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 老舍故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老舍四九年前后在北京住过的地方共有十处 , 其中四九年前九处 , 四九年后一处。迺兹府丰盛胡同 10 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 19 号)是四九后居住的地方,直至辞世 , 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长达16年,人生成就最辉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8px;"> 十三年前的2007年05月25日,我们怀着敬仰之情来到老舍故居,睹物思情,缅怀这位“人民艺术家”。在此之前我们还去了当年“龙须沟”所在的金鱼池小区。旧片新编,以飨美友,以志纪念,留下永久的回忆。</b></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老舍先生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死在北京,他写了一辈子北京,老舍和北京分不开,没有北京,就没有老舍。老舍在北京前后住过的地方共有十处 ,其中四九年前九处 , 四九年后一处:小羊圈胡同(现为小杨家胡同)8 号是他的出生地,北京师范学校(今育劝胡同)、第十七小学(今方家胡同小学)、翊教寺公寓、西山卧佛寺、西直门儿童图书馆、缸瓦市基督教堂、教育会(今北长街小学)、烟通胡同 6 号为四九年前居住过的九处。迺兹府丰盛胡同 10 号(今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 19 号)属四九年后久居的地方,直至辞世 , 老舍先生在这里住的时间最长,人生成就最辉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现纪念馆所在的 “ 老舍故居 ” 是北京市政府 1987 年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 , 也是老舍先生 1950 年由美国归国后,自己花钱购买的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迺兹府丰盛胡同 10 号的一个普通的四合小院,硬山隔檩,纯木结构,院落布局紧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正门坐西朝东,灰瓦门楼,门扇为黑漆油饰。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砖砌影壁,中心贴个大红福字做装饰。往里走是个不大的小院,只有两间南房,是为门房;往西还有个狭长小院,是老舍之子舒乙的住房;往北是一座三合院,这是故居的主体部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北京传统民居中,大门是一个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体现出院子主人的身份地位与社会等级。如从建筑上划分,北京四合院的大门可分为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和随墙门几种。其中前四种属于屋宇式大门,级别较高;最末一种属于墙垣式门,级别偏低,多是城市下层平民居住。老舍故居的大门是由两扇略窄的黑漆门板组合成一个非常局促的小门楼,从样式上说正是上面提到的随墙门。这在过去北京城中是一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院子了。这种院门在民间还有一个称呼,叫作“鹰不落”(音 : lào),言下之意是形容大门的低矮和窄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仔细观察老舍故居的院门,还会发现在右侧的门板上有个小小的信箱入口,写着日文:“邮便新闻差入口”。过去北京住宅门口的信箱分为明暗两种。明的就是挂在门外显著位置,一看便知;暗的则在院门上挖一个槽口,信报箱悬挂在门里侧。老舍故居院门上的信箱无疑属于后一种。邮便新闻差入口这几个日文的意思就是报纸与信件投入口。故居门上之所以会出现日文,与北京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有计划地组织日本国民大批移居中国,北平作为华北的中心城市,更是吸引了大量日本人的到来。日本人出于生活的需要,便在院门上安装了信报箱,上面镌刻的名称自然就是日文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四合院位于北京东城区丰盛胡同,门牌10号,在市中心,交通方便,离王府井商业街和著名的东安市场、隆福寺很近,市立二中,育英中学就在附近,小孩子能就近上学。这房子的特点是闹中取静,因为不在交通要道上,迺兹府大街既能走大车,又不是主道,车辆和行人都不多;加上小院有围墙,院中有树。大城市的嘈杂便都隔在耳外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往里走是个不大的小院,只有两间南房,是为门房;往西还有个狭长小院,是老舍之子舒乙的住房;往北是一座三合院,这是故居的主体部分。进入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五彩木影壁,院内正房为北房三间,左右各带一间耳房。明间和西次间为客厅,东次间为卧室,西耳房即为老舍的书房。</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五彩木“福”字影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大门开在一个南北向的小胡同里,胡同以明代一个公主的名字,“丰盛”命名。小院在胡同的路西,进了胡同第一个门就是,好找。