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耀东,《日出东方》专题邮集系列之二十一集。</p><p> 说到芭蕾,我想不少读者朋友和我一样,对它即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文革时期有八个样板戏之称的革命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在全国的老百姓中无不家喻户晓,每人都能唱几首。说到陌生,由于芭蕾的技巧艺术非常高,除了电影、图片等传媒能看到,恐怕一般人是很难亲眼所见。作为舶来品,可您知道芭蕾舞源自何方?</p><p> 芭蕾一词是法语(ballef)的声音译名。芭蕾舞起源于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宫廷里,是一种轻盈、舒缓、优雅的舞蹈,17世纪后半叶开始兴盛于法国,于19世纪末期在俄罗斯进入最繁荣的时代,有500多年的历史。我记得还是读小学时,学校包场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里有一段古典优美的芭蕾舞《天鹅舞》的片段,这是我第一次从银屏上看到的芭蕾,也是第一次被这脚尖上的优美舞姿所吸引。到中学后就是国产电影中国的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对于脚尖舞蹈,那时因年纪小,对这种“脚尖”艺术,还谈不上欣赏,只觉得特别好看,不过从那时起,总觉得这门高雅艺术离我们很远,好象永远只能通过电影和图片才能欣赏到,远得是那样的让人遥不可及……</p> <p> 2020年7月30日19时15分,上海芭蕾舞团推出经典版《天鹅湖》,邀请舞剧编导、前英国国家芭蕾舞团艺术总监德里克·迪恩亲临指导,强势打造中国芭蕾界前所未有的天鹅海洋。最具气场的明星舞者、最庞大的群鹅阵容、最恢弘的现场交响乐伴奏,为流传120多年的艺术经典献上最诗意的礼赞。为了亲眼目睹这场柴可夫斯基的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受朋友之邀,儿时的一个梦,终于在夕阳的余辉未了之时,平身第一次近距离坐在舞台下,完整的聆听和欣赏《天鹅湖》经典艺术,说它是一场唯美的艺术视觉盛宴,一点不为过。</p> <p> 《天鹅湖》,从1895年到2020年。120多年来它赢得了世界芭蕾舞坛的最高荣宠,它散发着让世人无法抗拒的纯洁气息、拥有着让舞者奋于挑战的炫目技艺,更引领着世界芭蕾艺术的经典风尚。</p> <p> 《天鹅湖》是一部四幕幻想的芭蕾舞剧。在1875年春天,这部由莫斯科大剧院的节目主任别吉切夫和该院的芭蕾舞演员盖里采尔共同编剧的作品,需要一位作曲家为她谱曲。于是,他们找到了柴可夫斯基,柴可夫斯基接受了这个委约。(苏联于1958年3月18日发行一套《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邮票,1套3枚。图为柴可夫斯基肖像)。</p> <p> 柴可夫斯基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完成了《天鹅湖》的创作,并于1877年2月20日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次亮相。但演出并未取得成功。(1958年苏联芭蕾舞剧《天鹅湖》邮票)</p> <p> 实际上柴可夫斯基是十分酷爱芭蕾的,据柴可夫斯基的弟弟莫杰斯脱回忆:1875年当法国作曲家圣·桑访问莫斯科时,柴可夫斯基还和圣·桑一起即兴表演过芭蕾舞,当时的表演由尼古拉·鲁宾斯坦担任伴奏。(1958年苏联“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邮票)</p> <p> 这样一部好作品,直到柴可夫斯基己经逝世后的两年,在1895年间(天鹅湖已问世18年了),才由作曲家的弟弟莫杰斯特重新改写了剧本,彼季帕和列·伊凡诺夫重新加以编排,在彼得堡的舞台上亮相,结果是一鸣惊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奠定了俄罗斯芭蕾在19世纪后半叶世界芭蕾发展史上的核心地位,《天鹅湖》并成为迄今流传的世界芭蕾舞经典名著和各种版本的奠基之作。</p> <p> 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这一部优美动听的《天鹅湖》芭蕾舞剧,真像一颗熠熠发光的明珠,在现代音乐舞台上大放光芒。