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游古长城 弘扬爱国情

山人

<p>  终于和各位跑友在心心念念的荞麦茬野长城相聚,之所以说心心念念是因为去年就准备组织去,但因种种缘故未能成行,大家也就一直念叨到今天。</p><p> 总觉得我写的东西不能叫文章,勉强算个日记或流水账,但这日记里有你有我也有他,每个参与者都在整个过程中徜徉。关于我写的东西你不必推敲,也无需细量,姑妄言之,姑妄看之即可。</p> <p>  8月22日清晨5时30分,灵丘一号跑团参加跑游荞麦茬野长城活动的跑友,就陆续到达联通广场,由于跑团各位管理之前已将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细化到每一辆车上,所以大家到来之后就直接登车,没有出现在广场上扎堆聚集的场面。</p><p> 原计划6时30分出发,可实际出发时间为6时35分,原因是有一位跑友晚上兴奋的无法入睡,以致稍微睡过了点,耽误了5分钟。</p> <p>  此次出行有150余人,共调集5辆中巴车和若干私家车,中巴车全部是有跑山路经验的城乡公交车老司机。</p> <p>  浩浩荡荡的车队向小城的东南方向,沿着灵丘那条水流湍急的母亲河,出飞狐峪经觉山塔向上寨镇驶去。</p> <p>  这个马路宽阔街道洁净,花红似火绿树成荫古香古色的美丽山村,任谁也想不到这就是曾发生“三·一”惨案的上寨镇刘庄村。</p><p> 1943年3月1日,驻扎在灵丘上北泉的日寇队长佐藤,带领130余名鬼子和汉奸,在刘庄屠杀了243名手无寸铁的无辜村民。其中老人29名、男青壮年79名、女青壮年75名、儿童60名,35户惨遭灭门,被杀戮的人数占全村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如此惨绝人寰的滔天大罪,将永远被钉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耻辱柱上。(数据来自于百度)</p><p> 现在所有活着的人,都没有资格和权利说原谅日本鬼子那些冠冕堂皇的不叫人话的话。因为你可以代表什么也不是的我们,你却永远也代表不了那些为抵御日寇入侵而献出生命的英烈们。况且那些杀害我们同胞的人,现在还供奉在靖国神社,难道我们能够遗忘?遗忘“三一”惨案,遗忘南京大屠杀?</p><p><br></p><p> 世界上所有国家之间所谓的和平友谊,那都是假象,如果没有一个强大国防的支撑,和平就是一句空话。只有国家强盛,方能保证人民安居乐业,享受太平。所以,我们必须感谢中国共产党,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就像我们小时候课本说的那样,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我们必须深爱这个国家,必须深爱这片国土,努力的去建设她保护她让她日益强大,尽快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p> <p>  我所乘的5号车司机是个帅气的小伙子,虽然年轻但俨然是个老司机,他把去荞麦茬的路已经磨明,所以他选择把车停靠在上寨加油站让大家休息如厕,因为再往前走就没有可以停车的地方了。</p><p> 车队是7时15分到达此处,由于人员众多厕所太小以至于休息时间用了半个小时。</p> <p>  长途出行或多或少总能遇见点儿小意外,这不车队阿元打着双闪的开道车行驶到狼牙沟时,一位老乡把一辆三轮车打在单行线的路上卸东西,可能是师傅按了下喇叭老乡不高兴,我问他是不是往那个空地挪车呀?人没好气的白眼我:“莫非我不知道?”兴许是怪怨我们吃饱撑得来打扰他们宁静的生活吧😂😂😂</p> <p>  路边随处可见的核桃树,虽然还未成熟,却已是果实累累。</p> <p>  说实话之前我很忐忑,因为前几天雨水过于勤怕山洪冲毁去往荞麦茬那段没有路基的乡村小道。直到陈振义团长和我说已和中巴车老板多次沟通,能确保畅通无阻这才放下那颗提着的心。</p><p> 行驶在十八弯的山路上,初次来此的跑友们心情都有点儿小紧张,以致于下山时都屏住了呼吸,车里安静的只能听到师傅点踩刹车时轮胎与道路的摩擦声。</p><p> 其实大家大可不必紧张,出发前这些有经验的师傅们都调试了刹车,并把刹车全部调紧,能确保万无一失。</p> <p>  车队在崎岖的山路上盘旋了一个多小时,于8.50分到达荞麦茬村。一号跑团将在这里弃车跑步或徒步,登上荞麦茬野长城。</p> <p>  在挥动着的五星红旗带领下,一号跑团爱国教育之旅就此开启。