先生去世后,小丰盛胡同改名为丰富胡同,门牌改为19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五彩木“福”字影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进了大门,有一座砖影壁,有两间小南房,是看门的工友住的,冬天也是石榴树,夹竹桃的避寒处。老舍先生搬进来之后。在大门靠着街墙种了一棵枣树,砖影壁后,老舍先生求人移植了一棵太平花,这是故宫御花园才有的名花。不过并不娇贵,在百姓家照样欣欣向荣,叶繁枝茂。小南屋房檐下还放着一大盆银星海棠,常常顶着一团团的红花,老舍先生送客人出门时,常常指着它说:“这是我的家宝!”</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五彩木“福”字影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影壁后面是个小外院,自成体系,有三处灰顶小房,一为厕所,二为贮藏室,三为正房两间。正房坐北朝南。由男孩住,兼作老舍先人私人秘书南仁芷先生白天的办公室,也兼作外地客人的临时客房。这个外院正好坐落在里院南房的位置上,将里院勉强在外形上凑成一个四合院。外院有一街门通向今灯市口西街,但从不使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五彩木“福”字影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50年,应周恩来总理之邀,老舍从美国回来,用版税五百美元,折成一百匹布,买下了迺兹府大街丰富胡同这处四百平方二小四合院,而且还是周总理亲批的。为什么要买在此处?早年,这一带是市文联所在地,很多艺术剧院都在附近,先生创作和会友都方便。这儿离东安市、隆福寺场近,生活也方便。</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五彩木“福”字影壁</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一百匹白布在1950年又值多少钱呢?老舍先生为什么不直接用钱买?而是要用白布换呢?这是因为,建国初期北京的物价经常会有波动,用金钱直接交易一不小心就会亏本,而布匹是老百姓日常经常用到的物品,相对比较保值,所以充当了临时货币的角色。老舍先生购买房屋的花费大体相当于今天的5353元人民币。这个价格相比今天的物价和消费水平是相当低廉,但在那个时候还是相当昂贵的。因为1950年时:工人工资是18.5元/月,教授的平均工资为300元 。从1950年老舍先生的日记里可以知道,当时他的稿费平均每篇大约是8元。如果单纯以稿费来支付房款的话那他要连续写600篇以上的文章才能买得起房。这所近400平米的宅院应该是用老舍先生自己从美国带回的积蓄购买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老舍雕像</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男,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北房(上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老舍先生在50岁之前住过的地方少说有百余处,但称得上是自己的家却不大数得出来。</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七七事变后,老舍先生东迁西移,漂泊不定。抗战胜利后,一个人在美国居住了4年,1949年,老舍从美国回到故乡北京,家小也从重庆回到北京团聚,政府暂时把他安排在北京饭店,开了一个房间,在那里吃住、写作。一次老舍先生碰见周总理,便问能否私人出钱买一所小院,别的他能忍受,唯独吵闹不行,写不出东西来。周总理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可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丹柿小院”,东厢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东西各有三间厢房,东厢房老舍女儿居住,西厢房是就餐的场所。 1954 年春天,老舍先生在小院中亲自栽下了两棵柿子树。每逢深秋时节,柿树缀满红柿,别有一番诗情画意,为此夫人胡絜青美给起了个雅号:“丹柿小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丹柿小院”,北房和西厢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书桌对着东门,一转身就可以拿到嵌在墙上书橱里的书籍,书桌是硬木镶大理石的,上有几件文物:一枚齐白石为他刻的印章、一只冯玉祥将军赠他的玉石印泥盒、一方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的砚台,上刻“笠翁李渔书画砚”。还有老舍生前用过的眼镜、钢笔、墨水瓶、烟灰缸、台灯、收音机和台历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丹柿小院”,北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50年4月,老舍购置了东城迺兹府丰盛胡同10号(即今丰富胡同19号)的一所普通的四合院,即今天的老舍纪念馆馆址。老舍先生在这里生活、工作了16年,曾几次接待周恩来总理和末代皇帝溥仪来访,还接待过巴金、曹禺、赵树理等许多文化名人,并写下了《龙须沟》、《茶馆》、《方珍珠》、《正红旗下》等24部作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客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客厅中陈列着沙发、条案、硬木雕花圆桌、凳及多宝阁。南面向阳的窗台、茶几上摆着各种盆景、盆花。西墙上挂着著名国画家赠送的老舍喜爱的字画。据老舍夫人胡絜青说,原来这些字画几天就换一次,每换一次,老舍总要细细地看上半天。