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西藏(2016)

ZYJ

<p><b>团长:老树 </b></p><p><b>摄影:大地、PCQ </b></p><p><b>编辑:ZYJ </b></p><p><b>编辑资料:《中国国家地理》</b></p><p><b>出镜:五家团成员</b></p> <p><b>  西藏,被世人称为地球第三极地,因为有了海拔的高度和地理的跨度便有了它独特的魅力。世界上最高的山在这里扭结,许多大江大河在这里开源,博大精深的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宗教在这里产生……蓝天白云覆盖下的藏族人民,在这里创造了瑰丽而独特的文明。这片高原大陆从古至今一刻也没有停息与外界的联系,以勇敢开拓的博大胸怀,在世界屋脊开凿通道,而邮驿信息则穿过逶迤的雪山和密布的河流,与中原文化汇合,共同进入中华民族的大文化体系。 </b></p> <p class="ql-block"><b>2016年9月1日,我们多年的计划终于实现,坐上了由北京开往拉萨的火车。(行程安排:拉萨—林芝—雅鲁藏布大峡谷—波密—然乌湖—山南—日喀则—珠峰大本营—纳木错15日。)</b></p> <p class="ql-block"><b>五家团成员,平均年龄63岁。15天的行程,将是对我们身体一个考验。</b></p><p class="ql-block"><b>几乎每个人都将西藏列为一生必去的目的地之一,而且很多人已去过,从此以后就一直在“回”西藏的路上。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西藏这样如此炙手可热,又如此冰清玉洁。尽管抵达它非常有困难,而且常常会受高原反应之苦。</b></p> <p class="ql-block"><b>从西宁到格尔木,由2261米海拔逐渐攀高到2780米。从格尔木至拉萨,经过昆仑山口青藏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这对于我们从内地来的旅客来说,身体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但这趟列车为全封闭式,具有增压、增氧等特殊功能,使我们从身体上、精神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安慰。</b></p> <p><b>经过40小时30分,运行3757公里车程,站点10个,带着我们那份虔诚,那份觐见,相约抵达圣城—拉萨火车站。</b></p> <p class="ql-block"><b>拉萨火车站。与布达拉宫隔河相望,海拔3600多米,2006年7月1日投入使用。</b></p><p class="ql-block"><b>青藏铁路的建设创下了多项“中国之最”、“世界之最”、“历史之最”。因为这条铁路世界海拔最高地区的铁路,穿过965公里长、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地区和550公里高原冻土带,跨越5072米高的唐古拉山口……已成为了世界上最壮观的铁路之一。</b></p> 拉萨 <p><b>经过半天和一夜的休息,早餐过后,从酒店出发一路走到拉萨解放广场,此时终于站到了世界上最高的宫殿布达拉宫面前。眺望拉萨,无限感慨。宽敞的解放广场,北京路,一派祥和安宁,完全颠覆了我们对拉萨的想象。</b></p> <p><b>拉萨海拔3600米,空气稀薄,缺氧无雾,阳光充足,有“日光城”之称。在历经了长期的封建农奴社会后,拉萨于1951年和平解放,1959年开始进行民主改革,1965年成立西藏自治区。有藏、汉、回、门巴、纳西等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自治区的95%以上。</b></p> <p><b>50多年来,在中央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古城拉萨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拉萨的变化,不仅体现在面积从昔日的3平方公里扩大到50余平方公里,人口从3万人增长到近20万人,最根本的还是市政建设、城市功能、公共服务设施等各个层面都有很大的发展,拉萨人的生活质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b></p> <p><b>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江泽民。200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庆之际,布达拉宫南面的一大片土地被铺上了花岗岩地砖,一个巨大而干净、镶着花坛的广场从此铺陈在布达拉宫面前。</b></p> <p><b>看看拉萨新面貌!在高原的阳光和印度洋的季风爱抚下,在现代工业文明和流行文化的浸润中,拉萨以出落得如多情的少妇般迷人,沉静雍容,大方热烈,神秘高深。</b></p> <p><b>这里车水马龙,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目不暇接的具有藏秘者风格的店招;虔诚的、转经的、朝拜的信徒、多种肤色的旅行者和探险者,以及那些粗糙厚重的墙;画着美丽图案的门窗,红、绿、黄、白相间的飘动的经幡,阳光下金碧辉煌的寺庙,是我们唯一能感受和想到就是一幅高原的浮世绘。</b></p> <p><b>在拉萨中心城区的道路上行走,抬头可见三座小山—红山、药王山和磨盘山耸立于平地之上,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特点之一。</b></p> <p><b>拉萨是我国最神秘的城市,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和大昭寺、小昭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罗布林卡、龙王潭一起构成“拉萨八景”,中外驰名。藏族民俗风情独特,有“形象的百科全书”之称的西藏壁画、象征吉祥如意的哈达以及藏毯、藏刀等民族用品。</b></p> <p><b>在广场上仰望这座宫殿的雄姿,好像是从一座岩石裸露的山顶上生长出来的宫殿,“之”字形的一条山路在顶部涂着红色的白墙的维护下盘旋而上,有着城墙一样宽阔墙体的建筑是白宫,白宫的上部是一层层、一排排涂成黑色边框的窗户,再向上两侧的白宫簇拥出中央的红宫,红宫的顶层附着鎏金的筒瓦,宫殿的最顶端立着三座鎏金宝塔,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b></p> <p><b>布达拉宫建在拉萨河畔一座孤山—红山上。红山山上顶海拔3700米,相对山下的河谷平原高出近百米,红山地势陡峭,有的地方近乎直立的陡壁。它完全是依山势而建,与整个山体浑然一体,山仿佛就是宫,宫仿佛就是山。</b></p> <p><b>因此布达拉宫好像横空出世的天上宫阙,远在十几公里之外,就能看见它棒礴的雄姿。确切的说是中国乃至世界建筑界的奇葩,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b></p> <p><b>布达拉宫,活着的圣殿。