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969年8月31日,对于我们北京五十四中69届初中毕业生来说,是人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日子。51年前的今天我们几乎是集体登上了北去的专列,奔赴北大荒去屯垦戍边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开起了我们人生中的青春之路。</p> <p class="ql-block"> 临行之前天安门前留个影,是相当多即将踏上征途的孩子们的共同心愿。与其说是临别留念不如说是一种宣誓:从此踏上了毛主席指引的革命道路。</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心里更多的是兴奋和激动,而在家长心里则是不舍和不安。设字209在邮政局是一个通讯地址,而在父母心里则是一种离别之痛。</p> <p> 在这些孩子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更有特殊性,他们同样是1960年从幼儿园毕业,同样是1953年出生。但按照当时的政策是:九月一日前出生的孩子方可当年入学,而九月一日之后出生的孩子要等到转年才能上学。但这当中的一部分孩子家长想尽各种办法,终于在年龄不到的情况下让孩子在当年入了学,由此便决定了九年之后,他们在不满16岁时离开父母,溶入了屯垦戍边的大潮之中。如果这部分孩子按政策在1961年入学,那么他们的人生道路则完全不同了,因为1970初中毕业生全部留在北京进入了工矿企业。</p> <p> 屯垦戍边屯垦在首位,所以我们这些15-16的孩子到了北大荒的首要任务是开荒种地。几十年之后对于城市知青上山下乡有一种说法:由于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和农业粮食产量极低,导致粮食供应极其紧张。知青上山下乡是城市人口大幅度减少的重要办法,既减少吃粮的非农业人口又增加农业生产劳动力,一举两得呀。此说法是否正确另当别论,我们到了北大荒种地打粮是主要任务,这是肯定的。麦收割麦一天下来腰疼的几乎要断了,冬天在零下近40度的严寒中修水利。那种苦和累远比小农经济模式下的农民厉害的多。由此:我们这一代人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粒粒皆辛苦!</p> <p> 我们那个时代的青春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英雄当英雄的道路。1969年中苏关系紧张,珍宝岛边境武装冲突有可能扩大成中苏之战。所以戍边是近百万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战士保家卫国的光荣使命,几十年后有资料说:如果中苏开战,我们黑兵团近百万兵团战士则是第一道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p><p> 16团的知青大多都会在佳木斯刘英俊烈士纪念碑前留个影,这也许算是16团知青兵团时期纪念照的标配吧。</p> <p> 我们手中的武器大多是抗美援朝时期的,我所在的连队在军队序列中是机炮连,有五门76.2加农炮,好一点儿的枪应该是铁把冲锋了。农闲的时候有幸成为武装战士的知青要进行训练,听说我离开16连之后,在沈阳军区举行的比赛中,我们连的实弹打靶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p><p> 但是,我们的父母和我们想的就不一样了,他们最担心的就是中苏关系恶化,如果是那样他们的孩子就真的有可能为国捐驱了。</p> <p> 对于奔赴北大荒的北京初高中毕业生,市政府给每个人发了一套棉装和羊毛的帽子。从京津沪哈四个城市去北大荒所发棉装来看,天津面料质量最好。北京则是在我们去东北一年左右的时间后,从我们的工资里把这笔费用扣了回去。从北京市的角度讲有他的合理性,因为插队到山西陕西的知青没有发棉服呀!但从各个城市的角度讲则又不平衡了。</p> <p> 黑兵团的知青主要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和哈尔滨,这就使得我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地方的人,了解其他地区的方言、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到黑兵团的初期对我帮助最多的是哈尔滨知青孙克义,在他身上有着东北人的豪爽。四十年后我第一次重回北大荒路过哈尔滨时最想见的就是他,可惜他过早的不在了。</p> <p> 那个年代一个家庭甚至会有几个孩子走上了上山下乡的道路,我和舅舅家两位表哥前后脚到了黑龙江,父母他们这代人在这一点上也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p> <p> 既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序列,除了没有军装没有领章帽微之外,其他的还是挺全乎的。