆)向我们按喇叭闪灯,等我们反应过来停车,皮卡也停车,相隔一百多米,当时我们还在纳闷,一分钟后又各自往前开。不一会,天啊,泥石流已经把公路拦断,半个小时左右前我们经过此处的,平生以来第一次遭遇泥石流,黄色皮卡向我们警示就是前方已经断道,以往只在新闻、网上看到过,今天被我们碰上了。雨越下越大,感觉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怕被突发的泥石流把我们连车带人冲入公路边骇浪滔天、汹涌澎湃的河里;赶紧掉头,寻找安全之所。</p> <p>  终于到达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辖区邓生保护站(汶川大地震后香港援建的),铁门拦着,我们下车大声求援,希望今晚在此借宿一晚,哪怕坐一夜都行。在里面上班的杨二哥迟疑了会,热情的开门迎接我们,不一会,又有五辆在下面没找到住宿的车辆开到保护站,我们示意停车,告诉他们回走不行了,公路已经被泥石流拦断,他们听从劝告,停车借宿此地;并说他们刚刚经过的路段河水已经漫过公路。七个车共二十多人在邓生保护站楼上楼下办公室和职工空闲的寝室沙发上倦了一夜。杨二哥爱人吴姐热情地拿来桶装米线和猴头姑饼干,给钱也不要,我们晚餐能勉强填饱肚子,太感谢他们夫妻二人了!患难见真情,我们算是遇到好人了!</p> <p>我们三位男同学就在车上睡,雨伞夹在车窗缝遮雨,开条缝透气,深夜,穿上随行的三条长裤,一条是春秋运动裤,保暖一点,另两条是冰丝面料夏天穿的,透凉,那条细细的窗缝漏进的冷空气,打在腿上,冷得直打哆嗦,被冷醒好几次。还好第二天没感冒!忽睡忽醒中度过一夜,大雨也下了一整夜,丝毫没松劲!</p> 借宿的办公室墙上的岗位职责 借宿的办公室 <p>我们二十多个人耐以生存的水源,两个一米见方的水池</p> <p>  2020年8月18日上午,雨一直在下,山洪逐渐暴发,把我们停车的坝子都淹了,公路上积水越来越深,到后来水量大时,完全就是一条惊涛骇浪的河流,坝子水位越涨越高,涨得最高时已经到一楼墙裙瓷砖处,大家匆忙把车开到对面一个临时停车坝子上去避险,涉水深度刚刚够轿车不淹着发动机,走得太及时。如果不移位置,几辆车都会成水泡车。</p> <p>公路已成河流,水深达一米</p> <p>还没涨到最高处时的情形</p> <p>八辆车(杨二哥有一辆)全部开过去之后,雨下得大,水位也涨得快,公路上的草油都冲翻形成小丘状,那阵势大家都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遇险心里就慌,都无法做到淡定自如,以为这两层高的楼马上要被大水冲垮似的,都一个劲想往对面停车的地方转移,找窗帘结成长绳,甩电缆线,想强行渡河,我一直在奉劝大家,这幢楼目前是我们所处最安全的地方,原因:第一,这幢楼是震后重建时修的,建筑结构相当牢固,整体全框架钢筋混凝土,第二,洪水还未完全淹没一楼,只是到达一楼地面,楼身没有长时间浸泡和洪水的冲击力,即使会垮也先垮靠河边那面。作过几次尝试,渡河的确有危险,稳住才是最安全的。包括自我感觉水性那么好,都不敢贸然渡河,水流太湍急了,脚下一站不稳,大水要冲好远好远,冲到河里形成高度撞击,乱石嶙峋的河道,再好的水性都无用武之地,生死都得听天由命。况且把最安全的位置认为是最危险的,这是慌乱后错误的判断!庆幸的是,雨小了水位下降了,大家心里才开始淡定下来。直到两个小时之后公路上的洪水彻底消退。</p> <p>保护站旁边洪水奔腾的河流</p> <p>洪水退后,路面逐渐现出来</p> 公路上慢慢消退的山洪 保护站坝子洪水过后淤泥遍地 被洪水冲毁的公路 毁损的公路连我们的越野车都无法通过 保护站往卧龙方向200米处垮塌的三道桥中桥桥头的公路 距我们借宿的保护站200米处的三道桥中桥 保护站往卧龙方向200米处垮塌的三道桥中桥桥头的泥石流 邓生保护站距映秀61公里 邓生保护站距四姑娘山59公里 <p>  通过公路漫过洪水,在邓生保护站避难的人们形成两大阵营,一方是在对面停车的有十多个人,小金,绵阳,成都的,我们八个同学除开车的文学与沉默在对面,其余六位都在保护站这边,与杨二哥,吴姐,菲菲(杨二哥小孙女),周哥,绵阳那两娘母一边,中午吴姐给我们一个煮一个粽子和稀饭,头天晚上就已经是电力,水源,通讯全部中断,与外界失去联系。