漫长的历史,神秘的传说,杰出的建筑,无数依然在呼吸的文物,永不终止地环绕在它四周的朝圣者,一起构建了布达拉宫的生命。</b></p> <p><b>我们沿着“之”字通道从山脚入口爬到顶端,一共900多级石阶。</b></p> <p><b>千步云梯一步一步往上爬,激烈的心跳和缺氧导致的气喘混合成一股奇妙的感觉,竟让我们的心中产生了一些敬畏。</b></p> <p><b>神秘的宫殿,像迷宫一样的隧道,七拐八拐的天体,幽深的窗户,让人俨然不知身在何处。</b></p> <p><b>布达拉宫,为什么要建在山崖上呢!因藏民族崇拜和信仰神山,那些建在山顶与山合二为一的建筑是神的缩影,是旷野中庞然的神山在人世间的替代,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b></p> <p><b>布达拉宫建在山崖上不仅是崇拜山神的体现,也是为了防御,更是权利的象征。公元前2世纪聂赤赞普建造并居住在山崖式的建筑—雍布拉康,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这两处山崖式的建筑都是世俗帝王的宫殿。他们把宫殿建在山顶,接近天的地方,还用君权神授来为自己的权利增加权威性。从1645年起,五世达赖喇嘛重建布达拉宫“白宫”及宫墙城门等,并把政权机构迁进来。以后历代达赖又相继进行过扩建,于是布达拉宫就有了今日之规模。300余年来,布达拉宫大量收藏和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文物。壁画、佛塔、唐卡、金像、金印及大量金银品等工艺品。</b></p> <p><b>布达拉宫分为两大部分,红宫和白宫。红宫居中,主要供奉佛像和宗教事务,还有前世达赖遗体的的灵塔;白宫居两旁,是达赖喇嘛生活起居和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b></p> <p><b>眼睛在天堂,身子在地狱,第一次登顶布达拉宫就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到了西藏的“魅力”。拉萨是一座近乎完美的圣城,群山环绕拉萨,形成了天然的屏障,滔滔大河犹如飞动的哈达,日夜不息地拱卫着布达拉宫。它也是一座迷幻之城,调和了炽热的阳光、低悬的云朵、懒散的脚步和莫名的兴奋,一年四季节日不断。虔诚的众信徒从千里之外赶来,朝拜着几十道圣迹。</b></p> <p><b>如今,丰富多彩的夜生活已使这座高原城市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不夜城”。满眼街灯通明,霓虹闪烁,此时的布达拉宫更是显得神圣而庄严。</b></p> 大昭寺 <p><b>拉萨跳动的心脏——大昭寺。和布达拉宫的神圣庄严相比,大昭寺的繁华、拥挤、喧闹似乎更富有人情味,更让人觉得与神相隔得并不太遥远。</b></p><p><b>大昭寺,藏语意为“觉阿佛殿”。“觉阿”专指该寺供奉的释迦牟尼12岁镏金等身像,相传是文成公主于一千三百多年前从汉地带入的。藏族人称这尊佛像为“觉阿仁布钦”即大宝至尊。这尊佛像千百年来所有来圣地拉萨的朝拜者的终极目的,是圣地中心的中心。</b></p> <p><b>大昭寺修建于松赞干布时期,那是公元前7世纪。大昭寺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赤尊公主建的宫殿,在修建之初,文成公主专门运用阴阳五行说把西藏和拉萨的地形山水都测算了一遍,然后她告诉颂赞干布,说西藏雪域是罗煞女魔仰卧的形状,而拉萨中心涡汤错正好是女魔的心脏,应当把寺庙建在上面,以镇邪。松赞干布欣然采纳了文成公主的建议,就把宫殿修建在了湖上。</b></p> <p><b>大昭寺是西藏现在保存最完整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开拓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划。不同时期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对大昭寺的修缮,因此几百年过去了,大昭寺形成了如今25100多平方米的规模。</b></p> <p><b>大昭寺已成为了传播佛教的中心,四面八方的信徒和僧人前来朝拜越来越多。为了满足信徒们的要求,大昭寺就建立了僧人宿舍、宗教学校以及一些小些寺庙。</b></p> <p><b>大昭寺殿高四层,上覆金顶,辉煌壮观,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纳了尼泊尔和印度的建筑艺术特色。寺内走廊和殿堂布满壁画,描写历史人物和神话。还保存着唐代以来的历史文物以外及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等人像。</b></p> <p><b>大昭寺内那尊由文成公主带进西藏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成了藏族信徒心中最灵验的佛。无论路途多么遥远,一生中他们都会到这儿来朝一次,祈求神灵保佑。</b></p> <p><b>经历一千三百多年的大昭寺灰白的围墙古朴厚重,门口的地砖被信徒香客们无数次的匍匐长磕磨的发亮,泛着幽幽的青光。这些石头迎受了多少真淳虔诚的祈愿,又带给人多少简单的满足和欢乐。</b></p> <p><b>囊括内朝拜的人围绕在正门的石碑和香炉前,在袅袅的烟雾中,对着神灵顶礼膜拜。</b></p> <p><b>信徒们双手合十,微闭着双眼,嘴里喃喃有声,沉侵在一种迷醉的宗教氛围中。</b></p> <p><b>边远牧区的牧民为了到大昭寺朝拜,需要走上很长时间,三步一个长头磕到此处。他们卖掉牛羊的钱捐给寺院,而后带着神的祝福心满意足地踏上归程。</b></p> <p><b>这位老奶奶,对佛陀是五体投地。看上去已有七十多岁吧,她的脸上布满了沟槽,在她闭目磕头瞬间,我发现她眼皮里还保留着非常白的一道……那应该是她本来的皮肤吧。</b></p> <p><b>朝佛者的生活中充满了仪式,长磕是其中之令人震撼的一种,转经则是更生活化的另一种。</b></p> <p><b>在拉萨,朝拜了大昭寺里供奉的那尊镏金12岁释迦牟尼等身像,达到这次朝拜的终极的目标之后,朝拜者们并不急于离开,下一步是转经。以大昭寺中心,拉萨有3条主要的环形转经路。</b></p> <p><b>第一圈,即内圈,是大昭寺的一排排转经筒。藏语把这一圈叫做“囊廓””。“囊”是“内”的意思,“廓”就是“旋转”。第二圈八廓街,“八”是“中间”的意思,“八廓”即中转经路。第三圈,则是外转经路,藏语叫做“林廓”,围绕药王山、布达拉宫、小昭寺等。</b></p> <p><b>在转经的队伍中,有时可看见一些依着破旧,但神情虔诚的藏族人做一种“俯冲”式的叩拜,从他们那被磨破的衣服和膝盖上可以看出,他们是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大昭寺的。藏族人对宗教的热诚可在叩长头这种朝拜仪式中充分表现。</b></p> <p><b>进行这种“五体投地”式的朝拜要首先双手合十,高举过头,向前踏一步,然后用双手在额、口、腹触碰一下,这表示身、语、意与佛融为一体的意思,表示全身心的对神灵的敬畏,祈求神灵的护佑。然后双膝下跪,全身伏地,额头叩下。在指尖处做一个标记,站起跨步至标记处,再作揖下拜。