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母校上海交通大学肇始于十九世纪末的南洋公学时代,是中国由自己的人力财力兴办的第二所新式学堂,仅比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晚了一年,而早于西方在华刅的清华学堂和燕京大学。交通大学也是国内唯一一所跨越三个世纪而完整保留了其发源地的高等学府。</p><p><br></p><p>南洋公学创建在科举制度废除之前,它和北洋大学一起在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身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促使十年之后科举制度的最终废除。</p><p>地处上海西南徐家汇的这所学府在掛上"交通大学"的校牌之前,有着异常曲折的历史。</p><p>甲午战争之后,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一部分先知先觉的中国人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维新运动,要求全面深入学习西方,在文化教育上提出改革科举,建立新式学堂制度,系统学习西学,于是兴办新式学堂的风气逐渐开启,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南洋公学诞生了。</p> <p>南洋公学的创始人是盛宣怀。</p><p>盛宣怀生于1844年,江苏武进人,1870年进入李鸿章幕府,跟隨李办洋务。二十多年后,凭籍他的能力和实干精神成为耀眼的实力人物,财权兼备,亦官亦商。在开拓近代企业的过程中,他深感培养新式人才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筹办了一系列新式专门技术学堂,如烟台矿务学堂,上海电报学堂等。</p><p>甲午之后盛宣怀认识到实用式的短期训练只能培养低层次技术人员,只有正规教育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培育高层次人才。</p><p><br></p> <p>1895年,盛宣怀在天津海关道任上计划在天津办北洋大学堂,而在南方择地办南洋大学堂。</p><p>1896年盛宣怀卸任天津海关道,常驻上海,遂将精力集中于筹建南洋公学。在“南洋公学纲领”中,明确定位南洋公学为大学;只是在当时的中国小学、中学未兴,大学无从取材的情况下,在公学中先建立上院和中院,以上院为大学,以中院为中学。</p><p>南洋公学正式开办时,在上、中二院之外还设有师范院及附属外院(即小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正规教育体系。由于清政府国库空虚,南洋公学的办学经费由盛宣怀属下的招商和电报二局筹措。</p><p>今人常提出疑问,盛宣怀既然在天津办了北洋大学,为什么在上海办的不称为南洋大学而以南洋公学命名呢?原因就在于上海学堂的经费来源是非官方的,西方以办学经费半由商、民所捐,半由官助者为“公学”,“南洋公学”因此得名。</p><p><br></p> <p>南洋公学初始选址在上海老城厢南门外的高昌庙附近,校舎是经止书院旧屋,邻近盛宣怀在斜桥的行辕。</p><p>1897年,经盛宣怀亲自参与,严格挑选,第一批30名师范生入学,4月8日正式开学,上海交通大学校庆日即发端于此。</p><p>开学时高昌庙校舍尚未及动工,借用徐家汇通合公司丝厂闲置厂房做临时校舎。该校舎位于徐家汇虹桥路(今广元西路)东端,徐家汇路(今华山路)交叉路口处,与今天的交大徐家汇校区毗邻。</p><p>1897年底,盛宣怀聘南京教会办的汇文书院院长福开森(美国籍)为公学监院。福开森认为高昌庙一带地势太低,易浸水,建议重选校址。盛宣怀採纳此意见,並嘱托福开森遴选新校址,最后选定的南洋公学校址就是现在的交通大学前草坪及其周围140亩地,由盛宣怀个人捐资购买。</p><p>这里有一条名为李枞泾的河浜,福开森在公学周围挖了一条护校沟,引河水入沟,把挖出的土方垫髙校园,确保校园无水浸之虞。