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三清山,远在天边,近在咫尺,久闻其名,却未得见。今日说走即走,终于饱览这座举世闻名,集山岳人文动植物多样性于一体的名山大川。</p><p>三清山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座山巅而得名。</p><p>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以道教著称之三清山,名山古刹,吸引了众多粉丝纷至沓来,或猎奇或思古幽今或休闲打卡徒步网红,不一而足,都可在三清山找到满意的归宿。</p><p>1600余年的道教历史,孕育了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按八卦布局的三清宫古建筑群,被誉为"中国古代道教建筑的露天博物馆"。</p><p><br></p> <p>三清山门楼恢宏大方</p> <p>巨蟒出山不同凡响</p> <p>在核心景区南清园,穿过栈道印入眼帘的便是巨蟒峰,但见一峰扭曲着身形,盘旋直上,耸立挺拔,硕大的脑袋昂头翘首遥望远方,原来这便是举世闻名的巨蟒出山,真可谓名符其实。近年,三名攀岩爱好者,慕名前往攀登此峰,因打入岩钉,破坏了巨蟒峰脆弱的原生态,被处以刑罚及赔款600万元罚款,以此为戒。</p><p><br></p> <p>三清山主峰一玉京峰海拔1819.9米。亿万年的地质演化形成了奇峰耸天、幽谷千仞的山岳绝景奇观。不同成因的花岗岩地貌密集分布,显现出各种形态迥异,栩栩如生的峰林。</p> <p>三清山独特的环境气候,孕育了2373种高等植物,1728种野生动物,构成了东亚最具生物多样性的自然保护区。</p><p>徒步于山间的栈道、穿行于山涧峡谷间,耳闻山雀啼鸣,香草如茵;机灵的小松鼠,大胆而谨慎,啃食着游人投掷的食物,十分可爱。</p> <p>神女思春石</p> <p>企鹅献桃石</p> <p>三龙出海</p> <p>三清山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展示了独特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植被、远近变化的景观及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p> <p>通过核心区域便来到阳光海岸,俗称三清山大环线,位于三清山的东部,全长3600米,平均海拔1600米,南起禹皇顶,北至九天应元府,并由此连接西海岸,形成了三清山核心区域环形栈道旅游线路。漫步于阳光海岸,脚踏浮云,身披雾纱,犹如遨游于仙境之间,</p> <p>玻璃栈道打卡点</p> <p>情侣石</p> <p>龙虎殿,处于三清福地正东"震"位。有二义,其一,龙性属木,木居东方,卦象为震,喻为青龙。其二,"水火、龙虎,铅贡之属",皆为炼丹术语。</p><p>殿呈长方形,前庭后殿,仿木斗拱缩形建筑,左右廊庑配殿。内奉老子神像等21尊。殿门转角处脊梁顶端作翘角挑起,有汉魏遗风,古朴粗放厚重。</p> <p>王祜墓,位于三清福地东北"艮"位,墓地坐山而立,层层升高,前陵后寢,墓室台基之上为拜堂,两重间隔寻杖栏干护板,正中置两柱冲天式牌坊一座。整座陵寢全用麻石构建并铺垫地面,宽7.3米,纵长9.2米。是江南闽、浙、赣、皖四省交界一带典型的民间建筑风格。</p><p>王祜,字永,道号帽峰,费隐。宗教倾向主要以内丹修炼为主。</p> <p>古丹井,位于三清福地东南西北中的中间戊巳"土"位,相传为葛仙公修道炼丹所掘,丹井由花岗岩砌成直径1米,井深3米,清澈见底,终年不枯,质纯味甘,为三清山第一名泉。</p><p>此井,以三清山宫座山立向的中轴道教宫观八卦形制的重要内涵,两者起了统领全局的作用。</p> <p>詹碧云藏竹之所,位于三清福地东南"巽"位,墓地依山而立,前陵后寝,前后高低五重,高差13.2米,面阔7.4米,纵长25米,全部为花岗岩石结构,建筑面积约185平方米。墓前正中辟门阙,左右连接厚墙,有汉唐遗风。</p><p>詹碧云,全真道士,明朝景泰年间受王祜所聘,主持三清宫观务,是三清山道教古建筑群的主要设计和参与者。</p> <p>三清福地,位于三清山的北部,是三清山人文景观的集萃地,也是道教古建筑的“露天博物馆",上至"九天应元府",下至"风门",平均海拔约1530米。共有观、殿、府、坊、泉、池、桥、墓、台、塔等230多处古建筑及文物,这些古建筑及文物按"先天八卦图式"布局,是研究道教古建筑的现场教学宝地。</p><p><br></p> <p>飞仙台</p> <p>龙盘石</p> <p>牛脊背</p> <p>点赞石(自编)</p> <p>开心快乐,与你同行。</p> <p>编辑:清凉风</p><p>文字:部分取自景区解说词</p><p>手机拍照:清凉风</p><p>鸣谢:彭歌等同行驴友</p><p>时间:2020.8.2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