外面救援的人们也不知道我们这里有多少人,受灾情况。所以,有限的食物与水大家都是小心翼翼的节约。对于大食量的我来说,就饿得不行。少量的进食量,让肚子都隐隐作痛,用睡觉的方式来减少消耗,节约体能。手机没多少电,拍完照马上关机节约电量,无事做,把保护站已退休离开的刘会计留在寝室的2015年款东风日产逍客说明书慢慢细读以打发时间。</p><p>  饿着也睡不着,下午没事到处闲逛,去看看断桥头那点能否步行通过,无意间看到公路边栽有大量未成熟的李子,四季豆,南瓜,心中大喜,晚上和第二天早上(19号)我们就以四季豆南瓜煮一大锅,再加一桶方便面捏碎混合其中,味道居然可口无比,连菜带汤,吃个够。虽然饱腹,但缺乏蛋白质,饿得也快,浑身没力。还得想办法,要想摆脱目前危险,必须走出去,步行,翻山越岭都不怕。去外面搬救兵,买食物,通报灾情!</p> <p>  我与沉默达到一致意见,19号上午,我俩早饭后就动身,走出去!搬救兵、了解外面情况,买食物、给留守的同学们传达前方信息,看周哥只身一人踏过断桥头泥石流之后,我们就有信心走过去;桥面积水深,深至一尺,会把鞋浸透,我们只好翻桥栏杆,桥下是滔滔汹涌湍急怒吼的河水,翻越栏杆具有一定危险性;沉默翻越桥栏杆着实让我捏了一把汗,因为他人高,又有一个背包,现在都后悔为什么当时我不把他的背包一起背过来呢,毕竟这桥栏杆翻越我已经演练了几遍。我们安全顺利通过断桥,经过三处大面积泥石流,因缺乏营养,我们冒着虚汗步行到达前方一公里多的地方,遇到一位女性安全员,也了解到前方被困有五六百人,车辆被淹上百辆,和我们一样,食物缺乏,他们上山挖土豆,实行自救。行走过程中她的拖鞋陷入泥石流中无法寻找,我脱下自己穿的战斗靴给她,防止锐利的石块划伤脚,并拿出背包的运动鞋穿上。稀泥巴糊满了整双鞋并浸湿了袜子。看看抢险现场,挖掘机用泥石流堵住公路边,防止河水继续淹没公路。也知道前方步行到达卧龙镇(距邓生保护站12公里)有很大的难度!往前走路也不通。政府抢险正在进行,我们也没那么绝望!她也了解到我们目前所处的困境,并提供了一条极为有价值的线索,附近公路边牛棚昨天上午淹死了几十头黄牛,叫我们走时割一腿牛肉回去,我们大喜过望;并叫上一起来看情况的两位小金小伙子一起割牛肉。</p> 倒塌的电力塔 随身携带的瑞士军刀,购买近二十年,这一次算得上起了大作用。刀不快,在鹅卵石上轻轻一磨,锋利无比,切划牛肉如切豆腐,三下五除二,我们就割了几十斤牛身上最好部位的肉提回去,瞬间提升了我们二十多个人的生活品质!大法官周微同学的经典语言:我们终于实行了“牛肉自由”,纯属吃牛肉当顿,遇险以来大家第一次喝上了酒以示庆贺! 牛肉炖香菇,奇香无比,肉质细腻,汤味纯正 吃不完的牛肉煮熟切成片浰干,方便储存 杨二哥养的土蜂产的蜂蜜兑水喝,可口又有能量 <p>几十人的食物需要大量柴火,大家齐心协力找柴,劈柴,好吃的牛肉离不开辛苦的烹饪,清洗,煮切,烧火,调味,每一道工序在平常都很平常,但在缺水无电的环境下,都显示异常艰难,每个同学都尽力而为,辛勤付出,默默坚持,我们胜利在望!</p> 断桥头前倒下的大树横在公路上 大块吃肉大口喝酒之后,感觉这牛肉太过巴适,觉得还应该多弄点,方便我们继续改善生活。又一次只身一人踏上一公里外的艰难之路,翻桥栏杆,陷泥石流,躲落石,迈积水,等到达牛肉现场时,整头牛差点成骨架了;证明遇险的人们已经得知这里有牛肉可割,感谢这头死牛让附近遇险的人们度过了难熬的日子; 第二次割牛肉,有二三十斤吧 这把功勋军刀,此时方显身手,功不可没 洪水退后,邓生保护站坝子场景,淤泥遍地 <p>19号下午终于找到桥面排水孔,困绕一天多的谜团已解开,之前在想,为什么设计桥梁的工程师不设计排水孔。其实是排水孔被泥沙和杂物堵住造成桥面积水太深,影响回撤和救援的人们通行。既使没找到排水孔,也准备用水管利用连通器原理把积水抽干。</p> <p>积水放掉之后,已经能够正常通行了</p> 沉默的大众途锐,庆幸没被水淹,名车风范,不怒自威 文学的路虎极光,大水之后依然光彩照人 <p>  8月20号,我们一起遇险的八个车都陆续从对面土坝开到这边来,绵阳,成都,小金的几个车主,他们准备步行往小金方向走出去。车子放这里,等交通恢复之后再回来开。</p><p> 周辉已经于昨天上午就弃车从卧龙印象徒步回撤小金了,翻过一座又一座泥石流,经过邓生保护站时同学们看到他的,幸运的是他有经验,车子提前停在高处,没被水淹。