</p><p>从公学最初的校园平面图来看,进入校园须先过李枞泾上的木桥,这就是交大校门前有桥的由来。图中8就是当年的操场,后来的前草坪,所有建筑都环绕操场。</p> <p>公学的第一幢建筑是1898年秋破土动工的中院(上图),为三层砖木结构的西式建筑,东西60米,南北30米,共有83间房舎;一楼设教员休息室、实验室和食堂,二楼是教室,三楼则为宿舍。1899年中院建成,命名为“南洋公学中院”。</p><p>中院落成后,公学的师范生,外院生(小学)和中院生(中学)全部迁入其中,直到1900年上院落成,中院才完全专门用作中院学生的校舎。</p><p>此后百余年来,在徐家汇这个校园中,数以十万计的交大师生教于斯,学于斯,这里成为上海交通大学的永久校址,也成为全国高等教育的发源地之一。</p> <p>下图为今日中院。</p> <p>中院的背面。</p> <p>至今中院三楼中央阳台外侧尚能看到墙面上镶嵌的一块石匾,上刻“南洋公学中院”,(见下图)。</p> <p>上院(上图)与中院毗邻,中院尚未完工时上院己开工建设。1900年初春,三层楼砖木结构的上院落成。</p><p>上院正面长60米,建有拱券和长外廊;后面有楼房三栋相接,成山字形,每幢深30米。上院底楼有一可容纳500人的礼堂,一个小型图书馆,可容400人就餐的食堂以及办公室,二楼是教室和实验室,三楼为52间宿舍。</p><p>上院顶部正中有一方形钟楼,内置直徑6尺大钟一座,是沪西一带唯一的标准钟,钟鳴声可传至一里以外。</p> <p>南洋公学时代学生在上院前的合影。</p> <p>1953年,上院结构损坏严重几成危房,不得已拆除,原址重建钢筋水泥的新上院。</p> <p>公学在建造中院和上院时,陆续在四周建成校长住宅一座,西洋教员住宅三座,以及养息所(校医室)。</p> <p>校长住宅。</p> <p>教员住宅。</p> <p>学校校门为木质牌楼,在门口李枞泾上建有一座木桥。上院和中院前的场地辟为操场,中间的三十亩铺草地,成为足球场,四周是煤渣跑道。校园西南角栽花种草修建凉亭,辟为供师生休憩的花园(见下图)。</p> <p>公学学生以江苏籍最多,占61%,浙江次之,占26%,少数学生来自长江以南各省。公学囊括小学(外院)、中学(中院)和大学(上院,专科程度)三个办学层次,学生年龄存在很大差距,比如中院生的年龄在12—22岁之间,这是新式学堂兴办初期特有的现象。</p><p>1905年清廷维新,建立商部,盛宣怀奏报将南洋公学移交商部管辖,盛本人辞去督办职务,学堂改名为“商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p><p>1906年清政府准备立宪,设立类似于以后交通部职能的邮传部,于是1907年学堂改归邮传部,更名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由唐文治任学堂监督(校长),驻校办公。</p><p><br></p> <p>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当时的教务长辜鸿铭(汪辜会谈中辜振甫的父亲)诋毁革命,引起学生强烈愤慨,辜被迫辞职。上图为辜鸿铭。</p><p>1911年11月,辛亥革命成功,学校改名为中国南洋大学堂,学生推举擁护革命的唐文治为监督,全体教职员在唐的带领下剪了辫子。</p><p><br></p> <p>唐文治校长。</p> <p>1913年1月,因学校只有铁路和电机二个工科,遵交通部令,改校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文治(上图)仍任校长。</p><p>1917年底,交通部同意增设铁路管理科,並把学校的学制改为四年,与本科完全一致。</p><p>1920年底,唐文治辞职。从1907—1920年,唐文治主管学校14年,在学科建设、学制改革和教育质量提高上打下了一所工科大学的基础。为纪念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校长,后来学校把礼堂命名为文治堂。</p><p>唐文治任内非常重视图书的积累和图书馆的建设。1917年,他和蔡元培,叶恭绰,张元济、黄炎培等著名人士和著名校友发起图书馆募捐活动。