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处暑秋憩,由平度市插花协会承办的金悦相府插花扇面艺术展于8月22号上午在金荷相府售楼中心隆重举行。本活动旨在普及中国传统艺术,面向平度市民免费观展。</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中国人用扇始自何时,就文献记载来看,在尧时已有。所谓箑,吊于室中,用绳牵引,摇荡生风。舜作五明扇。周时武王玄览,造扇于前,此应为障扇,大概以竹编成。楚襄王始用羽作扇。最迟在晋代已有团扇、纨扇之类器物了。宋、元以降团扇很普及,明永乐年间,折扇完全压倒团扇,从此折扇在中国盛行。</span></p><p> </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扇子书画之风始于六朝。唐宋以降,扇面更为盛行,并且逐渐成为书画作品的一种款式,丰富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宝库。明代之后,扇面书画空前发展。明谢肇淛《五杂俎》:“吴中泥金最宜书画,不胫而走四方,差与蜀扇埒矣!”折扇流行之后,在扇面上作题字作画,风气极盛。明、清以降,不仅官宦文士,包括商贾市俗,折扇逐渐进入士大夫的审美视野,与士大夫寄情言志的诸般雅趣合流,莫不以手持名人书画的折扇上挥洒翰墨蔚然成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中国书画艺术中,扇面书画是一种特殊的形式。它的载体具有实用意义,作为祛暑用具流传于世。扇子主要有扇骨和扇面两部分组成,因此评判其价值就考量这两个方面。扇骨考究的制作工艺,体现出工匠的高超技艺;扇骨上绝妙的雕刻艺术,体现了雕刻者精细雅致的艺术风格和巧夺天工的技艺;扇面上气韵丰沛的书画,通过清润简逸的笔墨,寄托文人高洁淡泊的情愫,提升了扇子整体的艺术魅力。互赠扇子及在扇面上合作书画,是中国文人之间一种雅事。</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本次插花扇面展中,展示了崔传富、高登舟、石洪钧、李铭钢四位老师以中国传统节气与时令花为主题创作的30多副扇面作品,还展示了懿淑老师和平度市插花协会会员们精心创作的十多组中国传统插花作品。扇面书画作为欣赏和收藏,有其独到的艺术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与中国传统插花相结合,更是相得益彰。</span></p><p> </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艺术展现场,四位老师书写平安福送市民,还分别创作团扇一把,并由平度市插花协会郭丽娜、王琴、王小燕和朱静静四位会员进行展示。她们来自不同行业,因为喜爱花艺成为平插协的一份子,临时接受展示,落落大方,优雅知性,这同时也是平度市插花协会的宗旨和目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纤云弄巧,七夕到来。七夕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七夕自古就是一个喜气而浪漫的节日。在本次艺术展中,崔传富老师创作了一副行书团扇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婉约蕴藉,余味无穷,传递幸福,感受幸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感谢同行者,感谢每一位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支持者,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雅传承美,传播中国传统艺术的美好。</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span></p> <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组稿秘书处:孙彤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感谢大家阅读及转发,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花艺相关知识,请留言告诉我们!本文图稿为平度市插花协会原创,部分文字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尊重著作权从您我做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