</b></p> <p><b>朝佛是藏族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即使是长达几年的辛苦长磕,朝佛给他们留下的印象也没有困难,只有平安和快乐。</b></p> 八廓街 <p><b>八廓街,这条围绕大昭寺的古老街道,被藏族同袍视为“圣路”。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如一位沧桑老人,见证了拉萨古城的过去和今天。漫步在这条转经之街、商业之街、文化之街,感受着传统与现代文化交融,仿佛能听到这条老街喃喃的述说。</b></p> <p><b>八廓街头,两旁有着白墙、黄墙、花窗风格的民居,袅袅桑烟,如织人流和鳞次栉比的大小商铺热闹非凡。</b></p> <p><b>公元7世纪时,藏王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为镇邪建造了大昭寺,这座美丽的宫殿引来了无数朝圣者,渐渐踏出了现已环绕大昭寺的八廓街,并为拉萨有名的一条商业街。</b></p> <p><b>这里从早到晚总有数不清的转经者用脚步积累他们的功德。八廓街是一个神人共处的地方,在这里,喧闹的跳蚤市场与庄严宁静的寺庙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都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走在拉萨的八廓街上,你会深深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b></p> <p><b>风马旗,即红、黄、蓝、绿、白的五色经幡,象征着太阳、大地、蓝天、绿草和白云。随风舞动的风马旗是藏族人崇拜自然的标记之一。在苍茫高原上星罗棋布的寺院、佛堂,即有性别也有生日的神山圣湖……自然的和人文的,在西藏构成了连天接地的标记。这些标记,都是藏族人民心中应该朝拜的圣迹。</b></p> <p><b>围绕着八廓街转经路有许多古迹,最为有名的应是立在广场上的大桅杆。大桅杆叫“觉牙达金”,意思是“给释迦牟尼佛的供奉”,也称“佛供”。以前是藏族姑娘只要到了十六岁,也是出嫁的年龄,父母和邻居亲属陪伴着女儿到觉牙达金大桅杆前,举行一个庆贺成年仪式。姑娘在桅杆上系上一条哈达,再在桅杆旁边烧起香火,接着便围绕着大桅杆一圈圈地念经,向佛祖为姑娘祈祷和祝福。</b></p> <p class="ql-block"><b>目光所及之处,到处都是鲜艳的色彩,无论是街道两旁的建筑,还是热闹非凡的街边小摊上千百种待售的物品,这些色彩最终形成了我对拉萨的深刻印象。</b></p> 小昭寺 <p><b>晚餐后,随意散步来到小昭寺,外观一下。小昭寺的名声和规模都比不上大昭寺,也没有那么热闹。寺庙传说,相传文成公主入藏时带了一尊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行至小昭寺位置时,木车陷入沙地中。公主通过历算,决定把释迦牟尼佛像安放此处供奉,遂建小昭寺。</b></p> 巴松措 <p><b>从拉萨启程,沿着拉萨河谷,进入林芝地区。观赏巴松措~波密~鲁朗林海~然乌湖~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远观南迦巴瓦峰。</b></p> <p><b>林芝地区就静卧在喜马拉雅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脉这两条巨大的山脉由西向东平行伸展,在东部与横断山脉相遇,形成群山环绕之势的怀抱之中。雅鲁藏布江从林芝地区的朗县进入,在米林县迎面遇上喜马拉雅山阻挡,被迫折流北上,围着南迦巴瓦峰做“马蹄形”转弯后,在墨脱县内向南奔泻而下,最终经印度注入印度洋。它在受到喜马拉雅山脉阻挡后,沿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这个通道一路北上,带给这个区域丰沛的降雨,形成了林芝地区特殊的热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林芝地区降雨量约600毫米,年均温度8.7摄氏度,温暖湿润的气候滋养着这里的植被,森林覆盖率高达51.9%,一旦进入林芝地区,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绿色。说起林芝,常比喻“西藏的江南”。江水丰富、气候温暖、绿意葱茏。林芝与江南最不同的地方,是林芝地区多雪山冰川。</b></p> <p><b>途径墨竹工卡,翻越海拔5013米【米拉山口】,前往红教圣湖【巴松措】。</b></p><p><b><span class="ql-cursor"></span>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站在常年积雪的山口,山风劲吹,蓝天白云下,五彩经幡在大地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连地接天,将藏民们虔诚的愿望传达上苍神灵。</b></p> <p><b>雪山映彩旗。</b></p> <p><b>上苍神灵。</b></p> <p><b>雪山的峰姿。</b></p> <p><b>巴松措园林风光。巴松措景区位于林芝县八一镇东北角,是比日神山国家深林公园的核心区,其幽深静谧、原始古朴的自然风光和神奇深厚的历史文化,使之成为林芝旅游环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藏传佛教“宁玛派”著名神湖和圣地。</b></p> <p><b>巴松措又名错高湖,湖面海拔3469米,长约12公里,湖宽约2公里。群山环抱,森林茂密,山巅常年积雪。“错高”就是绿水的意思,名符其实。</b></p> <p><b>走近湖边,但见浩浩湖水,像碧绿的翡翠,是那么的晶莹;像宽阔的锦缎,是那么柔软;像皎洁的夜空,是那么的深渊。那倒映湖中的苍山群峰,和那群峰顶上的白雪使它更婀娜多姿,平添了许多神秘和妩媚。</b></p> <p><b>湖边横七竖八地躺着巨大的枯木,也为景区增添了几分原始与苍凉。</b></p> <p><b>景区森林密布,氧气含量比其它湖泊高,一般不会产生高原反应。</b></p> <p><b>令人沉醉的是湖中有一小岛,岛上树木繁茂,花草丛生,苔藓遍地。寺庙不大,无围墙,浓荫掩映,恬静幽深,颇适修身养性。</b></p> <p><b>岛的高处坐落着宁玛寺庙——错中干巴。供奉之佛除莲花生外,主要供奉的是11世纪的素尔波旦和素而琼.喜绕扎巴父子。</b></p> <p><b>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b></p> <p><b>还有“活的文物”。</b></p> <p><b>千年青岗松。据考证,该树树龄约1300年。因树叶上有天然形成的动物和藏文的象形图像,也被称为“生肖树”。</b></p><p><b>即湖光山色寺庙于一体,观者无不以“巴松回来不看错”的赞叹来称道它。(入住八一镇)</b></p> <p><b>沿山路而上翻越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山。</b></p> 鲁朗 <p><b>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山位于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以东,属念唐古拉山脉,是去往鲁朗景区的必经之山,为川藏公路所跨。