此次募捐声势浩大,盛宣怀家族,黎元洪,虞洽卿,段祺瑞等社会名流和广大师生均踊跃认捐,而最大的一笔捐款来自无锡巨商荣宗敬荣宗铨兄弟。</p> <p><br></p><p>当年5月,图书馆设计完成,1918年2月在操场东首,校门内左侧破土动工。6月26日行图书馆立础典礼,安置铜质圆筒于墙角,内置唐文治撰“图书馆立础记”一篇,图书馆图样3种,合同一册。</p><p>1919年10月,一座三层罗马式样的图书馆正式落成,馆额“图书馆”三字由书法家李梅庵以遒劲的篆隶体题写,募捐余款用以购置图书,使新馆藏书量猛增至3万余册。</p> <p>下面这张照片是从校外拍摄的图书馆,可以看到交大校门口久己消失的李枞泾。</p> <p>图书馆落成的同时,在其背侧豎立捐款最多的荣氏兄弟之父荣熙泰铜像(下图);</p> <p>图书馆一直是交大的标志建筑,历来是交大学子钟爱的留影处。</p> <p>这是一张穿越80年的照片:左边是1937届部分女生毕业前在图书馆台阶上的的合影;右边是在同样地方以同样队形留影的新时代交大女生。</p> <p>这张照片恰到好处地反映了图书馆的美和三十年代上海知识女性的风采。</p> <p>1966届机械系82012班男同学在图书馆留影。</p> <p>1995年交大百年校庆前,图书馆修旧如旧,内设校史博物馆,保留交大最珍贵的历史记忆。</p> <p>今日图书馆。</p> <p>从1906年到1920年,学校建了不少校舎,除图书馆外主要的有南院(即附小校舍,见下图),建于1906年,为凹字形二层砖木结构房,附设运动场和礼堂,相对独立。</p> <p>在下面这张1920年的校园平面图中,南部25即为南院。九十年代南院已拆除,利用那块地兴建了浩然高科技大楼,物资楼,铸锻楼等建筑。</p> <p>1910年建新中院学生宿舍,为二层围廊式结构,上有玻璃天棚,可避雨和满足采光,能容纳百名学生住宿。新中院至今保存完好,现辟为董浩云航运博物馆。</p> <p>新中院的前面就是中院。</p> <p>1919年,在校园西北隅兴建无线电实验室和无线电台。小楼一层是教室和电话实验室,二楼为无线电收发室、仪器室和无线电实验室,楼外立有高丈余的无线电发射柱,所发电波能与北京、福州及日本长崎相通,亦能接收法、德、美国太平洋沿岸各大电台讯息。无线电楼虽不大,却是中国走向信息社会的先锋之一。</p> <p>这一时期还在上院后面建了金工厂,电机厂,木工厂,材料試验室,蒸汽及煤气厂等实验场所。</p><p><br></p> <p>1921年,叶恭绰就任北洋政府交通部长。叶上报大总统徐世昌并获批准,对交通部所属四所学校进行组合,定名为交通大学。这四所学校是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铁路邮电学校;其中上海和唐山二校程度己与欧美同类大学一、二年级相当,沪、唐、京三地学校各称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交通大学唐山学校和交通大学北京学校。</p><p>1921年7月1日,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掛牌(上图),英文名为Ch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Branch ,以世纪初曾在南洋公学中院就读的张铸为首任主任。</p> <p>上世纪二十年代军阀混战,北洋政府一会儿直系主政,一会儿奉系主政,作为国立的交通大学深受影响。</p><p>1922年7月,交大沪校独立,改名为交通部南洋大学。1924年以毕业于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土木科的凌鸿勋为校长,一直任职到1927年。凌于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p><p>交通大学校门前的桥在1926年起了变化,30周年校庆之际,校友们捐资建造了一座钢筋水泥桥,取代了原来的木桥,校门仍保留了四柱三门的木牌坊结构。</p><p><br></p> <p>民国十二年(1923)年,盛宣怀己去世,他的二个孙儿正准备到南洋大学附属小学读书,其中一个就是后来在交大闵行新校赠建留园的盛毓度。