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去世三周年祭文

北方鲨鱼

<p>《我的母亲娜佳》</p><p>光阴似箭,转眼之间,今天是妈妈仙逝三周年的忌日。</p><p>母亲虽已离开我们三年,但往事常规,音容常在!愿母亲,父亲在天堂远离病痛折磨。健健康康!幸福快乐!</p><p>我的母亲一生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妇女,不识中国字,仅认识几个汉字,是在部队妇女扫盲班学的,会写她的中文名字《王秉芬》,会写人.手.口.中国仅限于此,可她富有传奇的一生,深深植于我和姐姐的心中永生不忘。</p><p>我的母亲出生于俄罗斯列宁格勒(圣彼得堡),44年来到新疆迪化(乌鲁木齐市)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父亲随王震部队进疆,年仅18岁的母亲,积极为部队做翻译(俄语教员),据父亲老战友回忆说,她的水平十分了得,让我们儿女刮目相看,敬仰。经部队首长介绍,认识了父亲,并对英俊潇洒的父亲一见钟情,听父亲的老战友回忆说,在1950年解放军进疆,和当地少数民族喜结良缘结婚的第一人。轰动一时,传为佳话。听江波伯伯(原六军后勤部部长后来是陕西省军区政委)生前给我说,部队首长特批了6桌酒席,还用缴获的吉普车接的我的母亲,后来听王国强叔叔说(原兰空干休所所长),当年他是个小司机,他开车接的我母亲,听袁学凯伯伯(原六军十七师副师长,后是兰州空军副司令)生前说,在当时的环境下,是相当不错的,轰动一时传为佳话。从此风雨同行,六十六余载。</p><p>1950年底,父亲被部队保送到南京军事学院第一期学习(51年1月开学院长刘伯承)1951年下半年,母亲随后也到了南京军事学院,随军陪同父亲上学。</p><p>朝鲜战争爆发后,父亲入朝作战,母亲因思念夫君被部队特批家属随军探望,她拿到通行证时是晚上,她要求立刻过江,大家劝说,鸭绿江大桥因为怕敌机轰炸,晚上没有灯光也少有人,要等天亮了再过江,可她不怕,一个人高唱着歌过了鸭绿江,当她突然出现在,研究作战开会的父亲面前时,部队首长都夸她是女英雄,母亲常回忆这个故事,自好感溢于言表,我们则仰视她。</p><p>父亲因有海外关系,工作性质是搞情报工作,文革时期强行离开部队,到了地方后父亲被批判,母亲像母鸡一样拼命的保护我和姐姐,有一次开完忆苦思大会,每家发几个菜团子,第二天,我的姐姐便被不怀好意的人悄悄叫去谈话,说在厕所里发现了扔掉的菜团子,威逼我的姐姐承认,是父亲支使做的,可怜我的姐姐既不能说谎话,又不敢顶撞大人,只有用哭抗争……母亲得知我姐姐,被关起来问话的消息,满院子大喊我姐的名字,母亲听到我姐应声后,一脚踢开门,一把把我姐推出门外,河东狮吼的大骂,骂的几个大人理亏词穷,那气概,神勇!点赞!此处必须有掌声!</p><p>我的母亲爱美,即使在人们只穿黄灰蓝的年代,她依然要穿高跟鞋,大花布拉吉,每次上街人们就像围观外国人一样围观她,可她呢,越是看的人多,她越是挺胸抬头。母亲爱唱歌女高音,激情而又奔放,常常扰民,每每夏日晚上,我家窗下就会有邻居喊王大姐唱一个,于是乎她便亮开嗓子,用俄语唱了一个又一个的俄罗斯民歌,在那个娱乐生活极少的年月里,她的个人演唱会,令叔叔阿姨们,哥哥姐姐们,如醉如痴。2006年,在我姐儿子的婚礼上,已年近八十,坐着轮椅,仍高歌一曲《喀秋莎》惊艳四座。我的母亲就是这样,说唱就唱,说跳就跳,这就是我母亲的性格。</p><p>改革开放后,母亲更爱穿戴打扮,80年代后期西安市体协在南门外松园成立了,西安第一个老年时装模特队,每个星期一两次排练,从来没有间断过,经过教练和个人的努力,终于在1989年,荣获陕西省首届夕阳红老年时装模特一等奖获得者,奖品是西光厂生产的120照相机。90年又获得西安市首屇老年时装模特一等奖获得者。经过个人的努力和学习,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和欢迎。他们的时装队,到处被邀请演出,有政府单位,银行,学校,工厂企业。每次回到家就要给我们唠叨说,演出完人家管吃饭还要给报酬,虽然钱不多。挺开心,挺快乐的。</p><p>我的母亲不识中国字,但认识人民币,父亲发工资拿回一落人民币回来 ,便是她最高兴的时候,她坐在桌前,一张一张的数,数好几遍,一摞一摞的放,放的整整齐齐。这时父亲眼光必是极得意极,温柔极幸福的。</p><p>我的母亲脾气不好,有时爱骂人,不讲理,但是我们爱她。因为她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父亲母亲走了,我们给了他们最简朴的葬礼,却把他们深深的留在心里……。爸爸妈妈,你们在天堂放心,这世上就剩下我姐弟俩,我们相亲相爱,姐姐像母亲一样的爱护我,关心我,帮助我,照顾我。儿女今天站在灵前,思绪万千,能有今天的我们,完全得益了父亲,母亲的言传身教与谆谆教导。有来世的话,我们还要做您们的儿女。纸灰飞扬,恸痛痛儿心,细雨幽绵,苍天流泪!</p><p>尊敬的母亲,父亲,您们安息吧!我们永远怀念您们爸爸,妈妈!</p><p>儿子想您们![流泪][流泪][流泪]</p><p>2020—8—24</p>