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 游三峡大坝漫记</b></p> <p> 八月廿十六日,天高云淡。卫东与金金俩带扶两人的母亲(我姐与亲家阿妹)送宝贝女儿甜甜去南京上大学,路程多,时间紧,昨天游了洈水风景区,今天陪他们游三峡大坝。八时许,亲们在南湖边合影,依依惜别。 </p> <p>环妹两高(血压血脂),不宜长途旅游,与女儿泽珍乘李俊专车回十堰。龚平、罗平开车送客去宜昌,汪平在联棚等候。超姐、芝姐、阿妹、卫东、金金、甜甜、梅儿、明玮、我俩,游客十位,司机三位。嘿嘿,司机都叫“平”,一路三平,更是平平安安。</p><p>出城上江南高速公路,罗平的商务车平稳舒适;我心系宜昌,浮想联翩。</p><p>宜昌,牵挂无数情丝。幺爹李建国 </p> <p>黄埔军校毕业后,任抗日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副官,参加宜昌保卫战。书当月老,与书店千金张明珠(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学生)相恋。鄂西会战大捷,向东追击溃退之日寇,驻武汉,与张结婚。解放前夕,俩人携德政弟回老家看望亲人,后定居宜昌,相濡以沫。幺妈知书达理,坚持每月给祖父母寄生活费。1979年,学生黄祖云(现博士旅居加拿大)、黄祖霞(现松二中副校长)的父亲黄玉鸣大哥(抗日时我幺爹勤务员)向我讲述了那段往事,他很敬重幺爹,牢记教诲:“战地休整时,幺叔还不忘教我认字读书,讲画荻教子故事,要让儿女读书!”玉鸣大哥养育三儿二女,大儿因文革未能升学,后面几个儿女都赶上了好时代,读书成才(大女黄祖兰即邓宏兰万家幼儿园园长,小女黄祖芬向上中学老师)。今年春,黄祖云与罗平来我家,也情不自禁向罗平提及他父亲讲过的这段往事。1981年,地主摘帽后,我送妈和二伯母来宜昌看幺爹二老,四位老人久别重逢,抱团流泪,竟忘了挑着满担家乡年货的我。1983年,姐从新疆回来率队去宜昌,探望阔别35年的幺爹幺妈。 </p> <p>此后,松宜两地亲人来往成了家常,孩子们都爱来宜昌。</p> <p> 1987年,时为宜昌市政协委员幺爹阖家回老家过春节,妹夫田雨交专门请狮子队来玩春景, </p> <p>老人乐呵呵,大家都开心! </p> <p>母亲八十大寿,幺妈亲选瓷观音题对联让弟妹们送来。 </p> <p> 冬儿武汉水电学院毕业后,有幸加入水电武警,参加三峡永久船闸建设。</p> <p> 1995年春夏之交,衍飞接我俩来营地玩了七八天,儿媳俩非常孝敬。</p> <p> 营地附近的坛子岭,为大坝建设勘测点,水文标明海拔262.48米,是观赏三峡工程全景的最佳点。 </p> <p> 站在坛子顶上,俯瞰三峡库区,颇有杜甫《望岳》“会当临绝顶,一揽众山小”之感。</p> <p> 外甥汪平南京航院毕业后,到宜昌港务局工作,孝敬父母,帮扶兄弟,妻贤子优,家业均有成就。1996年冬,母亲、姐姐、衍飞带着小俊钧来看冬儿,观光三峡建设 </p> <p> 1998年暑期,大妹带鸿宇陪母亲和姐姐 </p> <p> 后来,小妹带芝灵陪母亲来看三峡工程</p> <p>,每次全春都热情款待,陪玩照相,尽量让老人玩得开心。今天,汪平与王全春又热心当东道主。……一路思绪万千,不知不觉十点半,车到联棚收费站,与汪平会合,直驶三峡大坝景区。</p><p>为省时,全春已备好快餐——两大包包子豆浆,到景区门检站(全免票)时,大家乐呵呵地分享。汪平的好友陈总专车接替罗平车,带我们入景区。</p><p>乘观光电梯来到坛子岭。顶端观景台形似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相传,当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神牛帮助打通夔门,推开400里水道,川江百姓感恩不尽,以巨舟载24头肥猪和一大坛美酒前来犒劳。行至三斗坪时,神牛腾云而去,留下牛影的那座高山,称为黄牛岩。大禹随神牛远行,江中巨舟化为中堡岛,肥猪变做24座礁石,左岸美酒坛,化成坛子岭。每逢晴天,微风拂过峰间江中,还真的酒香醺醺,令人心醉。</p> <p> 1997年初夏,母亲和我俩自重庆而下,随团游三峡,经中堡岛导流明渠,正值一期围堰工程, </p> <p> 江中截流,山上建闸,一片繁忙。从八河口来水电武警部队驻地看冬儿。那时,坛子岭孤零零的。如今,坛子岭景区以高度递增分为三层,景观丰富多娇。主要有模型展示厅、万年江底石、大江截流石、三峡坝址基石、银版天书及坛子岭观景台等,其间有喷泉、瀑布、溪水、草坪点缀,游人熙熙。 </p> <p>坛子岭的坛体四面,是一组大型铜板润生源浮雕群:正面是三壮男,携手水流中旋转,形同水轮机蜗壳,表现万物以水为生的强大力量。