盛庄夫人怕宝贝孙子吃不得住宿学校的苦,便与校方商洽,借学校一块荒地,由盛家出资造一幢小楼专门给他们住,言明等孙儿毕业了,房子无偿送给学校。校方欣然允诺。</p><p>小楼(上图)盖在校门南紧挨围墙(竹篱笆)的一角,外人罕至。</p><p>那时军阀混战,房子落成后,盛庄氏觉得上海不安宁,就带着孩子离校回家去了,盛家信守承诺将小楼留给学校使用。</p><p>1927年之后,交大招收女学生,盛宅被辟为女生宿舍,因地处学校东南角,别名“东宫”。</p> <p>1937届交大全体女生毕业离校前在“东宫”留影。</p> <p>与盛宅毗邻的是教员住宅。</p> <p>盛宅侧影。</p> <p>盛宅后来屡经变迁,甚至办过街道幼儿园;今天在按原样整体大修后由交大“校友之家”落戶其中。</p><p>下图为1961届机械系820专业部分校友</p><p>2018年聚会时,在已辟为“校友之家”的盛宅门前留影。</p> <p>1925年五卅运动暴发,南洋大学学生印尼归侨陈虞钦参加游行时被英籍巡捕开枪打死,时年仅17岁;又有附中学生吴恒慈因愤激至极病狂而亡。南洋大学师生及各界代表为二人举行追悼会,学校为他们建立纪念柱,柱高5米,上刻“五卅纪念中弹而死者陈虞饮,愤激病狂而死者吴恒慈”。</p> <p>五卅纪念柱存留至今。</p> <p>1927年北伐成功,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交通部改组南洋大学为第一交通大学(唐山为第二交通大学,北京为第三交通大学),裁撤大学中的初中和小学部,另组私立南洋模范中、小学,后来又演变为南洋模范中学;而高中部则改为大学予科。至此,交通大学专办大学,南洋公学时代留下的体制不复存在。</p><p>1928年6月,交通部又将三个交大合而为一,上海部分为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和电机工程学院,唐山部分为土木工程学院,北京部分为交通管理学院,以上海的交通大学为本部。</p><p>1928年10月,国民政府增设铁道部,交通大学划归铁道部管辖,上海、唐山、北平三处的各学院统一管理,统称铁道部交通大学,以上海为本部。</p><p>至此,交通大学历经变更分合,终于正名,是年,上海交通大学正式掛牌。</p> <p>国民政府铁道部交通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就是第一任铁道部长孙科;1929年又任命铁道部次长黎照寰为副校长,驻校办公。</p><p>1930年孙科辞去校长职务,由黎照寰继任校长。</p> <p>下图为1933年黎照寰(前排中坐者)与在交大举刅的工业及铁道展览会来宾合影。</p> <p>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抗日战争全面暴发的10年间,中国政局相对稳定,教育的近代化得以初步完成,交通大学在这十年内得到较大发展。在黎照寰领导下的交大己成为一所理、工、管理结合的国内外知名大学,在院系规模,师资力量,教学水平,设备条件等方面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以工科为重点,理科为基础,兼重管理的学科体系,逐步建立起一支以归国留学人员为主体的“大师”队伍,形成“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教学特色。</p><p>这十年中,学校的校园建设也突飞猛进。</p> <p>1925年12月,由募捐得款建设的钢筋水泥建筑 — 体育馆落成,耗银9万余兩,高三层,占地约3千平方米。体育馆底层建有室内游泳池,台球房,浴室;二层有健身房,篮球场,小型舞台;三层为室内跑道。这样设施先进的体育馆在上海以致全国高校中是唯一的。历时近百年,体育馆至今建筑完好,仍在使用。</p> <p>1929年夏,新学生宿舍动工,1930年1月竣工,共152间寝室,加上其它辅助设施共183间。宿舍内有阅报室,交谊室,储藏室;洗手间有冷热水,厕所置西式抽水马桶並备有手纸,是当时上海最好的学生宿舍。</p><p>为纪念早期民主革命战士、孙中山先生的忠实追隨者朱执信,将宿舍楼定名为“执信西斋”,解放后隐其名,改称第一宿舍。