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怀旧的季节、怀旧的年龄,昨夜梦回老医院,穿越一般青春再现,我,一个20出头的丫头片子,穿上大了一号的白大褂在老医院青灰幽暗的住院楼里懵懂穿梭,傻急傻忙……… 突然醒来,睡意全无,<span style="color: rgb(47, 47, 47);">湮没在记忆中的老医院在微亮的晨曦中骤然鲜活起来:低矮的住院楼、简陋的职工宿舍、十里飘香的食堂,蛙鸣悠扬的鱼塘,还有经常磕脚后跟的转转门、半夜乌鸦啼血的老槐树……老医院的“音容笑貌”突然铺开全貌,一帧帧一幕幕犹电影里的蒙大奇交相叠加,扑面而来……</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47, 47, 47);"> </span></p> <p><br></p><p> 承载了太多故事的老医院是我们素色青春里最抹不掉的记忆,那个“猫尔洞”似的小平房里藏着我的青春秘籍和烟火爱情,一间单身宿舍,斑驳的墙体,漏水的屋顶,透风透雨的窗户,嘎吱作响的门板,没有厨房没有卫生间,半夜上个厕所跑半里地吓得瑟瑟发抖……然而这就是我的家,破旧简陋,但盛满了爱的阳光,我在这里结婚生子,为人妻为人母,完成了从少女到妇女的蜕变。多年以后这个平房拆除之时,站在一片瓦砾废墟之中我久久凝视,唏嘘不已………</p><p><br></p><p> 儿子两岁时我有幸搬到了职工家属楼,搬家的那天小两口兴奋得彻夜未眠,梦寐以求的楼房套间,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站在开放明亮的阳台上仿佛站在了人生的巅峰,但见皓月当空,微风送爽,白玉兰淡淡的幽香撩人心魄,真正的良辰美景,花好月圆,心照不宣斟满酒,一饮而尽相对眠,幸福就这么单纯简单。</p><p><br></p><p> 医院两栋宿舍楼里大概住了七、八十户人家,孩子们在一个院子里长大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那时稍大的孩子基本没人看管,泥里水里玩得晕天黑地,住院部楼前的一处假山景观,被孩子们溜得油光溅亮,我家娃更是从小胆大好奇心强,上学从不要接送,东门街上打铁,荡烫皮的流程他全部学会,在家模仿的惟妙惟肖。更有一次我们上班怕他下塘洗澡把他反锁家里,他竟然撑开一把雨伞准备“跳伞”滑翔,菩萨保佑,我的天🙏。院里长大的孩子不知道什么叫孤独,什么叫无趣,他们随便哪家都可以安营扎寨,玩得忘乎所以,有次娃直接穿着袜子在院里疯跑,一件绿色毛呢外套竟然下摆朝上领子朝下披风带雨,大冬天头发嗞磁冒着热气。每天下班房前屋后找娃,喊破嗓子难听到一声应答,野草一样疯长的童年就这么自由任性。</p><p><br></p><p> 每到吃饭时大家不约而同聚在一楼,东家抖焦钵,西家炸盐辣子,各种口味荟萃一堂,没人喊减肥,没人说怕胖,大口喝酒大碗吃饭,晚上再打个二摸四块的麻将,赢的十几二十元钱决不落兜过夜,五一路口炒碗冰,唆个田螺,打个饱嗝,心满意足入梦乡,烟火味的生活就这么接地气。</p><p><br></p><p><br></p> <p><br></p><p> 医院老住院部的灯光永远象半梦半醒的醉汉,迷离又昏暗,住院部走廊的尽头有供病人热饭菜的煤火灶,这里经常黑灯瞎火,时有病人蹲在这里熬药煮汤,偶有癫子癫婆也在这里烤火取暖,我们值晚夜班时上个厕所必须要经过这里,总怕半路杀出个癫子来拦路发疯,拦腰抱住,所以我们经常尾随医生一起去上厕所😂。碰到怜香惜玉的医生还会主动邀请去上厕所。</p><p><br></p><p> 那时经常有精神病人在医院神出鬼没,有个会修鞋自称是“胡大姐”的女精神病人隔不几天就来医院找她的“男神刘海哥”,我们问她“刘海哥”是谁?她色眯眯甜蜜蜜地说:儿科陈XX医生😂。</p><p><br></p><p> </p><p><br></p><p><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男生要追医院的女孩,最好最浪漫的方式就是陪女孩上晚夜班,在这个慢慢长夜里,陪女孩一起做棉签、卷胶布、再体贴地给女孩披一件大衣,煮一碗热面,那是胜过世间所有的锦衣玉食。很多漂亮的女生都是这样被人撬走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br></p><p> 大外科印象最深的一次晚夜班终生难忘,每每想起仍是背心发凉,那是腊月过年前一个夜班,有个中年男子因电击伤送到医院已生命垂危,经过一系列的抢救病人还是命归黄泉,不治而亡,突发横祸,家属呼天抢地,捶胸顿足,悲痛欲绝,那时没有私家车,更没有随叫随到的搬尸车,病人死后半小时内要移送到太平间停放,等待家属用平板车,独轮车,或拖拉机拉回家中安葬,所以这个病人必须要抬到太平间去等待处置,值班的阳医师一脸无奈的搬来了担架,那时的担架就两根铁棍栓在一块帆布上,用两手硬扛的那种简陋担架,没有电梯、没有明亮的灯光,昏暗的楼道里影影绰绰,飘飘忽忽,加上家属悲痛的怮哭,整个住院楼都笼罩在一片阴森恐怖之中,所有病人都缩在被窝里大气不敢出,病房只剩下我和值班医师,我工作才一、二年,第一次碰到这糟心事,心里无比紧张害怕,平时手无缚鸡之力,这个男子足有一百五、六十斤,我怎么抬得动?