舞动的水柱,剔透的灯光,这里是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院,上海芭蕾舞团的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将在这里隆重上演!</p> <p> 《天鹅湖》的剧情是这样的:奧杰塔公主和其他很多少女被魔法师罗德伯特变成白天鹅,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才能够恢复人形,黎明前又将变还天鹅。</p> <p> 一次偶然的机会,夜间恢复人形的奥杰塔公主,在湖边与王子齐格弗里德相遇,两人相互爱慕。但奥杰塔告诉王子,只有忠贞的爱情才能使她摆脱魔法师的统治,王子发誓永远爱奧杰塔,并希望奥杰塔能在国王为王子挑选新娘的舞会上赶来,王子将选择奥杰塔为新娘。</p> <p> 两人约定后,竟被魔法师知道,他假扮成武士,并将外貌与奥杰塔相似的女儿奥吉莉雅取代奧杰塔去欺骗王子,使王子受了蒙蔽,他选择了奥吉莉雅。</p> <p> 当王子选错新娘时魔法得以灵验,魔法师和他的女儿奥吉莉雅洋洋得意地逃遁,当王子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后,激动地奔向湖边,和魔法师展开生死决斗。</p> <p> 最后在奥杰塔和群天鹅的帮助和鼓舞下,最终战胜了魔法师。</p> <p> 天鹅们都恢复了人形。</p> <p> 奥杰塔和王子终于结合在了一起。</p> <p> 芭蕾舞剧《天鹅湖》整场主要男女演员的服装以黑白为主色调,体现了《天鹅湖》的主题是以真、善、美战胜了徦、恶、丑。王子以纯真无私地对奥杰塔的爱,战胜了代表黑暗势力的魔法师罗伯特,以勇敢无畏的气魄与魔法师展开斗争。</p> <p> 你知道《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这几部俄罗斯最具代表性的芭蕾舞剧的大编剧是谁吗?他就是享有“世界古典芭蕾之父” 美誉、19世纪圣彼得堡帝国芭蕾大剧院的总编导马里尤斯·彼季帕。俄罗斯于1993年1月14日发行芭蕾舞编导彼季帕导演的芭蕾舞邮票1套共4枚,分别为(1)佩季帕肖像,(2)睡美人,(3)天鹅湖,(4)雷蒙达。</p> <p> 1869年,彼季帕与柴可夫斯基合作完成的《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三部作品,成为世界古典芭蕾舞坛的经典巨作。俄罗斯于1992年11月4日发行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邮票4枚,分别为(1)“胡桃夹子”场景,(2)木偶剧,(3)德国木偶剧,(4)芭蕾舞剧“天鹅湖”。</p> <p> “世界古典芭蕾之父”马里尤斯·彼季帕,这位为俄国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的芭蕾天才,居然是个法国人,1847年,彼季帕应邀来到俄国的圣彼得堡,成为马林斯基芭蕾舞团的首席男演员,这才真正开始了他的辉煌时代。2016年为纪念彼季帕法国发行芭蕾舞剧《天鹅湖》小型张邮票。</p> <p> 18世纪,芭蕾传到了俄国,在彼得堡建立了赫赫有名的芭蕾舞“俄罗斯学派”由于有被人们誉为“古典芭蕾之父”的法国人彼季帕的加盟,加上赫赫有名的芭蕾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芭蕾舞教育家瓦冈诺娃、芭蕾舞蹈家巴甫洛娃等等,芭蕾舞《天鹅湖》成为世界艺术殿堂里一部完美的,经典的古典浪漫主义芭蕾舞艺术的典范和最高的艺术巅峰,使得俄国的圣彼得堡逐渐代替了法国巴黎作为芭蕾舞剧的中心。苏联于1970年11月29日发行《苏联的对外旅游》之艺术邮票: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p> <p> 这是音乐之美与形体之美极致地融合!天上人间,实在太美!</p> <p> 1890年1月3日,彼季帕的《睡美人》在圣彼得堡帝国大剧院公演,著名的俄国芭蕾舞演员安娜·巴甫洛娃就是随母亲看了这部巨著后,才决然走上天鹅之路的。安娜·巴甫洛娃是19世纪晚期及20世纪初期俄罗斯女演员,她被广泛认为是最著名且最受欢迎的古典芭蕾舞者,芭蕾舞坛的一颗巨星。素有“芭蕾女皇”之称。芭蕾舞剧《天鹅之死》一直作为巴甫洛娃最成功的代表作在世界各地流传,闪烁着不息的光辉。图为由世界邮票雕刻大师琴斯劳·斯拉尼亚为摩纳哥专门雕刻的“国际知名前苏联芭蕾舞演员安娜·巴甫洛娃”的邮票样张,非常珍贵。</p> <p> 安娜·巴甫洛娃作为最早为芭蕾在全球的传播者、为普及芭蕾艺术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她不仅推动了芭蕾艺术在许多的国家诞生和发展,使一些国家濒于死亡的芭蕾焕发出新的生机,同时以其非凡的艺术魅力影响了许多人的命运。