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郭奇的军旅生涯

郭勇sy

<p class="ql-block"><b>  我的父亲郭奇 于1918年,出生在山西省临县丛罗峪镇郭家塔村。村子在黄河边,土地贫瘠。自幼失去父母,靠给有钱人家打工维持生活。1937年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队伍,然后去延安抗大学习文化和军事技战术等。之后,一直在共产党领导的部队转战南北,至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因伤病转业到地方。</b></p><p class="ql-block"><b> 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抗美援朝战争。所在部队为,红二方面军27军、28军、陕北红军、红军直属队改编的八路军120师,延安抗大,八路军115师教导三旅,山东滨海军区海陵独立团(339团前身),山东滨海军区教导团(原抗大一分校改编),东北民主联军一纵队二师(38军113师),东北野战军(四野)38军113师。从陕北抗大突围、山西、河北、山东抗战....直到抗美援朝战争,参历战斗200多次(部队的档案记载),始终保持建制,转战主要方向为,从陕西、山西、河北、山东,东北、平津、湖南、广西、朝鲜。父亲在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均负过重伤,荣立大功三次,小功数次。</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38军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以优异的战绩荣获“万岁军”称号,113师荣获“飞虎师”称号。入朝前,父亲时任38军113师339团参谋长,1951年4月任113师干部教导队队长(正团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1952年10月在朝鲜负伤回国医治。</b></p><p class="ql-block"><b> 1953年8月因伤未愈转业。</b></p><p class="ql-block"><b> 配乐:延安抗大校歌</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r.baidu.com/r/bxe6kuYqre?f=cp&u=028c52a53f4bc5cf" target="_blank">(点击链接)延安抗大</a></p> <p class="ql-block"><b>  父亲的履历(简述)</b></p><p class="ql-block"><b> 1937年8月参加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红二方面军的第27军、28军、陕北红军、红军直属队改编的八路军120师六支队一大队任政治战士、班长、小队长;(文革组织上外调,入党介绍人确认入党时间;一同入伍的几位老同志记不清楚入伍时间,当时没文化没有时间概念,所以只能定为8月)。</b></p><p class="ql-block"><b> 1937年11月入党,介绍人黄饶禄(参加过长征,时任抗大三中队支书兼军事教员,黄埔军校毕业),在抗大时曾用名郭子贵后改为现名;</b></p><p class="ql-block"><b> 1938年5月至1939年2月在瓦窑堡抗大总校一大队一队学习;(参加第四、五两期学习)</b></p><p class="ql-block"><b> 1939年2、3月份分配到抗大总校三大队经滕代远副校长(之前任八路军参谋长)选任为军事教员,在陕北瓦窑堡;</b></p><p class="ql-block"><b> 1939年8月抗大总校瓦窑堡遭敌围攻后,抗大总校东迁随队渡黄河到河北省平山县陈庄;</b></p><p class="ql-block"><b> 1939年冬季,总校迁至晋东南潞安一带,不久总校组织二个大队迁移,一个大队由洪学智率领到华中;一个大队由聂敏(后改名聂凤智</b><a href="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hare?_refluxos=a2&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450848507078950907%22%7D&isBdboxFrom=1&pageType=1&rs=493330418&ruk=kt7TAwZjDeXL4400ymhV5Q"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b>网页链接</b></a><b>)、张英勃率领到山东,父亲在山东抗大一分校三大队任军事教员,大队长刘忠,政委黄志勇(两人是开国中将),管理股长淳家钦(四川人),供给股长周正山(湖北人)他们都参加过长征;</b></p><p class="ql-block"><b> 1940年初,在山东省莒县抗大一分校五大队任军事教员,大队长陈华堂,政委杨大易,大队秘书肖寒松(在东北民主联军时期曾任一纵三师副主任,之后不详);</b></p><p class="ql-block"><b> 1942年12月在山东八路军115师教导三旅任副连长(在抗大四年多按当时规定在抗大期间不调整职务);</b></p><p class="ql-block"><b> 1943年秋至1944年8月,调派到山东滨海军区沭水县海陵独立团(38军113师339团前身)任八连连长,一、三连指导员(在海陵独立团的任职顺序不同);</b></p><p class="ql-block"><b> 1944年8月从海陵独立团调派父亲去教导团(原抗大一分校改编)三队任军事教员,教导团团长是袁仲贤(黄埔军校一期,解放后首任驻印度大使),政委梁必业;</b></p><p class="ql-block"><b> 1945年夏由教导团回到六团(此时海陵独立团已改名)任一营副教导员;</b></p><p