</p><p>"执信西斋“红砖白缝,中间三层,二翼二层,呈马蹄形展开;落成后,1930届学生全部搬入,每间住二人,配铁床,床头櫃,双人大衣櫃,每人一套桌椅,非常讲究。是年,大三全体和部分大二学生也陆续迁入,共住302人。</p> <p>执信西斋今日鸟瞰。</p> <p>1930届学生毕业离校前夕,为感恩母校培育及首住“执信西斋”,决定捐款在"执信西斋"正门外广场上建造一座以校徽为中心的喷水池,以此留念母校。1933年喷水池完工,基座以大理石贴面,上刻“饮水思源”。从此“饮水思源”屹立交大至今,成为交大的标志;而”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也成为代代交大学子口口相传的校训。</p><p>上图是1937届学生与刚落成不久的“饮水思源”纪念碑。</p> <p>下图为1937届在沪毕业生于1986年返校时在当年宿舍“执信西斋“前合影。后排中立者为范元弼教授,曾任教我1966届机械系学生“金属工艺学”课程。</p> <p>八十年代中期的执信西斋,喷水池己不是原样了。</p> <p>"执信西斋”在淞沪抗战期间曾改成伤兵医院。上图是国民伤兵医院全体职工在"执信西斋"前合影。</p><p>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十九路军浴血抗战,但伤亡严重。为了救治伤员,宋庆龄、何香凝为筹建伤兵医院四处奔走,后由上海红十字会致函交大,请予拨交大校舍为伤兵医院。接着宋庆龄亲自来交大视察,提出用条件最好的"执信西斋”开办伤兵医院,校长黎照寰当即答应。交大学生深明大义,立即全部搬出。国民伤兵医院落戶"执信西斋“,规模达300张床位,超过当时同济和仁济二所医院的床位。宋庆龄本人身穿白色护士服,亲自服务伤员。</p><p>1932年4月中旬,伤兵医院完成使命,学生重返"执信西斋"。</p> <p>1930年和1931年,交大相继成立了科学学院和管理学院,教室日趋紧张,上院和中院里的行政办公用房必须腾出来做教室或实验室,于是新建办公用房提上议事日程。1932年11月,总办公厅在体育馆北破土动工,次年3月落成,为纪会中国第一位留洋学生容闳博士,总办公厅定名为“容闳堂”。总办公厅取西方仿古典主义式样,以赭红为主色调,简洁,端庄,厚朴,在二个大门上方分刻二个楼铭:“容闳堂”和“总办公厅”。</p> <p>下图为总办公厅今貌。</p> <p>值得大书一笔的是工程馆(上图)的建设。1930年,铁道部长孙科,交大校长黎照寰有感于培养工程人材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决心早日建成工程馆。他设法从铁道部筹得一笔巨款,聘请当时的著名建筑师,上海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百乐门和诺曼底公寓(今武康大楼)的设计师鄔达克担纲设计。1930年12月2O日,工程馆破土动工,孙科亲临致辞。5月2日,学校用紫檀木箱,内置鄔达克所绘工程馆立体图一张,校景册一部,“交大规章”一本,“孙中山全集”一部及奠基日的上海几大报刋各一份,埋入奠基土内,以誌纪念。</p><p>工程馆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的二层建筑,四面围拢呈“口”字形,体积庞大;外墙饰以装饰筋,采用竖线条布置,富有动感,方框门廊与拱形门窗相互衬映,尽显厚重,使工程馆的外观与其用途十分协调。</p> <p>1935年在校生拍摄的工程馆,阳台上是他的同学。</p> <p>今天的工程馆。</p><p>1960年,为满足教学用房需求,原本二层的工程馆加盖一层,我们1961年进校时看到的工程馆己经是三层了。</p><p>1948年为纪念民国初年的老校长叶恭绰,工程馆曾改名"恭绰馆”;解放后取消命名,只称工程馆,记得六十年代文革前,二楼厅内墙上还嵌有叶恭绰的浮雕头像。</p> <p>从内院看工程馆,拱窗十分优美。</p> <p>1996年百年校庆时的工程馆门厅,北墙增加了一副大理石刻对联,由文革中被迁到上海铁道学院的交大机车车辆系赠送,该系前身是交大起重运输系。