也许是因为我瘦小枯干吧,69年冬我被抽调参加团里号兵集训,三个月之后全团几十名号兵,吹迎宾曲列队行进在团部向阳大道上,向团首长汇报我们的训练成果,这是训练结束后全团各连号兵的合影。</p> <p> 16团第一批号兵当中北京小69不在少数,巧合的是既有小学同班同学更有中学同校同学。</p><p> 下边这张照片有点意境吧,军装是真的呦,枪是抗美援朝电影中丁大勇手中的那种铁把冲锋枪。</p> <p> 在自己盖的宿舍前留个影,有幸被分配到16连这样一个老连队。16连地处伏尔基河河畔,地势平缓非常适合农业耕种。据说这里曾经是被日本开拓团霸占并开发的地方。并以红部及所属一、二、三个部落,形成了一个完整独立的军垦体系。 </p><p> 客观的说16连的连首长还是相当有水平的,而且比较重视知青的生活安排。至今还清楚的记得连长指导员不只一次的说:我们的责任就是要让党和国家、让知青的家长们放心。</p> <p> 表现不错参加了16团第一届团代会,后排右一的我似乎长高了也成熟一些了。少先队员变成了共青团员,在那个年代是件光荣且让父母高兴的事。说实话那个年龄那个年代我们大多数依然是相当单纯的,除了有些顽皮之外只知道政治上进步,对前途和未来基本上没有什么想法。不像现在的年青人,年纪轻轻的就知道设计人生和规划未来了。</p> <p> 我们这一代人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黑兵团,将近二十年的时间,由于居住一地,就近入学,整体下乡的特殊政策,从而形成了你我他互为同学战友的网络关系状态,有的甚至从幼儿园开始十几年在一起。是世界上号称三大打不散的群体之一,也许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吧。我们的青春时代存在于这样一个群体之中,不能说不是种幸福吧。</p> <p> 我们这一代人当年的文化生活是相当匮乏的,除了八个样板戏之外几乎就没有什么了。边疆地区的文化、教育和医疗水平与知青所在大城市差距更大。</p><p> 为此很多连队便都组建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自编自演各种节目。知青年纪不大但能人不少,道具甚至一些乐器都是自己制作。连队的文体活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们这些与其说是兵团战士,还不如说是没有长大的孩子的思念父母之情。</p> <p> 在兵团这几年心里上冲击最大的一件事,也是青春岁月过程之中成熟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发小毕维志因公牺牲。正是由于小毕的牺牲,使我的人生中第一次有了死亡的概念。或许是巧合?在小毕牺牲之前,他做为运输连外派送粮车司机在我们连常住了一个麦收,因此有了我们俩在他的解放牌汽车旁的合影。</p> <p> 做为发小我们送了小毕最后一程,由此留下了这张合影,在青春路上也算是珍贵的留念吧。在下乡45周年重回北大荒时,专程去了小毕的墓地,按照当地人的习俗烧纸以表怀念。</p> <p> 这是本篇的最后一张照片,预示着我离开了人生第一站的北大荒。三年多的兵团生活在兵团战友中应该算是比较短的,在人生工作经历的几十年之中或许还不到十分之一。但这几年却是刻骨铭心的,不仅仅是因为有北大荒零下30多近40度的寒冷,也不仅仅是有远离父母的心痛,更有来自不同城市的兄弟姐妹们之间同甘共苦的情谊,更有我们知青和老军垦老职工之间深厚的感情。应该说这些都是人生的财富,是以失去上学、失去家庭温暖为代价所换来的。</p><p>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了北大荒这碗酒垫底,再大的困难也不算什么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值得!!!</p><p> 我们这一代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50后的青春之路,正如《悠悠岁月》这首歌词所说的: </p><p> 悠悠岁月,</p><p> 欲说当年好困惑。</p><p> 亦真亦幻难取舍,</p><p> 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p><p> 这样执着,</p><p> 究竟为什么?</p><p> 漫漫人生路,</p><p> 上下求索,</p><p> 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p><p> 谁能告诉我?</p><p> 是对还是错?</p><p> 问询南来北往的客,</p><p> 恩怨忘却,</p><p> 留下真情从头说。</p><p> 相伴人间万家灯火,</p><p> 故事不多,</p><p> 宛如平常一段歌,</p><p> 过去未来共斟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