2019年塞尔维亚发行著名芭蕾舞演员邮票一套4枚。</p> <p> 20世纪初,安娜·巴甫洛娃应圣彼得堡皇家歌剧院的邀请,在贵族会馆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表演独舞,由于当时的芭蕾舞作品常用“天鹅”作为标题,故改为《天鹅之死》以示区别。舞蹈忠实地保持了古典芭蕾的传统,以诗一般的灵感使表演与技巧有机地结合。通过描绘濒死的天鹅渴求重新振翅,孤身只影在平静的湖面上艰难挣扎,最终默默死去的神情,以象征人类在现实生活中与死亡,命运进行不懈反抗的拼博精神。古巴2015年发行芭蕾舞剧《天鹅之死》邮票。</p> <p> 1931年,安娜·巴甫洛娃在荷兰海牙准备演出时溘然而逝。只留下了一句催人泪下的遗言:“把我的天鹅裙准备好!”天鹅在包括巴甫洛娃在内的许多人的心目中,都是最好的芭蕾象征,而巴甫洛娃离开人世前的唯一遗愿不是别的,而是将芭蕾这不朽的伴侣带到冥冥的世界中去。芭蕾成为与她生生死死永不分离的宝物。</p> <p> 当时英国皇家芭蕾舞正在进行演出,得知这一不幸的消息后,乐队指挥宣布由安娜·巴甫洛娃表演《天鹅之死》……帷幕徐徐拉开,乐队奏起圣·桑的乐曲,台上空无一人,只有一束追光在缓缓移动。巴甫洛娃虽然去了,但她像一只不朽的天鹅永远为人们所怀念。这是我在开演时情不自禁“违规拍摄”《天鹅湖》序幕短暂一瞬间。</p> <p> 2004年6月14日摩纳哥为纪念俄罗斯国立芭蕾舞团在摩纳哥首次访问演出而发行的纪念邮票。</p> <p> 1957年苏联国立新西伯利亚歌剧芭蕾舞剧院访问北京、上海、广州。从那时起,中国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向苏联学习芭蕾舞蹈艺术。图为访问上海演出芭蕾舞剧《唐·吉诃德》后,制作的纪念明信片。</p> <p> 1961年11月苏联发行一套《苏联芭蕾舞艺术》经典邮票,共4枚。第1枚,格里埃尔的芭蕾舞剧《红罂粟》(1962.2发行)。</p> <p> 第2枚,阿萨菲耶夫的芭蕾舞剧《巴黎的火焰》中的一幕(1962.2发行)。</p> <p> 第3枚,普罗科菲耶夫的芭蕾舞剧《罗米欧与朱丽叶》中的一幕。</p> <p> 第4枚,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一幕。</p> <p> 俄罗斯于1996年8月7日发行芭蕾舞演员戈尔斯基及其代表作邮票1套4枚,分别为(1)戈尔斯基像与爱斯米拉达,(2)堂吉珂德,(3)吉赛尔,(4)巴亚吉尔克。</p> <p> 这是冷艳、高贵、优雅高浓缩的释放,美的令人窒息!</p> <p> 2018年6月乌克兰为纪念芭蕾舞百年发行的纪念邮票。边纸的装饰,为邮票的欣赏增加了一份乐趣。</p> <p> 2009年哈萨克斯坦发行芭蕾舞艺术的小全张纪念邮票。</p> <p> 这是我刚读中学不久收藏的2枚文革邮票,1枚是:革命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p> <p> 另1枚是:革命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这两部剧目在中国芭蕾舞剧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它们是“洋为中用”更深层次实践的典范,以其独有的中国特色自立于世界芭蕾艺术之林。这两部作品都被确认为20世纪经典。</p> <p> 《白毛女》是由贺敬之、丁毅执行创作的一部歌剧。上海舞蹈学校将《白毛女》改编成芭蕾舞剧参加会演获得好评,文革期间被定为8个样板戏之一。于1973年9月25日发行,一套共4枚,第1枚,贫农杨白劳的闺女喜儿。</p> <p> 这是中国邮政发行的最珍贵的一套芭蕾舞艺术邮票。第2枚,盼东方出红日。</p> <p> 这也是文革时期发行的一套最具现代艺术水平的邮票。第3枚,愤怒诉说。</p> <p> 目前这套经典邮票的市值为1000元左右。第4枚,八路军战士喜儿。</p> <p> 1972年5月23日,我国邮电部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发行一套纪念邮票。图为其中之一:深入工厂为工人演出《红色娘子军》</p> <p> 在编辑这部美篇时,上海芭蕾舞团的朋友为我提供部分这次芭蕾舞《天鹅湖》的演出剧照,把《天鹅湖》的集体舞剧照与芭蕾舞的大版邮票放在一起欣赏时,在视觉上产生一种非常特有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无形中的巧妙组合。让我尝试将舞台艺术和邮票的设计艺术结合在一起做一部美篇的想法。