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教师最好的修行

闵晶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董卿说:读书的“用”,不在眼前,不在当下,而是像甘霖雨露滋润万物之后,万物所呈现的那种清新、新鲜、水灵时的生机勃勃,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它是一种无形之用,是一种潜移默化,它能融进你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悄悄地对你的生活、环境发生作用,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人生轨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暑假里,没有了往日的喧嚣与热闹,正是读书好时节。在学校为我们购置的图书里,我阅读了约瑟夫•布尔戈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逃避》一书。</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是一本讲心理防御机制的书,所谓的心理防御,就是我们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谎。人们通常会运用各种防御机制去逃避一切不愿意面对的痛苦,</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整本书从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10种消极且无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到如何解除无益的心理防御,告别逃避的生活方式为内容展开。妙趣横生地解释了我们总是在逃避的原因,帮助我们克服遇到问题就试图逃避的消极心态,找到勇敢去面对的办法。</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回想起工作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日复一日地拖延下去,既不愿意想办法解决,又在逃避中陷入深深的焦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就像鸵鸟遇到危险时,不自觉地把脑袋扎进沙堆里,以为自己看不见危险就是安全的。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自己不愿意去面对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也会倾向于选择用“转移注意力”“拖延”“否认”等方式去逃避。然而,逃避的效果是临时的、短暂的,它很少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反而会使我们错过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作者在“对待生活要有正面“刚”的勇气”一节中说道:防御机制是我们多年形成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它根深蒂固地“铭刻”在大脑中的神经连接和路径里。防御越是根深蒂固,神经路径就越难更改。就如同车辙印,我们永远不可能脱离旧车辙的影响。</span></p><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摒弃无益的防御机制,就需要我们首先改变思维方式。改变思维就要鼓起勇气,同时要尊重自己的极限,不要逼迫自己承受能力之外的东西。当痛苦出现时,要勇敢面对,但也要量力而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接受改变就意味着承认许多艰难的真相,并养成一些全新的思维习惯。改变还需要我们保持警觉和勇敢,在能力之内,对自己抱有严格的期望。我们既要接纳那些或不堪或痛苦的情感,同时还要对穿着防御外衣的情感保留一份怀疑的态度。我们要像探索真相的科学家一般,做好接受一切的准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勤读。短暂而美好的假期时光结束了,但是阅读却永远在路上。愿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感受书籍的温度,做一个眼中有光芒,心中有香气,灵魂有深度的教育者。</span></p>

逃避

防御机制

我们

心理

防御

改变

痛苦

遇到

强师

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