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岁月如条长河,往事便如朵朵浪花,而有些浪花随波逐流不见踪影,有些却晶莹剔透镌刻脑海,挥之不去,历久弥新。老想用拙劣的笔记录下来,终于实现。</p><p><br></p><p>于是摘取几朵晶莹的浪花,打开我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农村娃的记忆闸门,尤其是我的兄弟姐妹们。尽管那时物质匮乏,生活条件差,但每每回忆起,总是激动万分,幸福满满。</p><p> </p> <p> 挖药</p><p>每年开春,小草刚刚露头,周末我和姐姐便拿了镢头和粪篮(荆条编成的,低低的沿,高高的篮襻,多数是盛土粪而用,我们当地人称为粪篮)去地堰挖小叶茶、地地丁、血参(丹参),根越长越粗越好,挖时,尽量深挖。</p><p><br></p><p>小叶茶不知道学名是啥,也不知道有啥功效,只知道它的根去芯后能入药,能卖钱。</p><p><br></p><p>每次挖回的小叶茶根,需用锤轻砸,剥下皮,然后晒干。来不及当晚处理的,第二天就不需锤了,轻轻一扭,一段筒状的小叶茶根皮便下来了,如同春天吹响的柳笛。</p><p><br></p><p>地地丁和血参好处理,只需把根部以上的叶子剪掉即可。</p><p><br></p><p>等小叶茶、地地丁、血参的根晒干,并积累三四斤时,便可拿县城去卖钱(现在已忘多钱一斤)。然后买点学习用品,更多是每人买双塑料凉鞋和褂褂准备过夏。</p><p><br></p><p>一个春天不知挖了多少斤药材,反正那时候满满的希望,满满的干劲。</p><p><br></p><p><br></p> <p> 拾麦穗</p><p>现在麦熟季节,收割机一收割,袋子一张,水泥地上两天翻晒,便可归仓。“五月人倍忙”的景象不再。可三十多年前拾麦穗的记忆仍在。</p><p><br></p><p>钐子,我们当地人叫钐麦戳,用它收割过的麦田里,有很多的麦穗。听姐姐说,那时土地还没承包到户,一到麦收时季,她们半大孩子便去收割过的麦地拾麦穗,拾的越多,按斤称,得到的工分也越多,工分多分到的口粮也多。于是有人想法子,在篮底放入石块,拾的少却称的重,队长一下子就发现问题了,从而闹了笑话,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笑资。而实诚的哥姐们挣到不少工分。</p><p><br></p><p>到我们时,土地已分包到户。不再用钐麦戳收割,用镰刀收割,这样麦穗掉的少了,只有装车的地方散落很多。辛辛苦苦一年的劳动成果不能浪费,于是我们小孩便承担起此重任。</p><p><br></p><p>想想耐着火麦连天,酷暑炎热,麦茬子扎破手脚也不知疼,弯着腰,杵着头,汗流夹背,脸晒得黑红黑红的也再所不惜,只为一年的白馍馍,我们也是拼了。</p><p><br></p><p><br></p><p><br></p> <p> 割草</p><p>进入夏季,草木旺盛,绿油油的一片。可对家家有牲口的农村来说,割草也不容易。</p><p><br></p><p>那时一到暑假,每天下午我的任务基本确定,就是割草。一镰刀,一粪篮,便是我一下午的装备(那时小,也不知道渴?也没生病过一次,除了下雨,可休息休息。)。</p><p><br></p><p>约上堂妹,早早的就去地了。先爬柿子树上摸会儿树猴,心满意足后再去割草。</p><p><br></p><p>村子东西两沟,荒山野坡,地堰地头,凡是有一小片荒地的地方都是我们的目的地。而且小小年纪便知道这地方今天去了,都会等上十天半月再去,也知道哪些草牛更喜欢吃。</p><p><br></p><p>割草是需要技术的。一片草地,不俯下身子,蹲在地上,是割不到草的。把镰刀贴地,溜着地,一把一把的割,割过的地仿佛割草机割过一样,光秃秃的地面裸露出来。一下午也割了好多,需要哥哥来nao(放在肩膀上扛)回去。有时为了割到好草,也爬过沟沿,也被蜂蜇过。</p><p><br></p><p>装草也是需要技术的。