</b></p><p><b></b></p> <p><b>鲁朗林海,坐落在深山老林之中,素有“西藏江南”美称。“鲁朗”意味“龙王谷”,是龙王爷居住的地方,也是“叫人不想家”的地方。</b></p> <p><b>万木争荣,绿波翻涌。</b></p> <p><b>树满青山,河流纵横,有规模巨大、终年碧绿苍翠、林木葱茏的原始森林和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其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保持最完好的第三大林区。雪山、森林牧场构成了鲁朗与众不同的自然景观。</b></p> <p><b>在大多数人眼中,西藏给人的印象是高寒、干旱、广袤、苍凉,但位于西藏东南部的林芝地区绝对是个例外。林芝地区平均海拔3100米,是西藏海拔最低的地方。</b></p> <p><b>进入林芝地区,不期而遇的是田园风光、雾气弥漫的云杉林,会让你恍如置身于江南烟雨的感觉,但这里有着江南所没有的独特景观。</b></p> 波密 <p class="ql-block"><b>过通麦天险前往“西藏瑞士”波密。(然乌湖)</b></p> <p><b>由于泥巴石子路太糟糕,我们的车堵在了通麦天险,帕隆藏布江畔。据听说,在这一带堵车,堵上3-5小时很正常,此时司机师傅开起来音响,唱起来迟志强的囚歌,真是郁闷那。按照计划下午游然乌湖泡汤了,最终晚上九点多到达然乌湖。第二天为了不当误行程,天还没亮就启程前返回波密。</b></p> <p><b>波密的早晨!</b></p> <p><b>波密——西藏的瑞士。沿途行进在那巍峨峻峭的大山之间,那鬼斧神工、泼墨山水,那冰川绝壁、雪山云雾,令人惊叹不已!。</b></p> <p><b>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是旅游、摄影、绘画、探索生物奥秘者的理想境地。</b></p> <p><b>雪山、森林、河流、草原如人在画中行,美丽的山水画就在人间。</b></p> <p><b>绿海中的明珠、雪域中的江南、旅游之圣地。</b></p> <p><b>云遮雾绕的山村,遍山青翠,怡然如仙境。</b></p> <p><b>泼墨山水。</b></p> <p><b>在这里你不用担心高原反应的折磨,可以尽情的拍照。</b></p> <p>穿过温暖和秀美的一座座无名山,和异族味十足的排龙门巴族乡所在地,我们通过了新建的迫隆沟特大桥。</p> <p><b>蓝黑茂密的森林尽头是雄伟的雪山,巨大的冰川沿着沟谷伸入森林,雪山、冰川和森林的景观在这里完美结合,这是你在江南无法看到的独特景观。</b></p> <p><b>广袤的原始森林还衍生出极为丰富的经济植物、林下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其中松茸、羊肚菌、猴头菌等珍稀的菌类以其鲜美的味道及无任何污染而远销至国外。</b></p> <p><b>在西藏所有的地区中,林芝的宗教气味最不浓厚,这里的主角是自然。在这片温暖湿润的土地上,大自然以其独特的身姿恣意生长着。</b></p> <p><b>鲁朗这个素有天然氧吧和东方瑞士之美誉的小镇,“因国际旅游小镇的打造再一次成为焦点。目的是打造一个凸显藏文化、自然生态、圣洁宁静、现代时尚的国际旅游小镇。</b></p> 鲁朗纳麦乡 <p><b>途经鲁朗纳麦乡,这里海拔米3380米,处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涌入的印度洋水气带,属高原温暖半湿润气候。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地肥水美。</b></p> <p><b>绿意葱茏,水美草肥,眼前一片开阔的牧场,温顺的河水缓缓从牧场穿过,在阳光照射下,小小村落更加俊秀。</b></p> <p><b>万木葱茏的景象,不是江南,胜似江南。</b></p> <p><b>如此来说,小镇景色优美,满是田园的安谧。可你抬头远望,你就会看到优美的田园之上是雪峰。所以用优美的田园来形容这里的风景是不够的,田园之上是壮美,是崇高的。</b></p> <p><b>远处的雪山云雾和眼前的藏房互相映衬,构成了鲁朗与众不同的自然景观。</b></p> <p><b>林区特色的木篱笆,木板屋、木头桥及农牧民的村寨星罗棋布、错落有秩,构成了一幅恬静优美的“山居图”。</b></p>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p><b>沿岗派公路顺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段素有“背包客圣地”之称的【派镇】。目睹雅鲁藏布大峡谷、南迦巴瓦峰、大桑树。</b></p> <p><b>米林县地处西藏东部、雅鲁藏布江中游、念青唐古拉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地势西高东低,多宽谷,平均海拔3700米,相对高出较小。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众多的山川河流,复杂的地形地貌,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孤峰揽胜的南迦巴瓦峰和江心的沙洲以及山脚下的沙丘等自然景观。</b></p> <p><b>途径丹娘乡延绵千米的佛掌沙丘。</b></p> <p><b>直白村情比石坚。一个巨大的岩石一分为二,夹缝中长出一株桃树,甚为奇特的景观是当地流传着一段桃树王之女与部落男子的感人爱情故事。春风花雨时节,巨大的岩石里桃花随风飘摆,向人们展示爱情神奇的力量。</b></p> <p><b>大桑树。树龄1450多年,高8米,径围11米。古树枝繁叶茂,年年开花,但无果实。当年人称“布欧色薪”意为“雄桑树”,将其视为吉祥物。相传是唐朝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结婚时亲手所植。</b></p> <p><b>这里的藏香猪很聪明,只要它闻到游客身上有烤土豆的香味,就一直跟着你,直到得到土豆之后才肯离去。</b></p> <p><b>瞧这二位,是哥俩还是姐俩在这悠闲地晒着太阳,与人和平相处。</b></p> <p><b>色香味俱全的藏香猪腊肉。</b></p> <p><b>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来世只为有你喜乐平安!</b></p> <p><b>前往直白村观景台,远观南迦巴瓦峰。</b></p><p><b>在这里生活着珞巴、门巴等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习惯及宗教信仰皆保留着浓厚的传统色彩,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他们以狩猎为生,豪爽好客,原始淳朴,至今仍然保留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方式。</b></p> <p><b>俏丽健康的姑娘。</b></p> <p><b>鲜艳精美的藏房。