</p> <p>  众所周知,灵丘南山是出产花椒的地方,可居住在县城的你未必就认得花椒树,来吧展示!</p> <p>  有水的山叫钟灵毓秀,没有水的山只能叫黄土高坡。而长城一般是修建在石山上,而不是黄土高坡。</p> <p>  和去年来时不同,现在灵丘县政府已经开始重视荞麦茬明长城,且县文化和旅游局已开始就地取材,用河里的鹅卵石铺就了一条曲径通幽的古韵小道。</p> <p>  前有梅花三弄,今有小瀑三叠,这儿的水可是最纯净的地下泉水,没有受过丝毫污染,我之所以没带水就是想来这里用手捧起来喝个透心凉。</p> <p>  这位跑友和我说这个老朋友是今天登长城年龄最大的一个,我问他高龄他调皮的和我说:“37公岁。”。本以为他就是此行年最长者,没想到登上长城后却让我大跌眼镜。</p> <p>  硬汉的儿子小硬汉又来兰,当真是一号跑团的忠实拥趸,每次活动都落不下,还真应了咱们灵丘那句俗话——阵阵有😃😃</p> <p>  此张照片我拍的比较满意,美女手中的折伞遮挡住了强光,使面部变得柔和自然,就像宋词般那样婉约。</p> <p>  三位美女要求我在花丛中为她们留个念,没想到半路杀出一个抢镜滴😃</p> <p>  这两个小朋友是一号跑团的铁粉,他们把一号跑团叫做一号跑团队😃在登巍山时就像两条小尾巴跟着我,这不又断上兰😃</p> <p>  山中突遇蒙面大侠,没想到小后生也怕晒😂😂😂</p> <p>  这个小朋友不知是胡老师的孙子抑或是外孙,他抬起的手臂不让他爷爷露脸,胡老师想把他的手臂压下去却未果😄😄😄</p> <p>  这张照片是我前几年拍的,放到这儿是借助它和大家说一下荞麦茬内长城在此段的序号。有人会问为什么要用前几年的照片,现拍一张不是更有代入感吗?!你说的是,可出发前一号跑团就再三强调,一定要保护好古长城,不能进入敌楼,更不能穿越过敌楼,我怎么能为拍一张全景而违反规定呢?!所以只能用以前的照片说事儿。</p><p> 荞麦茬内长城共有5个敌楼,由东至西为47——51号,照片最近处为47号,靠北边的为49号。</p> <p>  荞麦茬内长城的5个敌楼,只有49号和50号有门匾,其余的都已遗失。这个是49号敌楼,那块门匾的字样是这样的——揷字肆拾玖號臺。这个揷和插同音,之所以用揷可能是出自涞源的“插箭岭”。</p> <p>  有内长城就有外长城,那么这个长城到底是哪个朝代修建的,当时修建它的时代背景又是怎样的呢?为了给自己解惑,我在百度找到了灵丘县政府为宣传荞麦茬长城所拍的纪录片,总算了解了它的来龙去脉,如果有兴趣你就耐下性子看看,如果无意就请一滑而过。</p> <p>  明王朝建立后,蒙元军队虽败退塞外,但仍有强大的军事力量,经常南下侵扰明朝北部边境。明朝为加强防御先后用200多年的时间,修筑了迄鸭绿江西达嘉峪关的万里长城,史称外长城。</p><p> 在修筑外长城的同时,又自黄河东岸的偏关东达京师,西北的居庸关修筑了内长城,成为保卫京师的重要屏障。</p><p> 对于明代东西走向的内长城《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山西镇自老营堡向东历宁武、雁门、北楼、至平型关约800里,又转南而东为保定之境,历龙泉、倒马关、紫荆关至沿河口约1700余里。又东为顺天境历高涯、白羊至居庸关约80里,共2500余里,皆峻山层岗,险内者所谓次边。</p> <p>  灵丘内长城为山西东段,介于内三关(居庸、紫荆、倒马。),与外三关(雁门、宁武、偏关。)之间,中有平型关,牛帮口,东属蓟镇之真保镇管辖。</p><p> 灵丘内长城途经上寨、下关、独峪、白崖台4个乡镇20余个村,基本走向为东从涞源独山城村七亩地进入灵丘上寨镇板屋村,沿山脊向西南延伸,过荞麦茬、狼牙山、转南经狼牙口、龙须台、向西经道八村西北的东台岭折南经下关乡檀山岭、小高石村进入河北阜平县段庄七里沟村、又折西北进入下关乡铜碌崖,向西达木佛台、铁角山、潘家铺、再向西经六沙台村西青羊口进入阜平县磨子口、吴王口以北。又西北进入花塔村东北山折西过独峪河达牛帮口,向西北沿大王梁向北延伸,经繁峙县马跑泉、白崖台乡北柳村、大阳坡、关岭至平型关,向西北进入白崖台乡东跑池南部界山,经马鞍梁刘立沟转西北过灵丘境内的西长安岭,杏清沟折北达上铺西与繁峙县团城口界山进入浑源县。</p><p><br></p> <p>  灵丘县境内现有敌楼遗址50座,其中砖砌空心敌楼保存完好的有17座,是目前山西内长城遗存空心敌楼最多的县份。现遗存墩台12座,烽火台19座,关口遗址3座,瓮城遗址1座,地窖遗址2座,券门匾客11方,阅边碑5方,摩崖石刻2处,长城城墙遗址30段约50余华里,均分布在灵丘南部石山区。