在这里,老舍曾接待过许多著名艺术家和中外友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丹柿小院”,北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北屋正房三间有两间是客厅,靠东头一间是夫人的画室兼卧室,东耳房是卫生间,装有抽水马桶和洗澡盆。东耳房的墙外还有一间小锅炉房,内装一台小暖炉,供冬季全院采暖用。西耳房是老舍先生的书房兼卧室。老舍先生在这间屋里生活了16年,度过了他的晚年,创作了24部戏剧剧本和两部长篇小说。《龙须沟》使他荣获了“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茶馆》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保留剧目。曾代表中国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享誉欧美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丹柿小院”,东厢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院子必须很大,靠墙有几株小果木树。除了一块长方的土地,平坦无草,足够打开太极拳……院中至少也有一两盆金鱼;小树上悬着小笼,二三绿帼帼随意地鸣着。这个家庭顶好是在北平。”这就是老舍先生心目中的家。</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丹柿小院”,西厢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里院修饰之后还很漂亮,有北房五间,东西房各三间,全是起脊的瓦房,中间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小院,进大门绕过太平花有一个“二门”通向里院,迈进二门又有一个木影壁,漆成绿色。有十字甬道通向东,北,西房。南道之外是土地,可以栽花种树。老舍先生很看得这点,他一生喜爱花草,却少有机会实践,有了这块空地,可以试验了,完全随信所欲,去培育,去美化,去创作。</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丹柿小院”,北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头一件事是托人到西山移植了两棵柿子树,甬道两边一边一棵。种的时候只有拇指粗,不到十年,树干直径已超过了海碗。秋天满树硕果,非常壮观。柿子品种很特殊,是河南省的“火柿子”,个头不大,只有拳头的一半,皮薄,很甜,无核,橘红色。老画家于非闇曾来给柿树写生。作工笔国画一幅,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因这棵柿树,后来夫人为小院取名“丹柿小院”,称自己的画室为“双柿斋”。老舍先生去世后,日本作家水上勉先生连续写了三篇悼念文章,全以这两棵柿树作篇名,柿子友情成了这座小院的标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卧室</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卧室中有两样东西很值一提,一是老舍先生自己设计了一个大壁橱,请工人打在墙里,足有六七立方米。是他贮藏字画和小老古董的地方。第二件是老舍先生的床,那是一张红木的老床,又大又沉,床帮上还嵌着大理石,床屉是棕绳的。他的腰病使他不能睡软床,特意在旧木器行选购了这张硬床。大木床和其他红木家具一起在“文革”时被抄家没收,但文物部门鉴定有较高的文物价值,万幸没有随便处理,“文革”后又原样发还,成了惟一保留下来的老舍先生用过的古典家具。</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客厅</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客厅里陈设严格按老舍先生意图布置,处处表现了他的情趣,爱好和性格。家具方面,除了一张双人沙发,两张单人沙发和一个小圆茶几是现代的,其余的全是红木旧家具,其中穿衣镜是夫人的嫁妆,其他的则是迁进新居后陆续选购来的,有书橱、古玩格、条案、大圆桌、靠背椅等等,老舍先生很喜爱这些家具。擦拭它们是自己每天的必修课。桌面上陈设很少,但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一是花瓶,二是果盘。</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丹柿小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客厅里除了花多之外,就里画多。墙上总挂着十幅左右的中国画,以齐白石,傅抱石,黄宾虹,林风眠的画作为主,兼有陈师曾、吴昌硕、李可染、于非闇、沈周、颜伯龙、胡佩衡的更换。客厅西墙是专门轮流挂画处,宛如一个小小的美术画廊,到老舍先生家做客,观画成了必不可少的内容,是公认的一大乐趣。</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丹柿小院”,东厢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秋天时,老舍先生会频频邀请朋友来家赏菊。老舍的家是因为高度东方文化色彩而光彩夺目的。它的确可爱,是个很有味的家。</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丹柿小院”,北房(正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生在北平,卒于北京,笔下的字迹皆有北平的影子。有人说,老舍在哪里,北平就在哪里,哪里就是北平。这样一座小小的四合院,在时光流转中解读着经典,默默诉说着新中国第一位“人民艺术家”的曾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丹柿小院”,西厢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苦辣酸甜都是生活的调味剂,尤其是对文人来说,更是另一种曼妙的体验。