</b></p> <p><b>村医卓玛在给我们的老同志量血压。</b></p> 南迦巴瓦峰 <p><b>在这里远观南迦巴瓦雪山,白缎般的流云环绕着山腰,发着蓝色寒光的如剑雪峰,在云缝中若隐若现。他在人间矗立,却极少有人可以和他相见,他在云雾中深藏,却和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骨肉相连,休戚与共。</b></p> <p><b>“南迦巴瓦”的藏语意思是“比天高的山峰”。据说从东北观之光芒闪耀,似佛光映辉,西边观陡峭雄丽,从南边观看雪线附近的冰雪像成串的佛珠。</b></p> <p><b>平日峰体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变幻无穷,富于神奇色彩,当地人视为“神山”,甚至说是“神女”。今天我们无论在哪个方向位置都没有看清它的峰姿,只能说心不诚吧!</b></p> <p><b>她的与众不同在于总是藏在云中难以看见,只有心诚的人才能一睹风采。——王石</b></p> <p><b>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第一名南迦巴瓦,云中的天堂。集壮丽与秀美于一身是一方面,与绕山面行的雅鲁藏布江所造就的天下第一峡之奇观,令其身价倍增。——专家评语</b></p> <p><b>雅鲁藏布江被藏族视为“摇篮”和“母亲河”。由于被喜马拉雅山东端南迦巴瓦峰挡住去向而被迫改向,由此行成了世界上极为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终于亲临雅鲁藏布江畔,观澎湃江水、听峡谷轰鸣。</b></p> 雅鲁藏布江 <p><b>世界上最高的河流雅鲁藏布江拦腰切开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弯弯曲曲流经西藏南部,并在南迦巴瓦峰形成了一个举世无双的大拐弯,神秘壮阔之美无与伦比。它是地球上“最后的谧静”。如果没有见过它,你就不能说你见过了最壮美的峡谷。——专家评语</b></p> <p><b>因为这个奇异的大拐弯,印度洋暖湿气流得以涌入青藏高原,雅鲁藏布大峡谷才因此而成为青藏高原最温暖湿润的地区。</b></p> <p><b>雅鲁藏布大峡谷在藏东南的米林县以派乡为入口,生生切开了横亘于前的喜马拉雅山,围绕南迦巴瓦峰形成了一个举世无双的奇特马蹄形大拐弯之后入墨脱县,最后到巴昔卡,这便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它的实际长度为504.6公里。峡谷最深处7057米,平均深度为2673米。可以直接向科罗拉多大峡谷挑战!</b></p> <p><b>独特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生物,构成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多姿多彩而又独一无二的景观。不是江南,胜似江南。</b></p> <p><b>雅鲁藏布大峡谷林木葱茏,地势险要、交通不便、人烟稀少,而且许多河段根本没人,加上大峡谷云遮雾罩、神秘莫测,所以环境特别幽静。</b></p> <p><b>就像藏传佛教中幻化飘渺的香巴拉圣殿一样,雅鲁藏布大峡谷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永远充满未知与期待的秘境。南迦巴瓦峰的雪霁云雾之下,是地球表面永恒的魅力之一。——专家评语</b></p> <p><b>傍晚准备乘车前往加查时,一条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铺色在我们的身边,蔚为壮观。预示着我们下一个景观七彩斑斓!(入住加查县。)</b></p> 雍布拉康 <p><b>早餐后,乘车前往山南地区。雍布拉康~桑耶寺~羊卓雍错~卡落拉冰川~满拉水库~扎什伦布寺~嘉措拉山口~珠峰大本营返回日喀则。</b></p><p><b>山南地区是藏文化的发源地。传说神猴和罗刹女在泽当镇结合,于是从贡布山上走下了藏族的祖先。西藏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也位于泽当;藏传佛教历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庙——桑耶寺则位于扎囊县。(罗刹女:西藏地形是魔女之形)</b></p> <p><b>乃东县地处西藏中南部、冈底斯山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乃东藏语意为“象鼻山尖前”。在公元前2世纪,第一代藏王来到雅砻河谷、当时被称为“博域”的地方,人们在河上游的扎西次日山上,建造了西藏最早的宫殿——雍布拉康。此后,乃东、琼结一带成为了古代的政治中心。</b></p> <p><b>扎西次日山藏语意为“吉祥之山”。这里是上山人行道入口,如果你怕高反也可以骑马上山。</b></p> <p><b>我们从人行道爬上了扎西次日山,这里屹立着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雍布”意为“母鹿”,“拉康”意为“神殿”。当地民间传说:“宫殿莫早雍布拉康,国王莫早于聂赤赞普,地方莫早于雅砻”,雍布拉康正是聂赤赞普在雅砻地方建造的宫殿。第一次进藏就与西藏古老的建筑结缘——也算是不小的造化啦!</b></p> <p><b>相传雍布拉康是吐蕃第一任聂赤赞普居住的宫殿,后由五世达赖喇嘛扩建,才逐步成为一座佛教寺庙。据传说,西藏第一部经书也诞生于雍布拉康,因此这里也被佛教徒视为圣地。</b></p> <p><b>雍布拉康——建筑本身规模并不大,但借助于高耸的山势,显得巍峨挺拔,气势雄伟,称为西藏山崖式建筑的典型代表。雍布拉康共三层,店内主要供奉颂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等塑像。</b></p> <p><b>此山东北方向约400余米的地方有一名为“噶尔泉”的泉水,四季长流不息,据说此泉能治百病,到雍布拉康朝拜的老百姓多来此喝水净身。</b></p> <p>接天连地的风马旗迎风招展,远看如一群彩色蝴蝶翩翩起舞,甚是壮观。</p> 桑耶寺 <p><b>桑耶寺。位于扎囊县,西藏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扎囊藏语意为“刺树沟内,山桃林中”。桑耶寺,是西藏历史上的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庙。建于公元8世纪,是宁玛派(红教)的祖寺。其建筑融藏、汉、印度三种风格为一体,是佛教徒朝佛修身的圣地之一。历史上著名的古印度佛教与汉地佛教教义之争便发生在这里。</b></p> <p><b>桑耶寺。没进寺庙,就听见藏族人嘹亮歌声。打阿嘎,歌声优美动听,可惜听不懂!</b></p><p><b>(桑耶寺没进去,但被这劳动场面所感动!)</b></p> <p><b>随着有节奏的歌声望去,寺庙房顶上已成歌舞场……桑耶寺在维修。</b></p><p><b>藏族人维修房屋依然采用最古老的方式,从材料到工艺,纯手工打造。</b></p> <p>人们正在夯屋顶,将当地的阿嘎土铺平屋顶,阿嘎土是一种风化石,这种石头一夯就酥,加入水不断的夯就逐渐变得比水泥还坚硬。</p> <p><b>姑娘和小火们站成几排,一人领唱,众人齐唱,一边夯地一边前进,反复进行,场面非常动人。