</p> <p> 芭蕾舞是以欧洲古典舞蹈为基础,综合音乐、哑剧、戏剧情节、人体肢体动态语言、脚尖为重点的为表现手段,以写实为主的舞台美术等形式,叙述一个故事,反映一种题材,发掘生活内涵,表现作品主题思想的真善美,造型艺术形象的一门独立的舞蹈表演艺术。因此芭蕾舞又被称为“脚尖舞”。(图为美国芭蕾舞整版邮票)</p> <p> 身临其境,忘掉周围的一切,与人类最伟大的创作如此近距离相遇和融合,这是最美妙的!</p> <p> 以1964年起,中国开始了本土芭蕾舞剧的创作与实践,大型中国芭蕾舞剧的上演,虽不是严格意义的“首开纪录”,却可以说是中国第一部最成功的大型中国芭蕾舞剧,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将芭蕾的精华与中国的民族风格融为一体,为世界上芭蕾舞坛增添了一朵亮丽的奇葩。(图为中国芭蕾——《红色娘子军》版票)。</p> <p> 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寻得能几回。</p> <p> 《红色娘子军》是以芭蕾语溶汇构成的故事,造就了一部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艺术精品,它把音乐、美术、舞蹈和谐地一炉共冶的过程中,诞生了这门艺术独有的中国经典。《红色娘子军》以其独特的中国式的理念和表现方式得到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和专业人士的赞扬和首肯,无可替代地跻身于世界芭蕾名剧之林。</p><p> 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50年来世界巡演4000多场,这在世界芭蕾舞历史上也是个奇迹,这奇迹历经时光淬炼,理所当然成其为代表中国的红色经典!(图为中国芭蕾——《红色娘子军》版票)。</p> <p> 美丽的“天鹅”们已经谢幕了,可我还沉浸在故事的意景中不愿出来,音乐在“天鹅”们的欢乐声中落下最后一个音符,可我还陶醉于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中不愿醒来。此时,我只想说:好美的故事、好美的音乐!故事有了音乐变得更加扣人心弦,音乐有了故事,使人变得更加难以想象,芭蕾作为一门艺术,让我喜欢了一辈子,今天才让我第一次近距离坐到了一起。作为一部永恒的经典,即使一百年、一千年以后,人们会忘记柴可夫斯基,但是这部作品给人们带来的心灵震撼是无法忘却的。</p> <p> 在这个生产力高速发展的社会,人们的需要,由物质需求更多转变成了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而一个城市的剧院正是其文化水平的象征,正如奥波德·达姆罗什所说的:“要想知道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看看它的剧院就可以了”。由于是疫情期间,观众人数被严格控制,上千人的观众席,观众不到300人。图为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的演出大厅。</p> <p> 2020年7月20日是上海浦东开放30周年。季春莺时,万物滋生,30年前,谁能想到这片滩涂之地,能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版图上一颗闪亮的明珠,她的发展来自于科学的顶层设计与自主艺术创新,就象中国当初学习西方芭蕾一样,从一步一个脚印,到破天荒向西方设计师招标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建设方案,锲而不舍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奋力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直到全球科创中心建设,“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东方华夏特有的民族性格,一部经典剧目是这样,一座国际名城更是这样,两者既不相同却又相互关联,艺术是人类形象思维的表现,是人类创造形象,激发情感的最高方式,科学则是人类逻辑思维的体现,是人类探寻自然发展规律的行为,它们在打造城市审美方面的交相辉映,将上海这座国际名城打扮的更加晶莹剔透,让人美不胜收!(完)(图为中国邮政发行《新时代浦东》邮票首日实寄封,上面有该邮票设计者韩秉华先生亲笔签名)。</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