阳医生说他抬头胸段,我抬脚,两人横拉直扯把病人搬到了担架上,接着我们要把病人从三楼抬到一楼住院部后面老槐树下那间各种闹鬼传闻的太平间里去。阳医生叫我憋足劲一鼓作气抬下去,中间不能歇气,不然就抬不动了。我欲哭无泪却别无选择,抬丧晦气,不好求助别人,别人也很少来帮这个忙,硬着头皮,我哭丧着脸使出吃奶的力气,配合阳医生艰难的在楼梯间七转八弯,手脚并用的终于扛到了一楼大厅,一阵阴风吹来,脚下几只半斤大的老鼠突然横穿窜过,我打了一个趔趄,脚一软,尖叫一声跌倒在地,病人的尸体差点滚到我身上,吓得半死,几乎呼吸暂停,阳医生猝不及防停住脚步,“呸呸”两声手忙脚乱的把尸体重新放好,他自言自语:“谢嘎哒,冇搞手……”。别无选择的再次咬紧牙关扛起,感觉真的重了好多,胆颤心惊脚发抖终于踉踉跄跄来到太平间前,这里乌漆抹黑,死一般寂静,老乌鸦哇哇的惊魂啼叫让人不寒而栗,慌乱中树下一堆烧锅炉的煤渣再次把我绊倒,阳医生生无可恋,索性甩开膀子连拖带拽,把尸体硬拖进了太平间,我颤抖着打开手电筒给他照着,只见那个放尸体的台子上一个纱布罩子下罩了一具小孩尸体,一窝老鼠轰的一下从破了洞的罩子下没命的四处逃窜,我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回到科室,人像虚脱了一样没了一丝力气,这之后的半个月我都没恢复元气。</p><p><br></p><p> 太平间前老槐树上的乌鸦非常诡异,只要听到它半夜啼叫,我们都会毛骨悚然,因为准有病人会不治而亡。</p><p><br></p><p> 这个惊悚的晚夜班我一直都想记录下来,它是我职业生涯中一次最难忘的经历,那时甚好年轻,甚好无恙。</p><p><br></p><p><br></p> <p> </p><p> 九十年代护士外出学习的机会不多,但有些学术活动可以医护同时参加,记得有次和麻醉科李泽禄主任还有张院长一起参加了外科一个深静脉置管的学习,课余时间他们竟还愿意陪我们看“世界之窗”,并一起逛街,在他们的怂恿下我买了“最昂贵”的一套裙装(傻不拉叽的只看到裙子标价280元,谁知这个套装是分开标价的,衣服也要200元),按自己当时的消费能力我买不起这套衣服,但经不住他们的洗脑唆使,一咬牙一跺脚就买了单,至使我钱包空了好几个月都没填上这个窟窿😂。</p><p><br></p><p> 感恩我职业生涯中的每一位老师,自认为没走任何捷径,一步一个脚印,从入职时的“傻小白”到后来的护士长岗位,我付出了全部的青春热血与满腔热忱。经历了三届院领导,五届护理部主任,徐平妹、刘外香、颜玉娇、段华美、刘金花、陈凤娇、王小华……等优秀的护理前辈都曾是我的带教老师和科室护士长,感恩她们当年对我工作的批评、指导和提携……已退休多年的她们偶在医院相见仍是无比亲昵信任,一代又一代的护理人传承人民医院最纯朴的初心与使命。希望几年后我退休离开医院后,仍在这一片熟悉的土地上能找到温暖如初的感觉。</p><p><br></p><p> 2002年通过推荐与选拔我被任命为门诊部护士长,不到一年时间调到了儿科,2011年底又调到妇科,从此与儿妇科结下了不解之缘,也邂逅了人民医院最优秀的两个团队两位德才兼备的科主任(自定义😜),幸运如我。</p><p><br></p><p> 每每想起2007年那场史无前例的医院整体大搬迁,心里仍是满满的感动,真正的以院为家,真正的主人翁精神在那次大搬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儿科一个全部女人的世界,我们动员自己的家属甚至小孩前拉后推,喊着号子,抱着新生的宝宝,浩浩荡荡、顺顺利利进驻新医院,开始了新的起程新的篇章。</p><p><br></p><p><br></p> <p> </p><p> 岁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时光流逝,岁月不语,莫名的惆怅已被岁月掩埋,但老医院的故事却像一壶埋在深窖里老酒,在光阴一天天的濡染中,历久弥香,耐品醇厚。</p><p><br></p><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h3><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