打造宫殿的基本手工艺到现在也没有失传。</b></p> 羊卓雍错 <p><b>由拉萨前往羊卓雍错。</b></p> <p><b>羊卓雍错。雪山三大圣湖之一羊湖全名叫“吉祥羊卓雍错秋莫湖”,位于前后藏交界处,旧时为西藏十三万户之羊卓万户属地,现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境内。此地山高水清,一尘不染,系半农半牧业区。因牧业优于农业,故名“羊卓(高山牧地)”。因羊卓雍错湖水碧蓝清澈犹似蓝宝石,便谓之为“雍错(松耳石湖)”。</b></p> <p><b>必经之处浪卡子县市羊卓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历史上班禅洛桑益西为第六世达赖喇嘛剃度受戒并赋予法名为仁增仓央嘉措的地方。旧时为浪卡子宗丹增颇章宫所在地。</b></p> <p><b>翻过5030米的甘巴拉山口,首先映入眼目的是蓝天白云下如碧玉般的羊湖,像珊瑚枝一样蜿蜒在群山中达130公里,平静如处子。海拔4441米,面积638平方公里,属咸水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集高原湖泊、雪山、牧场、温泉野生动物、寺庙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冠绝藏南。</b></p> <p><b>羊卓雍错为山南地区第一大湖,被藏族群众称之为“圣湖”。湖内分布着10余个小岛,岛上有红教寺庙“拥不多寺”,长年香烟缭绕,暮鼓晨钟,加上远处雪山映衬,更显得“圣湖”之神秘和美丽。</b></p> <p><b>据藏传佛教史料记载,该湖外观具有抵御瘟疫、饥荒之魔蝎形,内藏丰富的贡品,极富加持福力,因而称为芸芸众生虔诚崇拜的圣湖。</b></p> <p><b>羊卓雍错形似蝎子,相传该湖曾为9个小湖,空行母益西措杰担心湖里的生灵干死,便把7两黄金抛向空中并祈愿、诵咒,顿时所有小湖连为一体,其形似莲花生的手持铁蝎。</b></p> <p><b>不远处,宁金刚桑雪峰傲然耸立于群山之中,俨若攀天大柱、傲视群雄。一泓天然湖泊静静地镶嵌在山间,传说如果向湖水中抛掷信物,湖水便会奇迹般地显灵,向你预示吉凶福祸。</b></p> <p><b>当地藏族人民用民歌赞美羊卓雍错:“天上的仙境,人间的羊卓。天上的繁星,湖畔的牛羊”。藏族人崇拜羊卓雍错,更多的是将她奉为羊卓雍错达钦姆,即羊卓雍错大湖主多杰盖吉佐(金刚障碍之主),她是藏区的女护法神。</b></p> <p><b>据说,虔诚的佛教徒每年都要绕湖一周,起码需要一个月左右。这等于他们到拉萨朝圣一次,这样做,至少“佛会保佑他这一年“吉祥如意”。</b></p> <p><b>羊卓雍错水源来自念青唐古拉山脉的雪水,没有出口,雪水的流入与自然的蒸发达到一种奇特的动态平衡,湖水随着光线变幻,演化成千变万化的蓝色。</b></p> <p><b>湖光山色惹人醉,徜徉在湖边对于我们长期生活在闹市中的人来说不啻到了另一个世界。</b></p> 卡诺拉冰川 <p><b>乘车前往卡诺拉冰川。</b></p> <p><b>出没在无人区的生灵。</b></p> <p>岩羊。</p> <p><b>卡诺拉冰川。位于浪卡子县和江孜县交界处,是西藏三大大陆型冰川之一,为年楚河东部源头。</b></p> <p><b>我们观看冰川的海拔约5400米,冰舌前沿海拔5560米。第一眼看到冰川,就被其磅礴的气势所震撼。皑皑白雪所形成的巨大冰盖,晶莹幽暗,却仍有炫目之感。</b></p> <p><b>山口南面6647米的卡鲁峰是年楚河和羊卓雍错两水系的分水岭。</b></p> <p><b>卡诺拉冰川背靠西藏四大高峰之一的乃钦康桑峰(7191米)南坡,冰川上部位一坡度较缓的冰帽,下部为两个呈悬冰川形式的冰舌。整个冰川面积为9.4公里。</b></p> <p><b>巨大的冰川从山顶云雾缥缈处,一直延伸到公路只有几百米的路边,晶莹幽兰中,捎来几许凉嗖嗖的感觉。由于长年受公路上灰尘影响,冰川整体呈黑白分层形态,但冰川上半部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一幅巨型唐卡挂在山壁上,熠熠生辉。</b></p> <p><b>由于先后有电影《红河谷》、《江孜之战》、《云水谣》曾在此拍摄外景,使得卡诺拉冰川的名气非常大,因此,很多旅行者都到这里观赏冰川的壮观,赞叹大自然的魅力。很可惜的是,拍摄《红河谷》时为了制造真实的雪崩的情景,利用炸药在冰川上炸出了一个三角形的缺口,这个缺口再也补不上了。</b></p> 斯米拉神山 <p><b>斯米拉神山,海拔4353.8米。日喀则地区江孜县,该县地处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年楚河两岸为峡谷地带,最高海拔为7191米。</b></p> <p><b>斯米拉神山,这是我们一路行来见过规模最大最漂亮的风马旗。这些方形、角形、条形风马旗,在大地、岩石、雪山与苍穹之间飘荡摇曳,构成了一种接天连的境界。</b></p> 满拉水库 <p><b>翻越斯米拉神山,满拉水库便出现在眼前,无人不被这峡谷之间的蓝色美玉所震撼。满拉水库与羊卓雍错有迥异,却是极致美丽。</b></p> <p><b>满拉水库。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江孜县年楚河上游,以灌溉、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旅游等大型水利建设项目,有“西藏第一坝”之称。(入住日喀则)</b></p> 红河谷 <p><b>途径“红河谷”。就是古代所称的“红河谷”,后来成为一部电影的名片。</b></p> <p><b>悬崖峭壁之上的宗山抗英古堡,海拔4000余米。</b></p> <p><b>100多年过去了,我们依旧可以看到英军炮弹在外墙上留下的弹孔。满目疮痍的宗山堡好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随时向接近他的人讲述“红河谷”中的往事。</b></p> 扎什伦布寺 <p><b>扎什伦布寺,位于日喀则西,日喀则藏语意为“最好的庄园”,素有“西藏粮仓”之称。日喀则又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是西藏第二大城市,物产丰富、风景独特,庙宇林立、珠穆朗玛峰雄奇伟岸、扎什伦布寺金碧辉煌等名胜古迹众多。</b></p> <p><b>一座海拔3800多米的后藏中心城市,而历史上,这座城市的基础与核心就是扎什伦布寺,一座寺庙成就了一座历史名城。</b></p> <p><b>望向这片香烟缭绕的极乐世界,依山而建的建筑群,背附高山,坐北地向阳,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经堂57间,房屋3600间的殿宇,依次递接,疏密均衡,和谐对称,这在世界上也是很少见到的。</b></p> <p><b>五百多年,它强烈地吸引着国内外佛教信徒的到来。</b></p> <p><b>15世纪中叶,一代宗师、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弟子、一世达赖嘛根敦珠巴始建扎什伦布寺,此后威名显赫的扎什伦布寺成为后藏历代班禅大师的驻锡地。