如果草割的少了,只需根部放在一块,这叫根对根装草,篮襻儿一边一层的放压。如果割的多,就需要把草的稍部放在一起,很大一团的草,捏住稍部就只剩下一小把,这样一边一层的压着,直到篮襻顶,这叫稍对稍装。一个直径大约四五十公分的篮子稍对稍装草后,就变成七八十公分大了。当然,有时候是用绳子捆的。</p><p><br></p><p>现在,去爬山,去野外,看到一丛丛长势喜人,有半人高的碱草、猫耳草、狗尾巴草等,总是感叹,总是回忆割草的日子。</p> <p> 沤肥</p><p>八十年代,土地承包到户了。没有多余的钱买化肥,都是自家牛圈猪圈产的牛粪猪粪(牛猪粪和土混合而成),还有就是通过野草和水沤成的肥料,叫土肥。现在想想,那时的粮食作物全是有机无公害的。</p><p><br></p><p>暑假里,我家兄弟姐妹都不闲着。我和弟弟俩最小,上午二哥就经常喊我俩和三姐我们四人,拉着架子车,拿着镰刀和锄头,去荒坡和地堰割黄蒿(其实是绿色的),锄百草疙瘩,装满车。黄蒿需要用铡刀铡短。</p><p><br></p><p>那时我家大门外东南角,挖有一大长方形的土坑。夏季雨水多,我们就把挖来的百草疙瘩,铡过的黄蒿,一层草一土的垫好,等到沤成肥料了再挖出,晾半干或干透,等到种小麦前,再一架子车一架子车拉到地。已经不记得一个假期到种麦沤几坑土肥,只记得我们那时经常这样做。</p><p><br></p><p>看看现在有机无公害的果蔬粮食,卖的有多贵,再想想那时沤肥的过程,再贵也是值得的。</p><p><br></p><p><br></p> <p> 烙粘凉鞋</p><p>小时候的手脚是不闲着的,尤其是那双费鞋的脚。</p><p><br></p><p>那时夏天穿的塑料凉鞋,咋恁不结实。新买的凉鞋没穿多久,便裂开了缝,若不及时拾掇,便报废了。于是年纪小小的我便学会烙粘凉鞋了。</p><p><br></p><p>用一根粗一点的铁丝,一头用锤砸的扁扁的,把扁的一头放火上烧,烧的很烫,取出,放在裂缝的地方,上压一块塑料皮,片刻之后快速抽出铁丝片,再狠狠按压,裂缝的地方便修好了。</p><p><br></p><p>我们通常用的塑料皮是往年旧鞋上剪下一块,或是新鞋上鞋襻上多余的部分。这样一来,我们夏天后期的脚上,常常是粉色凉鞋上两三处绿,或绿色凉上三五处粉,大家都这样,谁也不笑话谁。</p><p><br></p><p>现在我穿的一双塑料凉鞋,已经四年了,除了鞋底磨的有点薄外,鞋面好好的。穿着这样的凉鞋,常常想起小时候穿的带补丁的“花色”凉鞋,常常想起小时候烙粘凉鞋的事。</p> <p> 逮龙虼蚤</p><p>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小山村,谁见过海鲜?谁吃过珍肴?一年能吃上两三回猪肉都不错了。鸡是不舍得杀的,母鸡得下蛋,公鸡要卖钱贴补家用。</p><p><br></p><p>那时我们吃的最香的肉便是龙虼蚤。我一直认为此物是龙身上的跳蚤。但龙虼蚤是有季节的。一立秋,第一场大雨,便把尤虼蚤从土地里拍出来了。这时候是最多的,往后越来越少。没去探究过,为什么一立秋,一场大雨就从泥土里钻出来。</p><p><br></p><p>要么等雨小,要么趁着大雨,带着编制袋制做的角角帽雨披,踩着泥泞,到荒草野坡或地堰逮龙虼蚤。此刻龙虼蚤多在地上,但有的已飞起来,我们会追着它,把它打落,捡起,大有不放过任何一个之势。</p><p><br></p><p>我姊妹多,逮到的龙虼蚤也多,有时都逮拾一脸盆。龙虼蚤分公母,清理时,母龙虼蚤只需把头和六条腿剪掉,就只剩下肚子了,因为它肚子里是满满的籽儿,熟了之后只吃籽儿,咬破之后满嘴的香甜糯粘,至今不忘。公龙虼蚤不仅要把头、腿去掉,还要把尾巴剪掉,只留颈和躯干,那里有一块肉肉可吃。</p><p><br></p><p>清理好的龙虼蚤,用清水泡过控干,便可用铁锅放些油盐炒熟,母龙虼蚤少要平均分,一人一纸筒的油炒龙虼蚤,吃罢肉肉,还要连皮再嚼嚼,吃的那叫一个香甜,然后还要唆唆指头,回味无穷。大概那是我们吃过的野味之一吧。