背景上虎下凤,坝区在巴楚之间,古巴人尚虎,楚人崇凤;两边,上游一侧大禹手持铁铲,显示中华民族治水的悠久传统,现代男人手持三峡基石岩芯,象征现代水能利用的科学观念,背景有帮助大禹治水,化为巫山十二峰的仙女,有大坝建设和库区移民的场景等;下游一侧是一个现代女青年与一位仙女,手持花果,背景有动植物、东方明珠、上海码头、巴楚乐舞、大足石刻等形象,反应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沿江经济发展及旅游业等的促进作用;背面是传说中黄牛助大禹治水合力开峡的景象,峡石和流水向两侧展开,下面有纤夫、船夫、埋葬水难者的白骨塔、漂在水患中的孩童、房屋等历史场面,十分凄凉悲壮。 </p> <p>坛子岭左侧是永久船闸,世上最大人工连通器,建造难度世界第一。永久船闸问题解决,整个三峡工程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半。美、德、日和巴西等国和国内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公司纷纷竞标,龙争虎斗!几轮答辩淘汰,三峡总公司选定武警水电部队。当年,水电武警政委是刘少奇小儿刘源。冬儿和他的战友们硬是削平18座山头,在花岗岩山岗中劈出一条宽深的石槽。据说,若把这土石方垒成1米见方的石墙,可绕地球一周。船闸五级,共有24扇人字闸门。三分之二的人字门高36.75米,宽20.2米,厚3米,重达850吨,面积接近两个篮球场,外形与重量均为世界之最,号称“天下第一门”。</p> <p> 走进三峡工程模型室,三峡工程全貌缩影展在台桌上,一目了然,如置身高空鸟瞰高峡平湖,领略天人合一的美景。</p> <p>走出模型室,看到绿如碧毯的草坪上,展放着各种吸人眼球的造型,主要是三块石头一本天书,游客纷纷与之留影。</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尊高卧巨盘上的万年江底石。 </span></p> <p>据介绍,它是从围堰基坑里挖出来的花岗岩,重达20多吨。江底石独特之美,如现代派雕塑任你想像,充满禅意。它距今已有8亿年了,经江水长期冲刷而形成,石头上有一些钻孔,是早期勘探察坝址时留下的。我想,它是一位坦筋露骨的江底来客,对人们诉说着三峡沧桑,见证中国几代人梦想。1918年,孙中山开发三峡水电资源论著发表;1956年,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填词《水调歌头·游泳》,写出“高峡出平湖”惊世愿景;改革开放后,为之议论不休,记得当时新闻报导辩论中一位主建专家说,这比母亲怀孕还要保险;199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1994年12月开工,1997年11月大江截流,2003年6月三峡水库蓄水。投资近2000亿元,梦想变现实。我们站在它面前,无不感叹沧海桑田之巨变。</p><p><br></p> <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矗三峡垻址钻探取出的基石, 粗圆挺拔。</span>细心的龚平拍下基石铭文, </p> <p>介绍坝址基石是从坝址钻探取出的样芯石。告知世人,三峡大垻永固千秋!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3公里河段中,只有大坝坝址上下约31公里的河段为花岗岩地质,透水性弱,抗震抗压力强。<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三峡工程坝址所在地三斗坪,让我魂牵梦绕</span>,这地处风景秀丽的西陵峡南岸小镇,有“三峡坝首第一镇”之美称。抗日战争时期,许多国共要人及社会名流在这里逗留,一九四三年夏季,在镇下游的石牌打过号称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鄂西保卫战。母亲健在时,每和我一块过中秋节时,总要讲同一个故事:壬午年八月十五,中午我出生,晚上父亲从三斗坪回来,一到街上听人说:“三先生,恭贺您喜得贵子!”父亲高兴得急忙跳下马,大步跑进屋,抱起我就亲,他的擺子病一下子也好了,赐我乳名:秋桂。慈母幸福的回忆和微笑,让我刻骨铭心,感恩之情将伴我终身,父母于我,爱莫大焉!三斗坪,基础地质构造稳定,坝基岩体质量优良,花岗岩体厚度约14公里,形成已约8亿年,专家说:“这是上帝赐给中国的一块宝地”。</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块镇阻万里长江滚滚江水的截流石。重达28吨,三角形四面体象征性的镇水标志。</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三角体稳定性最好,尖尖的棱角插入淤泥,最抗激流。