</p> <p>  只要你耐心的看完以上我戴着老花镜,从灵丘纪录片上逐字逐句手抄下来,再辛苦的打到手机上的文字,相信你已经对灵丘内长城的前世今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p> <p>  人生何处不相逢,登长城偶遇一起打篮球的球友大老李😃😃😃</p> <p>  气势恢宏的长城,碧玉年华的姑娘,历史和现代的相遇,文化和时尚的交集,相衬相映,相得益彰。一个美在厚重和沧桑,一个美在妙龄和水灵。</p> <p>  真没想到荒凉的古长城竟然还有如此壮观的飞瀑,具体是哪儿呢就留个悬念,等下次带大家去打卡吧!</p> <p>  每到此时,一号跑团那火红的战旗就变得分外抢手,大家都想手持大旗,在长城边留下自己永久难忘的记忆。</p> <p>  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此时此刻此景,每个人都想在山顶上挥舞着五星红旗,留下那人生精彩的荣耀。</p> <p>  爱国教育哪能不高唱爱国歌曲,上午11时许,全体登长城人员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猎猎作响的五星红旗为我们伴奏,青山长城间回荡着我们拳拳的爱国之情。</p> <p>  拍完集体合影,唱罢爱国歌曲,凭吊古长城的爱国教育活动就告一段落,为了不给长城古迹留下一点儿垃圾,所以出发前一号跑团就通知在荞麦茬村边野餐。</p> <p>  收尾的管理人员每次都能收几袋垃圾,可这次在路边捡到的垃圾,大部分都是之前的遗留垃圾,这说明一号跑团的跑友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素质也越来越高。</p><p> 其实,爱国不是你可以造出一颗能保家卫国的飞弹就是爱国,有时你的一个小举动就是爱国,譬如你俯身捡起一个酸奶空盒把它放在垃圾箱就是爱国的举动。</p> <p>  下山后,大家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各自占据有利地形就餐,有的在青纱帐的田埂上;有的在茂密的核桃林中;有的在潺潺流水的小溪边;有的在浑然天成的带有黑色纹理的白石上。而且这次发现带户外灶具的多了起来,户外生活情调有显著的提高😃😃😃</p> <p>  我在文章前边说过上山后才让我大跌眼镜的话,出处就在这儿。这位老爷子是陈红波(平安)的岳父,今年已经85岁高龄,你看老人家那红光满面的气色,活个百岁一点儿问题也没有。但愿你我在这个年龄和老爷子一样,能上山如履平地的登上荞麦茬长城。</p><p><br></p> <p>  到中午吃饭老人家的女儿(平安吕主任)给我们送来蛋糕时我们才得知,今儿是老人家85岁的生日,在这里我们祝老人家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永远健康,快乐长寿!</p> <p>  跑游跑游,有跑才名副其实,其实跑不是目的本意只是想弄清楚从荞麦茬村距长城究竟有几公里。我那个打酱油数据不算,因为我只是想点亮24节气那枚处暑奖牌。</p><p><br></p><p> </p> <p>  大家去一趟也不容易,总的记住点儿什么,我现在就把此次出行的公里数据分享给各位跑友。城里距上寨约36公里,上寨距荞麦茬约26.4公里,而荞麦茬村距长城约2.6公里,全程约65公里。</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 <p>  本次跑游古长城,弘扬爱国情的活动举办的非常圆满。首先通过凭吊古长城了解历史,增强了参与活动人员的爱国信念;其次,此次活动大都是全家参与,通过郊游野餐的形式,促进了家庭和谐和睦;其三,大家在一号团队的影响下,提高了环保意识,为今后的无痕森林活动,奠定了一个扎实的基础。</p><p> 文章的最后,我们要为驾驶技术高超的司机师傅们点赞,感谢他们拾金不昧归还落在车里的手机。我们要为一号跑团的管理人员点赞,感谢他们一路呵护着同行的跑友,保障了全体成员的安全。我们要为全体参与活动的人员点赞,感谢他们积极参与活动,配合管理,没有忘记垃圾不落地,大山更美丽的初衷。</p><p> 一号跑团的各位跑友,此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到此就告一段落。还是那句话,作为一个民间组织,我们的初衷就是希望你们都开心健康,您那绽放如向日葵般的笑容,就是对一号跑团最大的褒奖。接下来你只管跑步健身提高体能,我们继续寻找适合活动的美景,希望下一次你们那矫健的身影,还能继续出现在一号跑团的美篇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