搬到这里的第四年,老舍和夫人胡絜青在院中栽下了两棵柿树,每到秋天树上坠满沉甸甸的柿子,夫人美其名曰:“丹柿小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就在这间小屋子里,老舍写了著名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及《全家福》等,还有为纪念其父而作的《神拳》等 23 部著作。此外还有大量的曲艺、散文、诗歌、论文、杂文以及未完成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丹柿小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66年政治风云突变,8月24日早晨,老舍先生带着满身伤痕,怀着悲愤的心情离开了这个家。他向三岁的小孙女郑重告别:“和爷爷说再---见-----!”,然后义无反顾地跨出了家门,永远地离去,自沉于太平湖。就这样他可爱而有趣的家也随即毁灭。</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丹柿小院”,北房和东厢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又过了16年,这所老舍先生的故居,这座小院子被确定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了大理石标牌,要长久地保留于世,不准拆改。</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请将手机横置观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老舍故居全景图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这是形容生活在北京四合院里小康人家生活的最好写照。前半句说的是四合院的环境和建筑,多为固定之物。而后半句说的是四合院中的各种生物,给人感到院内个个富态、笨拙,有强大的生命力。夕阳下,一家人在院中摆上小桌或茶几,沏上香茶,看着榴开百子,眼前膝下孙儿环绕,老北京人可谓享尽天伦之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1949年,老舍从美国回国后托人买下这个小院。1950年3月入住。老舍对小院是满意的,也精心地进行装点,还在院子里种植了两棵柿子树,每到金秋时节,橘红色的柿子挂满枝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老舍在“丹柿小院”里创作了话剧《方珍珠》、《龙须沟》、《青年突击队》、《女店员》、《全家福》、《茶馆》,小说《西望长安》、《无名高地有了名》、《正红旗下》,此外,还创作了大量的散文、诗歌、杂文和曲艺作品等。话剧《茶馆》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史诗,《龙须沟》则是新中国的赞歌。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老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然而,1966年8月24日,老舍走出“丹柿小院”后就再也没有回来……</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老舍故居俯视图(网络图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龙须沟”所在地——金鱼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要说崇文人最恋恋不舍的,就是金鱼池,老舍都得专门为它写本话剧。过去崇文人上下班都得经过金鱼池,这里也是崇文人难以割舍的最后一丝回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位于天坛公园北边的金鱼池,从金代开始就是专门饲养金鱼的地方,直到明清时期这里还是景色怡人,当时也是达官贵人才能去游玩的好地方。那时的金鱼池就已经是公园的样子,岸边的柳树和湖中的游船让人流连忘返,附近还有占地数十亩的鱼塘,住在金鱼池周围的居民也都以养金鱼为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到了民国时期,金鱼池被忽视了,一连数年都无人管理,上流的河道也堵塞了,昔日热闹的金鱼池一时变成了臭水沟。附近的居民也叫苦不迭,一下没了生活来源,金鱼池成了北京城有名的贫民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直到一九四九年后,这条臭水沟反而又有了名气,老舍先生以金鱼池南部的小水沟完成了一部剧本,这条小水沟也就是“龙须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话剧《龙须沟》描写了附近人民在四九年前后两极的生活,歌颂了人民政府为人民修沟谋利,老舍也因为这部话剧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而金鱼池也终于焕然一新,重新修建的金鱼池恢复了往日的模样,郁葱的柳树倒影在水面上都是那么迷人。好景不长,自然灾害的突袭让金鱼池再次一落千丈,修建时的护栏和石板也被人一抢而空。金鱼池又一次成了臭水沟。只是这一次,它再也回不去了...…水浑浊得伸手不见五指,树也都枯了,往日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全无。1965年,金鱼池被填埋起来盖楼房,金鱼池变成了简易的楼房,居民也多了起来。昔日贫民窟的金鱼池地区又热闹起来了,这里的回忆又年轻起来了。</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老舍故居位置图</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金鱼池小区位置图</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谢谢观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