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带着希望,带着憧憬,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回想每年的九月,幼儿园门口总会上演这样一出“苦情戏”:新入园的宝贝们哭得呼天抢地,眼泪与鼻涕齐飞,抱着爸爸妈妈的腿不让走,嘴里大喊:“妈妈不要走!”当教师接过来抱时,有的拒绝、努力地挣脱,有的甚至呕吐,还有的拉着家长的手试图离开幼儿园……以上种种表现,我们将它称之为"幼儿入园分离焦虑"。那究竟什么是"幼儿入园分离焦虑"呢?</p> <p>01 /</p><p> 分离焦虑是幼儿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p> <p> 在具有威胁的情况下,我们的大脑会释放出一系列响应,从而导致心跳加快、出汗、发抖、过度换气和强烈的恐惧。这些所有的反应是我们适应焦虑的基础,为我们应对危险做好了准备。</p><p> 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依恋理论之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提出,当个体倾向或预感到外部世界存在危险或不幸时,所产生的负性情绪和紧张的身体状态就是焦虑。提出婴幼儿分离焦虑是一种“人类在面对可能的威胁和意识到的危险时所采取的必然的、本能的反应方式。”</p><p> 认知学派理论告诉我们,幼儿由于年龄小,经验有限,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往往不能对事件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做出适当的反应。这时候,幼儿就会感受到威胁,感到无助,从而引发焦虑。他们为了寻找安全感就要寻找自己信得过的人,找亲密关系的人,从他们那里得到帮助和安慰。</p><p>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专家斯坦利·格林斯潘(StanleyI.Greenspan)的研究发现,3岁左右的孩子,几乎每隔15分钟就会找一次亲密看护人。这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哺乳动物的本能:和妈妈分离达到一定时间和空间的边界后,就需要重新回到妈妈身边,汲取安全感。当幼儿进入到幼儿园之后,过去可以随时看到亲人、回到亲人怀抱的习惯被突然改变,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一整天都看不到家人的新状态,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p> <p>02 /</p><p> 慢热内向的幼儿更容易出现分离焦虑</p> <p> 分离焦虑的具体表现为当幼儿知道马上要与家人分开时,会立刻出现强烈的哭闹或者出现退缩,若是强制将幼儿送到幼儿园,幼儿就会表现出嚎啕大哭、抵触入园、忐忑不安,拒绝与其他同伴玩耍,饮食减少、午休困难、沉默寡语,更为严重的还会出现不吃不喝不睡,排泄失禁,做噩梦说梦话,个别幼儿甚至还会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生理不适。</p><p> 但是,每个孩子的具体表现又不尽相同:慢热内向的幼儿更容易出现分离焦虑且长时间处于分离焦虑之中,他们对外部世界中的陌生环境更加谨慎与敏感,接受新鲜事物所需要的时间较长,需要抚养人更长时间的陪伴,会在有足够的把握之后才放下戒备,接受幼儿园内的生活。所以内向的幼儿更需要提前进行分离场景的训练。</p><p> 那么,外向开朗的幼儿就没有入园分离焦虑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外向的幼儿活泼好动,易被外界的新鲜事物所吸引,入园前几天可能会处在不断探索新环境的过程中。可新鲜感一过去,对幼儿园生活产生厌烦时,他们就会开始想家,出现哭闹或与同伴发生冲突。</p> <p>03 /</p><p> 小班幼儿分离焦虑的特点</p> <p> 新入园的小班幼儿多为三岁左右,他们的分离焦虑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p><p> (1)以大声哭泣表达内心焦虑为主,依恋某一位教师和自带物品,默默坐着不与人沟通交流或独自进行游戏,不能正常的进餐与午睡,不停地重复句子,寻找自己的抚养人。</p><p> (2)幼儿入园分离焦虑最明显的时间段集中在早晨入园、午餐、午睡、傍晚离园这一期间。</p><p> (3)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表现具有性别上的差异,女孩较男孩的分离焦虑更严重且表现的形式更为强烈。</p><p> (4)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的表现还具有一定的年龄差异,较小的幼儿比较大的幼儿分离焦虑更强烈。</p> <p>04 /</p><p> 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原因</p> <p> 幼儿在上幼儿园之前,大部分时间都是跟自己最亲近的人在家中生活,建立了长期且强烈的相互依恋关系。突然有一天要离开熟悉的家人和环境,独自一人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分离焦虑的出现是在所难免的。那么,幼儿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焦虑现象呢?</p><p>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幼儿在安全需要方面的一种表现就是喜欢某种常规的、熟悉的生活节奏。“一般的小孩遇到新的、陌生的、难于控制的情况时,也常常会产生受到威胁和恐惧的反应。例如,看不到父母或者暂时离开父母,见到陌生的面孔,碰见奇怪的不熟悉的或不能控制的事情时,幼儿会狂热的依恋父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启示我们:幼儿入园焦虑行为表现与其基本需要的缺失和难以维持平衡有关。</p><p> 有研究者指出幼儿入园焦虑表现的原因是由于:生活的制度的改变——生理需要的缺失;环境氛围的改变——安全感的缺失;个人地位的改变——“情感断乳”所引起的归宿感与自尊心缺失。</p> <p>05 /</p><p> 分离焦虑经过的三个阶段</p> <p> “依恋理论之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的习性学依恋理论认为:一个儿童与其母亲之间的联结一旦形成后,即使与母亲分离,联结也继续存在。婴儿与母亲分离后,会产生分离焦虑。通过观察,他把婴幼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p><p> ★ 反抗阶段:幼儿极力地阻止分离,与亲人分开后,儿童非常不安、悲伤,自发地采取各种手段试图与亲人重新接近,竭力想回到亲人身边,有大哭、四肢乱动等动作;幼儿会在园内嚎啕大哭,又踢又闹,拥有强烈的拒绝入园情绪。</p><p> ★ 失望阶段:当与家人亲近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无法招回亲人,幼儿开始失望,反抗行为也随之而减少,反抗强度也随之而减弱;幼儿会在园内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此时,儿童的依恋行为被抑制,会接受别人的照料,能比较正常地活动,但依恋联结并没有消失,而是在内部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p><p> ★ 超脱阶段:幼儿开始逐渐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步入正常的幼儿园生活轨道,如吃饭,午睡玩玩具,但是看见父母和所依赖的人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p><p> 人生中每一次与父母的分离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次成长。在成长的路上,需要家长充分信任孩子,因为信任是安全感的来源,能够给予孩子更加坚定的力量,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p><p> 在帮助孩子缓解分离焦虑和适应幼儿园的过程中,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这只不过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小困难和需要适应的新环境之一。没有人可以真正做到完美无缺,孩子出现的分离焦虑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提醒父母去关注他当下遇到的问题,继而想办法帮助他适应外部的环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