截流石下面是一个直径达20米的下陷式八卦池,喷泉细水从周围聚淋石头,汇成一汪银波,象征着三峡工程建设,有天时地利人和,四面八方支援。旁边三层阶梯,三峡工程更是与“三”字有缘,三三得九,九九归一。它不仅反映了现代工程水利学,也反应了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意识和哲学思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本翻开的巨大铁书雕塑。</span> <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本书,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三峡工程的兴建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本书,正翻到题为《坛子岭揽胜》一页,用中英文记述有关三峡工程的介绍;这本书,向世人昭示,中华民族将不断翻开发展的新篇章。 看完书后,老伴龚方英在书边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85观景点,位于三峡大坝坝顶公路的左岸端口处,与三峡坝顶齐高,因海拔185米而得名. </span>站在平台上向下俯看,如临坝顶感受大坝高度。向左看,巍巍大坝,雄伟壮观,横跨长江向南贯串中堡岛,犹如一座“水上长城”将长江截断,上游是高峡平湖,下游是滔滔江水;向右看,极目远眺,饱览西陵峡黄牛岩秀丽风光和秭归县的新城景。金金、梅儿、甜甜三女神来了个造型大“心”, </p> <p>彰显她们难以言表的喜悦情怀,由衷感叹毛泽东的预言: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p> <p> 陈明玮伸开双臂,看他那高兴劲,好像要拥抱整个三峡!</p> <p> 阿姐忙着录相,狠不得把库区全带回新疆;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郭卫东为娇妻爱女连连拍照, </p> <p>龚平和方英都说,要是小兰和宝儿来多好!</p> <p>似乎每个角度都是极佳的;阿妹忘了吊着左臂疼,吴音无改赞不绝口:“侬看,真了不得!”</p><p>过西陵大桥,到大坝右岸下泻洪观景台 </p> <p>,看坝身如石壁横空出世, </p> <p>江储蓄巫山云雨,形成人工湖——三峡水库。据介 绍,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总长2310米,高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范围涉及湖北省和重庆市的21个县市,串流2个城市、11个县城、1711个村庄,库区受淹没影响150多处国家级文物古迹,移民113万。大坝上矗立着几个红色塔吊是吊闸门用的起重机。大坝左右岸安装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世界第一,年发电量约为847亿千瓦时,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创世界纪录,聪明的龚平拍下的《三峡工程世界之最》碑文,因为它镌刻着三峡工程的十一项世界之最。 </p> <p>截流纪念公园里, </p> <p>展示当年截流施工场地的遗迹、截流时从江底捞起的形状各异的古石(三峡江底的赏石仅232块,极为希缺之瑰宝)、使用过的大型机械,你瞧,梅儿拍的这张“娇妻看夫为爱女拍照”,在庞然大物面前,三口之家对当年工程的赞美,是多么的深情!公园里,有很多从被淹库区移植来的珍稀古树,葱茏繁茂,焕发青春。 </p> <p>。 草坪路边,条条水柱不时变换形状, </p> <p>好像泄洪巨流的细细触角,从路边窜出,亲近游客。卫东与甜甜尽情戏水,造型照相。 </p> <p>逗得方英也要拍张造型饮水柱的照片,真是把人乐极了。</p><p> 夕阳在山,大家流连忘返。突然,梅儿电话响了,单位通知明天有要事,汪平才催我们上车返城。晚八时许,到全春鸿宇母子等候的梁记粥铺晚餐。</p> <p> 汪鸿宇今年考入宜昌名校夷陵高中,真的双喜盈门,大家频频举杯。芝姐感慨万分,祝亲人万事如意。兴致勃勃而来的陈明玮,只好随母亲与龚平舅舅连夜赶回家。</p><p> 我们入住水文宾馆,亲们赞叹三峡工程,兴奋无眠。全春招呼大家好好休息,明天依旧两车,陪游清江画廊。</p><p> 时时,浮现于脑海的仍然是壮美的三峡大坝!</p> <p>2016年八月二十八日。记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