</p><p>对联上联:铁马奔驰 百岁校园展新貌</p><p> 下联:钢臂擎宇 万千英豪遍神州</p><p>文中隐含“机车”与“起重”。</p> <p>120周年校庆时,来自全国各地的1966届机械系82011班同学在他们曾经上过课的工程馆前留影。</p> <p>工程馆建成后底层设锅炉,机械,水力,金工,材料,电气和标本等实验室,二楼设教室,阶梯教室宽畅舒适,石质黑板上下滑动几乎与教室同宽,还有绘图室,演讲厅,仪器室,模型室以及教员休息室。</p><p><br></p><p><br></p> <p>1937届学生在实验室的留影。</p><p>37届在沪同学1986年在"执信西斋"前的合影中,第二排左一和左三二位老人就是五十多年前实验室中的这二个青年。</p> <p>工程馆先后接待过玻尔和马可尼二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马可尼来访时在工程馆内院主持了“马可尼铜柱”(无线电波发射裝置〉的安放典礼。</p><p>上图:马可尼铜柱。</p><p>解放后因为学苏联,认为无线电通讯是俄罗斯人亚历山大. 斯特潘诺维奇. 波波夫发明的,所以铜柱被拆除了;好得原物未被丢棄,改革开放后按原样重新建立。</p> <p>同由邬达克设计的交大建筑还有1930年2月开工兴建,孙科亲自奠基的铁木工厂,厂址选在上院后面,新中院西侧,1930年6月建成。铁木工厂为钢筋混凝土骨架结构,清水红砖砌筑,白灰勾缝,一层平顶,呈“一”字形,面积近4000平方米,共12开间。工厂设锻铁厂,翻砂厂,木工厂,其南立面用大面积玻璃窗,室内有充足的自然光线,从外面可以看到实习学生忙碌的身影。大玻璃成为铁木工厂令人注目的主要特征,所以这座建筑又被称为“玻璃房子”。</p><p>抗战期间,交大校园被原虹桥路(今广元路)上的日本同文书院占用,宪兵队进驻,铁木工厂改作马棚,污损不堪。厂内设备除少数易搬动的由交大师生搬到马路对面的法租界外,其余被日军洗劫一空。</p> <p>1935年6月27日新校门落成,由1915届学生不忘母校培育之情捐资建造,大门上刻有“重建交通大学校门记”铭文。</p> <p>校门落成剪彩典礼。</p> <p>上世纪六十年代交大学子意气风发步出校门。</p> <p>1998年华山路拓宽,仅余石雕桥栏杆和桥头灯的百年校园桥被彻底拆除,学校重置了二座象征性的汉白玉桥头灯柱以志纪念(见下图)。</p> <p>今日交大校门。</p> <p>1936年在工程馆西开工建造三层楼的科学馆,为纪念孙科任校长时对交大发展所做的贡献,命名为"哲生馆“(孙科号哲生),由于右任题写楼铭。此楼开工不久即因抗战爆发而仃工,直到抗战胜利后才重新开工,並于1946年10日竣工,为一实验用房。</p> <p>交大的最后一幢老建筑是1949年初建成的礼堂—"新文治堂",由交大校友王之卓,茅以升(唐山交大)等发起筹款而建成。礼堂建筑师和建造承包商都是交大校友,做事尽心尽力,遇到资金紧张时还垫资垫料。</p><p>新文治堂有上下二层,可容纳近2000人,这样规模的礼堂在四五十年代的上海高校中稳居首位。</p> <p>这座古罗马式的狮首喷水池三十年代就己存在于交大校园,其位置无法查证,也不知毁于何时;从校园平面图推测,应该在史穆烈士墓这一帶。</p> <p>下图是交大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的校园航拍;中院,上院,体育馆,总办公厅,工程馆均清晰可见,甚至能看到足球场上的球门架。</p> <p>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第一年走进交大校园的,那个年代没有人对我们介绍交大的历史,更无从了解泱泱南洋,巍巍学府的一幢幢历史建筑及其由来。交大的历史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曲折发展的缩影,交大的校园历史建筑在欣赏之余很值得细细琢磨和品味。</p><p>近耄耋之年,炎夏中静心阅读八卷本校史,多方收集资料,终于整理成上文,与各位热爱交大,感恩交大的校友分享。</p><p><br></p><p>文中图片源自“上海交通大学史”,网络图片以及笔者家藏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