class="ql-block"><b> 1946年8月,任东北民主联军一纵队二师六团团部一参谋后改称为作战股长;</b></p><p class="ql-block"><b> 1948年12月至1949年3月,任东北解放军38军113师339团一营营长;</b></p><p class="ql-block"><b> 1949年4月至1949年11月,任第四野战军第38军113师二科科长(侦察科长);</b></p><p class="ql-block"><b> 1949年11月至1951年4月任38军113师339团参谋长;</b></p><p class="ql-block"><b> 1951年4月为提高战时干部的军事业务能力113师战时干部教导队任113师干部教导队长(正团职);</b></p><p class="ql-block"><b> 1952年10月在朝鲜战争负伤,回国在大连陆军第五医院住院治疗(证明人战友李忠信);</b></p><p class="ql-block"><b> 1953年3月至5月出院到铁岭38军留守处医院,因伤病未好军留守处将父亲的关系转到东北军区;</b></p><p class="ql-block"><b> 1953年5月至1953年7月,在东北军区医院住院治疗,7月东北军区决定让父亲转业,1953年8月父亲因战伤不得不离开他多年战斗的军队;</b></p><p class="ql-block"><b> 父亲从军于战争年代,转业于朝鲜战争结束,未在和平年代于部队。档案记载共参加战斗200多次,荣立大功三次,小功数次;</b></p><p class="ql-block"><b> 1953年8月因身体多伤病转业到沈阳市政府;</b></p><p class="ql-block"><b> 1982年10月因战争年代的旧伤致病重去世,年仅64岁。</b></p> <p class="ql-block"><b>  抗大纪念馆展示的第四期部分学员的照片图片。</b></p><p class="ql-block"><b> 父亲于1938年5月一193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第四期和第五期参加两期学习(父亲回忆录中提到的同队学员有黄饶禄、冯宝贵、王兆相开国少将等等),在军事学员队。之后留抗大任军事教员。</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父亲的名字、照片和经历已经列入抗大纪念馆和抗大陈列馆。</b></p><p class="ql-block"><b> 父亲的名字已经刻录在山东省抗日战争老战士纪念刻名墙。(在山东省济南市)</b></p><p class="ql-block"><b> 父亲参加的平津战役、四平战役纪念馆已经收录父亲的作战记载。</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在朝鲜的113师</b></p> <p class="ql-block"><b>在朝鲜二次战役后小憩,左一为郭保中叔叔、右一为父亲郭奇。</b></p> <p class="ql-block"><b>在朝鲜,右二为父亲</b></p> <p class="ql-block"><b>在朝鲜,113师的追悼会。</b></p> <p class="ql-block"><b>  这是丹东市抗美援朝纪念馆父亲使用过的在第二次战役中缴获美军的物品之一。(当时有规定只有团以上干部可以带回国三件战利品,营以下干部个人不许带出战利品回国)</b></p> <p class="ql-block"><b>  2020年9月19日丹东市抗美援朝战争纪念馆经多年停馆改造后重新开馆。展示父亲使用过的行军行李袋(缴获美军的)。</b></p> <p class="ql-block"><b>  父亲的使用过的物品在此展柜左侧第一个位置。</b></p> <p class="ql-block"><b>2023年10月11日拍摄。</b></p> <p class="ql-block"><b>  父亲因伤回国在大连治疗,父亲的警卫员</b></p> <p class="ql-block"><b>迟发的转业证书。</b></p> <p class="ql-block"><b>父亲的战友。</b></p> <p class="ql-block"><b>  许尔昆,(他会照像)抗美援朝时期任338团二营教导员。</b></p> <p class="ql-block"><b>前一排(337团),左起:张玉鉴、徐炜、于敬山、沈政;</b></p><p class="ql-block"><b>二排(338团),左起: ? 、李欣、李忠信、邢泽; </b></p><p class="ql-block"><b>三排(339团),左起:姜利江、郭奇(父亲)、?、 ? ;</b></p> <p class="ql-block"><b>  父亲,时年32周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找到的部分战友的照片。</b></p> <p class="ql-block"><b>  战友 赵富鹏 山东省东海县人,1940年入伍,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调东北军区。</b></p> <p class="ql-block"><b>  80多年前的照片由于年代较久,有的照片背面的文字不好辨认。</b></p> <p class="ql-block"><b>  80多年了照片已经有褪色。</b></p> <p class="ql-block"><b>  由于年代较久,有的照片背面的文字不好辨认。</b></p> <p class="ql-block"><b>在朝鲜</b></p> <p class="ql-block"><b>尔昆 摄</b></p> <p class="ql-block"><b>左一是父亲</b></p> <p class="ql-block"><b>右一是父亲</b></p> <p class="ql-block"><b>父亲</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