</p><p><br></p><p>后来,二零零几年,带着孩子还拾到过几只龙虼蚤,还给孩子讲我们逮龙虼蚤吃龙虼蚤的经历,也让他回味一下我们舌尖上的记忆。</p><p><br></p><p>现在,已立秋,大雨也下过几场了,但已不再见龙虼蚤,大约因我们小时候把它们逮绝种了吧,或许因化肥农药把它们药死了吧,我不得而知。</p><p><br></p><p>但是那时,龙虼蚤的简单爆炒,没有诸多调料的最原始的香味,每每回想,便已垂涎三尺。何时能再满足儿时的味道。</p><p><br></p> <p> 倒翻红薯</p><p>不知道别人怎么说,我们当地人当时叫liu红薯或倒红薯,我姑且叫它倒翻红薯吧。</p><p><br></p><p>地里的红薯挖完,把完好无损的红薯存放地窖藏好。受损的红薯,一部分刨片晒干成红薯干,到春夏时煮锅,或磨成面粉,蒸豆包馍,轧饸饹,擀面条;一部分磨成粉,做成粉面,制作凉粉或漏成粉条。</p><p><br></p><p>红薯挖的再干净,总有漏网之鱼。大人们忙着刨片磨粉,我们半大孩子们便㧟(kuai读三声)着篮子,去红薯地倒翻红薯(齐齐挨着挖),一晌也能翻出一篮子。</p><p><br></p><p>那时的深秋,比现在要冷的多。秋风瑟瑟,穿的单薄,没有现在这么多换季衣服,诸如秋衣毛衣保暖衣之类的过渡衣服,可再冷也阻挡不了少年的心。</p><p><br></p><p>三五个人约好,这晌这块地,下晌又到另一块地了。而且倒红薯时,还念念有词“隔子有个大红薯呀”(这一窝红薯与另一窝之间,我们称为隔子),因为经验,因此倒翻时常常念叨。</p><p><br></p><p>有时我们姐妹倒翻的红薯不少,竟能磨好大一个粉疙瘩。</p> <p> 看电影</p><p>小时候,没有电视电脑,也没有手机,有的只是广阔的田野和多种多样自制的顽具和各种小游戏,唯一的精神寄托便是从大舅家带回来的一摞摞小人书(黑白色的连环画),什么《地道战》、《游击战》、《杨家将》等等。</p><p><br></p><p>那一大纸箱的小人书,后来不知道哪里去了。许是别人借了不再还,许是搬家弄丢了,也或许是学校让交废书纸时交了。总之,床底下那一大纸箱的小人书再也没了。</p><p><br></p><p>不知道从啥时候起,十里八乡开始放映露天电影,而且放电影多在冬天。反正在我的记忆里,冬天结婚的人多(可能馍菜能放,人也相对较闲,有时间去准备,可不像现在,只要有钱,什么时候也可结婚。)大约是喜庆,农村殷实的家庭会在男孩子结婚时放场电影,以昭告邻里,并排场排场。</p><p><br></p><p>于是冬天晚上看场电影,便成了我们那时漫漫冬夜的唯一精神寄托。可能是我小,我只去邻村看过电影,哥哥姐姐们可是十里八乡都去过。</p><p><br></p><p>至于那时候看过啥电影,我现在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去东东阳看电影,要翻过两条沟,两沟之间有一条人工凿的长长的洞。紧紧跟着哥哥姐姐们,下沟的小路陡而窄,但经常走,倒也不怕。但要穿过黑漆漆的洞,心里还是有点害怕的。</p><p><br></p><p>回家途中,取暖时点燃的那一堆堆玉米杆火,还在记忆里跳跃。想想,看电影时尽管搓手跺脚,可在大冬天的场院里、大门外的空地上,纵然穿着妈妈牌棉衣棉裤棉鞋,可手脚依然是冰冷的,可心是热乎乎的。那途中的一堆火便必不可少,即使野地烤火一面热,我们也心甘情愿。</p><p><br></p><p>现在坐在冬暖夏凉的舒适气派的电影院里看电影,总也没有儿时那刻骨铭心的记忆。</p> <p>上述几个片段,是我们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农村娃们的真实写照,当然,那时所做的事情很多,仅拣记忆深刻的几件来叙述。想想过去,看看现在,虽然那时物质生活贫穷,但有兄弟姐妹的相伴,同龄人一块玩耍学习,也不觉得有多辛苦。 反而庆幸生活在那个年代。因为贫穷,所以努力改变;因为简单,所以幸福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