</p> 光吃牛肉还不行,必须补充维生素,马桑籽,酸甜可口,比未成熟的李子口感好多了。没找到马桑籽之前,全靠那未成熟的李子,维生素的缺乏造成了两位女同学嘴皮起裂、长疮; <p>邓生保护站就剩下我们八个同学和杨二哥一家三口,周哥,有了牛肉的保护,我们心不慌,食物营养有保证,所以也没急着走路出去,静观其变,吃饱喝足之后,就到桥头断道处看抢险现场,随时了解交通疏通情况,也顺便帮忙搀扶一下经过烂路的人们。卧龙到耿达段恢复通车不知何时!所以他们也弃车往小金方向撤退。</p> 杨二哥与吴姐也来抢救现场看进展情况,二位大恩人,救助我们八个同学之后,他们还拿出不多余的大米等食物救济对面遇险的十几个人,这样的大好人,必须拍照留念,相片上能看出我那一身的脏衣服,几天没脱过。睡觉都是合身滚! <p>19-20号,陆陆续续有保护站的领导,警察,消防战士,志愿者来登记,送食物,十公里之外背几十斤大米来那两位身强力壮的小伙让人心生佩服,心中对这些救援的人们充满感激之情。关着的手机忙着打开拍照,只来得及拍张他们的背影。</p> 挖掘机运送八位回撤的人们经过泥石流 20号下午已经得到消息,下午五点左右往小金方向能通车,两边的抢险工程车对向同时进行,我们心情大好,等待之后慰藉人心的大好消息!大家高高兴兴在邓生保护站(巴郎路12号)拍照留念 准确时间下午4点19分,两边的挖掘机正式推开最后一凿泥石流,恢复通过,我们驱车往四姑娘山,小金,马尔康方向回撤 回撤路上刚疏通的路面 <p>  从20号下午四点二十,到21号凌晨四点,近十二个小时,我们三辆车(杨二哥一家也往都江堰撤)历经千难万险,经过邓生保护站到四姑娘山之间近二十处大面积刚刚抢通的泥石流塌方,惊心动魄躲过山体滑坡,公路塌陷,晚上九点过途锐又遇石块划破后轮胎,恰巧路过一好心人带路到两公里外补胎,小金到马尔康140公里,烂路程度超过丙察察,傍山悬崖公路边又没护栏,稀泥巴路、搓衣板路、炮弹坑、组合坑、沟壑纵横,连绵不绝,颠簸,抖动,摇晃,艰难会车让车,一向自认为身体吃得消的我都已经出现倦意,三位男同学驾车的辛劳只有亲身感受了才知当中的难度,算得上驾车生涯痛苦之最吧!苦不堪言疲倦之极终于成功抵达马尔康市并入住康源酒店,短短休整三四个小时。精神重新焕发!</p> 康源商务酒店一隅 在马尔康于21日上午十一点慢慢出发,不急不赶,以为全程都是高速公路,结果有些路段因为塌方改道走的国道,省道,高速公路也因为没有全线正常通行而免费!回程中经过的米亚罗附近的“茶马驿道” 距汶川还有二十多公里的路边休整,吃午饭,小憩 汶川附近的高速公路也遭受了泥石流的毁损 <p>  过汶川,成都,径直上渝蓉高速,偶有修路改道 ,不影响通行,心情欢快的杀回大足,从马尔康驾车八小时,于傍晚七点左右到达大足西收费站。</p><p>  从8月15日至21日共七天,成功完成川西之旅,观光,回程遇险,成功脱险,是这次旅行的主题,历经磨难,从8月17日晚上至20日下午六点失联整整三天,同学们的家属通过八方关系寻找我们,重庆市公安局,小金县公安局,最后还是四川省公安厅通过技术手段查到我们的车辆下落,人车安全,感谢一路上所有的好心人,感谢关心关注我们的所有亲人,同学,朋友,你们打的电话,发的信息都无法收到,让你们揪心了!感谢出行的每一位同学,事后无抱怨没埋怨,在遇险之时,每个人都尽其所能,让大家一起携手共渡难关。危急时刻显智慧,患难之时见真情,大家的良好心态在这次旅行中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不急不燥,遇事没乱分寸,始终牢记安全第一原则;真心感谢杨二哥,吴姐,周哥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感谢小金县公安干警,志愿者们,救援的消防战士,卧龙自然保护区邓生保护站的领导,让我们在这次困境之中受苦甚微,也让我们在困境中有了心里依靠,衷心感谢你们!</p><p> 一次自驾之游就是一次心灵之旅,见证了人性真善美,在大自然灾难面前我们毫无还手之力,多亏人间大爱,有惊无险最终安然无恙,平安回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