</b></p> <p><b>1447年,宗喀巴弟子,后被追认为一世达赖的根敦珠巴,在当地贵族资助下,兴建了扎什伦布寺,建成后他成为首任法台。蒙古部固始汗消灭藏巴汗,取得西藏控制权后,为当时格鲁派领袖之一,扎什伦布寺第16任法台“罗桑却吉坚赞”,尊号“班禅博克多”是为第四世班禅(前三世为追认)。后中央政府正式册封他的转世为“班禅额尔德尼”。从此,历世班禅都起用这一名号,扎什伦布寺也称为班禅的驻锡地。</b></p> <p><b>扎什伦布寺在四世班禅任法台期间,经过一次大规模扩建,历世班禅都不断有所扩建,形成了巨大的规模,成为了西藏格鲁派四大寺院之一,也是后藏地区第一大寺。</b></p> <p><b>扎什伦布寺有四大经学院:脱桑林、夏孜、吉康、阿巴四个札仓。</b></p> <p><b>扎什伦布寺,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寺”,全名为“扎什伦布寺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是后藏最大的寺院,也是黄教六大寺院之一。它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峰寺合成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b></p> <p><b>寺内有1989年底建成的五世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该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 <p><b>甲纳拉康,意为“汉佛堂”,是西藏其它寺院不曾多见的佛堂。</b></p> <p class="ql-block"><b>扎什伦布寺的建筑结构与达赖的布达拉宫相媲美。</b></p> <p><b>白宫和红宫的屋顶都带有鎏金的胜利钟,有的还用丝绸绣花装饰的更漂亮!</b></p> <p><b>佛殿全为石磊砌,接缝密实,庄严肃穆。</b></p> <p><b>厚重的墙体与带有装饰色彩的窗户显得格外引人注目。</b></p> <p><b>牦牛尾制作的窗帘,冬暖夏凉。</b></p> <p><b>一路上来,寺内香炉紫烟升腾、供台灯火闪烁、众佛尊容各异,可惜对藏传佛教文化知之甚少,但被眼下这片殿宇毗连、金顶红墙、金碧辉煌的建筑所震撼!</b></p> <p><b>登上露天台,映入眼目的不只是历史文化的遗迹,还有高原阳光孕育、年楚河水滋养的广袤牧场上的牛羊、金灿灿的青稞,处处弥漫着奶油香味的藏寨。</b></p> 日喀则 <p><b>我的家乡在日喀则,那里有条美丽的河。蓝蓝天上白云朵朵,美丽的河水泛清波……韩红的歌曲《家乡》。就是日喀则沃野中流淌的年楚河,滋养了广袤田野,见证了西藏两大腹地之一—后藏地区的千古风云,进而深深影响了整个西藏的文明。</b></p> <p><b>年楚河,在江孜县龙马乡满拉村附近,龙马河与南而来的涅如藏布江汇合。两江汇合之后,正式得名“年楚河”。</b></p> 珠峰大本营 <p><b>由日喀则去往珠峰大本营。嘉措拉山口~绒布寺~珠峰大本营。</b></p><p><b>珠穆朗玛峰以其地球之巅的美誉,成为世界各国登山登山家心目中的“圣殿”,我们不能去攀登珠峰,只是去瞻仰一下地球第三极也是值得的,更何况能在此同时看到4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我们去珠峰大本营游程是两天时间,在珠峰大本营住一宿,氧气瓶都已准备。尤其是我们陈老总一家买的是600元一瓶的氧气,其余四家是300元一瓶氧气,药品食物随身携带等。但由于十几天来一路都在海拔4000~5000米上下颠簸,每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反,为了安全起见,经大家研究决定放弃海拔5200米大本营的帐篷,入住定日县白坝镇酒店。海拔在4305米,这也是我们入住西藏酒店海拔最高的一个。)</b></p> <p><b>嘉措拉山口位于拉孜县。拉孜藏语意为“神山顶,光明最先照耀之下金顶”。平均海拔4010米,5000米以上的高山有69座,最高海拔6458米。</b></p> <p><b>拉孜县318国道,去珠峰大本营景观大道。</b></p> <p><b>嘉错拉山口上的牧场。白云飘浮在蓝天,牛羊洒在山坡,高原高山的风景,即便美丽,也多了几分苍凉和几分肃穆。</b></p> <p><b>这里的草儿不会临风摇曳,却更让人久久难忘。空旷、苍茫,天空蓝的澄澈,如同宝石蓝,纯净与明亮。</b></p> <p><b>去过西藏旅行的人,都会对西藏的蓝天留下深刻印象。其实西藏的蓝天就是独有的优势,也是西藏农作物和森里生长优于别处的原因,这是上帝对高原寒冷的补偿吧!</b></p> <p><b>青藏高原上空气稀薄,尘埃少,透明度高,再加上雨季短,晴天多,因此高原上光照充足,辐射强烈,内地人去西藏,稍不留神,就会被晒得色黑皮爆。</b></p> <p><b>从这里进入定日县珠峰大本营,需要办边境证。</b></p> <p><b>珠穆朗玛国家公园标志。</b></p> <p><b>珠穆朗玛国家公园简介。</b></p> <p><b>嘉措拉山口海拔5248米,是我们进入西藏最高的山口,比珠峰大本营(海拔5200米)高出48米,也是我们旅游至今身处海拔最高的地方。翻越嘉措拉山口进入定日县,定日藏语意为“定声小山”。传说一位喇嘛掷石,“定”的一声,落在该地。后来在该地上修建了寺庙,即取名定日寺。后取名定日县。该县属于喜马拉雅山地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境内主要有喜马拉雅山和拉轨岗日山,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卓奥友峰,海拔8201米,与珠穆朗玛峰遥遥相望,称之为姊妹峰。中尼公路横贯全县,为境内唯一的干线公路。县境内的珠穆朗玛峰、卓奥友峰、绒布寺、协格尔曲德寺等风景名胜对外开放,前来探险、旅游者络绎不绝。(当晚入住定日县白坝镇酒店。)</b></p> <p><b>看珠穆朗玛峰是很多人的梦想。清晨4点,我们从酒店出发,一路长驱直入珠峰大本营。这一路我们处于迷迷蒙蒙状态中,路况一概不知,只是觉得不太舒服。</b></p> <p><b>到达珠峰大本营早上七点多钟,大名鼎鼎的珠峰大本营,看上去就像月球,到处都是石块、砂砾,给人一种宇宙洪荒的感觉。当地人在这里搭上帐篷,一个晚上60元,住宿的人就守在这个小山包上,望眼欲穿地等待珠穆朗玛峰从云层中露出。</b></p> <p><b>此地就是公认仰望珠峰的最佳位置,定日县曲当乡,海拔在5200米,距珠峰直线距离19公里。</b></p> <p><b>周围群山叠峦起伏,雪峰巍峨,五彩经幡翻飞。温度大约4~7度,含氧量只有60%,海拔超过5000米,已属于生命禁区。因此我们穿上棉衣外套原地不动的静静地等待,恐怕缺氧观赏不到天下第一峰的雄伟气势……</b></p> <p><b>此时,我们还要等待一段时间,拍照不是最佳状态!</b></p> <p><b>“珠穆”藏语女神之意;“朗玛”是第三的意思,因为珠峰附近还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珠穆朗玛”意为第三女神。珠穆朗玛峰坐落中国定日县中尼边境,南坡在尼泊尔王国境内。为世界第一高峰,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山上常年积雪,有巨大冰川、罕见的冰塔群,是世界登山运动家想要征服的第一目标。