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根据宁波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和教育对口支援教师培训工作计划,青田县教师进修学校于8月24-26日,组织实施了宁波与对口支援地丽水开展的2020年暑期教师远程培训活动。</h3> <h3> 本次培训由宁波市6位名师开展中小学心理教育教学工作、班集体建设、教研活动的时效性、校本研修的实践路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教研创新等6个专题讲座,充分发挥疫情防控形势下远程教师培训的优势,最大限度提高了培训覆盖面和成效。</h3> <h3> 24日上午,杨娜老师首先为我们带来了《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下的学生工作》主题讲座。在第一部分,杨老师分享了自己学校心理咨询事的故事,用真实的案例告诉大家心理健康教育就在我们师生身边,这也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h3> <h3> 第二部分,杨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几个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最基本的心理辅导理念,例如自我决定理论、内在动机理论、挫折商等。</h3> <h3> 在第三部分,杨老师提出了五条心理健康教育视野下的工作建议:一、尽可能详细了解学生。二、多开展班级团队活动。三、关注“处境不利”的学生。四、形成积极教育合力。五、接纳自身的无力感。<br></h3> <p> 最后,杨老师推荐了《班主任心育活动设计36例》、《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等适合小初高教师提升自我心理教育素养的系列丛书。</p> <h3> 下午,费海明老师带来了《轻教研——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教研创新》。费老师分析了在大时代巨大的挑战背景下,教研工作应该实现三轻,即轻车简从、轻松自然和轻而易举。</h3> <h3> 这意味着传统的“个人作坊”时代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在资源建设、学生培育、事务工作、研训学习等多方面的协同。</h3> <h3> 费老师结合自身团队的经验和成果,从逻辑顺序、实施流程和技术环境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资源建设项目的形成和开展。并提出后建设时代的思考之一:资源建设的价值是什么?随后从起点性价值、过程性价值和结果性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h3> <p> 针对上半年特殊的疫情时代,费老师讲述了如何结合核心素养,从把握内涵、厘清重点、选择工具、跟踪反馈和活动支持五个环节谋求在线学习。</p> <h3> 对于后疫情时代,需要思考如何洞察现实复杂的问题;如何面向未来构建课程、设计教学;如何发挥团队不同成员的优势;如何不断积累与持续应用平台与工具;如何不断反思行动,做好继承与创新等。<br></h3> <p> 费老师联系了宁波四知精神,表示教学相长谋发展是前进方向,也是最终共同的目标。</p> <h3> 25日上午,王晶晶老师以单霁翔馆长接手故宫后使其华丽转身,火遍网络的案例抛出了问题:何以能?因单馆长在职期间踏破布鞋20多双,走遍故宫9000多个房间,清点文物有1807558个,几乎清楚掌握故宫里的一草一木。</h3> <h3> 对于教师,班级建设工作也必须基于了解学生情况的前提下才能够顺利开展,王老师在《新形势下的班级体建设》中提出,以"德"立班是基本理念。随后,介绍了班级体建设怎么开展,学生发展与未来挑战、新形势下的班级体建设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如何满足学生多样性发展的需要。<br></h3> <p> 在如今的新形势下,王老师还对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五点要求:1、要坚持鲜明的教育理念。2、要善于为目标达成寻求最合理的突破路径。3、不断加强统筹协调能力。4、善于营造民主平等的集体氛围。5、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人格魅力。</p> <p> 下午,张洪波老师带来了《努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首先,张老师介绍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内容,然后以两位正高级教师的成长之路,引出了在教师专业规划与落实中,思考和行动两者同样重要,由此提出了四个步骤:认识自我、明确目标、精准着力、坚持到底。</p> <h3> 最后,张老师指出,教师可以通过平时学习研究的实践反思、多种多样的专业引领、同伴之间互助、有效管理等途径和策略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虽然一口吃不成胖子,但胖子确实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h3> <h3> 26日上午,叶建松老师开展了《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师本”理念下校本研修的实践路径》的讲座。叶老师先是从四个意义,五个优势,十个形式,六个内容,四个步骤介绍了对校本研修的理解和操作。</h3> <p> 紧接着,提出校本研修的旨归和意义其实就是为了教师的发展。因此,就需要明确什么是教育?教师之于教育?教育需要怎样的教师?</p><p> 最后指出校本研修的路径与实践就是教师的泛专业素养发展过程。那么,必须先了解泛专业素养的内涵,坚持五个目标,从构筑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文化系统、完善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的环境、提高教师泛专业素养学习能力、建立教师泛专业素养发展实践模式四个方向开展校本研修工作。</p> <h3> 在实践过程中,需要遵循泛专业素养提升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原则、经常性原则、主体性原则、问题性原则和渐进性原则。</h3> <p> 下午,范东晖老师从聚焦课堂做研究、科学规划促发展、打造团队共成长三个方面开展了《高效教研活动的策划与实施》主题讲座。</p><p> 范老师介绍了新课程标准修订改革的基本思路,教学目标立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双基目标发展为三维目标,到现今追求的核心素养,即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为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范老师从备课、研课、上课、评课、用课、考试六个方面聚焦课程、课堂和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把握机会多多参加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不断修改完善教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不断成长的过程,并要积极固化成果,不断积累。最后,范老师以北仑教研团队建设为例,讲述了如何打造团队共成长,及其组织具有的特征和对开展教研活动的积极意义。</p> <p> 非常感谢甬丽山海协作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比较全面的从教学、管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等方面为我们进行培训。这些优秀的教师们以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及精湛的理论阐述打动了我们的心,使我们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意见,有利于我们教师专业素养的快速提高,快速成长。在培训后,更感觉到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道阻且长行则将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