</b></p> <p><b>大约在九点多时,偶露峥嵘的地球之巅,在晨雾和暮霭中露出了金字塔顶端,只是持续没有几分钟,云雾似幕布又给遮上了。还好留下几张照片,尽管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我们却乐此不疲。</b></p> <p><b>十几天来,我们一直在4000米上下颠簸,今天终于站到珠穆拉玛峰的脚下,近距离目睹万山之尊,世界第三极—珠穆朗玛峰。实现了我们走进西藏最高海拔目标,此生无憾!</b></p> <p><b>从北坡大本营遥望珠穆朗玛峰,整个山体呈矩形金字塔状,威武雄伟,昂首天外。四周地形极为险峻,登山难度极大,气象瞬息万变。在山脊和峭壁之间,分布着数百条大小冰川,还有许多美丽而神奇的冰塔林,犹如仙境广寒宫。</b></p> <p><b>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山峰,攀登者的圣地,峰顶金字塔造型亦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类敬畏、赞叹、折服。—王石</b></p> 绒布寺 <p class="ql-block"><b>与珠峰的“一面之交”,也是我们一生的幸事,真心希望把心永远贴近珠穆朗玛峰这纯净的世界,让心放飞从此不受污染,让心永远自由飞翔……</b></p><p class="ql-block"><b>停留2小时,依依不舍告别珠峰,汽车开到了加乌拉山口,海拔5198米,号称是世界最大观景台。</b></p> <p><b>在加乌拉山口对面遥望珠穆朗玛峰,在它周围20公里的范围内,群山林立,山峦叠嶂,仅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较著名的8000米以上的卓奥友峰、马卡鲁峰、洛子峰众星捧月般护卫在珠穆朗玛峰左右。高耸云霄的珠峰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登山者。</b></p> <p><b>路边观赏一下位于珠穆朗玛峰脚下海拔5154米处的绒布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地势高峻寒冷,是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僧尼混居寺。据藏族人讲,在他们的观念中,海拔4000米以下是人类居住的地方,以上就被认为是神的居所了。</b></p> <p><b>途中发现的喜马拉雅狼,黑黑细长的身体,白脸尖尖的嘴巴,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好漂亮!虽然,我们一路上看到的野生动物不多,其实西藏是中国大中型野生动物储量最多的省区。野生脊椎动物有798种,196种为西藏特有。藏野驴、野牦牛、藏羚羊、马鹿、藏雪鸡等代表种类。</b></p> <p><b>再看一下我们摸黑上珠峰大本营的天路,有人说“108”拐。几乎是180度回环弯路,重重叠叠,绕来绕去,宛若飘带撒落山坡。</b></p> <p><b>路边的山坡,即荒凉又美丽,远处皑皑的雪山晶莹闪亮,近处的云雾仿佛有丝滑的质感,柔柔的洒落下来。</b></p> <p><b>一路“拉索索”入住日喀则天临大酒店。</b></p> 尼木县 <p><b>最后一天由日喀则前往纳木错。途经尼木县,是拉萨市一个有名的文化县。它是藏文化创始人吞弥•桑布扎的故乡,又以“尼木三绝”藏香、藏纸、普松雕刻远近闻名。</b></p> <p><b>吞弥•桑布扎,生活与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说,当年松赞干布为尽快发明本民族的文字,以促进吐蕃王朝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选派了四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前往印度取经学法,其中之一就是吞弥•桑布扎。因劳累饥渴,有三位大臣先后死于途中,仅吞弥•桑布扎取经学成归来,并创制了藏文,被誉为“藏文之父”。</b></p> <p><b>拉萨河。是雅鲁藏布江的支流,发源于澎错孔玛朵山峰下,在水曲水镇附近汇入雅鲁藏布江。</b></p> 堆龙德庆县 <p><b>堆龙德庆县。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拉萨河南拐弯处。最高海拔5500米,最低海拔3640米,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低,日照时间长,无霜期短,年日照时间3000多小时。</b></p> <p><b>地理坏境是决定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雪域高原的严寒气候制约了西藏人完全依赖农耕的求生之路,部分西藏先民只能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游牧身上。青稞是西藏特有的农作物,眼下正是藏民秋收的季节。藏餐四宝—牛羊肉、奶品、青稞和茶浓缩了西藏饮食的精华,用青稞制成的糌粑携带和食用均很方便,很适合牧民无居定所的生活。堆龙德庆县的“古荣糌粑”在西藏市场上独领风骚,声名远播。</b></p> 纳木错 <p><b>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西藏三大圣湖之一。湖面海拔4716米,面积1920平方公里,被誉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纳木错就面积而论不及青海湖,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绵延于湖畔的念青唐古拉山山脉使之平添了几分豪气,彰显其摩天接云的天湖本色。(位于当雄县北部。)</b></p> <p><b>天公不作美,从拉萨出发便下起了小雨,走了一段路后就开始雪花漫天飞舞,进入纳木错公园大门时,前方的路已是模糊不清。这时距纳木错还有30公里的山路,高原气候真是变化无常,继续前行,海拔越来越高,冰雪路面有风险,回去有遗憾。原订计划一天游完纳木错,第二天乘飞机离开拉萨。为了安全起见,经大家研究决定放弃纳木错,带着遗憾返回拉萨。但是,我们还是得到一些安慰,纳木错的门票钱退还给个人。</b></p> <p><b>带着遗憾(然乌湖、纳木错、米堆冰川、拉姆拉错没看到。)启程前往拉萨机场,由拉萨~成都~大连。</b></p> <p><b>这趟旅行,虽然已过去4年,但十五天的行程终生难忘。自从坐上火车至青海后有些高原反映开始,直到拉萨火车站,当导游把洁白的哈达围在我们脖子上时,即迅感受到了西藏的风,西藏的情,这不止是一种形式,而是把西藏的蓝天白云系在了我们的心头。从此,对西藏的思念永远挥之不去。西藏,已不是那个遥远天边的孤寂蛮荒之地,不再是被神山圣湖镇守着的众神领地。如今,它是一个闪着迷人光芒的旅游目的地、一个高海拔生活体验区、一个藏文化保留地——它已从云端降落人间!</b></p><p><b>借美篇平台展示一下15天的行程,欢迎朋友光临!谢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